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生活的转变,舞蹈以其独有的形式更直接的反映和再现生活。舞蹈演员在舞蹈作品的创作和传达过程中既是舞蹈美的创造者,又是舞蹈形象赖以生存显现的物质材料,同时又是让观众获得美感享受的审美对象。可以说,舞蹈演员是舞蹈美在传达过程中的中心环节。本文试从舞蹈的想象力、面部表情、音乐感等方面作探讨,提高舞蹈演员的表演素质。
关键词:舞蹈演员;想象力;面部表情;音乐感
在舞蹈表演这一领域中,演员充当着舞蹈美的直接创造者,舞蹈者在舞台上所展示的审美价值直接取决于演员本身的艺术水准。他的知识层次、审美心理结构、思想能力、表演技巧等等都会影响到舞台表演质量。我们知道,舞蹈表演的完美境界并非“头脑简单,四肢发达”者所能企及,所以,要想取得良好的舞台表演效果,舞蹈演员在进行大量训练的基础上,要掌握一定的表演技巧。
一、丰富想象力
想象,是指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艺术化的重新组台,进而创造出新的具有艺木感染力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是舞蹈艺术魅力的源泉,舞蹈艺术的形成、升华和完善几乎每一个里程碑上都打着想象的烙印。艺术想象是演员进入角色的桥梁,并贯穿表演的始末和各个方面。一个演员的艺术想象力如何,会直接影响到他的表演。纵观舞蹈表演创作的过程,无论是角***感的体验,人物形象的塑造,还是人物关系、情景意境的体现等等,无不需要演员生动丰富的想象活动。演员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不同,其想象创作的程度就不同,而只有广泛的知识积累,才能带来思维的飞跃、想象的飞跃。
1.提高文化素养
提高文化素养是力改以往单薄的知识层次应付复杂的艺术创造的不协调状况的途径。提高文化素养,其重点是提高文学修养。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文学同一切表演艺术(其中当然包括舞蹈表演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是我们想象、创作和塑造舞蹈艺术形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宝库。要想提高文化素养,升华表演意识,重要的一环就是提高演员的文学修养。舞蹈表演要求演员具有形象思维能力,文学中艺术思维的方法能帮助我们用艺术审美的动机去观察社会、观察生活。舞蹈表演需要感情和积累,文学为舞蹈者展示了广阔的感情世界,能帮助我们深入在自己生活经历中无法涉足的领域体验生活、积累感情。文学能强化我们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对人情感的开拓,使舞蹈表演合乎逻辑、感情真实动人。
2.合理安排舞蹈动作的组合
在表演时,对于舞蹈演员来说,他们所要考虑的是手臂的姿态、腿脚的姿态、躯干及头的姿态之间的组合,这些不同的组合组成了千变万化的舞蹈动作。而如果是集体的舞蹈,则舞蹈演员在舞台上的形成的不同位置组合又会形成不同的舞蹈场面。显然,舞蹈的创作是需要舞蹈设计者在头脑中反复编排的。所以,舞蹈演员在表演之前,要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动作组合方式,要发挥想象,合理调节身体的各个部分,达到完美组合。
3.丰富自身经验
想象力是以自身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如果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毫无专业知识和经验的话,那么他在这个领域中也谈不上什么想象力。就好像一个象棋高手,虽在棋盘上来去纵横,但如果他毫无***事知识,也无任何作战经验,那么他不可能设计出一个完善的作战方案。所以,作为一个舞蹈演员,要不断积累舞台经验,适时总结经验教训。
4.想象要符合逻辑
