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来,被儒生士人奉为“至圣”“素王”的孔子,德配天地、学兼文武。可惜自孔子而后,中华文明文事武备之道,却成为暗涌潜流,不绝如缕。然而在历史中闪耀的文臣名士,往往又都是文武全才的豪杰。他们的故事,被传为佳话,世世代代为人传颂。关公月下读《春秋》,岳飞书写《满江红》,这些以武将身份知名的大英雄,各各都是文采斐然,文韬武略。可是同样在历史上。享受千古美名的名臣文人,也常常有着鲜为人知的高绝武艺。震铄古今的文武全才
写下“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仙李白,另一身份乃是一名剑客,且剑法不俗。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的名相文天祥,也有习练武术的根基。可以说是“文明其精神,不可不野蛮其体魄”的极佳写照。影响晚明以来五百年思想的,一代大儒王阳明,本身也精于骑射。另一位精于骑射的,是与朱子争议,上溯孟子,下启阳明的陆九渊。
陆九渊曾日夜讲学,而精神愈加爽朗。有人惊叹其良好的身体素质。根据资料可知陆九渊家族,与道教首领张天师世家有亲戚关系,陆九渊的诗中也提到自己是“龙虎山中客”。陆氏天姿英发,灵性异禀,“遇事多省发,见窗棂震动,其祖父雅好“释老言”,这种家风余韵,自然在朝夕相处中,对年少的陆九渊有着潜移默化的功效。及其初长成,知“二圣之仇”,即金人入侵掳走北宋的两位皇帝,陆九渊立志复仇,“乃学弓马”,欲操练武术,期待驰骋疆场,保家卫国。
与陆九渊同时代的文人,很多有着相同的习武经历,陆九渊的兄长陆九龄的武功就十分高强。家乡遇到贼寇,乡人就邀请陆九龄出面领导地方保安队伍“保伍”。宋明理学的奠基人之一,横渠先生张载,感怀西夏入侵,在年少时好学兵法,曾经上书范仲淹言兵事。而“先天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文名享誉千古,***功也十分昭著。张载上书时,范仲淹正是领辖陕西***事的最高长官。与范仲淹直接都统***事不同,在陆九渊的一生中,没有看到他督帅一方奋勇杀敌,即使像稼轩居士辛弃疾,聚集千人抗击金***的经历也未曾有过。
但是陆九渊主***荆门,为其地方长官之时,大刀阔斧改革弊***,却能看到他文武双全的才干,尤其是“武”的精神,尤为明显。他任用贤能、提拔人才,不计较资历出身,唯才是举。他清正廉明、秉公***,每有案件争讼,总是不拘早晚亲自受理。尤其教化与严惩齐用,文武相辅,刚柔并济,构建了良好的社会风气。外地商贩也纷纷来至荆门做生意,民事诉讼也越来越少,在陆九渊到任的第二年,来打官司的每月只有两三起。在古代只有陆九渊这样文武双全式的才士,能够为任一方,确是当地百姓之福。
崇文抑武的统治之术
主***一方,需要刚柔并济。治国兴邦,就更需要文治武功。可是历史学家雷海宗称秦汉以后的中国文化为“无兵的文化”,认为是中国文化中“尚武”精神和“武德”的消失。他还进一步指出,只有文武兼备的人才有坦白光明的人格,文武兼备的社会才是坦白光明的社会。重文轻武会使人文弱、柔佞、阴险,只知使用心计、欺诈,失去了光明磊落的风度,中国两千年来社会各方面的卑鄙黑暗都是武德发展不足的产物。
与之相反,共和国缔造者中的与,在青年时代对“武”的认识就超出常人甚远。青年时代的在写于1917年的《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指出:“国力恭弱,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此甚可忧之现象也。”并提出“欲文明其精神,先野蛮其体魄”的主张。也曾拜师于一代奇人韩慕侠的门下,专门习练武功。今天家喻户晓的故事里,73岁高龄游长江,不眠不休目理万机,都可以看出他们得益于“武”的影子,看到他们年青时代打下的良好身体素质——“***的本钱”。
其实中国历代帝王,对自身或子女的培育,也极其重视“武”的一面。从“马上得天下”的汉高祖刘邦,到“三千铁骑入关”的满清皇族,对皇子王孙的教育,无不是文武悉备。然而一经转到***权统治的层面,又都是“崇文抑武”,如出一辙。这种做法似乎也有所收效,只是最终结局,又往往都是自食恶果。譬如明朝将部队精锐全部放在镇守边关,意***削弱敌方***师力量,又能很好抵御外敌,不成想国内出了“来了不纳粮”的“闯王”,边关出了“冲冠一怒”的“叛将”,到头来逼得贵为皇帝的崇祯,只能寻短见。
