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情感基础,学生只有体会到这种情感,才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教师关爱学生的恰当的表达方式有尊重学生、了解发现学生、放弃对教师权威的不必要的维持、鼓励学生增强自信心、用垂范去引导学生、用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关注问题学生、欣赏每一个学生等。
【关键词】师爱;表达方式;成功教育
著名教育家吕型伟说过:“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 陶行知先生也曾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的力量是伟大的,阳光之爱可以熔化冰雪,春风之爱可以萌发草木,雨露之爱可以滋润禾苗。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那么,给教育一个支点,就能擎起一个个充满活力、人格健全、和谐发展的人。教育是爱的事业,师爱就是教育的支点,而且,是教育成功的支点。倘若老师一直以爱心滋润、感化学生,学生一定会相信他、亲近他,从而听得进、改得好、学得好;如果老师始终以师爱融入学生的心田,任何学生都会扬起自信与乐学的风帆。爱是教育的基础,有爱才有教育,有爱才能感召灵魂,有爱才能培养出大写的“人”。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情感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情感,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正是爱的渗透,才使得教育超越单纯的知识传授,才得以实现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协同发展。正是爱的渗透,才使得学生向着真善美敞开心门,才得以实现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与学生灵魂的完美碰撞。因此,教师要想教育好学生,要想让自己的教育在学生身上产生重要的影响,教师必须爱自己的学生,用自己的爱来感召学生。作为一名成功的教师,不但要有关爱学生的心灵,更要有恰当的关爱学生的方式,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关爱方式都是有益的。那么恰当的关爱方式有哪些呢?笔者认为,教师关爱学生的恰当的表达方式有以下几种:
1 尊重学生
尊重学生包括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重学生的个性。人都有被尊重被认可的心理需求,讽刺、挖苦、辱骂等损害学生人格尊严的做法,是教师无能的表现;每个学生都具有独特的个性,教育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并引导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不关注个性的教育就如同工厂生产产品一样,无非是无休止地复制,这样的教育束缚了人的思想,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自然也得不到学生的赞赏。
2 了解发现学生
师爱是教师的主动活动,而不是被动的情感,了解学生是师爱的前提。每个学生都有其性格特征和成长经历,教师应深入学生,与学生广泛开展交流、谈心,了解他们各自不同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了解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快乐与辛酸、成功与失败、顺畅与坎坷,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身体状况、人际交往关系、学习情况、品德情况、思想情况等,从而找准师爱的切入点,更好地有针对性地关心、帮助学生。
3 放弃对教师权威的不必要的维持
由于受传统教育那种师道尊严的影响,学生对老师总会或多或少存有畏惧心理,师生之间有着一道无形的鸿沟。作为一名教师,如何去填平这道沟呢?那就是用滚烫的心温暖学生的心灵,用真心去感动学生,用真诚去填平师生间的鸿沟。真心诚意是打动人的最有效的手段,教师对学生真诚的爱有着巨大的感召力。只有真心对待学生,才能引起学生内心的强烈共鸣,达到师生间的相互信任,学生才会把教师当作知心朋友,敞开心扉,倾诉他们的心里话。老师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才能有的放矢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使他们健康成长。
另外,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与教师敞开心扉,吐露心迹的。比如,有的学生性格内向,习惯于自己默默地承受,不愿将内心的想法告知于人;有的学生心存顾虑,怕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不被教师理解,或被别人知道后而受轻视;还有的学生有难言之隐,不敢将自己的秘密公之于众。如果教师不能够放弃不必要的权威,就永远不能够深入客观地了解这些学生。
4 鼓励学生增强自信心
心理学研究发现:自信的人的表现,总是优于缺乏自信的人,一个人只要体验过一次成功的欢乐,就会增添信心,激起进一步追求成功的愿望。学生有了成功的学习体验,就能不断的克服对学习的畏惧情绪与厌烦心理,产生动力,增添信心,增强对学习的情感。教师如果能够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必然会得到学生的喜欢,从而从内心深处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
