王艺洁妹妹篇1
一品红楼人物
漫漫五千历史长河,伴随着华夏民族在大地上生生不息,这《红楼梦》可谓堪称前人留下的瑰宝,千年传奇,百年经典,其中的红楼人物更是令人口齿留香,荡气回肠。
风流灵秀——贾宝玉
出身名门望族,“衔玉而生”的贾宝玉自非凡夫俗子。但在别人眼里,他却是一个“混世魔王”。这都源于他难于世俗同流,视荣华富贵为粪土,功名利禄为废铁,这对于他光耀门楣的严父来说当然是大逆不道。他生于脂粉堆,成天在女孩子中间厮混。在他眼中,“女儿是水做的骨肉”,使人觉得神清气爽,世俗则恶臭污浊。不过,大家千万不能误会他是个花花公子,在贾宝玉心中,无论是西施,还是貂禅,都比不上他的林妹妹。他俩心心相印,本是天造一对,地设一双,却被“半路杀出的程咬金”——什么所谓的“金玉良缘”活活拆散,让林妹妹含泪而去,香销玉损!曾经的富贵恍如隔世,曾经的繁华灰飞烟灭!到头来竟然落了个家破人亡的凄惨结局!另人欣慰的是,他最终看破红尘,转入空门,消失在这飘渺无际的超现实世界中,真是优哉游哉!
人见人爱——林黛玉
人言她身如弱风扶柳,心比比干多一窍,病若西子胜三分,无奈世事难料,命运多捷,虽生于官宦之家,却过早遭受失母丧父的痛苦,寄人篱下的日子总使她饱受“风刀霜剑严相逼”之苦。姐妹们说她“小心眼”,谁又能解得她敏感而又脆弱的心!落英惊春逝,好一句“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汪泪珠儿又怎禁得春流到夏、秋流到冬呢!宝哥哥是她寄身大观园的全部理由,又哪知与那“冤家”的“木石前盟”只是空有虚名,却无缘与他今世厮守!孤芳哪堪尘世浊,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恨一缕香魂随风散,只怨满腹心事空自叹,真可谓自古红颜终薄命!
知书达理——薛宝钗
出生在一个豪富的皇商家庭,谈到容貌,有“比黛玉另具一种妩媚风流”,虽算不上是“艳冠群芳”,却也曾使宝玉羡慕得发呆。学识渊博,才思敏捷的她与林妹妹争风吃醋,明争暗斗。她爱宝玉,却不敢背叛周围的环境,只能把自己的感情隐埋起来。“金玉良缘”的情结伴随了她一生,最终还是落了个“水中月,镜中花”。她性格多变,“即使无情也动人“。事故的她在哪里人缘都很好,颇得贾母、凤姐等人的喜爱,还称赞她“端庄大方”,她一直遵从她认可的道德、信念、理想、规矩行事,与世潮起潮落地活着。
精细泼辣——王熙凤
人称“凤辣子”的王熙凤,因为善于理财,所以就理所当然地做了贾府的大管家。她做事一向泼辣,雷厉风行,极力实行“不讲情面、不避锋芒、不择手段、不留后路”的这个“四不”***策方针,因此得罪了不少人。家大、人多、口杂,不使铁拳又何以服众呢?贪婪本性之大、算计之精、惩罚之酷,都是出了名的。论口艺,连说书人也得甘拜下风。虽说她的语言没有什么文采,却有一派热辣向上的生活真气;幽默诙谐,深得贾母的喜欢,是贾母的“开心果”、“顺气丸”。王熙凤这一生之中的大败笔就是在宝玉的婚事上用了自以为“奇妙”的掉包计,可悲可泣的是,她一生好事不做、坏事做绝、机关算尽,最终落了个“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悲惨下场,悲哉痛也!
