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托马斯・哈代(1840-1928)的长篇小说《德伯家的苔丝》是他的“性格与环境小说”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女主人公苔丝尽管聪明美丽、勤劳善良,但是作为被害者的她最终却被送上了绞架。本文拟以作者的悲观主义与宿命论为背景,探讨这个形象的悲剧命运。
关键词 托马斯・哈代苔丝命运悲剧
命运悲剧始于古希腊。古希腊人不能科学地理解人的遭遇,他们便用原始的宗教观念来解释人的命运,以为由神规定了人的命运,而人是无法超越摆脱它的。在神谕中预示这种命运的模糊的端倪,而以后由命运的发展与实践来应验这种神谕。托马斯,哈代把自己的作品称为“性格与环境小说”,他认为性格和环境的冲突造成个性的毁灭。这一特点集中体现在《德伯家的苔丝》(下称《苔丝》)中,它作为哈代悲剧小说中的典范,奠定了哈代悲剧作家的地位,为哈代赢得了杰出小说家的声誉。苔丝的命运始终笼罩着“悲剧”的阴影,在强大的命运之神安排下,女主人公一步步走进悲惨的结局。
哈代的悲观主义与宿命论
苔丝的命运悲剧,来自作者哈代的命运观,这是批判现实主义大师哈代的悲观主义世界观与社会观的局限性的表现。哈代的悲观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十九世纪八九十年作长篇小说的哈代,由于维多利亚后期大英帝国开始衰落,垄断资本代替自由竞争把资本主义的英吉利拖向危机的深渊,所以说,作家的危机意识,也是时代的产物。作为现实主义者,哈代可以复制出生动的现实***画,而作为思想家,哈代并不了解社会发展的规律。他认为现实的危机与不可克服的矛盾,是神秘而不可测的宇宙意志,或天道在敌视作恶多端的人类。哈代不相信资产阶级关于资本主义永恒性的说教,也不相信宗教与传统道德对现实矛盾与危机的掩饰。在强大无比的宇宙威力面前,他认为人是渺小的。人在同环境的冲突中软弱无力,时刻受着命运的支配。
作为一位人道主义作家,他认为人民的生活是悲惨的,民间人物的命运也是悲惨的,而主人公的命运是人类命运的缩影。他在作品中广泛使用的表现手法是对比描写法,这种方法具有种种不同的具体形式。他的对比是多种层次和范围的:人和社会环境、人和大自然、人的粗暴的感情因素和理智因素,人的外貌和他的内心世界等。特别是突出地反映了人物性格与自然环境的冲突以及人物与命运抗争的无奈和弱小。
哈代不信上帝,在他的小说中,他对自然的钟爱和同情相当感人,他发现自然对人类的苦难极端冷酷无情、漠不关心,居然又如此深情地爱上自然。他的悲观主义是根本性的,是真诚的,是他的整个智能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根深蒂固的信念,是绝对的透彻和绝对的坦率。他把生活看成是一场巨大的悲剧,是生活摧毁了人。他认为苔丝的悲剧是冥冥之中由神的意志安排好了的,无论人们怎样努力和反抗。他在纯洁的苔丝受到奸污时间:“苔丝的保护天使哪儿去了?她那朴素的心所信仰的上帝哪儿去了?”接着抨击道:“的确,我们可以承认在眼前这桩灾祸之中隐藏着某种报应的成分……但是这种让祖宗的罪孽由后代来偿还的做法在神灵们眼里也许能维系道德风化,却是为人的本性所唾弃的,而它对于风化其实也全无作用……”苔丝自己那些生长在穷乡僻壤的乡亲们总喜欢用宿命论的观点彼此不厌其烦地说:“这是命中注定的。”这正是此事的可悲之处。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正如高尔基所言:批判现实主义不能给人指出一条出路。哈代在面对苔丝的悲剧时,他不能够给苔丝指出一条真正的出路,一条从根本上避免悲剧发生的出路。他便把苔丝的悲剧归结为众神对苔丝的戏弄,他在结尾写道:“埃斯库罗斯所说的那个众神的主宰对苔丝的戏弄已经结束了”。
苔丝的悲剧命运
通观苔丝的一生,我们似乎可以发现,冥冥之中似乎有一道神谕主宰着苔丝的命运――苔丝必定摆脱不了恶魔亚雷的手掌,无法与天使克莱结合。
