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互译篇1
在我看来,英文学习的本质是先模仿后内化,即不断重复、模仿那些语言规范的、地道的、经典的英文篇章,然后在实际使用中“激活”这些英文,使大脑形成对这些英文的新的神经反射,从而实现英文的内化。而在英文学习的过程中,良好的中英互译习惯对英文的内化起到至关重要、不可磨灭的作用。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是我通过多年来的英语教学以及我自己以前的英文学习总结出来的。
我在新东方教授写作类课程十年,几乎从每个班的第一节课开始,我都会发起中英互译活动,要求学生从新东方的英文范文库中挑选自己喜欢的文章,然后每天花40分钟的时间做翻译训练。具体方法如下:①先花5分钟时间阅读300字左右的范文原文;②挑出不认识的词汇,通过查词典、研究例句来进行词汇的学习和积累,时间控制在5分钟内;③在扫清生词障碍的基础上理解每句话的含义;④用15分钟的时间将原文翻译为中文;⑤再尝试将自己翻译的中文翻回英文,然后和原文对比、找差距,并用红笔标出与原文出入较大或是翻错的地方。这样做相当于是在多次和原文作者沟通,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原文用词的精妙。同时翻译又带有一丝个人创作的意味,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关键的是,回到原文对比并通过原文来纠错、改正的过程能加深学生对原文语言的印象,促进学生对英文原文的内化。
这种中英互译的学习方法也是我在读书期间最常用的。2002年的夏天,我在武汉大学哲学系就读。在哲学系满是书卷气息的院子里,我常常捧着一本用五块钱淘来的好书读。这本书的作者是林语堂,英文书名为The Gay Genius: The Life and Times of Su Tungpo。我自幼时就听过《苏东坡传》的大名,却未曾想这本书的英文书名竟然是The Gay Genius (意为“快乐的天才”),我觉得这种对比很有趣,于是便萌生了用这本书做中英互译练习的想法。
整个2003年,我都在做这一件我当时觉得很宏伟的事:我将整本书进行中英互译,先将英文原文翻译成中文,然后回译为英文,最后对比找差距。回想13年前,寝室破败而冷清,我常常躺在硬木床板上,左手一本英文的The Gay Genius,右手一本中文的《苏东坡传》。我每天早晨将英文译成中文,晚上再将中文译回英文,然后对照原文,将自己英文译文中和原文不同的地方通通用红笔标出来,第二天再回看原文以加深自己对原文语言的印象。在那些杂乱的标满红圈的草稿纸和我那乌七八糟的字迹中,我常能隐约感受到一种无法言说的快乐。
The Gay Genius是林语堂直接用英文写的,所以很多时候我在看书中的英文诗歌时,并不知道这是林语堂翻译的苏东坡的哪一首。但是通过仔细研读英文原文和不断推测,很多时候我都能正确地猜出其中文版本,这便是做中英互译时最让我心满意足的时刻。
整本书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这么一个桥段:“有一次在黄州为他送行的筵席上,一个歌妓走到他面前,求他在她的披肩上题诗,但是苏东坡从来没听说有此一歌妓。立即吩咐她研墨,拿笔立即开头写道:‘东坡四年黄州住,何事无言及李琪。’至此停下,接着与朋友说话。在座的人以为这是很平淡无味的起头,而且仅仅两句,全诗尚未完稿。东坡继续吃饭谈笑。李琪上前求他把诗写完。东坡又拿起笔来,将此首七绝的后两句一挥而就:‘却似西川杜工部,海棠虽好不吟诗。’”
我当时并不能完全理解这首诗的意思,后来问了中文系的教授才知道,这首诗四句话的意思大致是:我苏轼在黄州住了这么长时间,为什么没给李琪写过诗呢?李琪就好比是一朵海棠,我就好比是杜甫,海棠纵然好看,但杜甫从来没为海棠写过一首诗。这里还有一个典故,因为杜甫的母亲名叫海棠,所以为了避讳母名,杜工部一生写诗却从未提过母亲的名字。苏轼这首诗的精妙之处就在于将歌妓比作海棠花,将自己比作杜甫,欲扬先抑,后两句升华,体现出中文诗歌的最高境界。而在The Gay Genius中,林语堂将这首诗译为:“Four years has Tungpo lived at Huangchou / Strange that he never mentioned Li Chi / Exactly like Tu Fu of the West River / Of the best flower, begonia, he sang the least.”译文十分精妙,既传达出原诗的含义,也将比喻修辞翻译了出来。
就这样,通过一年的中英互译和对中英文的不断思考,我的中文和英文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2003~2004年是我进入武大后英文进步最快的一年。那一年,在哲学系读书的“苦逼”岁月里,我每天都坚持背单词、做中英互译,还经常去哲学系的英语典藏书库看书,并陆续互译了哲学、古典音乐、建筑等方面的经典书籍。在那段时间,英文于我就是那天边最美的云彩。2005年夏天毕业,当时的我已经积累了两大箱子的资料,一箱是几年前我备考GRE和托福时的书籍和笔记,另一箱则是我在大学期间看过和翻译过的各种书籍、资料。我当时听闻新东方要在老家长沙开新学校,于是凭着对英文的热爱果断前去应聘,自此开始了在新东方教书的生涯。
中英互译篇2
关键词:直译;意译;英汉成语
中***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一般认为,翻译主要分为文学翻译与非文学翻译两大类,由于文学翻译体裁的特殊性,加上中英两种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这就使得合适的对等词的寻找非常困难,特别是中英两种语言中的成语与惯用语,由于其涉及的文化因素比较多,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学会“透过想象看本质”,翻译出字面背后的真实含义。本文将以英汉成语的互译为例,说明如何在翻译中保证“成语”这一特殊文化元素的传达效果。
1.英语成语汉译