《红楼梦》在艺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有“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之称。它的艺术价值和博大精深的知识含量在世界文学史上都是罕见的,不愧为中国文学作品中不可多得的珍品,其中的人物个个鲜明活泼,独一无二,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读来发人深省,刻骨铭心,受益匪浅。
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实验中学
初三七班
季伟晶
王艺洁妹妹篇2
【人物背景】1984年,刚出道的香港艺人蓝洁瑛与刘德华、梁朝伟等人合拍的《家有娇妻》、《画出彩虹》等电视剧一炮走红,成为香港TVB当家花旦。随后,她又出演了《万家传说》、《义不容情》、《大时代》、《唐伯虎点秋香》、《大话西游》等收视率极高的经典影视,红极一时。然而,1998年,星途正红的她在遭受一系列的家庭和情感变故之后,忽然精神失常,被媒体扣上“癫王”的帽子。
令人震惊的是,如今的蓝洁瑛不但走出了“癫王”的困扰,还在福州开了一家凉茶店。
人们不禁要问,10多年来,她是如何走过来的?自视甚高的她,又怎么肯拉下面子开小店呢?
连遭打击,
高傲巨星抑郁成“癫王”
1963年4月27日,蓝洁瑛出生于香港一个小商人家庭。6岁时,父亲跑到东南亚经商,一去就是十余年。由于父亲长年不在家,她与母亲、姐姐过得十分艰难,经常受人欺负。渐渐地,她变得敏感而好强。
1983年,蓝洁瑛高中毕业后,进入香港无线电视台(TVB)艺员训练班学习。靓丽的外貌再加上勤奋好学,她很快从众多学员中脱颖而出。1984年下半年,她先后参演了《家有娇妻》、《画出彩虹》等电视剧,出色的演技和清纯玉女形象,成为戏中的一道风景线,让她一跃成为TVB当家花旦……
随后的一年多里,她相继出演了《义不容情》、《大时代》等7部热播电视剧,也因此获得“靓绝五台山”(香港TVB当时因云集香港电台、商业电台、亚洲电视台、无线电视台和佳艺电视台而得名“五台山”)的美誉。
那时,蓝洁瑛的身价是20万港元一集,稳居一线明星之列。成名后,蓝洁瑛花2000多万港币,在香港繁华的筲箕湾买了套300平方米的别墅,将父母接到一起居住,并配置了两辆豪车。她出手特别大方,无论是朋友还是慈善机构,只要开口,她一给就是几万元。母亲看得目瞪口呆,心疼不已,可她却轻松地说:“妈,钱就是用来花的,我今天把它花出去,明天我就能把它赚回来。”
功成名就的蓝洁瑛,不仅是影迷和媒体关注的焦点,也引起了很多富豪的追逐,一个姓郑的富商最终获得了她的芳心。
然而,常年在外拍戏,蓝洁瑛和家人相聚的时间很少。1995年3月,身体硬朗的母亲突然去世了;次年9月,操劳一辈子的父亲也因病去世!父母的接连离世,令蓝洁瑛悲痛不已,她想到自己这么多年一直忙着拍戏赚钱,没有好好孝敬双亲,为了惩罚自己,她在父亲的灵堂前跪了两天两夜,直到神情恍惚累倒在地……
从此,蓝洁瑛再也无心拍戏了,每天躲在家里,捧着父母的遗像黯然神伤,常常哭着哭着,又忍不住一阵冷笑。看着喜怒无常的蓝洁瑛,男友劝说多次无用后,狠心分手了。亲情加爱情上的打击,让蓝洁瑛变得更加抑郁,整夜整夜失眠,只能靠药物帮忙。
1999年4月,因为长期服用过量药物,蓝洁瑛产生了幻觉,在邻居的投诉下,被强制送入精神病院***。在姐姐的精心照顾下,她很快就出院了,可香港媒体却添油加醋地竞相报道她“发癫”的消息,并给她扣上“癫王”的帽子。一系列的变故,让蓝洁瑛更不敢出门了,每天躲在家里坐吃山空。
2002年年底,已经3年多没有工作的蓝洁瑛花光了所有的积蓄,她也觉得坐吃山空不是办法,便卖掉别墅和豪车,全部投入股市,想搏一搏。可她对投资一点也不懂,3年下来,赔得精光。
