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老,正从家庭向社会“外溢”
据调查,我国目前已有六成以上的家庭存在老人抚养成年子女现象,城市约有三成左右的成年人基本靠父母供养,且呈日渐扩大之势(笔者在湖南省长沙市某区调研时发现,该区近年来接到的家庭调解纠纷中,因中年啃老引发问题的约占1/4)。可见,我国的啃老现象开始日渐“外溢”于社会,已不是个别化的家庭或社区话题,正在成为一种较普遍的社会现象。加之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若不及时关注,问题的复杂性将日益严重。
就业高不成低不就是主因
决定事物发展变化的因素首先源自于内部,每一个啃老者背后都有其自身的原因。要么是没有一技之长,或高不成低不就,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要么就是平时享受惯了,不愿意吃苦、不愿就业的理由一般都是“工作没意思”、“太累”等;要么则寻找种种原因,拒绝参加工作和***生活,结果其原有知识、技能也就渐渐地与时代脱节,等到想就业时也很难了,于是最终失业在家,堂而皇之地继续啃老。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站,是早期社会化的启蒙地,直接关系到个体成长及其社会能力、价值观念、精神品质的形成。目前,我国“啃老族”大多来自独生子女家庭。相当一部分家长只注重“养身”而忽略“养心”,关注温饱、营养、健壮等生理性指标,而忽视了对孩子自立、自强、勤俭等人格的培养,本应助其子女充分实现基本社会化目标,最后往往事与愿违。
家庭、学校、社区都有过
现阶段啃老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本该承担赡养义务的成年人,如今却成了“长不大的孩子”。当然,我们并非一味地指责“啃老族”,更重要的是探究其出现的原因。啃老的出现不仅有微观个体因素,也有家庭、学校教育的影响,更有社区环境、社会背景的催生与激化。
当前,家庭结构日趋小型化,甚至核心化,孩子成了家庭的核心,从小备受溺爱而缺乏应有的历练。成年后,仍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表现到行动上,自然也就产生了啃老现象。
严峻的就业形势,也加速了啃老现象的泛滥。一方面,近年来新增劳动力的大量增加,无疑增加了广大应届毕业生的就业难度;另一方面,部分年轻人畸形的就业意识与消费观念,常使其陷于“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之境。于是,在矛盾的对立中,部分年轻人往往选择赋闲在家,自然就得靠啃老维持生计。
教育体系的部分功能偏废,也直接催生了啃老群体的形成扩大。教育本应具备“立人”、“立德”、“立心”、“求知”等功能,不仅要教给人技能、知识,而且更要教会人们形成***的人格意识以及对自己、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心。但近年来,基础教育的部分功能偏废,为了荣誉或直接利益,片面强调文化知识的灌输,将孩子们培养成只知道埋头书面考试,却不知如何“立人”的“应试机器”;高等教育则出现相当程度的功利化倾向,甚至部分地被异化为“文凭机器”。另外,用人单位用人观的偏重文凭,迫使更多的人寄希望于提高学历,以寻求“适应”社会的新突破,客观上也就为啃老滋生了借口。
另外,客观存在的贫富悬殊、财富畸形增长等社会问题,使部分年轻人产生攀比心理,父母有条件被啃老的,便是理所当然;即使没有条件的,很可能也要设法创造条件加入啃老一族。
(摘自4月16日《中国社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