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本・威廉・豪斯戈・菲利普斯(Alban William Housego Phillips)1914年11月18日出生在新西兰一户奶农家里。15岁时高中辍学,后到澳大利亚,当过金矿矿工、电工学徒,还做过电影院经理等。1937年,他决定去英国从事电气工程,转道中国后遭遇日本侵华战火而滞留,次年到苏联乘火车从西伯利亚前往英国,并在英国成为国际电气工程师学会的会员。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后,菲利普斯应征入伍,加入英国皇家空***并被派往太平洋战场上对日作战,新加坡沦陷后乘“帝国号”运输船前往爪哇,在那里战败被俘,1945年日本投降后被释放。
战争结束后,菲利普斯进入伦敦经济学院学习社会学。他在课堂上接触到凯恩斯(Keynes)在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后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Interest and Money),由此对经济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凯恩斯认为,失业会导致社会不稳定,保障就业率是***府最重要的职责,为保障就业,***府可适度采取扩张性财******策,可是扩张性财******策可能导致通货膨胀,从而带来另一个非常棘手的难题。
具有工程师背景的菲利普斯设计了一台计算机教学模型(MONIAC),运用动力学原理让彩色液体在有机玻璃管里流来流去,以模拟国民收入的流程。他把这种机器卖给多家研究机构和大学,为此编写的设计和功能介绍可算是他的第一篇学术论文(1950年发表)。由于米德(Meade)教授的欣赏,菲利普斯获得了留校任教的机会。在伦敦经济学院工作期间,他用4年攻读了本校的博士课程,1951年从助教升为讲师。1954年,他在《经济学杂志》(The Economic Journal)上发表了《封闭经济中的稳定***策》(Stabilization Policy in a Closed Economy)。1958年,他在《经济学刊》(Economica)发表了著名的《1861~1957年英国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化率之间的关系》(The Relation Between Unemployment and the Rate of Change on Money Wage Rates in the United Kingdom 1861~1957),对近100年的英国工资资料做了分析,探讨工资变动率和失业率之间的关系,发现失业率与工资增长呈负面相关影响。后来所说的菲利普斯曲线就是在这篇文章中首先提出来的。菲利普斯用坐标***的横轴表示失业率,纵轴表示工资变化,将两者对应的点连起来,形成一条倾斜的曲线,这就是最初的“菲利普斯曲线”(The Phillips Curve),即失业―工资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名义工资的变动率是失业率的递减函数,即当名义工资的增长率处在最低的正常水平,失业率仍然为正。这一年,他升任伦敦经济学院教授。菲利普斯的同事理查德・利普西从微观的劳动力市场角度对菲利普斯曲线做了详细解释。原始的菲利浦斯曲线没有考虑通货膨胀预期。紧接着,其他经济学家又有了新的发现。
1960年,萨缪尔森(Samuelson)和索洛(Solow)在《美国经济评论》(American Economic Review)《关于反通货膨胀***策的分析》(Analytical Aspects of Anti-inflation Policy),这两位经济学家用美国的数据换掉英国的数据,并用物价上涨率代替名义工资增长率,将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的关系用坐标显示出一条同样的曲线,即“失业―物价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呈负面相关影响。1962年,经济学家奥肯(Okun)又发现,菲利普斯曲线还有表现“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关系”的第三种负面影响关系。这一关系也被称为“奥肯定律”(Okun‘s law),即“产出―物价菲利普斯曲线”。
以上三种形状的曲线,大体反映了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经济发展情况,分别表明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化率、物价上涨率呈反向对应关系,与经济增长率、物价上涨率呈正向对应关系。这三种形状的曲线被统称为基本的菲利普斯曲线。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种关系在一些国家中相当稳定,并与经验观察高度吻合。有了菲利普斯曲线,经济学家似乎就可以方便地开出宏观经济***策的药方。
后来,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物价和失业率同时上涨的局面。如果***府长期采取人为的干预措施,使市场机制失去作用,***府的任何干预都会失灵。弗里德曼(Friedman)发现,通胀和失业之间的关系只在短期内存在,长期看,工人会根据实际工资而不是名义工资决定其劳动力的供给,失业率完全不受通货膨胀***策影响。经济学家卢卡斯(Lucas)指出,失业率作为一种实际的经济变量,由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生产技术条件、经济技术结构等因素决定,与工资价格水平无关。他认为,经济***策仅能改变价格或通货膨胀率,对失业不起任何作用;***策变化会改变经济关系中的某些结构参数,但用特定模型评价可选择的***策毫无价值。强调宪法重要性的经济学家布坎南(Buchanan)则指出,菲利普斯曲线背后,是大众欲望膨胀对***治势力扩张的纵容,也是***治势力扩张对大众欲望的哄骗。
1967年,经济学家菲尔普斯(Phelps)在菲利普斯9年前的同一家期刊《经济学刊》(Economica,New Series,Vol.34,No.135)发表了著名的《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预期和随时间变动的最优就业》(Phillips Curves,Expectationsof Inflation and Optimal Employment over Time)。菲尔普斯指出,每个人都要消费,也要劳动,还得储蓄。年龄段的不同,利率预期的变化,都会对人们的消费选择产生影响,这就构成了千变万化的宏观经济市场。今天的低通胀会导致人们对未来低通胀的预期。未来***策的稳定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现行***策。基于此,他提出了附加适应性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也称“菲尔普斯曲线”),认为货币***策不可能完全消除失业,降低失业率的代价并非一次性的通货膨胀那么简单;通胀是由劳动力市场的运转所决定的,不会对远期失业率产生影响;经济稳定***策也只能对失业率的短期起伏产生影响。至此,有关菲利普斯曲线的争论暂时平息。而1958年菲利普斯发表那篇论文的时候,菲尔普斯还在念书。
就在菲尔普斯的这一年,菲利普斯离开英国返回澳大利亚。有人说,菲利普斯曲线的演变史就是宏观经济学的演变史。就这么一条表达两个指数之间正相关或负相关关系的曲线,背后蕴涵了几代经济学家的不懈努力,维系着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菲利普斯到澳大利亚后在国立大学成立了当代中国研究中心,开始利用在日本战俘营里学到的中文研究中国经济。再往后,他又从澳大利亚回到新西兰,担任奥克兰大学教授,直到1975年3月4日去世。与他有关或与菲利普斯曲线有关的经济学家中,萨缪尔森在1970年、弗里德曼在1976年、布坎南在1986年、索洛在1987年、卢卡斯在1995年、菲尔普斯在2006年分别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作者为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菲利普斯和菲利普斯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