英语成语以其精辟、形象、生动等特点,牢固地确立了它在英语中的重要地位,但想准确地翻译英语成语却绝非易事,特别是一些英语成语同一些汉语成语和习惯说法在形式上非常相似,使得我们一读到这些英语成语,立刻就联想到那些汉语成语或习惯说法。其实,两者之间形似意不似,貌合神离,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时切莫望文生义。例如,“The children are in the seventh heaven with their new toys.”这一句中的in the seventh heaven,让人很容易将其与“升天”“死亡”等词汇联系起来;但两者实际上却是风马牛不相及,是由望文生义而引起的误解。如果只译其字面意思,必然会贻笑大方。Longman Dictionary of English Idioms.对这条成语所作的解释是(not formal)in a state of great happiness or contentment(非常高兴的,非常愉悦的,非常满意的)。这条成语同宗教有关,七重天是指上帝和天使居住的天国最高层,言下之意,人能身居天国最高层、与上帝同处,自然是非常高兴的。因此,这条成语汉译时一定要从“愉快”“喜悦”的意义出发,可译为“欢天喜地”“喜出望外”“欣喜若狂”等。”再比如,“Eat one’s words”这个英文成语的翻译,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就是“食言”一词。从字面上看,某人把自己的话吃了,指的是食言的意思,其实不然,“Eat one’s words”在英文中的真实含义是“承认自己说错了话”。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食言”与“承认自己说错了话”这两个译文实在是大相径庭:一个是表达自己没有信守承诺,另一个是表达自己说错了话,二者的意思相去甚远。
2.汉语成语英译
以四字格为主体的汉语成语比一般词语有着更强的表现力,是历来为人们所喜爱的一种精练的语言材料。但由于汉语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根基,要想准确地译出汉语成语背后的真实含义,就显得困难重重。哪些汉语成语可根据字面意义翻译,哪些只能翻译其比喻意义,则完全取决于汉语成语的字面形式和比喻形象能否为译文读者所接受。此外,还有一部分汉语成语带有一定的中国文化背景,有的成语在字面上就含有中国古代的人名、地名,有的出自寓言或历史典故。对这类成语,字面翻译是无法为外国读者所接受的,如加上许多解释性文字,就失去了成语精粹的特点。最好的办法就是绕开其文化背景,译出其真正的内涵意义。例如,“叶公好龙”(Professed love of what one really fears);“倾国倾城”(To be exceedingly beautiful)(此典故出自《汉
书》);“悬梁刺股”(To be extremely
hard-working in one’s study)(此典故出自《战国策》和《汉书》)。对于这三个中国成语,如果只译其字面含义,将“叶公好龙”翻译为“一个叫叶公的人很喜欢龙”;将“倾国倾城”翻译为“国家和城池全部倒塌”;将“悬梁刺股”译为“把头发挂在房梁上,用锥子扎大腿来进行自残”,则完全背离了汉语成语的本意。
对于成语的翻译,无论是英译汉还是汉译英,都是翻译领域的难点。我们在进行英语成语汉译的过程中,既要做到理解正确,又要注意表达得体;既要提倡使用对等的汉语成语,又要防止望文生义,生搬硬套;而在汉语成语英译的过程中,我们应把握的总原则是能直译则尽量直译,尽可能地保留原文形象,不能直译时,也不能因词害义,要能够透过字面意义而翻译其实际意义。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在以后的翻译工作中真正做到游刃有余。
参考文献:
[1]罗新璋,陈应年.翻译论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中英互译篇3
前言
旅游是人们放松心情、释放压力的一种活动,随着旅游行业的迅速发展,旅游翻译作为这种活动的主体内容备受人们的关注,旅游翻译在旅游中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尤其对其中蕴含美学价值的追求越来越高。在旅游翻译中,英、汉互译的使用在我国旅游行业中频率较高,其中包含的美学因素更为旅游添色增彩,对促进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一、旅游翻译中英汉的美学因素
旅游翻译属于语言范畴,不仅具有语言的实用价值,更有语言的美学价值,将旅游中的英语翻译成汉语,是旅游从业者对原语言所蕴含的内涵用另一种方式表现出来,使其对旅游者更具有使用以及实用价值。在国外旅游中,大多数中国人多愿意以自己能够理解的方式去观赏景点,感受汉语描述带来的意境美,那么,这就要求翻译者要了解汉语的美学因素,以便在英语翻译成汉语时能够给旅游者带来美得享受。
(一)汉语的美学因素――结构美
汉语的魅力所在就是结构的美,通过句式的对称、对账、对偶等工整的结构,让使用者读起来朗朗上口,观赏起来更有美的享受。例如,在进入入住宾馆的门口会有英文标志“Stand Clear Automatic Sliding Door”根据汉语的语言结构美,就可以翻译成“自动滑门,请勿停留”,就比翻译成“不要站在自动滑门处”要好的多。
(二)汉语的美学因素――意境美
英语重在写实,注重事物的客观性,汉语重在写意,注重事物的意境美,在使用中⑷舜入到情景中,译者在英文翻译成汉语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种美学因素,将客观严谨的英语翻译成诗情画意的汉语,这样才能够将美景呈现在旅游者眼前。例如“There are blue sky,beautiful trees and big buildings ahead.”根据汉语的意境美,就可以翻译成“晴空丽日,前面是婀娜多姿的树木和高楼大厦”。
(三)汉语的美学因素――含蓄美
英语的另一大特色就是语言运用的非常直白,而汉语则更注重含蓄的表达方式,需要读者自己领悟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意义真正的主题意义,旅游翻译时需要加以注意。例如,在国外餐厅吃饭时,中国游客往往在点餐的时候会说“入乡随俗”这句话,旅游翻译者应翻译为“We like eating local food.”。
