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伦理小说范文精选

短篇伦理小说篇1

摘 要: 伊恩・麦克尤恩是二战后英国备受瞩目的一位小说家。他在文坛崭露头角的两部短篇小说集《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和《床笫之间》自发表以来评论界褒贬不一。文中的阴暗题材使评论界和读者倍感惊愕,麦克尤恩被戏称为“阴森的尤恩”。其中《立体几何》这篇小说通过描述一对夫妇的家庭琐事,以及丈夫在结尾处用神秘的几何变换把自己的妻子变没,揭示出作者对两性关系和家庭伦理的看法及二战后英国社会的一系列***治、文化变化。

关键词: 家庭伦理 性别***治 男性气质

伊恩・麦克尤恩(1948―)是二战后英国备受瞩目的一位小说家。他在文坛崭露头角的两部短篇小说集《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和《床笫之间》自发表以来评论界褒贬不一。文中诸如暴力、怪癖、乱伦等阴暗题材使评论界和读者倍感惊愕,麦克尤恩被戏称为“阴森的尤恩”。他笔下的主人面对社会有着深深的孤独感和幻灭感,他们抑或遭受童年创伤,抑或难以维持健全良好的人际关系,他们做出一些逾越道德界限的事情,让读者不禁倍感惊愕。他描写的通常是游走在社会边缘的个体及若干个体组成的家庭,他的小说虽然很少谈及社会层面的问题,但处处通过描写家庭的种种变化映射并传达自己的真知灼见。他的作品以大胆的描写和对人性黑暗面的无情揭露著称,其文笔犀利,题材广泛,以手术刀般冷静、精确的语言描写谋杀、暴力、怪癖、乱伦等阴暗题材,他尤其擅长描绘两性关系和家庭伦理,在《立体几何》中,我们看到了一段反常并且脆弱的夫妻关系。在故事的结尾,丈夫不堪忍受妻子的烦扰,利用从曾祖父笔记中学到的神秘几何知识使自己的妻子消失。正如作家余华在为《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译文作序中谈道:“他在写下希望的时候也写下了失望,写下恐怖的时候也写下了安慰,写下寒冷的时候也写下了温暖,写下荒诞的时候也写下了逼真,写下暴力的时候也写下了柔弱,写下理智冷静的时候也写下了情感冲动。”

传统的性别研究将重点放到支配性霸权主义男性气质之上,忽视其余另外几种男性气质的存在。同时,性别研究不仅仅局限于男性主人公的“男性气质”分析。“男性气质”作为一个中性的情感特质,已经跳出传统性别***治的框架,这意味着女性同样可以具备“男性气质”,这一点对于理解麦克尤恩的短篇小说及女权运动的演变过程会提供更广的思路和更宽的视角。评论界普遍认为麦克尤恩对于两性关系的刻画反映出自己的女性主义写作立场,他对于父权制下的社会规则和女性的“他者”地位感到不满。与此同时,他对于男性形象的刻画同样表现了一定程度的女性主义色彩。他笔下的男性主人公深陷男性霸权主义的泥潭,对自己的支配地位越发感到力不从心,不得不采取极端措施巩固已经摇摇欲坠的“男性沙文主义”。霸权性男性气质的危机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二战对英国的沉重打击,福利社会陷入停滞状态,女性主义运动的兴起都预示着变化的迫近。大到国际关系,小到家庭关系,两性关系都面临着深刻的变革。在20世纪20年代获得选举参***权的女性公民对于社会上的双重标准和来自父权制的压迫感到不满,她们争取同工同酬,反对性别歧视及对女性“第二性”的消解。二战后日渐式微的大英帝国在海外殖民地急剧减少,国内的女性主义运动不断壮大,“男性气质”面临的危机不言而喻。

根据康奈尔的划分,男性气质大体上分为支配型、共谋型、边缘型和从属型四种。其中,代表男权气概的支配型男性气质在小说里遭受来自反对父权制、本质主义的女性角色的挑战和反叛,体现了麦克尤恩对支配型及共谋型男性气质的憎恨,在麦克尤恩看来,支配型及共谋型男性气质不仅压迫歧视女性,还凌驾于边缘型及从属性男性气质之上。

“立体几何”讲述了一对婚姻步入七年之痒的夫妻间生活中的琐事及最终酿成的悲剧。小说里的丈夫是一个有些偏执的“厌女症”患者,终日沉溺于自己的曾祖父留给他的45卷日记的整理工作中,桌上的玻璃瓶里还摆放着他的曾祖父曾拍到的尼科尔斯船长的***。事实上他的曾祖父是个不切实际的空想家。“他喜欢以数学家自居,尽管他既未有过教职,又未曾发表过专著。他从不旅行,到死也没有上过《时代》杂志”。和自己那狭隘、耽于空想的曾祖父一样,小说里的丈夫整日足不出户,逃避工作和家庭责任,甚至不愿与妻子梅茜过夫妻生活。他的性功能障碍导致他封闭自己,而整理曾祖父的日记对他来说是一种男性气概的体现,因他可以进行智力思考,解决难题,锻炼思维,这是一种征服环境的壮举,反映了他为了抓住最后一根证明自己霸权和支配地位的稻草。τ谄拮哟迂梦中惊醒,他无动于衷;之后的一次肢体冲突,让他彻底丧失了对妻子的怜悯,与妻子的斗嘴更是全无作为丈夫的担当。妻子称:“你说话的时候,我感到自己就像一张纸,被揉成一团。”妻子受够了丈夫的自大和偏执,砸碎了桌上的玻璃樽,这使得丈夫最终起了杀心。失去了标榜男性气概的象征符号,丈夫决心要利用自己从日记里获得的几何“无平面的表面”谋杀妻子。他对妻子的厌恶和对日记的执着,反映出他极端的逻各斯中心主义的费勒斯中心主义倾向。在自己的支配霸权地位受到威胁和挑战之际,文中的丈夫以残忍的方式谋杀了自己的妻子。这种暴力的行为,恰恰反映了支配型男性气质遭遇的前所未有的危机。正如妻子对他的指责,男主人公丝毫不理会社会变革对家庭和个人带来的影响,而是“在旧纸堆上爬来爬去,像苍蝇叮在一坨屎上”。

