笏板,又称手板、玉板、朝板或朝笏,指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见时手中所拿的狭长的板子。《史记・夏本纪》注引郑康成曰:“笏者,臣见君秉,书思对命者也,君亦有焉。”其笏板的具体尺寸见于《礼记》,其中记载:“笏长两尺六寸,中宽三寸。”古代尺寸和今天的尺寸不同,一周尺相当于现在19.7厘米,两尺六寸相当于现今的51.22厘米左右,三寸为5.0厘米。河南省三门峡市博物馆收藏的两块明代象牙笏板,一为全板,长51.8厘米,国家二级文物;一为残板,残长37.2厘米,国家三级文物。两块象牙笏板表面均经过了抛光处理,整体光滑微弧,有类似木纹装饰***案,纹理清晰,细密均匀,象牙质地缜密,包浆肥厚,形制古雅。
笏板最初是做记录之用,因为那时尚无纸张,人们记录最方便的方法就是写在竹木片上。狭长的写字竹片、木片叫做简;宽厚的竹片、木片叫做牍;随身携带的竹、木牍则专称为笏,官员在朝廷上用的笏则称朝笏。
东汉时,随着造纸工艺的不断改进,纸张已逐渐成为主要的记录载体,但笏板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由于官员长期使用笏板,使得笏板逐渐成为中高级官员官阶、地位的象征。而笏板材质的不同又决定了官阶的高低。《礼记・玉藻》载:“笏,天子以球玉,诸侯以象,大夫以鱼须文竹,士以竹本。”由此看出,远在春秋时期笏板的第二层功能已经形成。而到唐时,笏板的这一功能已经完全制度化。《唐会要・舆服志下》云:“武德四年八月十六日,诏五品以上执象牙笏,以下执竹木简。旧制三品以下前挫后直,五品以上,前挫后屈。武德以来,一例上圆下方。”同时,唐代官员的朝服开始按一定颜色区别贵贱,宋代承袭唐制,大体为三品以上官员公服用紫色,五品用朱色,七品用绿色,九品用青色。因此,官员所持笏板亦须与服色相配,服朱色公服者用象牙笏,服绿色公服者用槐木笏。所以唐、宋时期规定在几乎所有重要场合都要拿笏板,以便于礼官安排相应的位次,也便于相互辨认。明朝在继承唐宋礼制的同时,又对官员笏板的使用作了明确规定,规定四品以上执象牙笏,五品官执木笏,《正字通》载:“明制,笏,四品以上用象牙,五品以下用木。”按此记载,三门峡市博物馆所藏的笏板当为明时四品以上官员所用。可以说这个阶段笏板基本只是官阶礼仪之用,记录的实用价值已无,倘若还有,莫过于起到挡住自己的脸,用以彰显龙威,上朝面见天子,眼睛要望着笏板,表示敬意的作用。到了清朝,因习俗及礼节不同,笏就废弃不用了。
然而在历代笏板中,象牙笏一直为较高官阶所用,这源于古人对象牙制品的一种认知。中国象牙雕刻历史极其悠久,从考古资料看,在大汶口出土的距今5000多年的文物中就有象牙梳子和镂空的象牙筒。20世纪70年代在广东佛山洞岩地区出土的4000年前的象牙杯、象牙梳形首饰,说明新石器时代我国已经开始雕刻象牙制品了。到西周时期,当时手工业称为“八材”,即珠、象、玉、石、木、金、草、羽,其中“象”是象牙雕刻和骨质工艺的泛称,说明到了周朝象牙雕刻已成为正式的手工业。不难发现,古人对象牙的这些物理特性早已熟识,象牙就以其光洁如玉、坚实细密的质地而被制成代表身份地位的象牙笏。
象牙如此受尊崇,除了本身的物理特性外,还源于古人对象的认识。据说象为摇光之星,只有在国泰民安时象才会出现。象又是地位和富贵的象征,因为象体大力壮,性情温顺,行为端庄,知恩必报,故被称为兽中之德者,备受人们的珍爱。它象征***通人和、太平盛世、百业兴旺、吉祥富贵。因此象牙也就成为笏板制作的重要材质之一。
笏板在古时如此重要,关于它的历史记载、遗闻和传说也就颇多,最著名的莫过于“笏囊”“击蛇笏”和“笏板鸡”的故事。《旧唐书・张九龄传》记载唐玄宗时“故事,皆缙笏于带,而后乘马。九龄体羸,常使人持之,因设笏囊”。
笏板从产生到消亡,经历了从实用到礼仪的嬗变,反映了中国长期以来社会官本位思想的泛滥。随着清朝的建立, 失去使用价值的笏板最终退出历史舞台,只能成为人类历史发展的见证之一。
作者单位:虢国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