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叔本华认为世界是表象与意志,生命意志要求人不停地欲求,这导致了无尽的痛苦。要寻得解脱必须摆脱个体的局限,忽视自身的需求,最终否定生命意志,达到无欲无求的境界,获得无限宁静与喜悦。
关键词: 叔本华 个体化原理 禁欲主义
一、痛苦的根源――个体化原理
叔本华认为世界是彻头彻尾的表象,同时又是彻头彻尾的意志,最后他认为意志即本能完全控制了人的存在。这样的生命必然是痛苦的,所以他最后走向了禁欲主义,认为只有摆脱无尽的欲望,才能摆脱痛苦的束缚,达到幸福宁静的彼岸。
那么究竟痛苦的根源在哪里呢?这就必须涉及个体化原理,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从大自然(其实就是叔本华所说的意志)目的论的角度:“个体诚然是把他的生命当作礼物一样接收过来的,它从无中产生,然后又为这礼物由于死亡而丧失感到痛苦并复归于无。”[1]叔本华认为,个体只是现象,既然是现象,那必然是飘忽不定、忽生忽灭的,诞生和死亡是个体生命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个体之所以为个体的原因。而个体的消亡从来不会对大自然造成任何损失,因为“自然所关心的不是个体,而仅仅是物种的族类”[2]。所以大自然赋予我们强烈的自我保存和繁殖本能,而这几乎就是叔本华所说的生命意志,他甚至认为个体对自然整体来说,消亡与存在不具备也不可能有什么价值。个体的诞生和消亡“与排泄也只是程度上有所不同”[3]。由此可见,叔本华完全站在自然目的论的立场,认为个体只是自然中一个微不足道的环节,只是自然新陈代谢的产物,但这样个体也依然只是简单的“纤维重复”。自己的个体不断由其他个体来替代,我们的生命也不断地在后代身上得到延续,所以“要求延长自己的个体”是没有意义的。从这一方面可以看出,个体对自然是没有任何价值和意义的,只是自然延续自身的手段和环节,这必然要走向悲观主义,把个体变成消极的负担。那么个体自身有没有值得肯定的闪光点呢,下面谈谈个体化原理的另一个方面。
首先把个体视作一个整体去考察:“个体是一个小宇宙,是要和大宇宙等量齐观的”、“仍然要把自己当作世界的中心”[4]。由此可见,没有个体,就没有世界。既然如此,个体就应该是世界的国王,为何叔本华依然要取消个体呢?首先他研究了个体内部的欲求状态,他认为,个体完全被欲望和本能控制,生命就是不断的欲求:“意志达到它的目的则称为满足、安乐、幸福”。既然满足了为何又要痛苦呢?当欲望没有满足的时候,个体意志就要不停挣扎着去追求,“一天不得满足就要痛苦一天”。而且即使追求到了所谓的快乐幸福,个体也并不会更“好受些”,因为个体只在得到的一刹那、变化的瞬间陶醉于所谓幸福之中,而这快乐很快就消逝不见了,因为这都只是幻觉。当个体获得了满足之后,他就没有了目标,没有了欲求的对象,马上就会陷入空虚、无聊之中,而这些更为痛苦。当个体重新又有了新的欲望时,之前的满足都抛之身后,又开始下一阶段的欲求和挣扎,所以说“每一次的满足反而只是又一新的追求的起点”[5]。这样,无论有无欲求,还是欲求是否得到满足,从始至终都注定是一个痛苦和挣扎的过程。欲求和挣扎是人的全部本质,要摆脱这无止境的痛苦,对欲望只能“既不能满足它又不能放弃它”,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其次,在个体与个体的社会交往中,既然个体欲望的追求和满足就是生命的全部内容,那么这必然导致利己主义。个体“不惜为它自己这沧海一粟保存得更长久一点而毁灭这世界”[6]。这可以说是叔本华对于利己主义很精彩的阐释,在社会交往中,个体要增加自身的幸福必然要毁灭别人的幸福甚至是生命,另外损人不利己的行为也常常发生。每一个个体都将自己的欲求最大化,那必然导致更大的痛苦和混乱。
除此之外,叔本华常常拿人与动物作对比,来说明人痛苦的另外一个原因即抽象思维能力。“人在势力上超过它们,在痛苦上也以同样的程度超过它们。它们只生活于现在,人则同时还生活于未来和过去”[7]。“现在”其实指的就是直观,动物只处于当下变动不居的现象中,只满足于当下的需要。“未来和过去”指的是人的抽象思维能力,因为这两者都只能以观念的形式被思维,而这种能力正是造成个体痛苦的原因之一,因为我们苦乐的大部分情况都不是实际的现在而是抽象的思虑。厄披克德特也说:“使人烦恼并不是事物本身,而是人们对于这实务的信念或意见。”叔本华也举了很多例子来说明精神的痛苦远胜于肉体的折磨,这抽象思维能力就不可避免地把个体引向最大的痛苦――个体的消亡,从而让个体时刻生活在恐慌之中。基于动物思维能力较低,所以叔本华认为动物的痛苦和人相比不值一提,因为“智力愈发达,痛苦的程度就愈高”。由此可以推出人和人之间因为思维能力不尽相同,由此导致的痛苦也不可一概而论。
综上所述,个体痛苦的原因有三个:1.个体对自然毫无意义,完全只是自然存在的手段。2.个体自身只有无尽的自我满足欲望,这使其永远陷入不停挣扎和欲求的痛苦深渊。3.个体抽象思维能力也是导致痛苦加深的原因。这三点就是叔本华个体化原理的内容。