通过分析他的短篇小说,可以看出个体、家庭成员之间的良好沟通与交流是一种可以拯救、重塑和谐家庭的力量。然而,渴求建立联系,与他人沟通的同时又会面临外界与自身的种种阻碍性、破坏性力量。比如男性霸权对女性的支配,人性丑陋面的欺骗、贪婪,童年创伤等。将家庭看作一个情感单元是社会学上的共识,家庭伦理作为一个系统、一个整体可以为我们提供一套可以预见的具有普适意义的模式,让我们认识到成功的家庭关系应该是怎样的,我们如何通过重新定义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寻找自身的价值。通过分析麦克尤恩的短篇小说――“立体几何”,可以看到小说中的家庭伦理所面临的困境,帮助我们建立一种良性的、和谐的家庭关系。成功的家庭伦理主要特征包括:成员发展为***的、有差别的个体,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开放性、建设性,和谐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而失败的家庭伦理则体现为:封闭的、无差别的个体,相互依赖,难以成长为***个体。

通过分析小说中男主人公的“男性气质”可以看出麦克尤恩早期的短篇小说一方面反映了作家反对父权制下男性中心主义对女性的歧视,另一方面,麦克尤恩对女性角色的刻画显示出其保守的一面。他笔下的女性角色所呈现的依然是传统的“天使或妖妇”形象。这些具有反叛精神的女性角色反映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性别***治领域发生的变化。但是对女性妖魔化和不切实际的刻画表明作者保守的一面,显示了他对当时女权主义运动持有矛盾心理。麦克尤恩的多篇短篇小说都将家庭作为关注焦点,绘制个人与家庭关系的方方面面及对社会的种种影响,揭示两性关系的疏离和家庭伦理的解体。

这一看似悖论的结论实际上真正反映了作家的创作就是对当时社会境况的一种真实写照,对于我们理解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性别***治领域里发生的变化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思。通过分析小说中体现的家庭伦理,我们可以看出家庭对个体的强烈塑造性力量及扭曲的家庭伦理对个人及社会的破坏性力量。小说“立体几何”反映出的“解体的家庭”,可以看出男性占支配地位,女性从属地位的家庭关系会使得夫妻无法通过适当方式表达情感,无法实现彼此的意志,会滋生家庭暴力、仇恨,以及种种创伤。家庭是窥探社会全貌的一面镜子,小说中体现的家庭伦理有助于我们认清社会变化和变革对家庭带来的冲击,能够帮助我们认清形势,采取合适的措施进行必要的社会干预,和谐的家庭伦理必然会带来整个社会风貌的焕然一新。通过考量小说中体现的不同家庭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当代社会家庭伦理的诸多问题,具有深刻的伦理学和社会学意义。

参考文献:

[1]Boone, A. Joseph, Cadden Michael. Engendering Men: the question of male feminist criticism[M].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2012.

[2]Bradbury, Malcolm. The Modern British Novel, 1878― 2001[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5.

[3]Bristow, Joseph. Sexuality[M]. New Critical Idiom: Routledge,2011.

[4]Hull, Carrie. The Ontology of Sex: A Critical Inquiry into the Deconstru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Categories[M].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2006.

[5]Jardine, Alice&Smith, Paul, ed. Men in Feminism[M].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2003.

[6]{纯.伊恩・麦克尤恩其人其作[J].外国文学,1998(6).

[7]王悦.析麦克尤恩《立体几何》:不可靠叙述的生成与阐释[J].外国文学,2010(1).

短篇伦理小说篇2

摘 要:作为日本耽美派代表作家,谷崎润一郎在其短篇小说创作中表现出鲜明的双重性,呈现出艺术与道德的种种冲突与矛盾。一方面,人物在自由意志的驱使下,漠视各种伦理禁忌,极力彰显其兽性因子,追求强烈的官能刺激,表达自我愚虐的快感和变态的***享受,表现出浓厚的颓废气息和恶魔倾向;另一方面,人物在理性意志的驱动下,恢复其人性因子,以善恶为标准约束或指导自由意志,对其为所欲为的言行举止进行深入的反思。如此,谷崎力求以唯美理念来塑造的艺术形象在其创作实践中却无法摒弃伦理道德原则,其笔下的人物时常会在极度的痛苦与焦虑中承载和展现作为人所具有的道德重荷。当人物伦理身份发生转变,面临生与死的伦理选择时,他们通常会以一种歇斯底里的行为方式和一种撕心裂肺的情感体验,来传达内心的苦闷与绝望,并在情感宣泄之后义无返顾地选择死亡或者一种背德者的生存方式。这种嗜美成恶的艺术表现方式不仅成为了谷崎艺术思想的独特呈现方式,而且还传递了文学的道德教诲功能。这些充分说明了谷崎“为艺术而艺术”的文学主张应该回归到伦理的艺术轨道之上,其笔下的人物才是一个个富有生命的人,而不是被任意***解和断裂的人。

关键词:谷崎润一郎;短篇小说;文学伦理学批评;伦理内涵

中***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17)03-0183-09

作者简介:张能泉,湖南科技学院中文系副教授(湖南 永州 425199)

引 言

日本现代作家谷崎润一郎在其短篇小说创作中虽然始终坚持唯美主义的文学主张,但是其塑造的人物形象却没有摆脱伦理道德的约束。他们以其特定的伦理身份在其特定的伦理环境中生动展示了艺术与道德的种种冲突与矛盾。当前学术界对于谷崎文学的研究虽然具有较为丰硕的成果,但是关于谷崎短篇小说的艺术与道德的双重性选择与书写问题研究较少。为了深入理解谷崎文学的特质,选择其短篇小说为研究对象,通过其笔下的人物伦理关系梳理与伦理内涵的阐释,解读其文学伦理的特性,无疑对深入理解谷崎文学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将结合具体作品对谷崎短篇小说展开伦理解读,阐述其小说的伦理内涵,阐释其笔下人物恶行背后的道德教诲,从中发现其艺术主张与其艺术实践的不一致性,凸显其文学艺术创作之路的独特性,即表现出在艺术与道德之间游走与徘徊。

