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历史发展的背景为脉络分析了合阳提线木偶戏的历史渊源、发展演进、繁荣与衰落的历史过程。在巫教祭祀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俑偶歌舞随着历史的发展朝世俗化的方向演进,木偶戏演唱的歌调渐与佛、道音乐结合,汉唐各代以京兆长安为中心的三辅悬丝傀儡在京畿门户的合阳地区扎根衍变为线戏声腔,并借鉴秦腔、秧歌等民间艺术形成独特的剧种。
关键词:提线木偶戏 劝善调 傀儡
一、提线木偶的历史渊源
提线木偶,原是传统傀儡艺术中的古老形式之一,它在我国民族文化中,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灵魂信仰与部族***腾崇拜。巫师设祭用作礼器的神俑和玉琮,是当时祭礼场合必备的两件礼器。神俑雕塑与巫坛歌舞,经过尧舜禹时的继续发展,进入夏商周三代,便正式分化为象征祖先的神主与象征奴隶的丧俑两大类。《列子•汤问》记载:周穆王西巡时,曾有工人偃师献假人,能“歌合率”,“舞应节”,“趣步俯仰”,并能“瞬其目以招王之左右侍妾”,王以为实也。王国维的《宋元戏曲考》中谈到:“傀儡起于周季。”
木偶最早应该是被用于丧祭,代替活人来殉葬。春秋时已经成为风气,《礼记•檀弓下》曰:“孔子谓为刍灵者善,谓为俑者不仁。”战国时期的木偶歌舞,开始从巫教神权与君主俗权的双重羁縻中解脱出来,向着民众自娱的更加俗化演进。秦统一六国后,集海内外伎艺人于咸阳,聚集各国名匠于临潼,专门研究推进散乐百戏与雕塑艺术,丰富关内的俑偶雕绘艺术。被隐藏于散乐百戏中的木偶歌舞,必在这种工艺技巧基础上取得了更大进步。
汉魏各代,始将木偶歌舞称为傀儡,是木偶艺术向戏剧形式发展演进的重要时期。从唐•段安节《乐府杂录》及刘昭补著所引应劭《风俗通》的记载可见,傀儡表演已被用于***旅与嘉会筵饮的娱乐表演中。
西汉时的木偶艺术已有相当的发展。汉代傀儡艺术中的提线木偶,在制作技巧上已很精致。如长沙马王堆汉墓歌舞俑中,就有以竹钉将木偶手臂、两腕与身体各部分紧相附联的丧偶实物,显然具备了运用机关或垂吊使其动作的歌舞百戏偶基本形态。近年西安北郊汉墓中新出土了生动形象的粉彩俑儡。可以看出,汉代傀儡艺术已相当兴盛。
在佛、道、儒三教蓬勃发展的魏晋南北朝,有了由僧吟梵贝经韵而逐渐变为华音土调的诵经唱韵。此时木偶戏演唱的歌调,渐与佛、道音乐结合。那数以万计劝善故事与佛道盛行的经韵讲唱,容易成为木偶表演的节目内容与演唱歌调,使其逐渐向着以故事情节为主干的戏剧艺术演进。
在唐代流行的各种傀儡戏中,京兆三辅更以悬丝傀儡为盛。晚唐时的傀儡艺术,在雕饰与演唱上又有了新的进展,晚唐进士林滋在其《木人赋》中,对京兆三辅悬丝傀儡的雕饰制作与表演技巧,作了真切生动的描写。自“曲直不差”、“长短合度”、“穿节”、“耸干”、“丹粉”,知其雕饰技术;从“舞蹈”、“抽旋”、“瞪目”、“进退合宜”,见其操纵技巧与表演效果。
隋唐时的傀儡艺术,在民间讲唱与歌舞杂戏的推动下,有了更为客观的分化与支派。据《大业拾遗》载,隋炀帝在曲水之上宴会群臣时,观赏的水饰傀儡戏有《大禹治水》、《巨灵开山》、《文王渡河》等“七十二势,皆刻木偶为之”。上述故事中的许多内容,至今仍在三秦社戏、影偶与人演大戏中依然保留。可见,戏曲在各方面对傀儡戏的影响是巨大的。
二、提线木偶戏的发展演进
由于北周至隋唐相继征集散乐百戏,充实东西北中四都,隶属于太常总管,有时又释放太常散乐为民,因而地处四都之间,交通便利,且又是达官贵戚散居之地的西河方圆,便势必成为放逐太常散乐的重点地区,为悬丝傀儡演唱歌调的孕育萌生创造了优厚条件。自魏晋六朝间陆续吸收了经韵讲唱等艺术的民间乐舞,经过西河方圆乡音土俗的不断丰富与发展,至唐中叶便有了较为浓郁的地方特色与鲜明风格,遂被人泛称为“西河调”。晚唐五代间的宗教讲唱,谓说唱调为“善书调”或“劝善调”。