二、旅游翻译中汉英的美学因素
在旅游翻译中,汉语翻译成英语必须要了解英语的语言特点以及文化背景,才能够将其表达的真正意义展现在旅游者面前,译者应对英语的美学因素进行深入的研究,为旅游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一)英语的美学因素――音韵美
在我们学习英语过程中,听、说、读、写是对英语学习的基本要求,老师往往让我们多听英文歌曲,多读英语读物并大声朗读,这是因为英语具有音乐性和韵律性,这种音韵美主要表现在发音上,所以,旅游翻译者在旅游过程中,利用英语向游客介绍景点时,应着重注意英语的音韵美这一美学因素。例如,在参观我国古代诗人的故居时,常常都会提到他们的诗作文学,是一种现实与虚构的融合,旅游翻译者就可以这样讲“A fusion of facts and fiction”,这个翻译就运用了英语的头韵与尾韵向结合的方式,给外国游客带来全新的感受。
(二)英语的美学因素――阳刚美
英语语言的一大特色就是其语言在表达意思上非常直白,逻辑思维非常严谨科学,体现了英语使用者的思维缜密性,这也是英语美学的阳刚美。英语语句一般没有过多的修饰,简单朴实是其最大的特点,较之汉语更易于让人理解,旅游翻译者在汉语翻译成英语时,一定简化句子,将意思直白“表面化”,利于国外旅游者参观旅游。
(三)英语的美学因素――幽默美
幽默是英语语言的一大亮点,其根据所处环境不同,而使用不同程度的幽默语言,让人放松情绪,活跃气氛。我们在观看外国影视中,经常会看到他们用诙谐幽默的语言调节气氛,导游在将汉语翻译成英语时,可以利用这种美学因素,缓解游客的情绪,创造愉悦的氛围,使游客保持良好的心情进行游玩,实现旅游的价值。例如,在动物园参观时,观看老虎的时候,如果离得太近就会有危险,这时就会禁止游客靠近的,针对外国游客,导游就可以这样说,“Never smile at a tiger!”,利用这种幽默式的英语可以缓解人们害怕的情绪,还能够警醒游客注意,是最能够满足游客需求的翻译。
三、结语
旅游翻译中,英、汉互译在我国应用是最为普遍而又广泛的,对其美学因素的深度了解,能够帮助旅游翻译者做好翻译工作并为游客服务好。在实际翻译过程中,一定要以游客为主,运用他们易于理解的语言将真正内涵表达出来,让游客感受旅游带来的真实享受,这才更好地实现了旅游翻译的真正价值。
中英互译篇4
关键词:英语广告 汉语广告 翻译技巧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中,广告随处可见。随着经济全球化,商品在各个国家之间的流通越来越频繁了。为了占领世界市场和销售他们自己的产品,他们必须使用广告来使他们的商品进入国际市场。因此,广告的翻译将变得越来越重要。而广告的创作则是根基于深厚文化基础上的综合性艺术,它集社会学、美学、心理学、市场营销学、文学、语言学于一身,具有鲜明、独特的语言风格。对广告的翻译,强调“最切近目的语信息的自然对等”,即不拘泥于原文形式,只求得保留原作内容,用译文中最切切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将其内容表达出来,以求等效。
一、了解西方文化
随着改革开放,我们的商品、服务、商标将更加广泛的参与到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同时,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广告的传播。要想实现广告的汉英互译,首先,我们要了解西方文化。就像女性用品通常都是用“-ss”作为后缀。
例如:
(1)The original:Whitess
Translation“增白霜
(2)The original:Aeress
Translation:胸衣
如果我们不能很好的了解西方文化,很可能会弄巧成拙。例如,在以减肥为时尚的美国,减肥保健药品十分走俏。而我国有一种质量上乘的“轻身减肥片”,出口试销美国却无人问津,市场调查发现问题出在该商品的译名“Obesity-deducting Tablets”。在美国人的心目中,此药是专供“特大胖子”服用的,有违购买者的消费心理,改译为“Sliming Pills”后很快打开了销路。
再如,上海的“百翎”牌油笔,被译成“White Feather”,在西方几乎没有一个人想要购买这个牌子的笔,因为在英语中有这样一句习语“to show the white feather”。意思就是说明一个人总是表现出给人一种懦弱的样子。“White Feather”则象征着懦夫。
二、了解西方的语言结构
广告最主要的目的是传递信息,原文译者和译文读者面对同一则商品广告介绍,应当得到完全相同的信息,可汉语式的英译在中国人看来非常清楚明了,却无论如何也无法使英语母语的使用者在心中产生同样的意念。
例如,在我国很多地区的主干道路上都悬挂着一条宣传交通安全的广告标语:“高高兴兴上班去,平平安安回家来。”这条标语是对天天出车的司机说的,其意***是提醒司机小心驾驶,平安上路,安全返家。英语译文却套用了汉语的结构形式,直译为“Go to work happily and come back safely”不符合英语表达方式,使不了解汉语文化的西方人大惑不解,难以获得这句话的真实信息。
三、了解西方的禁忌
当我们要翻译一个广告词时,还要格外注意西方人所避讳的一些词。例如:英国人喜欢熊猫,不喜欢大象;意大利人和西班牙人热衷于玫瑰;法国和比利时人认为核桃、孔雀和菊花是不祥的象征。在一家服装店的橱窗上有这样一则广告:“Come in with hope and your clothes,you are sure to be happy and gay”。当许多人看见这样的广告语时,都禁不住的笑出来,因为在现代英语中“gay”是同性恋的意思。
四、多使用口语化词语、习语
汉语中的用词还偏向利用四字词组、诗句,朗朗上口,这样的商业广告更贴近众,贴近生活,使语言生动、活泼,增加广告的亲和力和感召力。
例如:
(1)―Is your microwave cooking fast?
―you bet !
(2)Right up your street? Choose your sport in one of selected colors.And paint the town red.