谷崎立足于“为艺术而艺术”的文学理念,以追求自由为其文学创作的主旋律,通过对女性之美的呈现来书写人性的真实,表达作者对美的礼赞和崇拜之意。事实上,谷崎在其短篇小说的创作实践中无法脱离社会伦理道德的制约,小说中人物复杂的伦理关系使其作品含有更加丰富的伦理内涵。在谷崎看来,一切美的东西都是强者,丑的东西都是弱者。文艺世界中的美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表现出来,既可以是一种优雅和高贵的姿态,也可以是一种颓废和怪异的形态。他认为:“说起行为上的恶趣,可谓驳杂繁多,林林总总,但最能吸引和震撼我的当属那种惨烈的行为和凄惨的场面。诚如开篇所述,那种惨烈残酷的行为与场景所带出来的恶浊氛围,对我来说,培育了一种美好难尽的幻想。”1然而,这种怪诞之美离不开作者的艺术激情和高超技巧。因为“绝妙的艺术世界里,如果抛开思想深度的问题,总会以某种形式不经意中扣人心弦,有一种震撼人心的伟力。这种力量比起任何思想和理论的力度都要深切,更为直接地铭感肺腑,传递神韵。这也正是艺术的难能可贵的地方”。因此,“文学作品如果没有充溢艺术激情,不管它是鸿篇巨制也好,无论其架构气势如何宏大,断然不能说它是杰作”2。为此,谷崎在其文学中时常以丰富的想象来虚构荒诞离奇的故事情节,在丑恶、颓废的艺术世界中寻求美,彰显美和Y赞美。然而,谷崎文学世界中的美是一种偏执之美,是一种在官能刺激中通过施虐或受虐的形式所寻求的有悖于常理的畸形之美。在这里,谷崎以女性官能享受代替情感判断,以激情书写代替理性审视,试***将社会道德与伦理规范尽可能地排除在他精心营造的艺术世界之外。可是任何文学创作都不可能摆脱现实社会,因为一切文学创作都源于现实生活。如此一来,文学创作也就无法脱离伦理道德的影响,在文学世界中也就无法找到任何可以超越道德的文学作品。更何况,“文学的产生是有目的性的,这个目的就是教诲。文学伦理学批评认为,文学的基本功能就是教诲功能。文学的教诲是读者在阅读文学的审美过程中实现的”3。因此,谷崎在文学创作中虽然竭力摆脱伦理道德的羁绊,立足于唯美理念,但在其文学作品中却清楚地表现出伦理意识,具有其教诲性,形成了一种游走在艺术与道德之间的文学现象,构成其文学独特的思想张力。

作为一位主张艺术至上的文学家,谷崎非常注重文学创作的非功利性。他认为艺术应该脱离现实而存在,艺术家不能将世俗的伦理道德观念渗入其文学之中,艺术的精髓在于传递一种没有道德色彩的美,这种美仅存在于非功利的感性世界之中。因此,艺术的真谛并不是某种思想或者精神的传达,它仅是感性世界的真实呈现。纵观谷崎文学创作,从《刺青》(1910)到《疯癫老人的日记》(1961),从《麒麟》(1910)到《钥匙》(1956),谷崎在其文学创作中非常推崇艺术创作的纯粹性,可以说,实践不涉及道德的纯美理想是其小说创作的重要主题。与同时期具有唯美倾向的永井荷风不同,谷崎将这种文学创作的无功利性推向了极致。他推崇以享乐主义为核心的艺术至上论,沉溺并局限在通过女性的肉体书写来发现和挖掘美。可是,谷崎笔下的美不是一种理性之美,而是建立在诸如性欲、嗜虐、变态、幻觉与想象等基础之上的感性之美。因此,谷崎所倡导的艺术之美是以一种充满活力的病态形式所呈现出来的一种强烈而奇异的官能之美。

为了艺术性地表达这种官能之美,谷崎在其小说中善于刻画恶魔型女性形象,这种类型的女性并非因相貌出众而受到男性的追捧,而是因其妖艳、妩媚备受他们的青睐。譬如,《麒麟》中的南子夫人,《杀艳》(1918)中的阿艳,等等。她们以其独有的感官之美征服男性,使其在近乎变态的施虐或受虐中获得生理的快感,进而赢得男性如痴如醉的跪拜和礼赞。这种从荒诞、怪异的世界出发,追求美与丑的价值颠倒,从丑中求其美,从赞美罪恶中来肯定善良,以自我和人性的***为基调,展现对女性美和官能美的绝对忠实,成为谷崎文学的一大特点。因而,谷崎所倡导的美不是一种合乎常理的美,而是一种恶魔式的美。这种美以展现女性肉感和病态欲望为基础,在彻底的感官享乐中摒弃任何精神,放弃任何道德,让人物在官能的享受中体验美的存在。谷崎在此向众人开创了一个别样的艺术世界。在这里,思想没有存在的理由和价值,因为“无论多么高尚的思想也是看不见、感受不到的,思想中理应不存在美的东西”1。在这里,只有女性的肉体才有资格成为美的传达者,因为最美的东西在谷崎眼里就是女性的肉体。谷崎笔下的女性肉体不仅可以在质感中传递生机,而且还可以在鲜活中洋溢生命的激情,在对肉体官能描述中产生一种令人神秘的感觉,并从中真切地体味到令其难忘的快感。“迄今,明治现代文坛无一人能亲手或未曾想过要亲手开拓艺术的一个领域,而谷崎润一郎却完成了,并取得了成功。换句话说,谷崎完全具备现代作家群众任何人都没有的特别的素质和技能。”2虽然永井荷风的评价有夸大之嫌,却一语中的地揭示了谷崎文学独有的特点。这一特点可以概括为谷崎通过描述施虐或受虐的场景,在残酷中呈现女性的艳冶之美,在病态中展现艺术的迷人之魅。正如桥本芳一郎在《谷崎润一郎的文学》中写道:“就谷崎润一郎文学而言,学界少有异论。无论人生还是艺术,谷崎都持美的至上主张,完全优越于人类、社会和道德,他以美的宗教作为其根本信念,将女性肉体视为美的极致呈现于他的文学之中,将沉湎于官能之美视为人类存在的姿态加以讴歌,这几乎就是他文学创作的动机。”3因此,谷崎文学具有颓废性、恶魔性和异常性的特点。

恋物癖是指在强烈的性欲望驱使下,收集异性使用的物品或钟情异性身体的某一部位。通过凝视、接触异性物品或身体来刺激官能享受,从中获得性欲望的满足。恋物癖患者往往无视道德和伦理的约束,以满足个体欲望为初衷。谷崎的小说随处充盈着有关恋物癖的描写。《刺青》中清吉对年轻女子之脚的迷恋、《富美子的脚》(1919)中V越老人对富美子之脚的痴迷、《疯癫老人的日记》中卯目督助对飒子之脚的跪拜以及《恶魔》中佐伯对照子所使用的手帕的垂青等,都充分体现谷崎文学具有浓郁的官能性和颓废性。在这里,美所呈现出来的世界似乎与世俗的伦理道德无关,美存在于官能的刺激之中,存在于施虐或受虐的享乐之中,存在于幻美的想象之中。谷崎笔下的美食、美人、美景和美物,不仅是一种美的存在方式,更是人们摆脱世间伦理道德约束之后,艺术体验与想象的结果。《金色之死》(1914)中的冈村、《被弃之前》(1914)中的幸吉、《饶太郎》(1914)中的饶太郎、《杀艳》(1915)中的庄太、《病蓐的幻想》中的他、《人鱼的叹息》(1917)中的孟世涛、《异端者的悲哀》(1917)中的章三郎、《褴褛之光》(1918)中的青年人A、《两个幼儿》(1918)中的千手丸、《鹤唳》(1921)中的靖之助、《春琴抄》(1933)中的佐助等,这些男性主人公都有一个鲜明的特征,这便是通过对女性官能之美的感受,在一种诡异的情绪中寻求一种微妙而又细腻的幻想之美。虽然这是一种脱离实际的虚幻之美,但正是这种具有强烈主观情绪的梦幻般的虚构世界,充分体现了谷崎对美的理解和叙说。正如当代留日作家陈希我和林祁那样,善于在“享虐”与“性越境”中来构建其独具个性的性别话语4。所以说谷崎文学创作中出现的恶魔型女性是作者反抗封建伦理道德的体现,因为传统的伦理道德是对人性的一种禁锢,尤其是对性与爱的一种压抑。谷崎以女性官能的书写和近乎病态的行径来抵抗和抨击一切束缚人性的道德观念,寄予了他对艺术之美的憧憬之情和追求之意。谷崎所描述的这种艺术世界是以女性肉体为描写对象,在极具官能性的描绘中,通过施虐与受虐,表达作者对传统伦理的极度不满,以求在罪恶的世界中获得心灵深处的解脱,并以一种离经叛道的方式寻找个体存在的价值。