想象力也要与逻辑思维结合起来,如果想出来的方案虽然很奇异但却不符合事实不符合逻辑,这样的方案就是没用的方案。所以,舞蹈演员在表演时,不能随性而为、毫不顾忌,不能为了追求新意,天马行空地想象而不顾人们的审美倾向和思想逻辑。
此外,想象力的运用是需要脑力的耗费的,也就是说形成一个方案要进行大量的搜索、联想以及反复组合等等思维形式。这些耗费过大的话,会令头脑的运行空间发生“内存溢出“的现象,也就是说运行空间不够了,运行不过来了。因此,有必要在运用想象力时采用一些技巧,以使得我们的想象力更有效率。比如说,在进行搜索联想时为不致使搜索的范围过大,可以优先搜索与我们距离很近、就在手边或很方便采用的东西,这样就大大减少了搜索范围。
二、增强乐感
舞蹈是人用自己的身体按照一定的节奏所进行的连续运动。没有音乐节奏伴随的无规律的动作,不是舞蹈艺术,早在三千多年前,我国古人就把音乐、舞蹈、诗歌结合在一起,统称为“乐”。有文章记载说:“有乐而无舞,人聋者知音而不见,有舞而无乐,如哑者会意而不能言,乐舞合节,谓之中和。”形象地论述了舞蹈与音乐密不可分的关系。另外,平时观看舞蹈演出时,总会听到人们议论某某演员乐感好,舞蹈感受好,或是某某演员节奏感差,缺乏内涵,没有激情……等等。这些都说明了音乐感在舞蹈表演技巧中的重要性。
因此,一个出色的舞蹈演员不仅应该有一个善于舞蹈的能传情达意的身体,而且应该善于创造性地、有灵感地和技艺高超地把每一个动作、舞姿都有机的与音乐融为一体,把音乐内涵中最细微的层次和变化的情感差别注入舞蹈动作中,借助形体动作将自己对音乐的心灵感受具体化、形象化。
三、合理安排运动量
对于同一个班的演员来说,在年龄、身体状况等各方面都有所不同,在素质练习中对这种情况要作全面分析和具体安排,不能用“一刀切”的办法,以免出现有的人量过大,有的则量过小,而影响了练习的效果。我认为相应的分组能便于运动量的合理安排,使每个人都恰到好处。另外,在练习过程中,要经常贯彻大运动量的训练。只有通过大运动量的训练才能使体内能量物质有明显的消耗,随之出现的超量恢复使机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但要注意,消耗与恢复的这种良好关系是在一定范围内才能得到保证的,超出这种范围,将会导致过度疲劳的出现,反而会使机体的能力下降。这种尺度的掌握,最简易的是根据生理指标的检查(脉搏、呼吸频率、血压等)和演员的自我感觉。
四、注重面部表情
舞蹈中面部表情,既运用面部肌肉和面部器官表现所产生情绪的变化。在表演中,舞蹈的面部表情并非掌握了以喜怒哀乐为主的表情就算得法了,而是要深层体悟所刻画的人物在特定的情境之中的心理状态,从所刻画的人物的性格与人物关系上剖析,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舞蹈艺术所追求的至高点。人们在不经意之间所流露出来的自然表情动作是非常丰富的,舞蹈演员可将人们的这些自然表情经过其独到的艺术想象与艺术再创造、提炼、美化,融汇到舞蹈中。
在舞蹈表情中尤为重要的便是与舞蹈动作相互协调的面部表情中的眼神,人们把眼睛视为心灵的窗口,眼神表达了人的内心世界。灵魂不仅通过眼睛去看事物而且也要通过眼睛才被人看见。眼神在舞蹈表情中起到了“领神”的作用,它完全透射出了舞者所饰演的人物的心境。因此,舞蹈演员要注重培养和掌握眼神的运用。
舞蹈表演是一种要求很苛刻的高难度、高层次的高级表演艺术。舞蹈在塑造形象的时候,都必须经过表演这个环节才能完成。所以,舞蹈演员要从各个方面提高自身的舞台表演技巧,对观众敞开着心扉,从而完美表达自己的艺术品位和艺术功力。但愿我们每个人都成为舞蹈艺术的白花圆添置一株光彩夺目的奇葩。
参考文献:
[1]刘炼.新世纪的舞蹈演员什么样[N],吉林日报,2000.
[2]傅维弟.关于舞蹈创作中的几点思考[N],安徽经济报
2002.
[3]李开方.陕西省舞蹈家协会内部参考资料,2001.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浅谈舞蹈演员素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