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延续是城市景观发展的根与源,城市的景观设计实践,只能在保护基础上发展,在发展过程中更新,如果不能正确地认识这一根与源的本质,城市在丧失传统的同时,也将被现代所抛弃(郑阳《城市历史景观文脉的延续》文艺研究2006第10期)。对历史文化街区或景观重建保护及再利用,是个既传统又现代的话题。历史街区不仅是一个城市的历史文脉传承地,同时也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之重要依据和灵魂所在。长沙作为我国***府首批圈定的历史文化名城,太平老街起到了它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承载着长沙的过去与未来,且还将继续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向世人诠释着长沙古今深厚的人文历史及灿烂的湖湘文化。然而,随着我国20世纪末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提升,人们的价值观、生活方式,以及对待历史文化遗产的认知态度,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再加上当前我国城市化建设,深受西方现代化更新理论的影响。因此,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有许多的传统社会环境被纷纷打破,城市的物质环境及特色风貌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量能够反映当地人文特色、历史背景、地域风情的文化历史街区、景观及人文建筑等,被逐渐铲除,以致消失殆尽。藉此,笔者出于关注或担忧的心情,希望在此就相关历史文化明城的历史街区的重建保护及再利用工作,进行一次有益思考或实效探讨。
一、 历史街区的保护及重建再利用价值
有关历史街区概念的正式提出,是在1933年8月国际现代建筑学会通过的《雅典》中,且概念含义为:“对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和街区,均应妥为保存,不可加以破坏”。1987年由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在华盛顿通过的《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又称《华盛顿》)中提出“历史城区”(hisrtric urban areas)概念,并将其定义为:“不论大小,包括城市、镇、历史中心区和居住区,也包括其自然和人造的环境。……它们不仅可以作为历史的见证,而且体现了城镇传统文化的价值”。同时,还列举了历史街区中应该保护的内容是:地段和街道的格局和空间形式;建筑物和绿化、旷地的空间关系;历史性建筑的内外面貌,包括体量、形式、建筑风格、材料、建筑装饰等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以及自然和人工环境的关系;地段的历史功能和作用等。
我国正式提“历史街区”的概念,是在1986年***公布第二批部级历史文化名城时。“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不仅要看城市的历史,及其保存的文物古迹,还要看其现状格局和风貌是否保留着历史特色,并具有一定的代表城市传统风貌的街区”。其基础是此前由建设部于1985年提出(设立)的“历史性传统街区”:对文物古迹比较集中,或能较完整地体现出某一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等也予以保护,核定公布为地方各级“历史文化保护区”。
2002年10月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正式将历史街区列入不可移动文物范畴,具体规定为:“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意义的城镇、街道、村庄等,并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府核定公布为历史文化街区、村镇等,并报***备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十四条)。
长沙太平老街区,地处***路至五一大道间,紧靠湘江东岸,且与沿江风光带平行。太平老街区主要以太平街为轴线,西侧有孚嘉巷、金线街、马家巷等;东侧有太傅里、江宇里、西牌楼等。太平街一带自古为人文荟萃,商业贸易等繁华之地。太平街地段自战国时期长沙有城池之始,就是城市的核心地带,历经两千多年基本没有多大的改变。目前,在长沙能完整窥视古代街巷格局的地段已所剩无几,而太平街地段全然就是“老长沙”的一个缩影。正因为它的多方历史特殊性―即在这一带街巷老地,不仅蕴涵着丰厚的湖湘文化历史及湘楚风情遗存,同时还保留着较多数量的文物古迹、近现代历史遗迹以及独具特色的历史建筑等。