(3)每天前进一步,永远真诚服务
例(1)、(2)中的“you bet”和“paint the town red”是美国人们的日常用口语,运用在广告中,既倍感亲切,又恰到好处。例(3)利用中国人传统文化的特色,别有一番兴味。
五、效仿西方的谚语和诗歌
许多英文的广告的成功在于它效仿中国著名的诗歌,这样,他们很容易打开中国市场。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使外国消费者感到熟悉和温暖;另一方面,还可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购买我们产品的欲望。
例如:
(1)The original:碧丽牌健美苗条霜,与其道听途说,不如亲身体验。
Translation:Billi slimming cream-Using is believing.
(2)The original:有了南方,就有了办法。
Translation: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
六、直译
直译在广告翻译中较为普遍,既保持原广告的内容,又保持其形式,但直译也决不是死译或硬译。好的翻译还应用词凝练,朗朗上口,适当可添字、减字,总体上要兼顾广告的特点。
例如:
(1)“买一送一”直译为“Buy one pair . Get one free”。
(2)“我的巴黎风情”直译为“My Paris is in a perfume”。
例(1)的翻译明了,利用四字组词,朗朗上口。例(2)把“Paris”译为“巴黎风情”,不仅符合汉语语言习惯,而且引起人们对巴黎这个大都市那浪漫情怀的神往。
七、音译
当使用品牌专有名词,我们通常会选择一个字,听起来就像是原来的那个翻译。
例如:
(1)The original:“李宁”(Translation:Lining)。
(2)The original:“长虹”(Translation:Changhong)。
(3)The original:“春兰”(Translation:Chunlan)。
八、结束语
广告是架在商品与消费者之间的一座桥梁,出口商品的广告词和商标翻译的得当与否,关系企业的发展前途,成功的翻译应该能深入消费者心理,激发购买欲望,促使销售顺利进行。所以语言文化等各方面的差异使得广告翻译极富挑战性。广告翻译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者是否充分了解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能否在翻译过程中准确、自然地表达出广告语言内涵的信息,真正实现广告信息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等效交流。总之,翻译广告的方法是多样的、灵活的,须反复推敲,在实践中总结经验。
参考文献:
[1]靳涵身.商业广告翻译:性质・特点・技巧[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0,(3).
[2]徐继宁.语用原则中的文化冲突[J].山东外语教学,1998,(2).
中英互译篇5
关键词: 电影 片名 翻译 方法
一、引言
二战以后,随着技术手段的完善,世界电影尤其是好莱坞电影进入了成熟发展的时期,硕果累累。电影在中国虽是个舶来品,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电影业也逐渐发展并繁荣起来,取得了不小的成绩。随之双方就产生了互相交流学习的愿望。
中西方电影的交流并不仅仅是电影拍摄技术和手法的交流,它更是中西文化的交流和碰撞。电影作为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优秀的西方电影引进国门,极大丰富了老百姓的业余生活。杰出的中国电影也不断走出国门,在各种世界性的电影节上获奖,既带来了经济效益,更传播了迷人的中国文化,让世界更多更好地了解了古老的中国和中国人民。
然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翻译工作者的工作,是他们搭建了一座双方交流的桥梁。由于语言的障碍,如果没有翻译工作者们的辛勤劳动和孜孜以求,我们大概要错过无数西方电影佳作。同样,没有好的翻译,中国电影也难以跻身世界舞台。
在电影翻译领域,片名的翻译尤其重要。片名就是电影的广告,观众首先接触的就是一部电影的片名,片名的成功与否是其能否吸引观众眼球的关键。
二、电影片名的特点
1.概括性
电影片名是高度概括电影内容的一个短语或句子,其形式虽然简洁,然其意义却极其丰富,能在数字之内传达出电影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意***,是整部电影的精髓。
2.商业性
电影不仅是一门艺术,它更是一项商业活动。它是一项有投入追求利润的投资行为。现在还出现了一个专有名词,叫做商业片。可见票房收入带来经济效益对电影生存发展的重要性。
3.通俗性
电影面对的是大众。电影的商业性决定了它必须做到雅俗共赏。要获得尽可能高的票房收入,就必须拥有广大的观众群。要吸引尽可能多的观众,电影就必须通俗易懂。
三、中英电影片名翻译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翻译的一般原则当然也适用于电影片名的翻译,比如“信、达、雅”,又比如对等原则。而那些翻译工作者们津津乐道的如增词、减词、转换、归化、切分、合并等翻译技巧也经常被用于电影片名的翻译。但是,电影片名毕竟不是一般的文本,有其自身的特点,加之电影的种类和题材多种多样,所以,电影片名在翻译的时候没有固定的标准和模式,需要具体电影具体分析,找到每部电影片名最合适的翻译方法。
1.直译literal translation
不是所有的电影都能用直译法。直译法只适用于电影内容与片名直接对应的少数电影,且必须确保译名不会使观众产生错误联想。适用直译的片名虽然不多,但也有不少好的例子。A Walk in the Clouds译成“云中漫步”,很好地保留了片名的美感和浪漫气氛。“霸王别姬”译为Farewell,My Concubine把原片名的第三人称改成了第一人称,英雄末路的苍凉在这一句简单的告别中表现无遗,一下就能抓住观众的心。又如Gladiator“角斗士”、Pearl Harbor“珍珠港”、King Arthur“亚瑟王”、The Shawshank Redemption“肖申克的救赎”、Protégé“门徒”、“phoenix”凤凰、“An Autumn Tale”秋天的童话等都是很好的直译的作品。