任何文学创作都无法摆脱伦理道德的影响,换而言之,只要有文学创作就会与伦理道德有着不同程度的联系。文以载道者认为文学艺术的使命在于向人们传达某种道德;在唯美主义者眼中,文学艺术则没有任何功利性,它是***存在的自在体,与伦理道德无关。事实上,无论是文以载道者还是唯美主义者本身就没有否认文学艺术与伦理道德的关系,只不过两者采取了较为极端的形式来处理这个问题而已。就谷崎而言,虽然他极力主张文学艺术的无功利性,强调文学艺术就是一种无目的的存在,反对任何形式的道德说教,“义无反顾地将艺术的非功利性奉为其艺术的最高信条”1,但是在其文学创作中仍旧摆脱不了世俗伦理道德的影响,道德观念与伦理意识总会以各种方式,如家庭伦理、社会伦理形式出现在他的文学作品之中。对此,谷崎在《为人父亲》(1916)中结合自身的作体验,总结了艺术与现实人生之间的关系。“对我来说,第一是艺术,第二是生活。最初尽可能使生活与艺术一致,或者努力试***让生活隶属于艺术。我写《刺青》、《被弃之前》、《饶太郎》的时候,这似乎是可能的。或者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我极其秘密地实现了我的病态的官能生活。(省略)比起生活来,艺术更优先。只是今天,这两者存在轻重之差,一时难以完全分割。我的心思考艺术的时候,我憧憬恶魔的美。我的眼反观生活的时候,我受到人道警钟的威胁。”2由此可见,谷崎虽然一心向往艺术的非功利性,并试***潜心于自我营造的艺术世界,从中摆脱世俗樊篱的束缚,在充满幻想和病态的艺术中书写自我的真实存在。然而,文学艺术的社会本质决定了它不可能脱离社会现实而***存在,作家不可能逾越现实生活而进行文学创作,因为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本源,那些试***脱离现实生活的艺术创作既不符合作家创作的实际情况,更不符合艺术创作的规律。即便是那些提倡“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主义者,他们对文学与道德论述也是矛盾的。

虽然谷崎小说具有浓郁的甘美而又芳烈的恶魔气息,充斥着病态而又畸形的享乐情绪,但字里行间依旧流淌着现实生活的余韵。正如日本多位谷崎研究者所言,谷崎文学体现的颓废、病态、甚至畸形的性倒错等非现实性因素都是一种表层现象,其实质不过是作家通过这种与众不同的表现方式来抒发自我的人生体验和对现实社会种种不合理性的反思。如小宫丰隆在评价《刺青》时就说道:“作品虽有波德莱尔的影子,充盈着肉的味道,但是作品仍有阳刚之气,留有现世的气息,更具有元禄时期的味道。”3佐藤春夫在《谷崎润一郎 其人与艺术》中也这样论述,“伪恶者谷崎润一郎只不过是借用异端者之名,作品中缺乏异端者的面影,是对骨肉亲情的怀念”4。由此可见,谷崎文学其实具有内在的矛盾性。一方面它极力推崇美,通过对偏执之美的书写强调艺术高于生活;另一方面这种恶魔之美的呈现背后又留有世俗伦理道德的影子。作品中诸如父与子、母与子、兄与妹、兄与弟、夫与妻等家庭伦理的书写,以及师生之间、朋友之间、同事之间等社会伦理的描述,这些都表现出较为浓厚的社会现实性。伦理身份不仅制约着人物之间对美的追求程度,而且影响着他们对美的实现方式。

文学伦理学批评认为人之所以为人在于其具有理性意志,能够有效控制自由意志,使人在面对伦理问题时,可以进行相应的伦理选择。文学作品正是借助艺术的魅力来呈现理性意志与自由意志的交锋情景,促使人物进行伦理选择,进而表达其道德与伦理的教诲功能。因此,“文学伦理学批评不仅从人的本质的立场理解伦理选择,而且认为伦理选择是文学作品的核心构成。文学作品中只要有人物存在,就必然面临伦理选择的问题。”1对于提倡文学就是人学的谷崎来说,其创作的文学作品理所当然也就会出现一系列的伦理问题。其中,谷崎唯一一部自称是其自传性作品的《异端者的悲哀》就是典型。关于这部作品,谷崎在其散文《异端者的悲哀・前言》中写道:“据他们的看法,在这篇小说的背后,流淌着一种我的笔尖自然流露的情绪,一种相当罕见的昭然若揭的道德操行。而且,篇中所到之处父子的冲突都相当露骨,作者毫不吝惜地进行了刻画。父子之间相互辱骂,言辞简直不堪入耳,这种场景的叙述,似乎让人隐约感到过于尖刻了点。因此,总体上来说,这是一部于世道人心颇有裨益的作品。”2由此可见,该小说的确具有浓厚的伦理意识和文学教诲功能。

