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已是四月,一年一度的高考已经进入了倒计时。各位考生的家庭也早早地被拖入了“战时”轨道。作为考生的父母,甚至比孩子们还要着急,为了督促考生们努力学习,真是什么招数都想出来了。但是,光有好心可不一定就能够办好事的。
“爸爸妈妈在为你加油”
有一次,我去医院的其他科室会诊,碰巧见到一位护士大姐正在认真地用水彩笔往一张大纸上写着什么,我好奇地走过去,看到了这样几个色彩斑斓的大字“好好努力!!!爸爸妈妈在为你加油!!!”问了以后才知道,原来这位护士的孩子今年要参加高考了,这位母亲打算每天“创作”一张诸如这样的“作品”。贴在孩子的床头。用这种方式来鼓励女儿。
亲爱的读者,如果您碰巧就是这位“幸运”的姑娘,还有不到100天就要走上高考的“战场”,每天“顶着星星走,迎着月亮回”,往返于家和学校之间,在学校像陀螺一样被各科老师“鞭策”得团团转,回到家里还有这样一位母亲每天充满慈爱地往您的床头贴上一幅色彩斑斓的“字画”。请您告诉我,您心里的感觉是怎样的?是感受到了更多的力量?还是更多的压力和紧张?
莫要“火上浇油”
作为高考考生的家长,父母们往往都有一种共同的体会――打心眼儿里替孩子着急,不知道怎么帮孩子好。要是有可能的话,只怕父母都恨不得能替孩子去参加考试。就像上面我提到的这位母亲,她认为用这种办法可以帮助女儿考出好成绩。我们必须承认,这位家长的出发点是好的,可是她这种做法与其说是激励孩子的斗志,还不如说是在制造紧张气氛。做父母的想要帮孩子,这一点大家都是能够理解的。但是,各位家长朋友,您的努力真的帮了孩子的忙吗?
其实,孩子比您更着急,您就是不去督促,他们也已经够紧张的了。打个比方来说,高考前的学生就好像是一只机械手表,发条已经被学校、老师、课业以及“大战”前的这种紧张气氛上得满满的了。这个时候家长要是还觉得不够,还使劲儿继续上条,结果就是不但收不到理想效果,而且搞不好还有可能会把已经很紧张的发条拧断。
在临床咨询工作中。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家长,生怕孩子不用功,经常对孩子唠叨、说教,嘴巴运动的频率就像缝纫机一样,甚至到了心理门诊还在对孩子喋喋不休。殊不知,这样做非但不能收到想要的结果,往往还会适得其反。这是因为,人都有一种“超限逆反”心理,所谓“好曲子不唱三遍”,人都有个腻的时候,再好的道理也不能天天说起来没完。况且青春期的孩子正处在“反叛”时期,这个阶段的孩子是尤其不能使用空洞的道理去说教的。要是这个时候还是用过去教育小孩子的方法来对待他们,只怕搞不好会“火上浇油”。
从另一方面来讲,处在高考冲刺这个阶段的孩子,需要的已经不是督促,而是更多的支持。比起一位喋喋不休的家长,一位安静的、对孩子表示接纳和理解的父母可能是考生们更需要的。
“我叫不紧张”
有的家长看到这里忍不住要说啦,我们可从来都没挤兑过孩子啊,无外乎就是告诉孩子不要把考试的结果看得太重,千万别紧张……
的确,每年的高考前,家长也好,老师也好,乃至于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种媒体,都在声嘶力竭地反复向考生们强调“千万别紧张”,可是孩子们是不是听了这些话就真的不紧张了呢?真实情况是,有些同学非但没有“不紧张”,甚至反而更紧张了。这又是为什么呢?这个问题要从生理、心理两个方面来考虑。
在以前关于睡眠的文章中,我讲到过大脑的最高级指挥官是警觉系统,所谓的紧张就是警觉系统这根“弦”绷起来了,而我们的想法,比如“别紧张”,是大脑皮层下的命令,大脑皮层是警觉系统的下级,下级怎么能命令上级呢?而且下级越是提意见。上面压制得就越厉害。结果就像我们每个人都体验过的那样,周围的人越是告诉自己别紧张,自己反而会越紧张。就像小品里演的,一个人要上台讲话,上台之前大家不断地提醒他“不紧张,不紧张,不紧张……”结果他上了台第一句话就是:“大家好!我叫不紧张!”
生理上是这样,那么心理上呢?人的心理有这样一个机制,叫做“感觉和注意的交互作用”。如果您有过***训的体验,会记得当笔直地站在队列里手不能乱动时,往往会觉得鼻子有点儿痒,但这时是不能伸手去挠的,接下来鼻子会越来越痒,而且越是注意鼻子,它就越痒。这就是一种典型的“感觉和注意的交互作用”。人一旦体验到一种不舒服的感觉,第一反应就是开始注意它,并且想要压制、消除它,这样做的结果是神经系统会更加敏感,于是就会感到更加不舒服,人就会花更大的精力去注意它,神经系统也就会愈加敏感,感觉就会更加强烈……就这样,这种越来越强烈的感觉就像一个黑洞一样不断吸引着人的注意力,并且使它自己――也就是感觉本身不断加强。
身体上面的感觉是这样,心理上的感觉亦然。注意力就是我们的精神能量,而且能量是有限的。本来一个人应该把注意力都放在应该做的事情上面,现在可好,身边总有一个人提醒您“别紧张,别紧张”,于是您的注意力就都用在努力压制自己紧张的感觉上面了,也就没有办法干“正事儿”了。
“帮到忙”与“帮倒忙”
许多人心理上有一个重要的误区,就是总想和感觉去“斗”。殊不知,感觉都是我们自己的一部分,是不太可能通过意志、努力去斗争、克服掉的。父母亲总是告诉孩子“不紧张”,这本身就是在制造紧张呢!您帮了孩子的“倒忙”啦!
看到这里家长们可能又要问了,我们做父母的到底该做些什么呢?其实,有些时候,听比说更重要。我给您的建议就是“多听少说”。家长的任务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不需要刻意去做什么,给孩子提供充分的理解和支持,才能真正帮上孩子的忙。当然,如果您的孩子心理压力太大您不知如何是好。建议您带着孩子来咨询一下我们心理医生,一起帮助孩子顺利迈过高考这一人生的重要里程碑。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帮到忙”与“帮倒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