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迄今所知西南地区的宋墓中,杨粲墓是规模最大的一座。
历史上流传着“思播田杨,两广岑黄”的民谣。意思是说,在西南土司中,思州田氏、播州杨氏与两广的岑氏土司、黄氏土司声名远播,雄踞一方。播州是唐太宗贞观十三年(639年)所建,治所在田坝,即今遵义县南白镇。唐僖宗乾符三年(876年),南诏攻陷播州,太原人杨端应募领兵抗击南诏,从此据有播州。杨氏一门世代承袭,统治播州700多年,极盛时疆土达今遵义市全境及乌江以南的湄潭、瓮安、余庆、福泉、黄平、麻江、凯里等地,是贵州“四大土司”之一。杨粲是杨端的十三世孙,生活在南宋时期,袭安抚使之职。他守土有功,开启“建学养士”之风,被封武功大夫。死后朝廷为之立庙,葬于播州近郊皇坟咀,今属遵义市红花岗区。
杨粲墓修建于宋理宗淳年间(1241-1252年),距今700多年。随着时间的推移,杨家的故事渐渐被人遗忘,杨粲的墓地也变成了乱草荒丘,1953年才被发现,1957年贵州省博物馆进行发掘,经过清理和修复,于次年列为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1965年编写的《遵义杨粲墓发掘报告》虽未正式出版,但引起学术界关注,1982年经***批准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迄今所知西南地区的宋墓中,杨粲墓是规模最大的一座。这是杨粲夫妇合葬的一座平顶双室墓,平面布局为南、北两墓室并列,中间有甬道相通。墓室全用白砂岩条石砌成,室内面积约50平方米。两个墓室的结构相同,均由墓门、前室和后室组成。墓门外有4幅手持弓箭和大斧的武士雕像,各有两扇仿木构的门扉。前室平面呈长方形,石壁上无雕饰,仿佛是过厅。墓主葬于后室,显得高贵、华丽,是石墓的精华所在。后室长5.45米,宽7.53米,高5.02米,前半部为雕有“朱雀”、“玄武”的小拱券,后部是刻有龙、凤的“藻井”,中间镌刻双勾文字,男室为“庆栋”,女室为“德宇”。棺床安置在后室中间,用五块厚石板拼合而成,四角垫有圆雕龙头,两侧为龙身及龙尾。男女墓室的后壁上均有一个两层的大龛,外层为仿木构建筑浮雕,内层为墓主坐像,两侧各雕一站立的侍者,看去就像墓主坐在殿堂之中。后室的壁上有精致的浮雕,有武士、文官、女官、侍从像及花草、动物、宝瓶雕刻。
杨粲墓的雕刻艺术精湛,造型多样,形态生动、刻工细致,颇能传神。女室中有两尊武士石刻,应用高浮雕与低浮雕相兼技法,头戴铁盔,身着战袍,双手握着一把战斧,肃然挺立。女室中还有两幅“童女启门”石刻,塑造了两个半裸的侍女,侧立于半开半掩的门边,腼腆文静,仿佛在恭候主人,含蓄而恰如其分地表现主仆关系,可谓别具匠心。两幅“野鹿衔芝”***用低浮雕刻成,一只温驯的野鹿,衔着一叶灵芝奔跑跳跃,富有生活气息。墓中还有一根“虎柱”石雕,头似老虎,身子和虎尾缠在石柱上又好似一条龙。最传神的是“敬纳人”石雕,刻画出一个体魄健强的力士,赤膊跣足,粗壮的双手高举起一盘珠宝,俯首平视,向主人敬纳。这里是一座艺术的宝库,可惜我们发现太晚,许多文物已遭破坏,两块墓碑埋于墓前的封土中,残缺不全,但“嗣孙武功大夫右卫将***知播州”的字样清晰可见,时间是“太岁丁未淳”。墓志铭和镇墓石皆已断裂,符咒依稀可见。
杨粲墓中出土了两具铜鼓,男室中的铜鼓为黄铜铸造,重12.25公斤,鼓面出沿,胴部微凸,有带状扁耳一对,腰下棱线突起,足部外撇,音响效果良好。鼓面中心为光体,有11晕,饰以同心圆纹及复线人字纹、游旗纹、叶片纹、三角纹。鼓壁内外夹垫有铜钱碎片,为北京哲宗时所铸的“元通宝”。女室的铜鼓型制相同,重7.75公斤。这两面铜鼓造型凝重,体高身长,胴、腰、足部有明显分界线,被定为我国铜鼓发展史上的标准器之一,命名为“遵义型”铜鼓。
杨粲墓规模宏大,建筑精巧,反映播州经济在宋代已有相当发展。门扉及龛内的木构建筑样式,与宋代的《营造法式》相符,说明播州受汉文化影响很深;但墓形与中原、江南不同,近乎四川宋墓,石雕的风格和技法与大足石雕相似,显然是受四川文化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