在这里,谷崎通过塑造主人公章三郎形象来演绎理性意志与自由意志、兽性因子与人性因子等一系列伦理问题。自以为拥有艺术才华的章三郎出身于一个穷困潦倒的家庭。由于不满眼前的困境,他时常会沉醉于自我幻想之中。然而,其孤僻与高傲性格使得章三郎不仅对现实生活抱怨不已,而且还与它格格不入。在处理朋友问题上,“他从来就不觉得有必要对朋友真心交往。”一旦与铃木、Q、S等朋友见面,他总是表现出一幅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样子。因此,“章三郎对世上之人――朋友,不可能产生更深的情分”,因为“他不但完全欠缺亲切、博爱、孝敬、友情这些道德上的情操,甚至连感受这些情操的他人的心理也无法理解”3。在处理家庭问题上,他更是不顾家庭伦理的禁忌,不断上演与家人的伦理冲突。面对妹妹,身为兄长的章三郎从未遵从兄妹之间应有的骨肉之情,“对妹妹的疾病一次也没有表达过作为兄长的关怀”,甚至诅咒妹妹“说不定今晚就会死掉”;4面对父母,身为长子的章三郎也从不遵循父母与儿子之间的伦理,时常与他们就琐碎之事争论得面红耳赤,甚至恶言相向,武力相逼。然而,“尽管如此,章三郎也从未打算认错道歉”5。尽管现实生活中的章三郎无视世俗伦理与道德对其言行举止的约束,任其自由意志的驱使,孤芳自傲,我行我素,极力表现出背德者的一面。可是一旦耽于幻想,他就会不由自主地对现实中那个为所欲为的章三郎进行强烈的道德批判和严厉的良心谴责。譬如,在处理唱片机事件时,现实中的章三郎完全不顾家庭伦理的束缚,表现出唯我独尊的行为。一旦进入幻想,其内心深处很快就会发出一种道德批判的声音,来强烈谴责现实中那个肆无忌惮的章三郎。“你怎么这副模样?不惜怒目相向,从父母、妹妹那里抢夺来的唱片机就能够使你那么快乐?除了这样的事情,难道世界上就再也没有让你快乐的东西了?”6“像你这样的人如果继续傲慢自大行逆天之事,最终只能够变成狂人。难道你仍旧不打算改变你的生活吗?”7在这里,很显然幻想中的章三郎代表斯芬克斯中的人性因子,表现出了鲜明的理性意志。它一方面对现实中章三郎的是非善恶进行了强烈地道德斥责,另一方面又极力劝说F实中的章三郎应该立即弃恶从善,做出合理的伦理选择,以避免因继续受到兽性因子的驱使而做出违背伦理的事情。如果说幻想中的章三郎具有人性因子的特性,那么现实中的章三郎则显然代表了斯芬克斯因子中的兽性因子。在其驱动下,章三郎漠视现实社会中所存在的伦理禁忌,选择以激进的方式来对抗家庭伦理的约束,给其家人带来了莫大的身心伤害。于是,谷崎笔下的章三郎不仅具有双重人格的特点,更是体现了文学伦理的教诲价值。具体来说,现实中的章三郎是自由意志的言说,而幻想中的章三郎则理性意志的书写。这两种意志的有机结合不仅构成了完整的章三郎形象,也构建了人物独有的道德价值。作为一个道德形象,章三郎这个人物形象地向人们展示了理性意志与自由意志、兽性因子与人性因子如何影响个体的伦理意识与伦理选择。失去人性因子中理性意志的指导,那么兽性因子中的自由意志就会失去控制,章三因此而灵肉分离,善恶不分,伦理沦丧,与禽兽无异。因此,合理调节理性意志与自由意志的关系,协调好人性因子与兽性因子的比例,对于促进个体健康发展和人类和谐进步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由于所有叙事作品都具有相应的道德教诲意义,因而谷崎在其短篇小说中也就无法规避伦理道德问题,其唯美理念与伦理道德之间就会存在明显的矛盾。为了调和这对矛盾,谷崎在其短篇小说中精心组织了人物的伦理关系。“伦理结构指的是文本中以人物的思想和活动为线索建构的文本结构。伦理结构有四种基本构成:人物关系、思维活动(包括意识结构和表达结构)、行为和规范。”“无论人物关系、思维活动、行为和规范,它们都不是***存在,而是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复杂的整体伦理结构。”1谷崎短篇小说的伦理主题及其艺术表现从某种意义上就是缘于作者对作品人物伦理关系的精心安排。其中,《麒麟》就是其代表性作品之一。

小说向读者讲述了一个简单的故事:为了宣扬自己的学说,孔子离开了鲁国,带着弟子前往卫国。受到了卫灵公的热情款待后,孔子决心游说卫灵公接受自己的学说,弃恶从善,摒弃私欲,励精***治,力争成为一名受人敬重和爱戴的明君。刚开始,卫灵公欣然接受了孔子的儒家伦理思想,决定痛改前非,洗心革面。可是,随着妻子南子夫人的干预,他最终因无法抗拒妻子的美色而前功尽弃。孔子也因此离开了卫国,前往他国继续自己的传道生涯。小说实际上是以南子夫人为美的代言者和以孔子为德的代言者之间,围绕卫灵公所展开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斗争。小说一发表就引起了日本文坛的关注。其中,本间久雄的评论最具有代表性。他认为《刺青》《麒麟》等谷崎文学具有浓郁的唯美与官能倾向。“在我国文坛,就代表所谓唯美主义倾向,乃至官能派倾向这点来说,毋庸置疑,谷崎占有最具独特的位置。”2然而,小说在体现唯美理念与官能色彩的同时,借助其伦理结构艺术性地表达了作品的伦理主题。作为作品伦理结构的一种基本构成方式,人物关系主要指不同人物之间的关系,不同的人物关系不仅可以形成一种复杂的伦理结构,而且还是人物之间不同伦理矛盾和冲突的载体。3因而,理清作品的人物关系对于解作品的伦理结构具有重要的价值。就《麒麟》而言,小说通过讲述孔子游说卫灵公的故事给我们展现了三组人物关系,它们分别是孔子与卫灵公、孔子与南子以及卫灵公与南子。

在第一组人物关系中,双方具有清晰的伦理关系,其一为主客关系,其二为师生关系。卫灵公迎接孔子的情景便印证了一点。“灵公远离夫人与其他所有的女子,将浸有欢乐之酒的嘴巴漱洗干净,穿正好衣冠,将孔子请到一室,听取富国强兵的天下之道。”4在这里,谷崎通过卫灵公拜师学艺时的细节描写,形象地展现了此时的卫灵公理性意志占住了主导地位,能够自觉地尊师重道。然而,随着南子夫人的干预,他们之间的双重关系逐渐演变成单一的主客关系。面对前来布道的孔子,卫灵公再也没有之前的尊师重道之情,而仅是以待客之道对之。作者在小说结尾处以简笔描写卫灵公在黄河之滨送孔子出境的情景就是说明。“在黄河与淇水交汇的商墟之地,卫国都城的街道上走着两辆马车。”“孔子一行又踏上了前往曹国的传道之路上。”5两处描写虽用语精练,但人物关系的微妙变化却显而易见。正是这种变化能够将人物伦理观念的变迁表现得淋淋尽致。由此可见,人物关系的精当处理不仅有利于刻画人物形象,而且还有利于表现人物的伦理观念,体现作品的伦理教诲功能。在这里,南子夫人的出现对改变卫灵公与孔子的关系起到了重要作用,具有相应的伦理性质。行为是思维的外在表现,也是思维的客观载体。因此,卫灵公对孔子前后态度的变化,不仅是其伦理观念发生变迁的外现,也是其伦理思想的客观呈现。