5 以身作则,用垂范去引导学生
古人云“德高为范,博学为师,以身立教,其身亡而其教存,反之其身虽存则其教已废”。教师必须以身作则,时时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行,以良好的形象做好学生的表率,在潜移默化中用自己的榜样力量对学生进行教育,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和道德品质的提高,用实际行动从情感上取得学生的认可,让学生心服口服。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教育作用,热爱学生的老师生怕由于自己的不慎而误导了学生,会自觉自愿地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从而更好地做到为人师表、廉洁从教,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去感染学生,以自己的学识去教育学生。师爱愈真愈深,教育的效果就愈好。
6 用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学生犯错误是正常的,不犯错误才不正常,一位好老师就要善于宽容犯错误的学生。宽容是对教育对象的尊重,是一种理解,是一种对生命无私且科学地爱的艺术。正所谓“理解万岁!”宽容便是对理解的具体诠释。宽容并非放任,而是循循善诱、耐心地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学生犯错误,可以让他们在后悔中吸取教训,在羞愧中总结经验,在反省中学到智慧。作为教师,不要把学生的缺点、错误看得太重,更不能冷语相伤,讽刺、挖苦学生,变相体罚学生,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伤害。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循循善诱,引导其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舒适的心理氛围,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7 关注问题学生
问题学生的表现主要有:情绪压抑,缺少感情;孤僻或有极少的朋友;与他人交流困难;感到极度失望和绝望;曾经自杀或曾有自杀倾向;冒险行为;心理疾病等。对待问题学生,教师应表达适度的同情,并给以恰当的关怀和引导。面对问题学生,教师更应抱着宽容的心态去教育去帮助他们,不能简单粗暴地呵斥他们,责罚他们,把本可教育的学生推向我们的对立面,甚至酿成悲剧。如某教师因怀疑学生拿了其他学生的财物,就粗暴地搜身,以致酿成该生轻生的惨剧。把有问题的学生教育好,才能显示一名教师的实力。
8 欣赏每一个学生
每个人都渴望被认同、被赏识,这是人的精神需求。作为学生,被教师欣赏,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这将极大地鼓舞学生,促进学生成为一个充满自信、充满创造力的人。这世界原本没有差生一说,只是由于评价标准的差异,导致了我们眼中差生的产生。另外,所谓的“差生”也是可以转化的。在我们的教育词典中,应永远没有(下转第275页)(上接第304页)“差生”。我们不论什么时候,都不应低估眼前的差生,更不能放弃对“差生”的教育。
有时,师爱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因为爱是一种积极的情感,它可以使人精神愉快,给人以温暖和动力。一个富于爱心的老师远比一个知识渊博的老师更具老师的魅力。学生也表示,对有爱心的老师他们会自觉尊重教师的劳动,十分愿意接近老师,希望与教师合作,把教师看成是父母亲般的亲人,他们愿意向老师袒露内心世界,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
渴望师爱是每一个学生的心理需求,只要教师以充满爱的胸襟和真诚的态度去关心、呵护学生,学生就一定会被你的爱和真诚所感化,一定会被你爱的真谛所感悟,从而不但可以引导和鼓舞学生克服困难、积极向上,而且对学生的智力、品德和个性的发展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教师关心爱护学生,还必须从思想上、学习上、行为上对学生严格要求。要严从爱出,严而有理,严而有格;要严中有爱,严中有情,使学生能够理解老师的严,接受老师的严格管理。在教育过程中,要从热爱、关心、尊重学生出发,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在学生整个成长过程中,时刻都要伸出热情之手帮助其向上攀登,用自己的真诚感化学生,用爱心去换取学生美好的人生。“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以心换心,以情换情,用真心真情才能打开师生感情沟通的大门。“爱是正大无私的奉献”,世界因爱而精彩,我们的学生也会因爱而成才。
【参考文献】
[1]韩东才.班主任叙事――讲述你的教育故事[M].广东: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
[2]唐凯麟,刘铁芳.教师成长与师德修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王超.师爱无价――对学生倾注全身心的爱[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