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传席,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特殊贡献专家,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法国Queens大学教授。曾任美国Kansas大学研究员。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鲁迅先生曾对刘海粟的虚假作风表示不满,他说:“‘刘大师’的那一个展览会,我没有去看,但从报上,知道是由他包办的,包办如何能好呢?听说内容全是‘国画’,现在的‘国画’一定是贫乏的,但因为欧洲人没有看惯,莫名其妙,所以,这回也许要‘载誉归来’。”这段话收录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鲁迅全集》第十二卷中,“刘大师”三个字打了引号,注释别说明“指刘海粟”,“载誉归来”四字也打了引号。刘海粟真的能“载誉归来”吗?大家心里都是有数的,不必言明。其实,这类事情并不稀罕,我们现在的画家到国外去办画展,不论惨到什么地步,回来时都要大吹大擂,表示“载誉归来”。
我年轻时也好“吹牛皮”,后来年龄大了,也就渐渐不吹了,至少在学生面前不好意思吹了。刘海粟则不然,他“牛皮”吹得太大,而且不论场合,在学生面前也吹,日本有个外相称他为老师,人家不过是客气一下,他回来便说:我有个学生是日本外相,他拜我为老师……太虚假。又喜欢上靠大官儿,以和大官儿厮混为荣,并以此炫耀,都不像一个艺术家。所以有人贬刘海粟,把他的画说得一文不值时,我听了都很高兴。但我自己从来不讲。
研究刘海粟最大的问题是他自己讲的话都不可信。刘海粟多次说,徐志摩和陆小曼结婚,他从中帮了很大忙。但据当时知情人回忆和徐志摩研究家研究,这事根本和刘海粟无关。类似的例子太多了。
老实说,他的画还是不错的,很有点气势,我不能因人而废画。但他的画也绝没有他自己吹嘘得那么高,更不像他的崇拜者推崇得那么高。论传统功力,他远不如陆俨少;论突出风格,他远不如李可染;论艺术品质,又差傅抱石远甚。因此,他绝对够不上大师。我说他的画很有点气势,但一细看,内在又不足。画如其人,刘海粟到处吹嘘,其实他自己胸中有数,他本人并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他在国内没有读过大学,到法国去考察,东跑跑、西看看,也没有正式留过学。他没有像徐悲鸿那样扎扎实实地练过基本功、实实在在地接受过高等教育。
一般人说刘海粟是教育家,主要功劳在美术教育。当然,刘海粟在美术教育上有一定功劳,谁也不可否认,但有功劳到什么程度,有必要说清楚。刘海粟的崇拜者说他建立了中国第一所美术专科学校。这恐怕不合事实。中国最早的美术教育在高等学堂内出现,是开始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后改名为两江师范学堂),后来成立了专门的***画手工科,虽然只是一个系,但规模也比而后出现的专门学校要大。因此,最早的美术教育应是两江师范学堂,即今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的前身,功臣应是李瑞清。要说专门的美术学校,最早要数在上海徐家汇由外国人办的学堂。中国人最早办专门学校的是周湘。周湘从日本、欧洲学习绘画回到上海,1911年夏创办了中西美术学校,后改为中华美术学校,刘海粟、徐悲鸿都在这里上过学,虽然只上过几个月。上海***画美术院(上海美专前身)于1912年11月议始,1913年正式成立,创办人和首任校长是乌始光,第二任校长是张聿光。刘海粟当时十七岁,挂名副校长。他既不是创办人,又不是首任校长,他自己还是个孩子,还没受过正规的教育,怎么是创始人呢?如果说刘家出了钱,那也只是他父亲之功。说刘海粟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美术学校,从哪一方面考察,都是完全不存在的,何况这学校也不是第一所。李瑞清第一,徐家汇第二,周湘第三,上海美术院至多只能数第四。说刘海粟第一个使用模特儿,也是不合事实的。第一个使用模特儿的是李叔同,这是画史常识。但刘海粟喜欢宣扬,李叔同是实实在在的人。刘海粟后来虽任校长,他去欧洲几年,去日本、去印度,学校又停了几年,即使他在校内,也不太问事,说他在美术教育上有多大功劳,我看还是慎重点好。