在第二组人物关系中,双方的伦理关系有些复杂。表明上他们是主客关系,可实际上又存有师生关系的嫌疑。这种双重伦理关系在南子夫人会见孔子的过程中表现得比较突出。一开始,彼此的言行举止都遵循了主客伦理的要求。“孔子及其一行在南子的宫里等候,面北稽首。”“夫人低头向一行人答礼。”1可是,这种伦理规范在随后的会见中就被彻底的颠覆了。还没等孔子说话,南子夫人就率先向孔子大力鼓吹享乐主义的生活方式。“我有各种各样的美酒和杯子,如同香气可以使你苦涩的灵魂吸入甜美的汁液一样,滴滴美酒也可以让你严肃的身体得到舒适和安乐。”2面对南子滔滔不绝的言说,原本能说会道的孔子此时完全处在了被动的位置,因槟献臃蛉说难月廴猛菩腥恃У目鬃鱼枫凡话玻诚惶诚恐。伦理身份的变化使得孔子就如同一个犯了错的学生正默默地听取南子老师的教诲。这种富有戏剧性的一幕不仅表现了艺术至上与伦理道德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而且也说明人物伦理关系的变迁可以直接影响其伦理效果。具体来说,在这场美与德的较量中,南子夫人占据了明显的优势,掌控了绝对的话语权。相反,孔子则处于劣势,近乎于一位失语者。教师的身份赋予南子言说的权利。学生的身份则使能说善辩的孔子在南子面前只能沉默寡言。因此,他们的言行举止都符合各自的伦理规范,具有相应的伦理效果。同时,作品通过南子夫人反客为主式的言行举止表达了唯美的观念。

在第三组人物关系中,双方的伦理关系更显复杂。作为谷崎精心塑造的一位恶魔之美的代言者,南子夫人既是卫灵公的妻子,也是他的臣子。双重伦理关系却使得她在与孔子的夺夫行动违背了道德准则的要求。“在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体系中,伦理主要指文学作品中在道德行为基础上形成的抽象的道德准则与规范。”3因此,无论是身为妻子的南子,还是作为臣子的南子,她都应该具有贤良淑德的美德。然而,她为了推崇享乐主义的生活方式,不仅对卫灵公采取软硬兼施的办法,以色诱的形式威逼利诱卫灵公放弃孔子的道德说教,让卫灵公对其产生恐惧。“您绝不是能够违背臣妾意愿的强者。您真是个可怜的人。世间再没有比不拥有属于自己的力量的人更可怜啦。臣妾可以立即将您从孔子的手中抢夺回来。您的嘴里刚刚说出一番光明正大的话,可是您的眼睛不是已经恍恍惚惚地看着我的脸吗?臣妾有夺走一切男子灵魂的方法。”4可以说,夫人的言辞中无不隐藏着一种咄咄逼人的威力。也这是这种威力让曾信奉孔子的卫灵公重新回到了她的身边。“我憎恨你,你是个可怕的女人,你是让我灭亡的恶魔,可是,我无论如何也离不开你。”5就这样,南子夫人在自由意志的驱使下违反了夫妻伦理与君臣伦理的道德规范,做出了非理性的伦理选择。作为美与恶的化身,南子夫人在激情与欲望的驱动下失去对自由意志的控制能力,无视自己的双重伦理身份,突破了伦理禁忌,破坏了伦理秩序。如此一来,作品所表达的唯美思想在其行为中得到了有效的表现。与此同时,双重伦理身份使得南子夫人的伦理选择产生了强烈的伦理效应,赋予了作品浓郁的伦理特性。

作为谷崎短篇小说的代表作,《春琴抄》也是借助巧妙的人物伦理关系来调和艺术至上与伦理道德的矛盾。小说一经问世,就赢得了评论家的高度肯定与赞许。川端康成认为小说“令人叹为观止,无法用语言形容”1。正宗白鸟也评价小说为:“简直已超越圣人,无多加一句话的余地。”2小说之所以获得评论家们如此高的评价,其原因之一就在于谷崎对春琴之美的礼赞不是源自对人物的直接描述,而是通过人物之间微妙关系的变化展现出来。简要来说,作者在作品中安排了佐助与春琴之间的三种伦理关系,其一是主仆关系,其二是师徒关系,其三是夫妻关系。正是这三种关系不仅表达了谷崎“为艺术而艺术”的文学主张,同时也流露了他的伦理意识和道德取向。

佐助十分清楚春琴一家是他世世代代的东家,自己的言行应该符合仆人这一伦理身份的道德准则。因此,他在礼节上严格恪守主仆之礼。“带路的时候,佐助总是将左手举到春琴肩膀一样高,手心朝上,以迎接春琴的右手。”3与此同时,首次见到春琴的佐助却认为“春琴闭着的双眼要比她的姐妹们睁开的双眼更加明亮、美丽,这张脸蛋本来就应该配上这一对闭上的眼睛”4。这种与众不同的感受描写为其刺瞎双眼守护失明的春琴埋下了伏笔。面对春琴高超的琴艺,佐助对其钦佩之情油然而生。为了尽可能到达春琴的技艺,他躲在壁橱中练习弹琴长达半年之久。练琴被人发现后,他成为春琴的弟子。身为仆人与学徒的佐助,爱上自己的主人与师傅春琴,并与之生子,这种行为显然有悖于义理,违反了伦理禁忌,其伦理犯罪行为必然会受到相应的伦理惩罚。当佐助与春琴之间由主仆与师徒关系变为夫妻关系时,他们的乱伦行为受到了严厉的伦理处罚。对春琴来说,她遭到了***的夜袭,脸部被开水烫伤,娇美的脸蛋惨遭毁容。对佐助来说,他用细针刺瞎了自己双眼。可以说,他们为彼此的乱伦行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文学伦理学批评认为禁忌是维系伦理秩序的核心因素,也是人类社会伦理秩序的有效保障。因此,伦理禁忌不仅是悲剧的基本主题,也是其他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在这里,既然佐助与春琴之间是主仆与师徒关系,那么他们就理应遵循师道,以理性意志控制好各种自由意志,以防因情欲的引诱而做出乱伦的行为。然而,他们在各自欲望的驱动下忘记了自己的伦理身份,失去了对自由意志的控制,突破了主仆与师徒伦理的禁忌,做出了非理性的伦理选择。他们的伦理惩罚实际上是在告诫人们如果违反伦理禁忌将引发严重的后果,揭示出伦理禁忌对维护秩序的重要性,体现了小说的教诲作用。