2.活译free translation
译界所公认且经常作为范例的活译片名的上乘之作莫若Waterloo Bridge和The Bridges of Madison County的中文翻译。Waterloo Bridge若直译为滑铁卢桥,估计大部分观众都会联想到拿破仑,而若把The Bridges of Madison County直译成麦迪逊桥,中国观众大概没几人会花钱买票去电影院观看的。
这实际上是中西电影片名一个很典型的差异。英文电影习惯于用主人公的名字或是经常出现的有特殊意义的地名作为片名,而中文电影的片名则多为电影内容的概括。因而上述两部电影分别译作“魂断蓝桥”和“廊桥遗梦”既符合中国人的思维习惯,蓝桥和廊桥、魂和梦又很切合两部电影浪漫的爱情主题。
类似的对于英文中以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为电影片名的翻译处理还有如Tarzan“人猿泰山”、Babel“通天塔”、Cleopatra“埃及艳后”、Mr.Holland“春风化雨”,“生命因你而动听”、Leon“这个杀手不太冷”、Erin Brockovich“永不妥协”。
优秀的活译片名还有很多,如“命运呼叫转移”Crossed Lines、“墨攻”Battle of wits、“人鬼情未了”Ghost、“电子情书”You’ve Got Mail。
3.另译trans-creation
有很大一部分电影因为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区别,直译活译后的译名可能会让译入语的观众迷惑不解,需要译者在充分理解电影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另起炉灶,勇于创新,给电影一个新的译入语的片名。
另译的成功作品很多,这里仅举几例。比如把“三峡好人”译为Still Life就非常贴切。中英文片名加在一起正好完整地表达了导演要在电影中传递给我们的讯息。
故事以三峡移民这个浩大的工程为背景。三峡水库在解决中国电力供应和洪水泛滥问题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移民。这些移民在***府的一声令下,搬离了世代居住的家园,他们可谓顾全大局,深明大义,是典型的善良的中国好人。
但这部电影的重点并不是这个伟大的项目,而是被这个项目影响着的几个小人物以及他们的亲属的故事。他们那么安静地活着,与世无争,但他们身上又发生着那么多让人感动的故事。Still Life准确地道出了导演想要告诉我们的静物带给他的感动。
Catch Me if You Can讲述的是善于伪造支票、才智过人的通缉犯弗兰克如何一次次巧妙地躲过FBI的追捕,所以将其翻译成猫鼠游戏或者逍遥法外都非常贴切。每一次成功的逃窜都是弗兰克(鼠)精心策划的一个游戏,他十分得意得看着FBI(猫)跳进他预先设计好的圈套,而这样弗兰克也就一直“逍遥法外”。
另外再如“春光乍泄”译为Happy Together,Home Alone译作“小鬼当家”,Finding Nemo译成“海底总动员”都是很成功的另译。
Information(提供信息),Persuasion(争取顾客),Maintenance of Demand(保持需求),Creating Mass Markets(扩大市场)以及Quality(确保质量)。
即便是大师有时也会碰到翻译的难题。看到The Red Dust这个片名,西方的电影观众一定非常疑惑,灰尘怎么会是红色的?这是三毛剧本“滚滚红尘”的英文翻译。在英文中我们找不到红尘的对等词汇,这是文化差异造成的不可译性。
参考文献:
[1]陈宏薇编著.新实用汉译英教程[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108-110.
[2]华先发主编.新实用英译汉教程[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23-88.
中英互译篇6
2、“动脑筋”(use your brain)“机敏一点”(being clever):用手指点点自己的太阳穴。
3、“傻瓜”(fool):用拇指按住鼻尖摇动其四指,或十指分开。也常常食指对着太阳穴转动,同时吐出舌头,则表示所谈到的人是个“痴呆”“傻瓜”。
4、“讲的不是真话”(lying):讲话时,无意识地将一食指放在鼻子下面或鼻子边时,表示另人一定会理解为讲话人“讲的不是真话”难以置信。
5、自以为是(complacent assertion);用食指往上鼻子,还可表示“不可一世”(overbearing)。
6、“别作声”(stopping-talking):嘴唇合扰,将食指贴着嘴唇,同时发出“hush”嘘嘘声。
7、侮辱和蔑视(insulting and scorning);用拇指顶住鼻尖儿,冲着被侮辱者摇动其它四指的鸡冠或手势。
8、赞同(agreement):向上翘起拇指。
9、祝贺(congratulation):双手在身前嘴部高度相搓的动作。
10、威胁(menace):由于生气,挥动一只拳头的动作似乎无处不有。因受挫折而双手握着拳使劲摇动的动作。
11、“绝对不行”(absolutely not):掌心向外,两只手臂在胸前交叉,然后再张开至相距一米左右。
12、“完了”(that’s all):两臂在腰部交叉,然后再向下,向身体两侧伸出。
13、“害羞”(shame):双臂伸直,向下交叉,两掌反握,同时脸转向一侧。
14、打招呼(greeting):英语国家人在路上打招呼,常常要拿帽子表示致意。现一般已化为抬一下帽子,甚至只是摸一下帽沿。
15、高兴激动(happiness and excitement):双手握拳向上举起,前后频频用力摇动。
16、愤怒、急燥(anger and anxiousness):两手臂在身体两侧张开,双手握拳,怒目而视。也常常头一扬,嘴里咂咂有声,同时还可能眨眨眼睛或者眼珠向上和向一侧转动,也表示愤怒、厌烦、急燥。
17、怜悯、同情(pity):头摇来摇去,同里嘴里发出咂咂之声,嘴里还说“that’s too bad.”或“sorry to hear it.”
