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千古第一村”的流坑村,位于江西省乐安县牛田镇东南部的乌江之畔,四周青山环抱,三面江水绕流,山川形胜,钟灵毓秀。流坑的发现纯属偶然,而这偶然的发现却具有惊世的意义。这座始建于五代,兴起于宋代,衰微于元代,繁荣于明代,败落于晚清、民国的古村,全村统姓“董”,尊汉代大儒董仲舒为始祖,历史上先后出了文武两状元、两朝四尚书、34名进士和100多名举人。至今仍生息着800多户人家,近5000人口,真可谓“百代不渐,千年不散”,被国内文物、史学界盛赞为“千古第一村”,是“中国封建社会沿革变迁活化石”、“中国耕读文明的博物馆”、“长江流域历史文化带的活标本”;从五代南唐建村以来,其科举之盛、仕宦之众、爵位之崇、经商之富、建筑之全、艺术之美、家族之大、延续之久,在江一无二,在全国也难得一见。
登上流坑村东的东华山,流坑全貌尽收眼底。乌江自南向北环绕流坑又折回西去。俯瞰山拥水抱的流坑村,井然有序,东西方向设七条横巷,南北方向辟一条直巷,形成了“七横一竖八条街巷”。族人按房、派、宗、支分巷居住的格局,每条横巷入口处都建有碉堡式的门楼,门楼之间以村墙连接围合,延伸至乌江边则建有码头,又形成“一门一巷一码头”的格局。各门楼之间原先建有寨墙相连,现已毁无存。这种便于生活又宜于防守的封闭式布局,使流坑村如同一座完整的城池。据考,这种棋盘似的村落布局,是由董氏第22代孙,明万历年间官至南京邢部郎中的董燧整体设计规划的。据说这种设有城墙的封闭式布局,是沿袭了唐代至宋初的里坊式城市造制。
流坑村“七横一竖八条街巷”的巷道全部由大大小小的鹅卵石铺成,斑驳凹凸,行走其间,足以享受现代文明的“足部按摩”。由天然鹅卵石砌就的排水沟与巷道平行,全村的天然雨水和生活用水通过条条排水渠道汇流入村西一条人工挖掘的长湖,名为“龙湖”,然后通过与乌江相通的龙湖流入乌江。几百年前这种道路与排水系统设计的科学性,至今令人赞叹。
全村民居沿街巷而建,明清古建筑比比皆是,我国目前正在准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几处古民居村镇:陕西韩城的裳家村有125处明清宅院;安徽黟县的西递村有明清古居1 24栋;江苏苏州的同里镇有明清古建筑30栋;而流坑村现存的明清建筑多达260处,称得上全国之冠。流坑的明清古建筑不仅数量多,而且种类齐全,有望楼、宗祠、民居、店铺、寺观、庙宇、牌坊、书院、戏台、墓葬、桥梁、湖池、水井、亭塔等等,在一个村落集中了这么齐全的建筑种类,可以说是非常罕见的。尤为珍贵的是:这些从明代纵贯近代民国的古建筑,大多的门楼、墙壁、题匾中有明确纪年,不仅再现了古代流坑的辉煌景象,而且通过有形与无形,历史与遗存的有机交融,展现了一个僻在乡间的村庄千年变迁的详实过程,使流坑的古村成为一座珍贵的历史文化宝库。
流坑有许多极有价值的古建筑:一进村就可见到5根高8米,直径0.7米的花岗石柱傲视苍穹,这里原来是全村最大的祠堂――董氏大宗祠的遗址。董氏大祠堂原为奉礼流坑的开基祖董合,始建于明嘉清十五年(1536年),重建于明万历十四年,是一组占地7000平方米的大型建筑群,被称为流坑建筑之“最”,流坑的“圆明园”,可惜于1927年被***阀孙传芳部下焚毁。从遗留下来的五根花岗岩柱,人们仍可遥想当年之恢宏。
矗立在村西北角的“状元楼”,是为本村恩科状元董德元所建,始建于南宋,清咸丰十年重建,是全村最高的标志性建筑。楼台正中门楣上的匾额已是斑驳无色。董德元同科进士,后为著名大理学家的朱熹所书“状元楼”三字仍清晰入目。如今的“状元楼”下,涌现了不少展示流坑“名牌”工艺品的行家里手。
村中有一条宽仅尺余的“明清巷”。从南往北看,巷西为明代民居,巷东则为清代建筑,人称“一巷跨两朝”。
流坑古建筑中还有一种颇具特色的,是以数代同堂或以血缘关系聚居而形成的建筑群组。最有代表性的“大宾第建筑群组”,多达7幢民居,既***成章,又珠联璧合,前后相连,左右相通,曲折纵横,初入如陷布阵之中,故有“村中村”之称。
村中有一座保存完好的清代戏楼,其独特之处是辟有专供未出阁女子看戏的隐蔽包厢,恐为别处所未见。闻锣鼓声起,我好奇地驻足良久,戏楼正在表演傩舞。流坑的傩舞艺术历史悠久,丰富多彩,像《钟馗扫台》、《天官赐福》、《书生进考》、《跳财神》、《排将》、《安庙装香》等曲目,应有尽有,一般是上午、下午各一场。
流坑的古民居,较之一般的古民居显得更加高大阔朗,进门后是一方天井,上露天光,厅堂采光全赖于此,下为石砌的泄池,如遇雨天,天井四周檐水如四挂珠帘入池中排走而不会四溢,故称之为“四水归堂”。厅堂建筑为“品”字形,多以雕花门窗隔断的两侧厢房在前,主厅在后,是其明显特征。建筑装饰质朴简洁,风格明快,工艺精湛,组群完整,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人文科学价值及环境与建筑艺术价值。
流坑,是中国封建宗法社会的一个缩影,在一千多年的漫长岁月里,流坑董氏依靠严密的封建家族制度来凝聚族众,维系秩序,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