无奈,蓝洁瑛只好靠透支信用卡维持生活,很快就欠下了20多万港元债务,被银行列入黑名单。2006年2月,因无力偿还信用卡,被宣告破产,住进了***府提供的狭小公屋,每个月靠3700港元救济金过活。姐姐心疼不已,但又无能为力。
然而,祸不单行。2009年12月,因为破产后一直没有向破产受托人呈交入息财***资料,蓝洁瑛被香港东区法院判处罚款1000元港币,无奈,她用救济金补交罚款。大年三十晚上,蓝洁瑛透过布满蜘蛛网的小木窗,看着窗外繁华的香港城,再摸摸空空的口袋,忍不住泪流满面,想着想着,她突然拿起水果刀,在左手腕上重重划了一刀。但幸好被姐姐及时发现,抢救了过来。
在姐姐的照顾下,蓝洁瑛的心情渐渐变得开朗起来,脸上的气色也比以前好多了。可姐姐的家庭条件一直不好,现在多了个人,生活更困难了。蓝洁瑛看在眼里,默默地思考着……
出走内地,
落魄玉女福州卖凉茶
2010年8月5日,蓝洁瑛的外甥刘***回到家,绘声绘色地说起他在福州一家港资企业上班的生活,蓝洁瑛忍不住想:如果能换个环境生活,未必不是好事,更何况自己还年轻,不能一辈子靠领救济金生活!左思右想后,她决定去内地看看,姐姐、姐夫和外甥刘***想了想,同意了。
9月初,蓝洁瑛和刘***来到了福建省福州市,在台江路租了套房子住了下来,临走时,外甥还给了她1万元人民币。蓝洁瑛安顿好自己后,便开始思考赚钱的门路,最终她还是觉得从事自己的老行当。于是,她买来电话黄页,一家家公司打电话,费尽口舌,终于有一家演艺公司答应让她面试。可见面后,对方见她面容憔悴、着装朴素,嘲笑说:“你是蓝洁瑛,我还是关之琳呢。”说完,就将她赶走了。
受此奚落之后,蓝洁瑛不敢再提自己的真实身份了。但不提身份只提演艺工作,更让她屡屡碰壁。这让蓝洁瑛痛苦不已,她渐渐意识到,在新人辈出的演艺圈,自己就如过眼云烟,早已不是昔日的靓丽玉女了。
11月的一天,蓝洁瑛出门散步,看到台江路上一家广式凉茶店生意兴隆,便忍不住想,自己不是找工作嘛,凉茶店的生意这么好,为何不开家凉茶店?可转而一想,她又犯难了:4年多来,自己全靠***府救济金生活,没有一点积蓄,而且自己又不会做凉茶,该怎么办呢?突然,她看见店子旁边贴着招聘服务员的启事,不禁计上心来――她决定去打工偷师学艺。
她没提真实身份,所以老板见她虽然年龄大了点,但长得还不错,而且待人十分热情,便答应让她试用一个星期,转正后,月薪1300元。蓝洁瑛联想到自己以前拍戏时,专门有人给洗脸、倒茶、打伞,现在去伺候别人,每个月才1300元,不禁一愣,但很快她就回到现实中,毅然点头答应了。
从这以后,蓝洁瑛每天上班时,都要在心里默念,告诫自己只是一个服务员,只要有活就抢着做。看着蓝洁瑛如此卖力地工作,老板最终将她留了下来。
然而,服务员的工作实在太难干了。12月的一天,一个青年男子进来买了杯苦凉茶,可喝了一口,就将凉茶往地上一泼,大声叫嚷:“什么破凉茶,这么苦!”说完,他又让蓝洁瑛换别的凉茶,结果他喝5种,都说不好喝,蓝洁瑛要他付款,他却扬长而去。谁知,老板知道这件事后,破口大骂:“哪有喝凉茶不给钱的,你真是个猪啊!”结果老板硬是从工资中扣除了这5杯凉茶的钱。
两头受骂,蓝洁瑛感到委屈极了,躲在厕所里大声痛哭,但是哭完,她擦干眼泪,昂头走出了厕所……
2011年年初,店里的煮茶师傅准备辞职,老板决定让蓝洁瑛学做凉茶。凉茶的品种很多,每种配方都不一样,蓝洁瑛因为分不出这些药材,经常出错,每次都会遭到老板一顿大骂,但她再也没有哭。为了分清各种药材,蓝洁瑛每天睡觉、起床前,都会把这些药材反复念几遍,有时候在梦里都念叨着药材的名字和配药比例。半个月后,蓝洁瑛终于能够独自熬制清凉可口的凉茶了,喝着自己熬制出的凉茶,久违的成就感萦绕心头,她不禁喜极而泣!