如果说佐助刺瞎双眼是一种伦理惩罚,那么他这种行为也体现了佐助对美的渴望与憧憬。无论是作为她的丈夫,还是作为她的徒弟,他都应该尽全力好好照顾春琴。然而,面对突遭毁容的春琴,佐助却用细针亲手刺瞎了他的双眼。他之所以如此是为了在自己心中保留他所爱之人的美貌形象。“师傅,我已经瞎了,一辈子看不清您的脸了。”“今天失去了外界的眼睛,却打开了内界的眼睛。啊!这才是师傅真正居住的世界。他感到自己这次终于能够与师傅住在同一个世界了。”5佐助的这种行为是出于对美的礼赞,显然与传统的伦理观念不符合。然而,佐助的自残行为却有利于他将春琴的美永久地定格在自己的心中。这也正是谷崎唯美理念的一个重要体现。因为在谷崎眼中美不是某种精神的言说,它仅是某种官能的享受,当承载官能感受的载体失去时,美就只能留存于想象之中。在这里,佐助对春琴之美的感受依靠眼睛获取,现在春琴娇美的容貌因遭到毁容而消失。那么,对佐助来说,保留美的最佳方式就是残酷地刺瞎自己的双眼,只有亲手毁掉眼睛这种感受美的生理感器官,春琴之美才能长存,才能永恒。因此,佐助刺瞎双眼虽违背了伦理道德,但却是保持美的最佳途径,也是对美的一种最高礼赞。谷崎就这样通过人物伦理关系将伦理与艺术有机地调和在一起,既可以以此表现文学的教诲功能,又可以借此传递自己的唯美主张。

Y 语

综上所述,谷崎之所以倡导“为艺术而艺术”的文艺主张,其目的是要强调文学创作的非功利性,以反对明治后期日本文坛盛行的“文以载道”思想。然而,就其文学创作实践来看,谷崎并没有真正脱离伦理观念对其创作的影响,其笔下的人物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伦理意识,呈现出享乐主义或者利己主义的道德倾向。这种伦理意识与谷崎所宣扬的唯美主义文学理念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对比,其文学作品也因此形成了一种在艺术与伦理之间的张力,寄寓了作者对艺术之美的强烈向往和不懈追求。主观上,他强调文学的非功利性,倡导为艺术而艺术的文艺主张,但客观上却又在其文学创作中以伦理叙述的形式表情达意,塑造了许多同现实伦理密切联系的道德形象。这些人物形象表面上具有唯美的特质,实际上却具有浓郁的教诲的意味,带有浓厚的伦理色彩。因此,谷崎文学以追求纯美为亮点,其艺术实践却依旧没有脱离伦理的影响,艺术至上与伦理叙述构成了谷崎文学的艺术魅力。为了巧妙处理艺术理念与创作实践之间的矛盾,谷崎在其短篇小说中精心安排了人物之间的伦理关系。这些人物伦理关系的建构,不仅形成了作品的伦理线,也构成了作品的伦理结。这种由伦理线与伦理结交织而成的小说结构使得谷崎文学中的美的承载形式发生了改变,其笔下的人物伦理关系有效书写了作者的唯美理念与伦理道德,随着这种言说形式的拓展,谷崎文学中美的内涵也随之变得更加丰富和深厚。

Wandering between Art and Morality

――The Literary Ethics Interpretation about Tanizaki Junichiro 's Short Stories

Zhang Nengquan

Abstract: As a representative aesthetic writer in Japan, Tanizaki Junichiro appears a distinct duality in his short stories, showing various conflicts and contradictions between art and morality. On the one hand, the characters under the control of the free will ignore the various ethical taboos, strongly demonstrate its animal factors, pursue strong functional stimulation, express self-ignorant pleasure and abnormal sensual enjoyment, and show a strong decadent atmosphere and demon tendency . On the other hand, the characters under the control of the rational will drive restore its human factor, with good and evil as the standard constraints or guidance of free will, whatever they want to carry out in-depth reflection. In this way, Tanizaki tries his best to create the artistic image with the aesthetic idea, but he can not abandon the ethical principle in his creation practice. The characters in his novels often bear and show the moral heavy burden as the human in the extreme anguish and anxiety. When ethical identity changed and faced ethical choices of life and death, they often convey a sense of anguish and despair in a hysterical way and a heartbreaking emotional experience, and after emotional catharsis of the right to choose death or a way of survival. This kind of artistic expression of the addiction to the beauty into evil not only becomes a unique presentation of Tanizaki's artistic thought, but also imparts the moral education function of literature. This fully shows the literary proposition of Tanizaki’s “art for the arts” should return to the ethical art of the orbit. The characters are described as a life of a person, rather than being arbitrarily illustrated and broken people.

Keywords:Tanizaki Junichiro; Short Stories; Literary Ethic Criticism; Ethical Connotation;

短篇伦理小说篇3

生理学,性别和感情:论振奋

“伦理转向”与修辞叙事伦理

叙事伦理:故事、话语与阅读

学术史视阈下的比较叙事学

叙事理解的认知理论辨析

小说中背景故事的分类和功能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叙述聚焦研究

自我生命意识的觉醒:《砖巷》叙事艺术

认知叙事学视野中的小说人物研究

非自然叙事,非自然叙事学:超越模仿模式

论第一人称叙事小说对模仿认知的违背

论虚构性的标记:一种叙事学的角度

虚构与移情伦理的悖论:重读狄更斯的现实主义

拙劣的情节把戏、情节漏洞及叙事设计

身体的小说化:论医学与叙事的互补

镜子般的回忆录:当代回忆录中的反故事

不可叙述的母亲快感与《劝导》的隐性情节

我者自述之———巴赫金视角观照下的叙事身份

无神论者的全知:论简·奥斯汀的“不犯错误的叙事者”

《洛丽塔》中的疏离型不可靠性、亲近型不可靠性及其伦理

重新思考不可靠性:易犯错误的和不可信的叙述者

从UCP到A&P:论近期美国短篇小说叙事语态的变化

“思维理论”与虚构人物意识的再现实验

认知、情感与意识:叙事人物意识的后经典研究方法

弗洛伊德、福克纳、卡鲁斯:创伤与文学形式的***治

眼光,身体和女主人公:《劝导》的女性主义叙事学解读

叙事学研究的新拓展:评《审美文化叙事学:理论与实践》

换个角度“话”叙事:评《叙事虚构作品中的奇特声音》

教育叙事研究新视野:评《叙事研究教与学:行走在边界上》

叙述学入门的好帮手:评《叙述学词典》的中译本

认知叙事学研究的新突破:评《整合与叙事研究:方法与实践》

越战小说中的话语控制:再读《恋爱中的汤姆卡特》

建构小说叙事学理论的精到之作——评《小说叙事学》

美国长篇小说的第二次提升:当代叙事中的种族、形式与后种族美学

“非自然叙事学”有多自然:什么是非自然叙事学的非自然?

