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呼麦”被公认为蒙古族声乐艺术的源头,能与各种乐器互相配合而形成美妙的音乐。内蒙古人民之所以推崇“呼麦”,除了“呼麦”能够给予人们听觉上无穷的享受外,还因为其表演方式非常神奇,表演者能够同时唱出一个低音持续基音声部以及一个高音部旋律。结合工作经验与相关理论知识,在本文中探讨了“呼麦”的基本演唱方式,供有关人员参考借鉴。
关键词:呼麦;高音;低音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愈来愈多的人开始追求精神层面的享受,在此背景下,听一场音乐会或者欣赏一曲传统声乐成了许多现代人的追求。蒙古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该民族拥有大量的传统声乐艺术,其中“呼麦”便是最有特色、也是最具神秘感的一门声乐艺术。近年来,愈来愈多的人热衷于学习“呼麦”艺术,这有利于传统声乐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应当看到,“呼麦”教学工作具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教学方式的合理性,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浅入深地开展“呼麦”教学工作。
一、“呼麦”艺术基本要素
“呼麦”是一门对基本功要求极高的声乐艺术,所以表演者必须要做好基础训练工作,从而使自身具备扎实的基本功,为表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重音的发声、双音的发声、气息的运用以及舌唇位置与形状的控制是“呼麦”艺术中四类基本功。重音指的是超低音音域以及低音,也是合日黑呼麦以及哈日黑呼麦中的超低音区与低音区。超低音以及低音的选定工作囊括了各种自然泛音的根音性重音和基音,这充分体现了重音练习工作对于“呼麦”艺术的重要性。鉴于以上情况,“呼麦”学习者务必要加大重音练习力度,在练习过程中注意寻找错误,不断改进重音发音方式[1]。
二、“呼麦”气息运用
对于“呼麦”艺术而言,气息运用训练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气、声以及腔是各种声乐艺术的基本构成要素,声乐表演者能否成功表现出某种声乐的风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气息运用质量。优良的气息运用是完成声乐表演的重要前提,是声乐艺术中重要的基本功。“呼麦”表演过程中,表演者的口腔形态、吸气以及运气等工作都是围绕着重音的发声,这是蒙古族“呼麦”艺术的独特之处,也是魅力所在。
因此,表演者在练习与学习过程中,需要进行正确的呼吸,提升自身对呼吸的控制能力,如此方能确保能够发出具有较强穿透力与震撼力的重音。气息是“呼麦”表演艺术的根本,其不仅是表现声乐节奏快慢与情感浓淡等主要手段,同时也是发声方法的关键物质力量。
三、“呼麦”口腔形态控制
口腔形态是否正确决定了“呼麦”艺术能否发挥其独特的魅力。在“呼麦”表演过程中,口腔应当形成一个可以产生回响音的密封容器,这是“呼麦”艺术中最为实质性的发生方式之一。在“呼麦”表演过程中,表演者不仅需要能够发出重音,同时还需要将重音的音量进一步扩大至合理的水平,从而引起听众的共鸣,而实现此目的的手段便是制造一个“口腔密闭发声器”,由此可见“呼麦”艺术中口腔形态控制的重要程度极高。所以,“呼麦”教师应当多训练学生对于口腔形态的控制能力。|“口腔密闭发声器”是产生“鼻腔呼麦”、“咽喉呼麦”以及“口哨呼麦”等呼麦形式的关键因素[2]。
表演者通过凹形舌以及弧形上颚来形成具有椭圆特征的密封容器。在演唱过程中,表演者的舌尖需要与上颚保持一定的距离,从而实现形成气息流通通道的目的,促使气息顺利到达上门牙部位。随后,表演者发出Ri音状,该音状在口腔形成的密闭容器中来回振荡便能获得“呼麦”重音所包含的泛音。演唱者在表演过程中,在根音性重音或者重音基础上生成的自然发音构成旋律运动,这种旋律运动主要依赖于密闭容器中容积面变化来实现。鉴于以上情况,表演者在表演过程中应当保持上颚与舌尖接触部分维持原状不变,从而确保密封容器口型具有优良的密封性。
在确保口型具有良好密封性的条件下,表演者的上颚与舌头中部开始运动,如此能够得到风格迥异的泛音。各种泛音的高低不同,表演者上颚与舌头中部之间的运动能够改变口腔密闭容器的体积,根据相关物理学原理,口腔体积的变化会造成内部空气的振动,表演者通过舌头与上颚不同远近高低的运动能够实现控制泛音高低,从而发出演奏旋律的目的。对于口腔密闭容器而言,密封性非常重要,如果口腔密闭容器失去密封性,则会立刻丧失产生回响音的重要作用,从而无法产生以及获得重音的泛音列。综上所述,可以总结出上门牙与舌尖、上颚以及舌头中部等人体部位构成的口腔密闭容器是发出重音泛音列以及产生回响音的最基本的工具,所以“呼麦”艺术学习者必须要熟练掌握口腔密闭容器的制造方法,并学习保持密闭容器密封性,防止漏气现象出现的方式。
学生学习“呼麦”艺术的过程要循序渐进,打好基本功,夯实理论基础。通常情况下,“呼麦”教学由低音区开始,引导学生进行低音发生练习。在学生大致掌握低音发生技巧后,引导其练习单音性“呼麦”,业界一般将这种“呼麦”称作“潮尔呼麦”。在以上教学任务顺利完成后,教师可以教导旋律性“呼麦”的学习方式[3]。
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呼麦”艺术,教师应当甄选合适的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耐心解决学生的各类疑惑。声乐艺术比较特殊,需要教育工作者多展示、多示范,只一味地讲解演奏方面的理论知识,不仅无法较好地提升学生的“呼麦”表演技能,相反还可能降低学生对声乐演奏的兴趣。客观上讲,“呼麦”艺术的学习任务非常繁重,难度也比较高,所以教师要不断学习演奏理论知识,注重提高自身演奏能力,如此方能给予学生最好的“呼麦”演奏教育。
四、结语
“呼麦”是一种古老又神秘的蒙古族声乐演奏艺术,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与丰富的民族内涵令无数人向往。为了让“呼麦”艺术更好地传承下去,“呼麦”艺术教育工作者应当做好理论指导与实际示范工作,在教学工作中注意选择良好的教学方式,向学生讲解清楚各类演奏要点,如此方能最大程度地促进民族传统声乐艺术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麦拉苏.关于内蒙古呼麦艺术的生存与发展的相关思考[J].北方音乐.2015(16).
[2]范子烨.自然的亲证――关于中国古代长啸艺术的音乐学阐释及其现代遗存的田野调查[J].故宫学刊.2013(01).
[3]王蓓.浅谈音乐剧的演唱方法[J].中国音乐.2013(02).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呼麦”基本演唱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