中英互译篇7
关键词:文学文本 翻译 误读
一.中英互译文化误读的负面影响
Nida认为,翻译即是交际,其过程要看人们在阅读原文时所获得的东西,这体现了Nida“读者反应论”的翻译观。我们说,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交际大多数是通过翻译完成的,所以,翻译中“文化误读”是不可避免的,而且误读和误译确实不利于跨文化的交流,中英翻译文化史似乎都证明了这一点。爱因斯坦有一段名言:西方科学的发展,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那就是:希腊哲学家发明形式逻辑体系,以及通过系统的实验发现有可能找出因果关系。在他看来,中国的贤哲没有走上这两步,那是用不着惊奇的,而令人惊奇的倒是这些发现“在中国”全都做出来了。人们常爱引用这段“至理名言”来表达对中国古老文化传统的自豪感,殊不知这段话的最后一句是地道的误译,而且原文也没有“在中国”几个字,这句话应译为:“如果这些发现果真做了出来,那倒是令人惊奇的。”霍克斯翻译《红楼梦》时,刻意把“红”译为“绿”(Green),误导了英语读者对“绿”的联想,因此,西方读者读英译《石头记》同中国读者读《红楼梦》原著的反应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对读者正确理解异质文化的本质产生了负面影响。
文学文本翻译中文化“误读”不利于译文读者全面了解“他者”文化的民族特色,不利于文化信息的准确传播,有时不利于超越“自我”文化的局限性,不利于克服对“他性”文化的公正评价。但是,在民族文化交流实践中,这种结论确实有失偏颇,正因为“文化误读”的存在,世界民族文化的交流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二.中英互译文化误读的另类效应
从表面看来,尽管因文学文本翻译的文化误读带来的负面影响在所难免,但是译者对源语文学文本的文化有意进行“误读”,期待着接受者作出积极反应,以实现翻译者有意附着于译文的意***。因此,译者在翻译中的有意“误读”,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中,具有特定的积极意义,它可以通过译文与目标语文化的日益融合,启迪潜在读者进行创新,这种“误读”功不可没,这在文学翻译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哈罗德・布鲁姆认为:“一切阅读均为‘误读’,世上没有释义的存在,只有‘误读’的存在。”文学翻译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误读”的过程,也是一种创新的过程,这种“独创性的误译”是一种文化(源语文化)在另一种文化(目标语文化)里的流变和创新,有时甚至误译的译本常常会产生较大的社会文化效应。王克非认为:“从翻译文化史看,起到重大的文化作用的译本,不一定是翻译精品。翻译常常是一种创造,掺杂有误解、删改、发挥的种种所谓不准确译本,导致作品在不同文化中的不同受容,创生出不同的但很有意义的效果。”但是,这种“掺杂有误解、删改”的译文一旦被普遍接受,他就能产生巨大的艺术力。
例如,著名的汉学家、意象派发起人庞德对中国诗就进行了自己独到式的“误读”和误译,极大地推动了美国的现代意象派新诗运动。庞德的翻译“误读”在西方文学中具有极大的文学创新的参考价值。通过误译原作,庞德意外地发现了自己的创作价值和新的生命源泉,例如,他将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烟花三月下扬州”译The smoke-flowers are buried over the river。经过庞德之手,“烟花”被译为the smoke-flowers(冒烟的花)在中国文化语境中,译文是不忠实于原文的,显然是误译,但其“误读”的译文结果把扬州“烟花”三月那种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的迷人景色和优美意境渲染得更加浓郁,如临其境,译文之美胜过原文,真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类似例子在庞译中不胜枚举。庞德的误译不仅激发了西方人对中国古诗的兴趣,而且开辟了西方意境优美的意象主义诗歌运动,为中西跨文化的文学交流,丰富世界文学的表现形式做出了重大贡献,它也为我们进行翻译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误读”的美学价值、文学价值和社会文化研究价值。
再如,伟大的翻译家鲁迅先生,在翻译德国哲学家尼采的名著《察拉***斯特拉的序言》时,“误读”了尼采的“超人”本意(其本意是超越自身),结果这种“误读”启发了鲁迅的创作灵感,并在其作品中猛烈抨击和辛辣地嘲弄了中国的封建礼教和“吃人”的旧文化,这再次证明了“误读”的独创价值。尼采的思想里有著名的“权力意志”说,即“我愿成为其它民族的征服者”,而茅盾先生却解读为:人类只有向“权力意志”挑战,不愿做奴隶,不愿像猪狗一样苟且偷生,才能不畏强权去追求***和自由。茅盾结合中国当时的现实实际,从弱国反占领和反征服的角度,故意“误读”尼采的占领和征服的本意,旨在激励当时不愿做亡国奴的中国人民敢于同日本帝国主义进行反侵略反占领,为中华民族的***而鼓舞斗志。因此,我们说,鲁迅、茅盾等翻译家们充分利用翻译中的“文化误读”克服人民的畏难情绪,唤醒人民的斗志,实现文学救民的愿望。也可以说,翻译中的文化误读有时可以打破目标语文化的封闭和僵化的惰性状态,积极促进其变革,在文化发展中起很好的推动作用。
三.中英互译文化“误读”的现实意义
文学文本翻译中“文化误读”与误译,客观上,他们都是一种文化过滤或文化选择,译者解读原文文本时,毫无疑问是站在本民族的文化立场上,带有“前理解”的,这种“前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本土的文化特质。然而,“误读”却填补了语言文字之间的空白,赋予了文本新的意义,清除了文学文化交流的障碍,彰显了其另类的实际效应:
首先,“文化误读”有利于不同文化间的文学作品更容易在引入国的传播。正是因为林纾的翻译才源源不断地把大量优秀外国作品引介到中国,从而在当时的中国激起了“外国文学热”。在他译介的外国文学作品中,虽然误读、误解的例子可谓不胜枚举,但这恰恰使外国文学作品在中国得以广泛传播,为中国文学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为中国文学的样式增添了多姿的色彩。
其次,“文化误读”促进了本族语文化的发展。译者对异性文学文化的“误读”而创造出的新文学“产品”,在特定的语境下,有助于建构本族语文化新的文学样式,从而促进其发展。尤其是在本族语文化缺乏异语文化的文学形式时,经“误读”的译品可以催生出一种新形式,或者说是一种创造。庞德正是利用中国诗的意象,对其进行“发明式”的“误读”和误译,引发了20世纪美国的一场新诗运动,促进了意象文论的产生,意象派在美国文学界风靡一时。
再者,“文化误读”最终促进了世界文学文化的融合性和对话性。“异性”文学在本土得以传播从而注入新鲜的营养,结果使本土文学文化得以长足发展,尽管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文化冲突在所难免,但最终达到与异质文化的融合。从另一角度讲,虽然“异性”文学文化之间在某些地方存在着不可透明性和不可译性,但正因为“文化误读”在一定范围内能够逾越这种文化壁垒,而使异质文化的融合成为可能。
