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范读,是教师把自身对教材的感悟,通过有声的朗读,正确、示范地传达给学生的一种教学手段。教师范读,是朗读教学中最原始、最朴实、最有效的手段。但是由于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以往的教师范读在慢慢地被录音范读所取代。在朗读方面逊色点的教师运用录音范读,固然可以弥补自身不足。但朗读水平较高的老师也在用它,笔者不禁为之扼腕。虽然录音示范也是一种可利用的教学手段,但我认为,教师范读有着其更大的优势。它不但不应由其他范读形式取而代之,相反还需适当加强。
关键词:教师;范读
中***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0-090-01
课程改革呼唤教师的课程意识,其实教师本身就是一种课程资源,教师范读就是一种鲜活亮丽、深受学生喜爱的课程资源。范读可以唤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对朗读的兴趣,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主动性,规范学生的朗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可以感染学生,培养学生语感,引导学生欣赏课文,提高欣赏和朗读的水平;还可以读出好的教学方法,有效地改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学习方式。好的范读,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心智的启迪,美感的熏陶。
一、范读,更易感染学生
我们当然不否认录音中行家朗读的示范作用,但它仅是一种辅手段,它是无法替代教师的范读的。按心理学所说的“范型启发”,教师范读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比录音教学更为直接,其正迁移效应也更为明显。教师范读的声音更真切,更具立体感,除声音的传递外,教师的眼神、表情、手势等体态会作为一种信息,即时直接传递给学生,更易感染学生。
诚然,教师范读是要花一番功夫、花一番精力和劳力的。教师需要进入文本,钻研文本,把握停顿、重音、快慢、语气、语势等,上课时需要感情投入。教师范读远比放一段录音、用一段多媒体要费神得多。但语文教学是一种艺术,艺术就需要付出。正如于漪老师所说:“语文教学是需要磨脑子的”。一堂语文课,教师感情投入不够,造势不够,学生缺乏感情的熏陶和感染,又如何实现“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
二、范读,更易激励学生
有一段精僻的论述:“如果你本人真的被语文‘感动’了,‘震憾’了,那就有了感动、震憾的基础,剩下的只是一个纯技术的问题了,诸如时机的选择、节奏的把握、教学语言的锤炼等等。如果你本人没有这种感动、震憾,那么也就没有了感动、震憾学生的可能。”这里所说的“感动”、“震憾”,主要是就情感而言的。试想,语文教师连自己都不能感动,又如何感动学生?语文老师自己游离于文本之外,又如何让学生走进文本?自己不投入感情,又如何让学生投入感情?
教师轻如和风,重如洪钟,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范读,是学生评价老师教学水平的一个感性依据。即使有的教师音质不佳,普通话也不很标准,但只要用心动情地范读,同样能博得学生的喝彩。学生折服教师的范读,可以使学生产生对教师的尊敬和爱戴,建立起健康良好的师生关系,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易于唤起学生的读书热情。学生从教师的范读中受到熏陶和启发,潜移默化地学会了一些朗读方法和技巧,而且通过教师的点拨和鼓励也逐渐培养他们自觉向老师学习的习惯,使他们的朗读水平不断提高。
三、范读,更易培养学生语感
叶圣陶先生讲:“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知和迅速领悟的一种能力,包括对语言文字的正确理解和内容感悟。教师精彩的范读本身就是对学生语感培养、训练的一种好方法。
声情并茂的范读,把教材上的语言文字化作有声有色的画面,使学生在形象感受语言文字的基础上,再次置身于文章所描述的情境中,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同时把课文的思想意义形象化地渗透进了学生的心灵,有效地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课文。教师范读时,学生视其人、闻其声,感受着文章的语言,领略着文章的气势、文法,并在脑中不停思索:“老师为什么用这样的语气读?”、“作者在这里为什么这样写?”、“用这个词好在哪?”等等问题。在思索中,学生感悟着语言内在的含义、情味和形态;体会着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生动;享受着祖国语言的无穷魅力。
正所谓范读出于教师的口,入于学生的耳,了然于学生的心。在教师范读过程中,学生通过揣摩、领会、联想、想象、体味等一系列感知活动,增强了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学生的语感就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培养和训练。中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对一些课文的理解有困难,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力也差,教师的范读就更显得重要。
四、范读,能读出好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
于永正老师说过:“对儿童来说,‘正统’不如‘卡通’。”教师的范读就是一种卡通,一种现实的,直接的指导。在钻研领悟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倘若能在教学中选择恰当的时机,或在学生读文前或当学生读得不尽人意时,处于“愤,悱”之时,教师范读一番,将会是事半功倍。
在上优美抒情的课文时,教师更应用情用心地读,把孩子们带入尽善尽美之中。
只有当师生一起深入作品之中涵咏品味、受到感染时,只有当师生的思想感情与作品的思想内容融为一体时,只有当师生引发新的联想、迸发新的灵感、产生新的感悟时,语文课才会成为师生互动的学习过程、共渡的情感历程。教师成功的范读,胜过千言万语的讲解,定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神奇效果。
我想,一个教师,贵在有自己的体验、感悟,贵在有自己的思想和追求。
我思考,我存在;我体验,我感悟;我追求,我精彩!
归来兮!教师的范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