金元时期的关陇傀儡戏,继续受到俗讲道情等宗教讲唱与院本杂剧的诸多影响,讲唱时,道徒习以宋代所创的渔鼓、简板伴奏,佛徒习以传统的碰铃、木鱼伴奏,亦有管弦、铙钹和乐,仅用于围鼓坐唱或傀儡艺术中。蒙元入主中原后,汉族知识分子纷纷将各代忠孝节烈、英雄豪杰的斗争事迹,编撰成各种故事的唱本,辗转流传,衍为多种说唱形式,促使词曲体与诗赞系的杂剧、曲艺持续繁盛。河东以平阳为中心的编演活动,河西以合阳为中心的锣鼓杂剧。流行在这一地区的悬丝傀儡戏“线腔调”,亦发展成熟。
西河悬傀儡演唱的线戏调至此已基本形成。若再加上激越抒情的散唱形式“箭板”,便能适应一般大小本折的的演唱需要了。那么,线戏到底创于何时呢?目前仍无记载。中国戏剧最初的“源头”,可追溯到“俳优”,即古代以歌舞戏谑为职业的艺人表演的歌舞。
就其音乐来看,线戏应该形成于秦腔之后。大约在明代中叶起,作为“西秦腔”名号的乱弹大戏班就不断东进南下,线戏艺人耳濡目染,熟悉了乱弹调的演唱方法与表演技巧,逐渐将其梆子乱弹融化改变为适合于提线木偶舞台演唱习惯的一套唱法,使得线戏成为线腔调与乱弹调相结合的双声腔的唱腔结构形式。
三、提线木偶戏的繁荣与衰落
清代乾隆、嘉庆年间,线戏发展到了一个鼎盛时期。曾随同商帮到扬州、苏州演出,扩大了眼界,提高了技术,回乡后做了重大的修改,使之面貌为之一新,形成了昌盛局面。到同治、光绪年间,仅合阳县就有约七十余家戏班。据说线戏曾到北京,在天安门前演出过,并吸收了其他剧种的优点,使之更臻完美。
民国年间,由于连年战乱,线戏等声腔逐渐丧失了活动基地。大批身怀绝技的知名艺人,在穷困潦倒中先后谢世,更乏青少年继承艺业,造成线戏艺人后继无人。日本投降后,秦晋豫之交又变成***队的所谓“防共封锁区”,一些村镇偶尔迎神赛会演次戏,除向官与驻***交纳双重的“娱乐捐”外,还要承受其他的巧取豪夺与地痞流氓的寻衅滋事,使得赛会逐渐停止,迫使班社瓦解,艺人星散,线戏艺术几乎成绝响,就连线戏腹地的合阳县,至***前仅剩三个残破班子,尚处奄奄一息之中。
建国之后,在***和***府的关心支持下,线戏艺术获得新生。当时,合阳、朝邑、大荔三县***府,首先挽救从旧中国勉强幸存下来的几个破烂不堪的线戏箱班,在向艺人发放救济、支持演出的同时,各地***府也积极抽调干部,资助财物,帮助他们选择演出场所、组织闲散艺人,选派新的艺术工作者充实力量,终使线戏艺术走上复苏之路。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后,跟其他剧种一样,合阳提线木偶戏面对歌剧、话剧,特别是电影、电视、网络等的猛烈冲击而逐渐走上下坡路,演出日渐减少,演员纷纷改行。
由于历史、社会的原因,这支根植于合阳一带的民间艺术,竟日渐凋零,艺人星散,班社寥落,后继乏人,倘若人去逝尽,很可能根绝于世。近闻合阳、大荔文化主管部门组织成立专业的木偶戏班社,进行扶植,更闻这一剧种已被国家列为保护剧种,笔者深感欣慰。
参考文献:
[1]刘梦溪主编:《中华文化通志第八典[艺文]戏曲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10。
[2]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1月。
[3]张庚:《戏曲的起源与形成》,《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
[4]黄笙闻:《线戏简史》,陕西人文杂志社,1999年12月。
许志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辛雪峰:西安音乐学院。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提线木偶戏发展历史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