二、摆脱痛苦的方法――艺术与否定意志
生命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而痛苦显然是难以忍受的,那就要避免,叔本华把生命归结为意志与欲望,而意志和欲望就是痛苦的原因。那么要摆脱痛苦,自然就只能否定意志和欲望了,这就是叔本华的禁欲主义。下面讨论他是通过何种方法来寻求解脱的。
第一,忘情于审美,在艺术中摆脱欲求。在生命意志的控制下,人永远是欲求的主体,而在艺术审美中却无利害,没有主观性,因而以不带个体视角的纯粹性去观察事物。在审美过程中,人消失在对象中了,获得了十足的愉悦,自然摆脱了欲求的痛苦。审美的使个体超越了自身的一切欲求,进入超然物外、忘我的愉悦,而这时个体与痛苦都不复存在。“只要纯粹的美感还在,我们的人格,我们的欲求及其经常的痛苦就都消失了”[8]。但这只是叔本华的美学理论,审美只能限制人的认识,获得暂时解脱的瞬间,真正“严肃”的途径只能是禁欲。
第二,彻底摆脱生命意志的控制,放弃一切欲求,摆脱个体的局限――利己主义。个体痛苦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利己主义,每个人都把自己看作宇宙世界的核心,不惜为了自身利益毁灭一切,不惜为自己这沧海一粟保存得更长久而毁灭这世界。然而事实上不存在任何理由可以将自身个体置于他人之上,局限于个体的人只沉浸于自身的欲望,分不清善与恶实为一体,认识不到控制自身的意志与控制他人的意志是同一种,也认识不到压迫者与被压迫者所受的是同一种痛苦。要摆脱痛苦就要减少利己主义,而反面自然是利他主义。要做到利他主义,就要减少个体自身的享受,缩小“自己的我”与“别人的我”之间的鸿沟,认识到每个人包括自己都只是大自然进化中的一个微不足道的环节。“人我不分就不是那么重要了”,通过移情而达到同情,这里的同情并非怜悯,怜悯只是自上而下的关怀与施舍,而同情却是物我融为一体、相忘于江湖的无我境界,进而把他人的痛苦视作自身的痛苦,他人的痛苦就像发生在自己身上一样难以忍受,而这必然会使个人摆脱禁锢自身的思维与体验局限,忽略自身的痛苦而为他人担待。摆脱个体局限的人将在任何生物中,甚至非生命的东西中看到自身,看到生命意志即使在自身中暂时消失也必然会在其他事物中继续使其受苦。而他看到这些,定然会以全部力量去消除另外一个自己的痛苦,在这个过程中,他的胸怀将会变得宽广与宁静,“每一现象的安乐都是他自己的安乐”。最终他将忘记自身的痛苦甚至存在,摆脱了自我,获得与审美同等的“纯观赏状态”,得到内心的宁静与喜悦,在内心中取消了主客体,因而意志和表象也不复存在,到达了“无”,这就是解脱之路。
生命意志的否定与解脱不是一旦获取就永久拥有的,而要在不断与欲望斗争的过程中不停反复重新争取,因为欲望不停地产生与消逝。看穿了个体化原理的摩耶之幕后,意志便背弃了生命,一个人就达到了自动克制欲求与世无争的状态,那么自杀不也是一种摆脱生命意志的方法吗?因为死亡必然会结束一切快乐与痛苦。对此叔本华表示反对,并认为自杀并非战胜摆脱了意志,恰恰相反正是受生命意志控制的结果,因为在生命意志的锁链中,总有否定生命的倾向。自杀反而成全了意志,所以叔本华否定了它的解脱作用。
三、结语
叔本华以意志与禁欲伦理学开创了意志的非理性主义先河,在此之前哲学一直以认识论为中心,把理性视作人的主要特征,而他却把生命意志视作人的根源,这促进了哲学研究重心的转向。因受印度吠陀哲学影响非常大,他的思想中带有浓郁的神秘主义倾向,他所说的摆脱个体的局限与禅宗中“无我”十分相似,最终都达到一个无我一体的神秘之域,佛云修习佛法者乘之以道普度众生,讲的是先求个人解脱再解救世人,而叔本华却反过来将普度众生作为个人解脱的途径,由此可见叔本华的思想已经超越哲学的上限而进入宗教的领域了。然而他毕竟是悲观主义的,欲望是否导致痛苦仍未有定论,即使佛家也云:追求错误的东西才是痛苦的原因,而非欲望本身。禁欲能摆脱痛苦的方法也是逃避与颓废的,生命是大自然赋予的礼物,应该发挥生命本能,积极体验与创造,虽不能掌握生命的长度,但却可以拓展生命的宽度,生命本身就应该喜悦与痛苦并存。后来的哲学家尼采就对他的悲观主义十分不满,于是把他的审美思想上升为形而上的慰藉,将外在的生命意志升华为内在的奋发向上超越的强力意志,使叔本华的思想发展成为一种处处洋溢着创造光辉、超越自由的强力意志哲学。
参考文献:
[1][2][3][4][5][6][7][8][德]叔本华著.石冲白译.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377,378,379,455,424,455,70,307.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叔本华的个体化原理与禁欲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