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为庞鸿的大学同学志同道合的好友)
气质。
不管是初见,还是相知多年,这两个字始终是鸿在我心中的印象。
还记得刚进大学,第一次分小组上课,我和她分在了同一组,不知道是哪儿冒出来的意愿,当时我就想。我要和这个女孩做朋友。或许是她给人的印象真的很好。让我现在回想起来,都会觉得她周身围绕着一层淡淡的、暖黄色的光晕,干净、明媚。
是的,直到前段时间我们还在讨论香水。如果你没见过她,但又想对她有个感性的认识,看其文字是一方面。或许我还可以提供一个更直接的方法。你可以去闻一下Burberry经典女款香水,也就是“伦敦”。鹅卵石般光滑圆润的瓶身,暖黄色剔透的液体散发出来的是优雅醇厚的香气。外形与内在相互映衬,成熟内敛,温润如玉。当你发现你最爱的香水和你最好的朋友有着某种契合的精神,你大概就能理解我那种惊喜到想要跳跃的心情了。然则她的名字中有个“鸿”字,于是将这个发现称之为“惊鸿”。
那“仙子”二字又何解释呢?记得有一次在***书馆遇见一个师妹,便驻谈了几句,此时,鸿向我走来,师妹一回头,由于许久没见,惊讶之余脱口而出:“你!你不是那个……那个神仙姐姐嘛?!”
就姑且帮她取个绰号,唤为“惊鸿仙子”吧!
我们都很崇敬一个人——李叔同,也就是人们口中的“弘一法师”。我曾经有一段时间特别迷恋李叔同先生,而鸿的故乡嘉兴离李叔同的故乡平湖相去不远。某次寒假去“莲花”纪念馆参观,回来后,鸿的父亲还把有关李叔同先生的纪录片拿出来给我们看,并且介绍了很多,鸿说:“我小时候,我爸就带我去过那个纪念馆。”这个老人有丰富的知识,历经世事沉浮,却总是乐呵呵的,对待我们这些小朋友也十分亲切和善,看得出她的父亲豁达大度,给我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我想这样一位父亲培养出来的孩子,总是善良而有谦恭之心的,好比一个大家闺秀,端庄、娴静。
当然她也有小家碧玉的一面。仙子其人爱美,爱购物,爱淘宝。和别的女人一样,看到煽情的电影会感动落泪;看到可爱的事物会娇憨地傻笑:看到漂亮的衣服会着了魔般疯狂地扫货……一念至此,她平日里那斯斯文文的形象便瞬间转化成了一种日本漫画里的少女模样,时而有点神经质,时而有点天然呆。我总是抱怨和她没有默契,很多时候明明讲着一件事,却说着说着成了鸡同鸭讲,由一个意思幻化出多个意思,直到两个人都被绕晕了,才发现原来是误会一场,于是“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其实这样的事情屡试不爽,但在我们两个看来却又充满了情趣,也许这算是一种特别的“默契”吧。就比如说前段时间我刚换了手机,对于新手机发短信的功能还不是很熟悉。这时,她给我发了条消息,我便回她:“老子换了新手机,发消息有点慢,见谅。李悟同学,新年快乐啊!”她过了好一会儿回我一条:“我以为你是群发的呢,伤心了一下,后来才醒悟你说的李悟,原来是我。”于是我便又道:“没默契啊没默契!”其实这里有个关于“李悟”这个称谓的“小典故”:因为我曾经感叹,鸿是我大学时代上天给我的一个“礼物”。就像你会在某个阶段遇见一个特别的人,你们很“合适”,而且不仅仅是合适,最重要的是彼此相爱,你可以清晰地感知到“ta”在你心中的地位不是一时一刻,而是一辈子。这样的人或许是恋人或许是知己,你们彼此参与对方的成长,互相成为对方的价值,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样的人不是礼物又是什么呢?为了让它看上去像一个人的名字,于是,我便取了礼物的谐音,唤她为——李悟同学。PS:她每次送我的礼物,也都很用心,很合我心意,果然是个好礼物啊!
某天,我和她走在街上,因为一些原因我在路过一个“全副武装”乞丐面前的时候将一点钱放进了乞丐的罐子。恰巧被后面的熟人看到,那人上前“教育”了我一番,说我不该给这看上去这么假的乞丐钱。那是助纣为虐,恶性循环,乞丐自有***府机构的救助。我“虚心”接受,等他走后才对我边上的鸿言明我那样做的真正原因。她说:“有的人是心里有亏欠才给钱的,每个人都求个自己内心的平静和心安。”就在我无比认同,感叹她悟性之高的时候,她蹦出一句悟性更高的话:“你知道我是什么时候给乞丐钱的吗?”“什么时候?”“在每次考试之前。”我当场就被她这句话雷得外焦里嫩,大笑不止。原来她不仅翩若惊鸿,还“狡”若游龙。不过也只有一个性情真实的人,才说得出这样的话吧?又或许是“真人面前不说假话”,那我的确该乐上一乐的。
文学少女。这是别人给她QQ印象的其中一条描述。在我看来,文学少女的特质是细腻敏感,能精准地发现细节,找到事物的要害,并且感情丰富,感受力强,善于用文字表达。关于感受力强我便又想起一事:她在校学习期间曾去美国交流了一年,过年之前她给我寄来一张梵高的《星空》贺卡,她是这么写的:
我忘记我们诸多的共同爱好里有没有梵高。我在现代艺术博物馆站在《星月夜》前,被一种奇妙的情绪所击中,一直都想哭,只好每次忍住眼泪,匆匆走开,平复下来再回去看,周而复始地循环。我不想让这种体验听上去做作而矫情,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更像是一种生理反应。总之,那次感觉与经历,我很难忘记。将印有这幅画的卡片寄给你。
这样一个感受力强的女孩子,同样能精准地抓到人物身上的细节,难怪她笔下的人物总是显得很真实。何以见得?她在美国期间,和同去的一位同学后来也成了很好的朋友,当两人回来,我们三个人一起的时候,鸿很有兴致地帮我们俩介绍,并且像放机关***一样把我俩的性格特质以及遇事以后在什么处境下会说什么话,做什么反应,以及那个反应背后的潜台词说了个全。我对她的这种一针见血的识人和表达能力很是佩服,猜测也正是因为这样,她才能那般细腻地描摹出小说中人物的心理状态吧?
本以为没什么特别的事情可讲,却也零零碎碎提到了好些。那些生活中的小片段,平淡而真切,却处处都是她的秀外慧中,一个外表与内在同样美好的女孩子,这便是庞鸿。
我亲爱的庞鸿。
我的惊鸿仙子。
我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