告别“癫王”!
昔日香港巨星甘当小老板
看着蓝洁瑛在凉茶店里每天忙得像个陀螺,姐姐既高兴又心疼,她想起妹妹当初告诉自己,到凉茶店来当服务员,是为了偷师学艺,便和丈夫商量,决定帮帮妹妹。
2011年4月27日,姐姐全家来到福州,给蓝洁瑛庆祝48岁生日。席间,姐姐拿出一张纸,高兴地说:“阿瑛,你看看,这是不是你的心愿?”蓝洁瑛接过一看,高兴极了――竟然是一家凉茶店转让合同。原来,凉茶店的老板要移民,准备将店子转让,姐姐全家便凑了20万元钱,将店子接下来了。
当上老板后,蓝洁瑛才发现,由于竞争激烈,生意并不好做。她回想起学熬制凉茶时,师傅都会添加一些色素和香精,使凉茶味甜、色鲜,不易变坏,便决定从健康入手,打开局面。她在店门口、墙上贴上“纯天然中药凉茶,绝不添加香精和色素”的广告牌,并印制健康宣传册,告诉顾客如何识别添加香精和色素的凉茶。
为了获得顾客的信任,蓝洁瑛左思右想后,决定用自己的名字做招牌。于是,她在店门口放了块“香港巨星卖凉茶,质量可靠有保证”的牌子,并在店内贴上自己过去的一些剧照。
果然,来店里买凉茶的顾客多了。5月4日,店里来了个30多岁的男子,衣着朴素,可坐下后,却点名要蓝洁瑛服务,谁知,他每喝一杯,就要换种凉茶,而且要换个杯子,蓝洁瑛既要收银,又要招呼客人,累得气喘吁吁。对方见了,哈哈大笑说:“看你在电视里那么风光,如今能将你吆来喝去,真爽!”蓝洁瑛百感交集,淡然地说:“我现在只是个凉茶店的小老板,来者都是客,为你服务是应该的。”
5月18日傍晚,3个中年男人来店里买凉茶,谁知趁她不备,其中一个男子竟在她屁股上捏了一把。蓝洁瑛气愤不已,端起桌上的一大缸凉茶,愤怒地说:“你们来买凉茶,我欢迎,可是你们要来捣乱,当心这个缸子不长眼!”这3个男人自感没趣,扔下钱,灰溜溜地走了。
长时间的连轴转,让蓝洁瑛又困又乏,结果在熬制凉茶时,不小心左手被开水大面积烫伤了,她去医院上药时,医生反复叮嘱说:“你千万别碰水,否则创面很容易感染。”谁知,蓝洁瑛离开医院,便直奔店里了,她用毛巾将左手吊在胸前,然后一只手给顾客倒茶、端水,令顾客们欷■不已。
在蓝洁瑛的操劳下,顾客越来越多,但再忙,她都要亲自煮凉茶,以保证凉茶的口感。虽然每天很辛苦,赚的钱也不多,她计划等还清姐姐垫付的转让费后,再想法将生意做大。
5月20日,面对记者的采访,蓝洁瑛感慨地说:“演艺圈真是个‘不成角,便成魔’的地方,要想一路顺风走到底,太难了,尤其是像我这种个性太强、不懂变通的人,就更不适应了。过去,我为我的性格和脾气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所幸‘疯癫’这么多年后,我终于摘掉了‘癫王’的帽子。现在,我只想守着这个小店,平静地过一个普通人的生活……”
豪华落尽见真纯。只有经历了大起大落,人们才能体悟到平静原来是多么幸福。让我们祝福蓝洁瑛,祝福她在这个小小凉茶店找到属于自己的平静、安宁和幸福。
王艺洁妹妹篇3
摘要: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拥有多重身份和角色,而o论他是读者、作者还是创造者、研究者,始终离不开他的性别身份,这里不仅仅指生理性别,也包括社会性别。本文通过对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紫色》的两个译本,来分析性别身份在翻译中的作用和影响。
关键词:性别身份 《紫色》 女性主义