综上所述,我们通过对中英文本翻译中“文化误读”的探讨,可以得出以下总体认识:
因译者而产生“误读”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社会文化因素的客观原因,也有译者的动机、目的和态度等主观原因;翻译中的“文化误读”不仅表现在语言、文化方面,还体现在文学、***治文化、哲学思想和伦理道德文化等方面;翻译的“误读”虽不利于译文读者真实全面地认识和把握源语文化的精神本质,并构成跨文化交际的障碍。但是,翻译的“误读”在特定的***治、历史、文化语境下,可以丰富目标语文化的艺术表现力,启发文学创新意识,使翻译与创作构成一种互动关系,客观上有利于目标语文学发展,甚至可以推动社会的变革。
诚然,当今世界文化呈现多元化和一体化并存的局面,跨文化交际的手段日益先进,我们要在翻译中尽量避免消极的“文化误读”,减少“误读”带来的弊端,提高跨文化的翻译水平;同时,我们也要加强“文化误读”和误译在跨文化文学交流中的价值和作用的研究,将其积极效应发挥到极至。
参考文献:
[1]陈明远.对爱因斯坦的误译[J].文汇报,1998年。
[2]布鲁姆.误读***示[M].北京:三联书店,1989:134页。
[3]王克非.翻译文化史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89页。
本文属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2008q273)成果。
中英互译篇8
关键词:汉语 英语 颜色词 文化差异 联想意义 翻译
中***分类号: H31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9-0019-02
1 引言
随着我们对英语学习的深入,难免不惊叹英语文化与中华文化相异,特别要提的便是中英颜色词体现在文化内涵上的差异。由于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语言惯用语、也夹杂了不同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加之地理环境、历史背景等因素的影响,描述同样客观事物的颜色词,便有迥然的不同[1,2]。在我们了解这些差异之前,难免总是按照本民族或个体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来比量另外民族描述事物的颜色词,这必然造成跨文化交流中不小的障碍。为了更好了解中西语言、文化的异同,在中英翻译中更好的运用颜色词,本文就中文与英文翻译中颜色词在文化内涵联想意义的差异上做出了分析对比。
2 中英颜色词体现在文化内涵上的联想差异
颜色是人类正常生理反映的一种客观现象,从人类生理感知上有一定的共性。但是,由于英汉两个民族生存的人文地理差异,如客观的自然环境、文化背景、风俗,以及***治、世界观等差异的影响和制约,当颜色词用于表达人们的想法和行为时,对同一颜色词就可能产生不同的联想,激起特别的生理、心理反应,由此形成不同的文化内涵[3]。颜色词产生文化内涵差异的主要基础之一――联想,将颜色和另一事物联系起来,起到词义的延伸作用[4]。英汉颜色词在文化内涵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联想意义的本意、一般联想意义和在具体语用上的联想意义。
2.1联想意义的本意
作为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五彩绚丽的色彩,不同语言指向的不同词汇并没有发生更多的变化[5]。科学研究表明,除色盲外,人类观察颜色的视觉系统在生理上并无区别,具有不同文化的民族对颜色的感知和区别颜色的能力也没有区别[6]。从反映色彩的物理属性即自然本色来看,人们对基本颜色的分辨感知大体相类似, 汉英基本颜色词的分类与词义大体一致:汉语中常用的基本颜色词有红、橙、黄、绿、青、蓝、紫、白、黑、灰等,与之相对应,英语中有red、orange、yellow、green、blue、purple、white、black、grey等[7]。如,英语的“red flag”和“green leaves”与汉语的“红旗”和“绿叶”,从物理学定义上讲,客观视觉感受及物理概念是相同的,都是“红颜色的旗子”和“绿颜色的叶子”的含义。其他例子有:blue sky(蓝色天空)、white house(白房子)和black box(黑匣子)等[8]。
2.2一般的联想意义
颜色词除本身所指称赋有的意义外,但更为重要的是远超指称意义的内容[9]。颜色词附带上了文化意义,就不再仅指客观或虚构世界中的某种具体事物,而拥有丰富抽象的象征意义,深深地打上了社会文化的烙印[10]。人在这一基础上对颜色产生的感觉联想会引起感情变化,使颜色词具有感情价值并传递出丰富的文化涵义[11]。
一直以来,黄色统治着华夏民族心目中无可动摇的至尊地位。历史朝***变革天子之服始终将黄裳作为首选,而到了唐朝,黄色明确为皇帝的垄断色。而黄色(yellow)的含义在英语国家却没有得到“恩宠”, 紫色,如“the purple”意为紫袍,引申为王位、高位,从而被尊为王权、尊贵的代言[12]。红色是中国传统婚礼的主色,象征“吉祥、红火”,结婚中新娘红色的服装,家里窗上、门上、墙上要贴大红的“喜喜”字[13];过年给小孩的压岁钱――红包;女人坐月子喝的红色的酿酒,给小孩送的染红的鸡蛋等,这些红色便代表了喜庆的气氛,代表将来火红火红的日子。而在西方,婚礼上往往以白色为基调,预示着一种圣洁高雅,象征爱情的纯洁珍贵,这代表纯洁、圣洁。而与之对应,白色在中国长期以来却是殡丧的主调色,代表着死亡、不吉祥 [14,15]。
2.3具体语用上的联想意义
正是因英汉两种语言受它所赖以形成和发展的文化背景的作用和影响,颜色词语被赋予了不同的语用意义或文化内涵。同样的颜色词,在不同的文化中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引申、联想、应用等等,英汉颜色词具体语用意义上的联想意义存在对等、冲突和文化空白的现象。
2.3.1对等(语用等值)
对等(语用等值)是指在正确理解原文基础上从译入语和译入语读者的角度出发,根据译入语的语言文化特点采用隐含恰当的方式表达出原语的语用含义和言外之意[16]。
在西方英语国家中,白色往往象征着纯洁和美好。与之相应,在中国白色亦蕴含纯洁、高雅的象征含义,如“洁白如玉”、“清白无辜”、“清清白白做人”等。而红色饱含喜庆的含义,在汉英语用中均具有相同之处。英语red-letter days指更多地是指向值得纪念的、有特殊意义、喜庆的日子,如It was one of the red-letter days of my life(这是我一生中值得纪念的吉日之一)。红色在更具有吉利的语义色彩,素来被中华民族引为喜庆之色。“黑”在中西两种语言中都有“黑暗、邪恶”之义,常指代不太好的含义,甚至是一种文化禁忌色[17]。英语的 “black”常与黑人有关,如black power(黑人人权运动)等;中文的“黑”常见的“黑社会”、“黑幕”。又如紫色在中西方传统文化中具有“高贵、权利、显贵地位”[18]。
2.3.2冲突
