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四月古诗篇1
古诗《乡村四月》改写
蒲城电力学校四年一班
乔睿哲
初夏,南宋四大家之一——翁卷,清晨浊步在乡村的小路上欣赏着四月的风景。
诗人独自一人走到高山上看见山陵和原野一片绿色,犹如一片绿色的海洋,一大片一大片的像绿色的梯子。稻田里水色映着天空的光辉,显出一派独特的乡村风光,让诗人心旷神怡。
在蒙蒙胧细雨中隐隐约约地传来一两声杜鹃“喳喳喳”地鸣叫,雨淅淅沥沥地下着,把树叶冲洗的更加鲜亮,雨点打在树叶上发出美妙的声音,诗人也沉浸在这美景当中。
乡村的四月,人们都在忙着农活,没有一个人闲着,村子里也是冷冷清清的,看不到一个人,人们都到哪能里去了呢?有的人采桑养蚕,有些人在农田里正插秧呢……绘出了一幅农民劳作的***画。
诗人欣赏着乡村四月的美景,看着眼前劳作的人们,诗性大发吟出了这样一首诗: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指导老师:喻县茹)
乡村四月古诗篇2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这里的“语文实践”指的就是语言文字的运用。那么古诗教学又该如何立足于“语用”点,挖掘出古诗文独特的言语表达形式,以体现古诗类文本的语用功能?
古诗的语言具有含蓄性、跳跃性、精炼性的特点,教师在解读该类文本时,对于诗文的用韵、用律和用词,诗中的意象、意境和空白,都应有一定的关注。就古诗教学而言,教材在编排时对其言语形式的目标指向并不明晰。这就需要教师在解读古诗文时,对其“语用”目标有一定的关注,设计有效的语言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下面我结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乡村四月》,谈谈自己对该诗的教学解构和语用点的选择。
一、关注选词,体悟用词之精妙
叶圣陶说:“字字为语乎,语语悟其神。”吕叔湘说:“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文本的起点和终点是什么?就是语言。语文教学要求我们关注语言,时刻保持敏锐的语言意识。要字斟句酌,悟字品义。
古诗人在遣词造句时,十分讲究用词的精确,讲究推敲字词,诗人翁卷亦如是。《乡村四月》描写了四月的江南,绿色遍布各处:竹林里、小溪边、房前屋后……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一个绿色主宰的世界。而在绿色的原野上,是纵横交错的河渠,一道道流淌着,白茫茫的;那一片片放满水的稻田,也是白茫茫的。这江南美景的渲染,靠的是诗人翁卷的精炼用词。
首联“绿遍山原白满川”,该句中一绿一白,尽显山原与平地的色调。诗人用“遍”来形容绿的多、绿的饱满、绿的丰富,尽显颜色的张力。诗人对于“遍”字的运用,想必是经过一番琢磨推敲的。如此用词,便是该诗彰显言语表达精妙的地方。作为教师,要用炯炯慧眼去捕捉文本中这样特别的地方,并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适时提醒、巧妙点拨,潜移默化地促使学生对语言形式的感知渐渐地敏锐起来。
基于这样的解读,我在初读时作了这样的设计:
首先,让学生交流各自吟诗时,脑海中都出现了怎样的画面。(预设:到处都是绿色,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然后让学生想象:这样的绿在哪里可以见到?在学生丰富的想象后,我又通过PPT展示,让学生看到山坡上、田野里、房前屋后满是绿色的世界,进而指导孩子齐读“房前屋后满是绿,这就叫——”“山坡原野遍布绿,这也叫——”。
这些环节之后,我又指导孩子朗读该句体会“绿遍”。“你只读绿了一个角落”“山陵仿佛被你读绿了”“原野也被你读绿了”“让绿布满整个乡村吧,一起读”,通过这样的评价语,让学生在读通、读懂、读美古诗文的同时,也体悟到诗人在行文时“遍”字运用之精妙。
二、关注经典意象,感知言外之意
在进入文本时,教师应始终保持一种敏感和警觉,在文本解读时,要关注诗歌中的经典意象,探寻品析这些经典意象所表达的文化深意,引导学生借鉴内化运用。
“子规声里雨如烟”,诗的颔联写雨。举目望去,绿油油的禾田,白茫茫的水,全都笼罩在淡淡的烟雾之中。那是雾吗,是烟吗?不,那是如烟似雾的蒙蒙细雨,不时有几声布谷鸟的呼唤从远远近近的树上、空中传来。诗文描绘的初夏景色,笔触是细腻的,意境是朦胧的,动静结合,有声有色。
这么多的声音,作者为什么单单选择了用“子规”这一意象?这是我在解读文本时的一处疑惑。在查找资料后,我了解到“子规声”在诗歌里具有引发人哀怨的特殊内蕴,或陈述游子思乡之情,或来表达故人离别之,或诉说冤屈之愤。李白《蜀道难》云“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白居易《琵琶行》云“杜鹃啼血猿哀鸣”都是以杜鹃啼叫声表现人的悲伤情感。而这里的“子规声”,在烘托出四月景色的特点的同时,我也解读出了翁卷在细雨中透露着一丝淡淡的忧伤。