中***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5-0090-02
随着20世纪90年代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学者们着力于对语言层面背后能起到积极作用的一些因素进行研究,翻译研究也从语言文字层面提升到了文化、历史、哲学、***治等层面。根茨勒(Edwin Gentzler)认为,翻译与身份的研究是翻译研究的新方向(2008)。国内学者也对“身份”研究引起重视,王东风认为“身份问题是当今翻译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语言身份、文化身份、阶级身份、社会身份、性别身份、年龄身份、民族身份、殖民地身份、霸权身份,只要涉及跨语跨文化交际,这些身份就会以不同的方式现身于翻译之中”。
一、翻译中的性别身份
“性别身份”(gender identity)最初是一个医学名称,用于向大众解释性别重置手术的本质。社会学理论中性别学研究认为人的社会性别身份具有流动性,性别身份可以与生理性别相符,也可能不符,有时还会出现“双性同体”(androgyny),即人是拥有双性意识,或者说用双性视角来看问题。译者的性别身份可以说是译者身份在性别层面的体现。
在翻译活动中,译者拥有多重身份。“译者的身份应是多重的,他既是读者、作者,同时又是创造者、研究者。”(田德蓓,2000:20)在翻译的不同阶段,要做到性别中立都不容易。作为读者,译者从自身性别出发,同时带着原作者的性别去欣赏理解原作。作为作者,尤其是在翻译女性主义作品时,译者需要抛开自我的性别身份,以原作者的性别身份将原作内容和形式以目的语表现出来。作为创造者,译者不是简单地将两种文字进行转换,其中还包含了自己的再创造,而在创造过程中,译者要抛开与原作者的性别差异,尽可能地与原作者融为一体,尤其是翻译性别色彩较浓的作品时,要注意自己的性别身份。作为研究者,译者不仅要研究原作语言,同时也要研究其创造背景、社会文化以及原作者的性别身份。总的来说,无论在翻译的哪个阶段、哪个方面,性别身份都会发挥不同的作用,从而对翻译带来不同的影响。译者的性别身份可以说是译者身份在性别层面的体现,也可以说是译者各种身份中的一部分。
二、女性主义作品《紫色》与中文两译本
《紫色》是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于1982年创作的书信体小说,描写中下层黑人女性的觉醒之旅。而20世纪80年代在经历了两次女性主义浪潮之后,多元文化凸现,这时的女性主义批评肯定了男女差异,侧重“身份批评”,把种族、性别和文化联系在了一起。这正是《紫色》的创作背景。女性主义特色无疑是这部作品的亮点和特色,并为其赢得了美国文学最重要的奖项普利策奖、美国国家***书奖和全国书评家协会奖。
无独有偶,《紫色》最具代表性的两个中文译本分别是由女性译者陶洁和男性译者杨仁敬所译。两位不同性别的译者在对女性作家的女性主义作品又有哪些不同的解读和翻译呢?
例1:He beat me today cause he say I winked at a boy in church.I may have got something in my eye but I didn't wink.I don't even look at men.