什么是非自然叙事学的非自然?对莫妮卡·弗鲁德尼克的回应

短篇小说的意义产生方式:以爱丽丝·芒罗的《激情》为例

虚无的口袋:爱丽丝·芒罗《激情》中的“形而上的孤独”

语气暗示与阐释的不确定性:《达洛维夫人》中的情感与伦理

论文化叙事——兼评刘易斯《大街》等四部小说的文化叙事特征

“文本”何以成为“世界”?——《文本世界理论入门》评析

走向第二发展阶段的后经典叙事学——评《后经典叙事学:方法与分析》

不可靠叙述研究的新进展——评《20世纪第一人称小说的叙事不可靠性》

叙事学研究的他山风景——评沃尔夫·施密德《叙事学导论》

史论结合气势恢宏——评《叙事学导论:从经典叙事学到后经典叙事学》

创新与超越——评《叙事、文本与潜文本——重读英美经典短篇小说》

伦理维度与叙事视角的典范结合——评《亨利·菲尔丁小说的伦理叙事》

《激情》中情感强化和读者投入——短篇小说情感沉浸片段的语法结构

修辞阅读的若干原则——以爱伦·坡的《一桶阿蒙提拉多白葡萄酒》为例

受监控的话语:论奥斯汀和乔伊斯小说中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中的“等值”关系

短篇伦理小说范文精选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短篇伦理小说范文精选

学习

浅谈重商主义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浅谈重商主义,内容包括浅谈对重商主义的认识,重商主义重农主义。关键词:重商主义;世界经济;影响

学习

纳西东巴文化对现代首饰设计的启示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纳西东巴文化对现代首饰设计的启示,内容包括传统工艺文化与珠宝首饰设计研究,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首饰设计。纳西东巴文化以其原始、质朴的特点引起的世人的关注。纳西族分布在的云南省、四川省及自治区三省区毗邻的澜沧江,金

学习

“家校联系”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家校联系”,内容包括家校联系美篇,家校联系手册全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家校联系”新模式

学习

13年冤案纠错记

阅读(81)

本文为您介绍13年冤案纠错记,内容包括45年冤案申诉,古代关于冤案纠错的书。2005年3月15日17时,服刑13年的胥敬祥跨出一道道铁门,走出监号。

学习

文言词语之虚词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文言词语之虚词,内容包括文言虚词之字的用法,文言虚词的用法归纳。【技法指津】

学习

文章千古事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文章千古事,内容包括文章千古事全文及解释,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作者是谁。你以信史的姿态,延续千年的光辉;你以文学的姿态,烛照文明的世界。3000多年的历史,是你长长的衣摆;灼华闪耀的文辞,是你华丽的装饰;惊心动魄的史实,是你崇高

学习

台湾散记:苏花公路

阅读(26)

苏花公路,又是一个好名字。台湾景色最好的是台南和台东咯,而垦丁、台东、宜兰、花莲这一带山是山,海是海,真是美得不得了。

学习

就怕流氓有文化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就怕流氓有文化,内容包括就怕流氓有文化,不怕流氓就怕流氓有文化前一句。一报一刊、一南一北,王朔点着了一挂双响炮。这挂双响炮的门数之巨,耗费了朔爷十几年的积蓄,余音嘹亮,绕梁多目,挥之不去,又是一个满堂彩。

学习

com美眉网前美丽计划

阅读(53)

如果你和我一样,是个每天在电脑前至少工作8小时的.com人,或者你是个标准网虫,每个月的上网费让你不堪重负却仍然执迷不悔。那么下面这套体操就是为你量身定做的。

学习

医药销售运用4R营销理论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医药销售运用4R营销理论,内容包括医疗营销策略4p理论含义,药品营销中4r理论的应用探讨论文。引言营销策略创新研究作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保持强劲营销牵动力的有效方式日益受到制药企业的青睐。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制药企

学习

良性竞争范文精选

阅读(48)

本文为您介绍良性竞争范文精选,内容包括不正当竞争论文1000字,竞争分析的范文。上海自贸区的建立是一个战略问题,是由整个中国及周边国家发展模式所决定的。因而,香港与上海之间的关系无疑是一种从学习到竞争,再到互补的良性模式。

学习

焊接与焊接工艺评定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焊接与焊接工艺评定,内容包括焊接工艺卡和焊接工艺评定的区别,焊接工艺评定关于焊接位置的规定。摘要:焊接过程是钢制压力管道工程施工的关键过程和主要过程。焊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管道介质的流速流向、管道磨损情况和安全

学习

民间信贷范文精选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民间信贷范文精选,内容包括最高院关于民间信贷的解释,民法典关于民间信贷怎么处理。民间信贷篇1我国民间信贷成因

学习

商家优惠范文精选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商家优惠范文精选,内容包括价格优惠申请范文,商家申请优惠文案。1:免费洗车贰次

学习

读书之乐范文精选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读书之乐范文精选,内容包括读书之乐何处寻全诗及释文,我的读书之乐作文400字。读书之乐篇1很多人赞颂过读书的益处。在我成长的经历中,享受读书之乐,就是最大的幸福。

学习

小路考范文精选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小路考范文精选,内容包括小路考注意事项,小路考测试题。既然到了美国,我也得入乡随俗,学会开车,还得考个驾照。于是就有了如下一番经历。

学习

林清玄散文集范文精选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林清玄散文集范文精选,内容包括林清玄散文集推荐语,林清玄散文集读书笔记600字。林清玄散文集篇1读了《林清玄散文集》后,我内心有着许多感想。在这些散文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不孝的孩子》。这是一篇简短但意义深刻的散文。

学习

终端营销范文精选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终端营销范文精选,内容包括终端营销方案100条,三终端单品年度营销方案。终端营销篇1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的演变,引发了终端营销的急剧变化。而对新的营销环境,怎样转变终端营销策略,提高企业竞争力?

学习

市场竞争力范文精选

阅读(103)

本文为您介绍市场竞争力范文精选,内容包括市场竞争力怎么写,市场竞争力分析包括四个方面。市场竞争力篇1【摘要】在钢铁企业发展研究中,企业竞争力的提升研究占据着重要位置。在实际研究过程中,企业管理者根据国内与国际钢铁生产变化,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