苔丝的悲剧首先是命运的悲剧。苔丝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家庭的拮据和不负责任的父母注定了她的悲剧命运。在小说的一开始,作者就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决定苔丝命运的场景:一位看上去身体并不健康、喝得醉醺醺的男人提着一个篮子走在日薄西山的黄昏里。这个人就是苔丝的父亲。作为一家之主的他本应该挑起家庭的重担,但他只是一个碌碌无为、酗酒如命、浑浑噩噩的无能之辈。处在社会动荡的大潮中,他本应该勇敢地面对现实,改变目前的状况;相反,他却整日沉醉于名门望族的荣耀中。母亲也胸无大志,只能靠给别人洗洗衣服赚点小钱。毫无疑问,在这样一个家庭,排行老大的苔丝很小就挑起了这个八口之家的重担。从此,便预示了苔丝一生的坎坷命运。同时,作为一个美丽但是身份低下的女性,在维多利亚时代,性别与出身给这个纯洁而勇敢地追求幸福的姑娘带来的只能是厄运。而作者似乎要为了突出这种命运的不可违抗性,在他的作品中总是穿插了大量的偶然性因素。哈代通过设置许多偶然巧合的情节让人感到苔丝的一生好像都由命运作祟,是命运把她一步步推向悲惨的结局。主人公常在接近幸福的时刻,突然由命运或宇宙意志支配着,偶然的不幸就降临到面前。
在《苔丝》中,苔丝作为一个农家孩子,质朴、善良、能干,作为家中的长女,她从小就挑起了家中的重担,并且觉得自己有责任去承担这一切。这样的一个女孩的生活本应是幸福而美满的,但是命运却和她开了很大的玩笑。故事从她的善良、负责任的天性开始,在深夜主动提出为酗洒的父亲赶车送蜂蜜,却在困倦中不小心与一辆邮车相撞,把家中惟一的一匹生计工具老马――“王子”撞死了,这让她有一种负疚感。而在此之前,她的父亲在回家的路上获知了苔丝家原是名门望族德伯氏的后裔。牧师劝告他德伯家已经没落,不要再做任何无谓的工作。但是牧师却在犹豫中没有清楚地告诉他亚历克・德伯家是假冒的德伯世家,于是虚荣的德伯执意要女儿去亚历克家认亲,从此攀上一户好人家,全家人也跟着享福。高洁的苔丝本不愿意去认亲,却因心有愧疚,只好硬着头皮去认亲。结果在德伯家惨遭不幸,从此开始了她悲壮的人生道路。遭遇了此厄运,她本来是要远走高飞的,却在落难后才遇见了心仪的对象安吉尔。两人一见钟情,苔丝也尝试过拒绝,但是都没有成功,两人终于到了水深火热的程度,谈婚论嫁的地步。苔丝无奈之余,婚前怀着负罪感给安吉尔写了一封忏悔信,希望能得到安吉尔的原谅,但信被塞到了地毯下面。安吉尔没有看到,这又开始了她的另一个大灾难:安吉尔远走他乡。苔丝从此贫困交加,再加上父亲的死,家庭的重担全都落在了她的身上,在混乱和无奈中,她又重回到了亚力克身边。当了她的情妇。但是恰恰在这个时候,安吉尔又回来了,并且是带了忏悔的心情回来的,他希望能得到苔丝的谅解,却得知妻子已作了他人的情妇,而苔丝此时悔恨交加,认为一切的恶果都是亚历克所为,在愤恨中把他杀死,却因此受到法律的制裁,被送上了绞刑架。
可见,苔丝在与强大的“命运”的抗争中,显得非常软弱无力,摆脱不了命运的支配。哈代故意这样做是有原因的,那就是反映贫苦人们的无助。一种看似是命运的东西,让他们无法逃离,无法躲避悲惨的结局,这体现出作家的思想意识中存在着浓厚的宿命思想。我们可以看出,苔丝的命运悲剧是由托马斯,哈代思想上的悲观主义与宿命论思想造成的。在《苔丝》一文中作者尽管以深挚的爱,来描写这个美丽的农家姑娘忍受的悲惨命运,认为苔丝的失身是无辜的,依然是纯洁的,对资本主义伦理道德提出挑战,但是由于作者找不到苔丝的出路,最终只能使苔丝成为当时社会礼法的牺牲品,苔丝终于逃不出一死。这也是他对不合理的社会现状无情的抨击和控诉!
结语
苔丝的一生充满着戏剧性,仿佛在她人生命运的每一个时期,都因为偶然的因素,由命运作祟,一步步把她推向了悲惨的深渊。同时,小说还不时出现一些神秘因素,如德伯家神秘的马车、令人恐惧的十字路标等,这些似乎都表明苔丝的悲剧是命定的。苔丝悲剧中,有那么多的偶然性,每一次偶然转折,都使她向毁灭的深渊坠落一层。这种偶然性,固然都是许多社会必然性与自然必然性的交叉点,但一连串的必然性,则是哈代构思的主线和他的悲观主义宿命论的发展轨迹。这是作者思想的局限,也是作者揭发批判社会黑暗的艺术手段。
参考文献
[1][英]托马斯・哈代:《德伯家的苔丝》,张谷若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2]陈焘宇编选:《哈代创作评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3]马晓翔、马家骏:《世界文学真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4]张晓冬:《论苔丝悲剧的必然性及意义》,《巢湖学院学报》,2004年第6卷第6期。
薛仁喜: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讲师。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命运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