“杯酒释兵权”的太祖皇帝,开启了大宋“崇文抑武”的步伐,太宗皇帝继任铲除异己清除隐忧,为打压地方***事势力,往往以身边的近臣小官,去地方督***一方大员。最后甚至到了一些文臣也觉得本朝崇文太过,抑武太甚。正是这种***策,使得大宋对“燕云十六州”的收复成为了“痴心妄想”,就连皇帝也被掳去,却只能偏安偷生。回想“黄袍加身”的陈桥兵变,不得不为三百年国祚的赵宋皇朝感慨万分。也正是这种国策,导致在中国历史上,武德的衰微,武士精神的焕发,也只能等待天才的出现。
重振武德的时代呼唤
封建皇权的统治术,导致中华积弊已久,沉疴难治。在甲午海战的惨痛之下,国家的腐朽,***治的衰败,***事的无力,国民精神的懦弱,深深刺痛着一位流亡在日本的年青人。当时西方和日本都不约而同地认为,“中国之历史,不武之历史也,中国之民族,不武之民族也”,这位年青人“吾耻其言,吾愤其言,吾未能卒服也”,于是他发愤落笔,写下《中国之武士道》,他就是梁启超。
梁启超从春秋、战国时期,选取了七十余位著名人物,作为中国武士道精神的体现者。这些人有不同的社会身份,地位迥异:既有君主、将***、宰相、太子这样的显贵高官,也有地方官员、陪臣、谋士、士兵;有侠客,有刺客,还有仆人、渔夫、民妇、屠夫等社会下层的普通人。但是这些人都有着一份共同的武士精神。他们重朋友、重道义、重名誉、重然诺,轻生死、淡功名,有血性、有个性,除暴安良、扶危济困、急人所难、行侠仗义,往往为了一句诺言而捐弃生命,为了名誉而抛头洒血。士可杀而不可辱,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后来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曾经回忆他的青年时代,他说“《中国之武士道》的长序一类文字是我的最爱好的读物”,“梁任公先生的言论披靡了一世”。梁启超在该书的长篇序言里带着悲愤的感情回顾了武士道精神归于瓦解湮灭的历程和原因,并指出这一精神的消失对中国民族性的戕害是中国近代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他一再发出令人悲伤的感叹: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梁启超认为,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专制***治体系之后,中国的武士道精神和传承其精神的人物就渐渐消失了。但是在梁启超心中,作为国家的官员,他们爱自己的国家,忠于职责,坚守岗位,国家的利益、民族的大义高于生命,当使命不能完成,国家遇到危难的时候,宁肯牺牲自己以维护生命的准则和使命的崇高,挽救国家的命运。梁启超更把孔子尊为中国武士道的第_人。他以孔子在外交场合不惧强大的齐国,勇敢坚定地维护并争取鲁国的国家利益为证,认为天下的“大勇”,没有超过孔子的,指出孔子一贯提倡尚武精神。
梁启超的过人识见,颠覆了一直以来人们对儒家,对孔子中庸、懦弱、无能的印象,让人们看到了孔子令人尊敬、值得崇尚的另一面。梁氏还以“新史氏”自号,在每篇之后所作评论,字字激扬,句句慷慨。古人的武士道精神跃然纸上,而梁氏那种期盼中华民族振兴的殷殷之情,对中华民族已经消失不彰的武士精神的追怀赞叹,更加影响了一个时代的青年。
中国“武”的精神,不是某种身份如武士、侠客、刺客,也不是某些行为如生猛、鲁莽、讲义气、敢拼命,而是一种刚健昂扬、积极果敢、有原则、有坚持、不苟且、不委琐的生活态度。这样的精神和态度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崛起和振兴所必需的。从孔子到梁启超,中华大地上的有为之士,莫不提倡文武并重。历来主张要革新国家,就要先革新国民的精神和思想。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更需要以先民的武德作为子孙后代的模范,为中华民族的尚武精神传承不息,做这一代人应尽之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