试想:如若仅仅为了表现初夏江南的朦胧美,那么作者为什么不用上“燕子声里”亦或是“牧笛声里”?在了解了诗人放弃幕僚生活,沦落江湖,以布衣终的生平,在品读了诗人的写实之作《东阳路旁蚕妇》中刻画的蚕妇辛苦生活的形象后,我更加确定,翁卷在选择“子规”这一意象吟咏田园生活之时,更饱含着自己对劳动人民的同情,透露着对“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这一残酷现实的淡淡忧伤。
诗歌蕴含的文化深意还有很多。诸如:《夜书所见》中“萧萧梧叶送寒声”,其中的“萧萧”便是古人通常用来描写秋冬景色的,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孤独和悲伤。《渔歌子》中“桃花流水鳜鱼肥”的“桃花流水”,在中国古诗词文化中多用来形容春日美景。
为了让孩子感受到意象选择的重要性,我别具匠心地在教学该诗时,选择了这样的环节。“春夏之交的田间地头,你还听到了哪些声音?”然后出示了下列诗句: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夏夜追凉》宋·杨万里
斜光照墟(xū)落,穷巷牛羊归。《渭川田家》唐·王维
抓住时机,我问孩子们:“乡村四月还有哪些动听的声音?请你来填一填: 声里雨如烟。”孩子们有的说“青蛙声里雨如烟”,有的说“知了声里雨如烟”,还有的用上了“牧笛声里雨如烟”。最后问孩子们:“这么多的声音,作者为什么单单选择了子规呢?”通过拓展阅读,从另一个角度去告诉孩子们农民在雨天里不得不忙碌、不得不劳作的无奈。
三、想象补白,使情感更深入
歌德说过一句话:“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只有有心人得之,而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
“形式”对大多数人来说是“秘密”,如果教师不关注文本的“秘妙”,也就缺失了看见文章独特的“言语表达形式”的能力。而恰是这些容易被忽略的表达秘妙,是最需要提醒学生关注的节点。
教师在解读文本时要注重形式,关注文章整体布局和描绘手法,关注作者的言语表达形式。因为有意味的言语形式本身就是一种内容,一种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尾联“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中一个“才了”、一个“又”,时间节奏很紧凑,再现了江南初夏的繁忙农事。诗文不正面直说人们太忙,却说“闲人少”,那是故意说得委婉一些、舒缓一些,为了衬托出乡村生活的繁忙,化繁为简,故意而为之。而这一点正是解读中容易被忽视的文本“秘妙”。
这后两句诗具有强烈的画面感,但是乍一看诗句,对于孩子们而言似乎隔着很远的距离。如何让孩子们了解农事的繁忙呢?我的设计在于让孩子们来亲历农事:想一想,在这个季节里,男女老少还会忙些什么呢?展开想象的翅膀吧!请你来写一写。
【课件】四月的乡村,到处是一片繁忙的景象。
山坡上,男人们在 ;小河边,妇女们 ;
竹林里,孩子们 ; 。
如果想象能让孩子们体悟到农事的繁忙,那么我的采访就更能让孩子们“身临其境”了。
采访一:辛勤的孩子,你不累吗?休息一会儿不行吗?
采访二:又是采茶又是种豆,你不累吗?喝口茶,歇会不行吗?
最后,我用引语告诉孩子们辛勤劳作的重要性:辛勤劳作,以后的日子才能舒坦,所以乡村四月——辛勤劳作,才能换来秋收呀!所以——辛勤劳作,才能换来幸福的生活,所以——
孩子们似乎“亲历”了那场劳作,在吟诵中,读出了理解,读出了亲切,读出了向往和羡慕,自然也将这两句经典的诗句牢记于心。
总之,教师都应该睁大眼睛,用敏锐的触感去体悟古诗文独特的言语表达形式,挖掘特别的、经典的、可供训练的言语材料和范式,实现教材的语用功能。
乡村四月古诗篇3
繁忙的四月到了,天刚蒙蒙亮,所有农民打开了家门,望着遍满绿色的山陵原野。烧上一碗朴素而又好吃的面条,忙碌的一天就此开始。
早上六点,杜鹃鸟清脆的歌声,似乎在叫唤着农民该去干农活了。勤劳的农民们有的除草,有的收菜,有的在家里剥上山的蚕宝宝,还有的正排着整齐的队伍在田里插秧。他们边干活边聊天,有说有笑。这一望无际的田野因为农民的到来变得热闹起来,就像赶集一样。
村子里却是一片寂静。
转眼间,午饭时间到了。农民急急忙忙的赶回来,吃一餐简单午饭:一碗咸菜.一碗青菜.一碗米饭,还有一点昨天的剩菜。
做过短暂的休息,农民们又忙碌起来。他们到山上去,开始给种下去的菜施肥,他们麻利的把肥料倒在农作物上,虽然有些臭,可是闻多了,自然也就适应了。
天黑了,忙碌一天的人们很快就入睡了,村子里又是一片寂静。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乡村四月古诗范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