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文学作品中,通常意象和情绪意旨所附丽的语言,都要尽善尽美的表现,才能引起美感。而尽善尽美并非存之于心和笔之于书的铢两悉称,丝毫不爽。有的时候,少量的语言甚至是“无言”,都能表现出“意无穷”的神奇效果。不仅仅是文学作品,对于其他艺术领域内的审美创作,这种“大美无言”的思想存在的也相当普遍。
关键词 无言之美 艺术作品 老子
中***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孔子有一天突然很高兴的对他的学生说:“予欲无言。”子贡就接着问他:“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这就是一段赞美无言的话,说明无言也具有很深的意蕴。文学作品,其实就是以言达意的一种艺术,言可以达意,然而意却不是完全可以言达的。因为言是固定的,有迹象的;意是瞬息万变,缥缈无踪的:言是散碎的,意是混整的。言是有限的,意是无限的。以言达意,好像用虚线画实物,只能得其近似。所以,文字语言固然不能全部传达情绪意旨,假使能够,也并非文学所应希求的。艺术作品也都是如此,尽量表现,非惟不能,而也不必。
1 老子论“无”的重要性
“道”是老子哲学的中心范畴和最高范畴。“道”具有“无”和“有”这样的双重属性。从“天地之始”的角度看,“道”是“无”,即无规定性,无限性。从作为“万物之母”的角度看。“道”是“有”,既包含有规定性,差别和界限。“无”作为“有”的对立面存在,其地位作用是相当重要的。老子认为,就现象界来说,宇宙万物都是“无”和“有”的统一,或者说“虚”和“实”的统一,任何事物不能只有“有”而没有“无”,只有“实”而没有“虚”。一个事物如果只有“实”而没有“虚”,或是只有“有”而没有“无”,这个事物就失去了它的作用,也就失去了它的本质,老子说的“有无相生”。也是这个意思。老子的这种哲学思想对中国古典美学的发展影响很大,比如,“虚实结合”成了中国古典美学的一条重要原则,概括了中国古典艺术的重要美学特点。
这条原则认为,艺术形象必须虚实结合,才能真实地反映出有生命的世界。除此之外,在唐代提出了“境”的范畴,“境”和“象”的不同之处在于,“境”不仅包含了“象”,还包含了象外的虚空,在中国古代诗、画的意向结构中,虚空、空白和“无”都具有很重要的地位,没有虚空和“无”,中国诗歌,绘画的意境就不能产生。
老子还提倡追求真正的美,什么是真正的美呢?从现世来看,“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固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第十一章)车,器,室,正因为有了虚空之处,才成其为车,器,室,事务中最关键的是虚空,是无。欣赏事务能体会到这一点,就明白了很多道理。从“道”的角度来看,什么是最美的呢?“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第四十一章)最美的音乐是听不到音乐,最美的形象,是没有形象,一旦有因有形,肯定是现世的,具体的,有限的,就会受到一定时空中美丑系统的规定和束缚。因此,什么是真正的美呢?其必曰,大美无美。
2 文学作品中的无言之美
“无言”之美在中国古代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并且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很常见。譬如《论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几句话绝对没有完全描绘出孔子当时说这番话时候的心情,而“如斯夫”这三个字则更加笼统,没有把当时的流水形容尽至。如果要说得更详细一点,表述更清楚一点,孔子也许该这么说:“河水滚滚的流去,日夜都是这样,没有一刻停止。世界上一切事物,不都像这流水时常变化不尽么?过去的事务不就永远过去绝不会头么?我看着流水心中好不伤感呐!……”但是纵使这样说去,还没有尽意。而比较起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九个字比这段长而臭的演义就值得玩味多了!在上等文学作品中,尤其在诗词中,这种言不尽意的例子处处都可以看见。譬如陶渊明的《时运》,“有风自南,翼比新苗”。《读(山海经)》,“微雨从东来,好风雨之俱”。本来是没有表现诗人的情绪,然而玩昧起来,自觉有一种闲情逸致,令人心旷神怡。钱起的《省试湘灵鼓瑟》末两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也没有明写诗人的心绪,然而一种凄凉惜别的神情自然流露于言语之外。此外还有陈子昂的《幽州台怀古》,“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李白的《怨情》,“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虽然只是简简单单道出了一点诗人的情感,而所说出来的多么简单,所含蓄的多么深远i在就写景来说,无论何种境遇,要描写得惟妙惟肖,都要费许多笔墨。但是大手笔,只选择两三件事轻描淡写一下,完全的境遇便显露眼前,栩栩如生。譬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嗳嗳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四十个字就把乡村风景描写的多么真切!
3 其他艺术作品中的无言之美
在绘画过程当中,画家对一种境遇,未表现之先,先对素材加以选择。选择的材料还要经过一番理想化,把美术家的人格、理想加进去,然后表现出来。所以表现的只是实物的一部分,然而就连这一部分也不必和实物完全一致。所以,绘画作品决不可能像相片一样“和自然一样逼真”。尤其是中国画,特别重视空白,虚无。如马远就因常常只画一个角落而得名“马一角”,剩下的空白部分并不填实,却并不感到空,可以是海,是天空,是思想所能驰骋的任意妙想。所以空白处更有意味。
在音乐里面,我们也一定有过类似的感受,凡是唱歌奏乐,音调由洪壮急促而变到低微以至于无声的时候,我们精神上就有一种沉默肃穆,和平愉快的景象。白香山在《琵琶行》里形容琵琶声音暂时停顿的情况时说,“水泉冷色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这就是形容音乐上无言之美的滋味。著名英国诗人济慈在《希腊花瓶歌》也说,“听得见的声调固然幽美,听不见的声调尤其幽美。”也是同样的道理。
雕刻塑像本来就是无言的,也可以拿来说明无言之美,所谓无言,并非指不说话,而是注重含蓄不露。雕刻以静传神,有些是流露的,有些是含蓄的。这种分别在眼睛上尤其容易看得见。中国有旬俗话叫做“金刚怒目,不如菩萨低眉。”所谓怒目,便是流露,所谓低眉,便是含蓄。凡看低头闭目的神像,所生的印象往往特别深刻。希腊著名的雕像《拉奥孔》是最好的例子,相传拉奥孔在著名的特洛伊战争中,由于帮助了特洛伊人而惹恼了偏爱希腊人的海神,于是遭到了海神的报复,派去了一条恶蛇去咬死他和两个儿子。雕像表现得相当含蓄,甚至感觉那种被蛇缠绕的痛苦被作者表现大大的冲淡,但是一看却能读出他们父子都有一种难言之恫,再仔细看来,便发现他们每个毛孔都暗示着一种极其痛苦的神情,这样的表现手法反而更加令人震撼。
通过大量例子的证明,可以得到一个公例,拿艺术来表现思想和情感,与其尽量流露,不如稍有含蓄;与其吐肚子把一切都说出来,不如留一大部分让欣赏者自己去领会。因为在欣赏者的头脑里所生成的印象和美感,有含蓄比尽量流露得还要更加深刻。换句话说,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得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刻,越真切。有这样一句话十分流行:“言有尽而义无穷。”无穷之意达之有尽之言,所以有许多意,尽在不言中。文学之所以美,不仅在有尽之言,而尤在无穷之意。近而推广之,艺术作品之所以美。不是只美在已表现的一部分,尤其是美在末表现而含蓄无穷的一大部分,这就是本文所要表现的思想。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浅谈艺术作品中的“无言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