由此可见,长沙历史街区――太平街,作为传承古城长沙其深厚历史文脉与风貌的重要老街道之一,同时也作为历史文化名城长沙的重要人文特色地。它的重建保护以及更新再利用等,在当代城市化进程中的现实意义及价值存在,是不言而喻的。故2004年度经由长沙市***府研究决定,对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实施全面整改和保护,力争使之恢复到明末清初时期的历史风貌与繁荣景象。
二、对太平街实施重建保护再利用举措
㈠、力抓街区特色文化,以突出街区的历史文化特征作为首要整改、保护目标。具体如下:
⒈屈贾文化纪念――即长沙素有‘屈贾之乡’之称。但除主要以屈原、贾谊外,还有陶侃等历史人物的挖掘纪念。现太平街东侧的太傅里即贾谊先生故居所在地。屈贾文化纪念地主要针对贾谊故居的保护与贾谊祠园林的恢复重建,以及相关的文化设施如太傅书院的建设等来体现。
⒉商业民俗文化――即注重对该地区原有的,以及新兴的地方商业民俗文化的挖掘与保护,并通过对太平街、西牌楼的传统商业建筑,恢复若干家老字号,以及对金线街两边的长沙民俗作坊开发展示,来体现太平历史街区商业民俗文化内涵。
⒊辛亥***策源地――即太平街马家巷17号,是清末旅社同福公栈旧址。辛亥***时期,***组织共进会湖南总机关处设在此地,焦达峰同志曾多次在此召集有关同志秘商反清大计。太平街孚嘉巷42号(新44号),即在这栋中西合璧的公馆里,有焦达峰、彭延胜等设立的晚清秘密会***四正社亦设于此。
㈡、形成五街三片一点大框架。即“五街”指太平街传统商业街,金线街传统风貌街、西牌楼传统餐饮街、马家巷和孚嘉巷等传统居住巷。“三片”指马家巷和孚嘉巷传统居住街坊、三泰街传统居住街坊和太傅里传统居住街坊。“一点”指市级文物单位贾谊故居所在地。
㈢、分段整治改造与保护。
⒈北入口广场地段。面向五一干道,是外界进入太平街的主要入口处,根据土地利用及道路交通规划,该地块承担的主要内容即为历史街区标识入口节点,以及旅游集散性的商业服务和文化娱乐功能等。
⒉南入口处市井风情广场地段。北侧隔街利用原有建筑设置晋康纸行,西侧为湘绣馆,东侧为贾谊故居园林区。广场中心内容有长沙百俗石及市井众生群雕和长沙风情浮雕墙等,充分展现长沙和太平历史街区明末清初的市井商业氛围。并通过广场的休憩环境设计以满足游客和居民对休闲空间的要求。
⒊太平门广场地段。位于孚嘉巷西头向西通过回龙街与湘江相通。根据土地利用规划和空间景观规划,这一地段是太平街历史街区与湘江滨江景观带联系的重要节点,其承载的主要功能是历史文化记忆广场与休闲绿地等。(李丹 魏春雨“长沙市太平街改造简介“ 《山西建筑》 2008、3 第34卷 第9期 )
三、对规划重建后的太平街区现状思考
经由长沙市***府牵头组织的对历史文化名街―太平街区的重建改造工作已基本结束。重建后的太平街区大体格局样式,貌似明末清初的模样。然经规划重建后的太平街,并非人们所期待的“古韵商街”的重获,即太平老街的历史风貌及人文、商业蕴涵等,并没有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理想恢复。首先在对太平历史街区传统商业格局及特色文化氛围的把握上不到位。如:一些规划好的特色店铺、传统工艺或字画小生意等,甚至品牌老字号在内,新开张不久,因生意惨淡,不久就很快转行。本来重建太平街的初衷,是以传统名老字号、字画、民族工艺品、文化茶吧、休闲产业、特色旅游产品为主。可现在街区内的酒吧业正在日益扩张,已远远超出原来规划。其实大家都知道,酒吧明显是外来文化物种,它与我们当初整改太平街的初衷―“古韵商街”目标完全相悖。而现在的太平街,蔚然快成为酒吧一条街了。其次,街区内相关功能规划的不完善或不到位。如:太平街区的停放车辆功能问题,已经成为一个老大难的问题。且根据太平街目前现有土地规划利用情况,停车难的问题应该是没法解决了。还有宜春园戏台问题,笔者总觉得它不应该只是一种常规摆设或装饰。如何让古老传统样式真正溶入时代环境的大潮,让传统样式真正鲜活起来,继续发挥它的独特文化魅力。相信这不仅只是太平街区经营者所思考的问题,更应该是同行设计者们所思考或反思的主要内容之一。另外,街区的维护管理方面问题。如街区南北入口处广场的维护,是很值得大家关注的问题。首先是大量摩的的肆虐,使得广场入口处环境很混乱,以及街区相关标识不清,面目全非,这将严重影响整个太平历史街区的美好形象。另外,南北入口广场处的障碍设置不够人性化,且款式及材质等,也与太平历史街区环境格格不入。或许索性取消现有障碍栏,或者改用其它替代效果会更好。其次,关于贾谊故居祠堂园林等是否应该常年对外开放的问题。笔者以为,既然要弘扬湖湘文化,展示太平街区历史文化渊源。那么贾谊故居园林就应该取缔目前的保守状态,最好同时取消相关门票制度,以全新开放的姿态迎接八方宾客。
对历史文化街区的重建保护与再利用定位,是否真正经过了严格论证,或者说真正符合当前城市化进程的需要。对此,是很值得大家共同商榷或深刻反思的。对历史文化街区的重建保护和再利用工作,不仅只是在做一种外表框架式的恢复,而应该是在整改保留原有优势基础上,注入时代新的发展活力。重建保护工作不是在制造假古董。所谓的恢复重建,即主要是从延续街区文化意义的角度加以考量,而非仅对历史文化街区整体功能格局的简单拼凑或表象复原。
(作者单位:湖南涉外经济学院艺术设计学部。此文章参与湖南省教育厅课题研究,即为课题《当代长沙历史景观再利用设计研究》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08C484)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长沙太平老街重建保护及再利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