陶译:他今天揍了我,因为他说我在教堂里对一个男孩抛媚眼。当时我的眼睛也许进了东西,但我没有抛媚眼。我从来不去瞧那些男人。
杨译:他今天打我,因为他说我在教堂跟一个男人眉来眼去。我也许用自己的眼睛看到了什么,可我并没眉来眼去的。我连男人都不敢看一眼。
本例中两位译者作出了截然不同的处理。首先beat一词,女性译者陶洁选择了“揍”这个词,而男性译者杨仁敬用的是“打”,显然“揍”比“打”更猛烈,更能反映he(此处指继父)对女性主人公“我”施暴,以及主人公所遭受的苦难和折磨。所以从beat一词的翻译可以看出,女性译者陶洁似乎对女性主人公的经历更能感同身受,在理解和翻译时,更能准备地把握性别身份。另外一句I don't even look at men.陶洁翻成“我从来不去瞧那些男人”,体现了女性的桀骜不驯,而杨仁敬翻成“我连男人都不敢看一眼”,则体现的是女性的胆小怕事。从上下文来看,此时的女主人公并未觉醒,只是默默地接受现状,唯一能做的就是向上帝求助,男尊女卑的思想还是深深烙印在她心里,所以杨译虽然在某种程度中贬低了女性的地位,但是生动地还原了女主人公此时的心情。
例2:It took him the whole spring,from March to June,to make up his mind to take me.
陶译:他拖了整整一个春天的时间,从三月一直拖到六月,最后才下决心要我。
杨译:从三月到六月,他花了整个春天,才下决心娶我。
原文中him指女主人公茜丽的丈夫某某先生,他最初想要娶茜丽漂亮的妹妹耐蒂。陶译“拖了整整一个春天”“从三月一直拖到六月”,连续两个“拖”字加强了原作中拖延的意味,再现了原文中某某先生不愿意娶茜丽,而茜丽又为了保护妹妹耐蒂,以至她希望某某先生能够尽快娶她的心理状态。而杨仁敬忽视了主人公的思想状况,只将原作直接译成 “花了整个春天”“从三月到六月”丝毫不能体现某某先生的拖延和茜丽的焦急之情。另外,原文的take me也耐人寻味,虽然是结婚,但原作者并未使用marry一词,而是take,因为在主人公茜丽所处的时代,男性和女性地位极度不平等,而是一种征服、支配以及压迫的状态,所以他们的结合并不是真正意义的结婚,女性译者陶洁注意到原文这一细节,所以翻成“要我”,而杨译的“娶我”则将男女地位平等化,并不符合当时的社会背景。 在这一点上女性作家和男性译者看起来有些距离,而女性译者陶洁更好地再现了作者的立场和观点。
三、结语
通过对比陶洁和杨仁敬的译作,译者的性别身份无一例外地凸显出来。尤其是在翻译女性主义作品《紫色》过程中,由于性别色彩较浓,女性译者在性别身份上具有天然的优势,更能贴近原作。性别差异、性别角色给原作打上了性别标签,那么在翻译的过程中,由性别差异而来的性别身份无疑会给译作打上不同的性别标签。在翻译性别色彩较浓的作品时,性别角色性要被翻译到什么程度?性别身份在翻译中到底起到了哪些作用?在翻译女性主义作
品时,男性译者和女性译者又该如何恰当地运用自己的性别身份?对性别身份的研究还有待深入,但它无疑给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1]Gentzler,E.Translation and Identity in the Americas:New Directions in Translation Theory[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8.
[2]艾丽斯・沃克.紫颜色[M].陶洁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8.
[3]艾丽斯・沃克.紫色[M].杨仁敬译.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3.
[4]刘***平.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研究中的中西话语[J].中国翻译,2004(4).
[5]马悦,穆雷.译者性别身份流动性:女性主义翻译研究的新视角[J].******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11).
[6]穆雷.翻译研究中的性别视角[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7]田德蓓.论译者的身份[J].中国翻译,2000(6):20-24.
[8]王东风.翻译与身份――兼评董乐山主译《第三帝国的兴亡》[J].中国翻译,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