刘海粟发表的文章更令人头疼,很少是他自己写,大多都是别人,只要能发表,内容是不太讲究的。他一生中每一阶段都要找一个人。傅雷、滕固替他写过文章,后来温肇桐替他时间较长,再后来是罗叔子。“”后,替他写文最多的是柯文辉。另外,南京艺术学院还有几位老师替他代过笔,柯文辉和南艺的几位老师都亲自告诉过我为刘海粟写文之事。柯文辉做过的事和讲过的话,都不会否认的,他现在在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工作。近代大画家如黄宾虹、徐悲鸿、傅抱石、潘天寿等,其诗文、著作都是自己写,我们研究他们便有了可靠的根据。而刘海粟的文章和著作是别人写的,人有人的思想,以之研究刘海粟就不行了,这太麻烦。我的意见,研究近现代美术史的学者和机构,趁柯文辉等人还健在时(罗叔子虽死,他的友人还在),一定要弄清哪些是,哪些是真笔,否则以后就更麻烦了。有很多人佩服刘海粟文才,说他的对联颇有哲理,颇高明,比如“甘守时穷方为士,不为人忌便非才”、“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随天外云卷云舒”。有一位大作家还撰文赞扬刘的这两句话,有些书法家书写此二语时,还注明:“刘海粟联句,××书”,于是大家对刘更加佩服。
其实前一联是清初诗人钱匡的诗句,原句是“甘守时穷方是士,不为人忌便非才”。刘只改了一个字,但这一改,把平仄关系改错了,“是士”是“仄仄”,“非才”是“平平”,正相对,“为”是平声,就不对了,而且是很严重的不对。后一联则是明人洪应明的句子,原句是“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刘写时省去了“闲”、“漫”二字。这二字一省,平仄又不对了。看来刘不懂诗词。提起这话又长了。清代郑板桥为自己诗文作序云:“板桥诗文,最不喜求人作序,求之王公大人,既以借光为可耻,求之湖海名流,必……”而刘海粟自序则云:“海粟绘画最不喜求人作序,求之大人先生,既以借光为可耻,求之学者名流,必……”当然这些都是旧案,人人皆知,我们不必再提。所以,刘后来感到麻烦,干脆请人。我经常说:绘画界第一聪明人是张大千,第二聪明人是刘海粟。但张大千很讲义气,他请人写诗,给人很多钱,者乐意。刘海粟就舍不得花钱,但有时也帮人解决工作或调动问题。人中很多人不太乐意。
以上我谈了刘海粟这个人,知人才能知画,李可染提出“可贵者胆”,但他的胆子并不大,传说他的去世也和胆小有关。真正胆大的要数刘海粟,我上面谈到的,都可见出他胆子大。另外,他和五省联***头子孙传芳抗争(虽有外国人保护他),没有胆量也是不行的。他的胆量也同时反映在他的画上,胆生魄,魄生气。我们看他的花卉(我看过他的梅花、牡丹),设色之厚重,用笔之稳健,胆、魄、气皆不同凡响,虽不及齐白石,但在某些方面还是有突破的。
刘海粟基本上不会画人物,他以画山水见长。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他的山水画大有长进。年轻时,这位富家子弟没有认真下过苦功,忙着和名人、要人打交道,忙着跳舞看花、到各地游览。1957年,他被打成,接着便是“”,他无事可做,在家中沉潜下来,练画练字。70年代末,他复出时,画艺大进,如果他一直做官,一直“辉煌”,而没有受这十几年苦难,他就不会有后来的成就,终其身不过是一个“阿混”。还是苦难玉成了他,此外还有他的长寿。但他胆子太大,最晚年用大泼彩,像刷墙一样,过于放纵,不成体统。
要之,以高标准评刘海粟的画,颇不足;若以低标准评之,又非常之好。此文皆是以高标准要求之,望读者谅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