与语用对等相反,同一颜色词在中英文化中引申或联想意义具有相反或差异较大的文化语义情况。如汉语与英语红、黄、绿、白、黑、蓝六种常见颜色词的一般冲突语用情况,见表1。
表1 汉语与英语颜色词的一般冲突语用[19,20,21]
黄色,象征的“帝王颜色”、“权贵”、“贵宾待遇”,金黄金黄的颜色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利和尊严。与中国长期受历代帝王,乃至当下社会民众所推崇相比,黄色在西方显得备受歧视。在英语中黄色(yellow) 代表更多的是“胆小卑怯”等意,如“a yellow dog” 表示“可鄙的人”,而“a yellow livered”就代表 “胆小鬼”的含义[22,23]。
2.3.3文化空白
不同语言文化中,如汉英,在某一种语言中的颜色词是与颜色相对应的,但假如转译成另一种语言却无相应对应的颜色
词[17]。英语用颜色词而汉语不用,如yellow-bellied(胆小如鼠的)。英语green来自grass(草),用它构成的词语颇多,不能简单地望文生义。比如:greenhouse(温室)等。同样,下列颜色词语也不能单从字面上理解:black book(记过簿);a bolt from the blue(晴天霹雳),come out of the blue(爆出冷门)等。
反之,汉语中用颜色词的场合,英语不用。如:蓝本-original version、蓝靛-indigo、蓝宝石-sapphire等。另外,blue在汉语中的对应颜色词除了“蓝”,还有“青”。“青”可以指绿色,如“青草”(green grass);可以指黑色,如“一缕青丝”(a thread of black hair);也指“蓝”,如“青天”(blue sky)。汉语中带“黄”字的词语也很多,“黄”字并不总是译成yellow。如:黄豆(soybean),黄花菜(day lily),黄道吉日(an auspicious day)。
很多时候,颜色词与颜色无关。例如“白”在英语white-headed boy指“宠儿”,而不是指白发孩子。而英语的颜色次blue 在汉译时无“蓝色” 之意,如 ,a bolt from the blue (晴天霹雳)[23]。
3 结语
作为一种符号系统,汉语与英语这两种语言的基本颜色词在中西文化里具有不同沿用历史和文化内涵。固然,我们对词汇产生的社会文化基础的了解非常重要,但在避免在中英翻译中在理解上出错,在交际中造成误会上,我们对民族文化的差异和习惯表达法更为重要。然而,作为语言中一小部分的颜色词当然会随着社会文化的变化而变化,其内涵和表达发生也发生改变。此外,人类对颜色的感受理解也在逐步发生变化,颜色词在不断获得新的象征意义,所以在翻译中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了解更多的词汇文化内涵与引申意义,以达到“忠实通顺”。
参考文献:
[1]王春娜.从文化差异的角度看英汉习语的翻译[J].商情,2014,(19):294-295.
[2]刘燕.从颜色词的文化内涵看中西文化差异[J].呼兰师专学报,2003,9(2):67-68.
[3]李洁,王士齐.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对比及翻译方法[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8(32):109.
[4]邱娟.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对比[J].外国语言文学研,2010,5(中):181-183.
[5]陈艳.英汉语言中颜色词的共性[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4):168-169.
[6]方丽霞.颜色词的联想意义在不同文化中的表现[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02(6):54-56.
[7]王玉英.颜色词“青”及其国俗语义探析[J].修辞学习,2006,137(5):74-76.
[8]王燕.论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差异[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2):3-45.
[9]唐振华.符号学与“颜色词”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运用[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6,13(3):75-80.
[10]谭载喜.中西翻译传统的社会文化烙印[J].中国翻译,2000(2):14-18.
[11]张明玺.从语义场理论视角看中西方颜色词意义异同[J].中州学刊,2009,174(6):241-243.
[12]李媛.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及其民族文化的影响[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8,126(9):179-180.
[13]吴彬,赵平.浅析颜色词在中英文化中的差异[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2):128-131.
[14]任志丽.论颜色词“红色”在英汉翻译中的文化差异[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26(3):104-105.
[15]付建文.英汉基本颜色词“黑”“白”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策略[J].考试周刊,2014,18:17-17.
[16]冯少芬.英汉颜色词的语用意义对比及其翻译[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1):125-127.
[17]杨京.从英汉颜色词看汉英词语文化上的不对应[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16(3):33-35.
[18]周茉.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及其文化差异[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3:66-68.
[19]崔曦.英汉颜色词及其象征意义的对比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9,21(11):221-222.
[20]师锐敏.浅议颜色词在中西文化中的不同象征意义[J].晋中学院学报,2006,23(1):58-60.
[21]曹蕊.颜色词象征意义英汉对比研究[J].语言研究,2014(7):13-14.
[22]李群,颜色词与英汉文化差异[J].开封大学学报,2006,15(2):48-50.
[23]尹艳.英汉颜色词的联想意义之比较[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5,19(1):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