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
按以往的习惯,编辑要说些什么,会标以《编后语》放文章的最后,以表示对作者的尊重。这次却放在文前。
这是有原因的。
文章作者周念丽教授向父母读者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话题:婴儿跟他伙伴的关系事关孩子的情商发展,影响着他一生的社会化能力。这在普遍重视智力教育和知识学习的今天,讨论孩子的伙伴问题似乎有点冷僻,显得与众不同。
周念丽教授的文章启发我们思考――孩子的情商发育取决于什么?孩子的伙伴关系对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具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文章有点学术,需要花时间来读。
值得你一读,值得你一想。
先讲一个实例: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6个婴幼儿在集中营与父母分离。直到3岁,这些孩子都是一起住在集中营的托儿所里。在这之前,他们很少与成人接触,主要是自己照管自己。6个孩子之间产生了强烈的依恋,他们长大后没有一个有心身缺陷,或有其他缺失,都成为正常有为的成年人。
这说明了同伴的交往对儿童的社会化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同伴关系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亲子关系的缺损。
(我们编稿的时候,看到这个案例,感到很震惊。以往的学术研究对婴幼儿同伴关系的作用究竟大到什么程度,我们没有特别具体的感受,这故事虽然有些极端,可能也不是最典型的案例,但它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婴幼儿同伴关系的重要性――编者)
词典关于同伴的定义:彼此之间地位平等的人。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解释:同伴是指儿童与之相处的具有相同或相近社会认知能力的人。通俗地说,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在某种共同活动中体现出相互协作的关系,构成了儿童的同伴关系。
社会学认为:同伴关系对形成人的行为和个性特点非常重要。
同伴关系是儿童早期生活中除亲子关系之外的又一重要的社会关系。尽管同伴关系不像亲子关系那样持久和巩固,但是儿童早年生活的一种很重要关系。
儿童同伴的意义:
* 为儿童提供了与众多同龄伙伴进行平等和自由交流的机会,与同伴的交往使儿童在更大范围内体验一种全新的人际关系,这是他们发展社会能力、提高适应性、形成友爱态度的基础。
* 同伴关系对儿童情感、认知和自我意识的发展具有独特的影响。若早期同伴关系不良,不仅影响儿童当时的发展,还会影响儿童今后的适应。
理论前沿
“群体社会化理论”简介
长久以来,许多发展心理学家都强调父母或家庭环境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巨大影响。随着研究的深入,现代学者提出了新的观点。被称为“群体社会化理论(A Group Socialization Theory)”就是其中的一个。不同于传统观点,它认为父母行为对儿童成人以后的心理特点并没有构成特别大的影响:
* 儿童家庭内的行为和家庭外的行为是两个***的系统。
* 影响儿童个性发展主要因素不仅仅是父母的行为,还受同伴行为以及同伴群体准则的影响。
* 同伴群体的激励行为是儿童家庭外行为系统的一部分,并成为他成人后性格永久的一部分。
“群体社会化理论”启发我们从有别于家庭的另一个巨大的儿童生活生长的环境――同伴群体,来思考儿童的社会化过程。
这个理论对我们而言相当新,甚至有点陌生。作为编者,我们目前尚不能完全认同这个观点,但是,开拓视野,加深思考,正是我们和你都应该努力的目标。这个观点提示我们:婴儿的伙伴关系在当今这个社会尤其值得认真思考――编者
婴儿期同伴的类型
1. 客体中心阶段:
孩子的相互作用主要集中在玩具或物体上,而不是同伴本身。6个月之前的婴儿,即使在一起玩,他们虽然相互触摸,但也只是把对方当作物体和玩具看待。
2. 简单相互作用阶段:
婴儿能对同伴的行为作出反应。譬如,A由于不小心撞疼了自己的手而大哭起来。B看见A在哭,跟着也哭起来。这时,A看见B跟着他哭,哭得更响了。
3. 互补的相互作用阶段:
同伴交往比较复杂,模仿行为更加普遍,开始玩互补互惠的角色游戏。但还伴有消极的行为,如互相抓脸、揪头发和争夺玩具等。
同伴交往的作用
儿童在家庭中与父母形成的是“垂直关系”,儿童与同伴形成的是“水平关系”。同伴关系更能体现孩子之间的平等,同伴之间没有权威,不需要指导,他们可以更自由、更随意地尝试新角色、新想法和新行为。
* 有利于儿童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性
亲子关系中的儿童多处于被关注的被动地位,不需要儿童自己去发起或维持与父母的交往。同伴关系则不同,交往双方都处于平等的地位,需要儿童特别关注对方的反应态度,并提高自己行为的表现性和反应的灵活性,以保持维护双方信息交流的顺利,完成交往活动。譬如:
1. 儿童需要主动向对方发出交往行为的信号:如微笑、请求、邀请等,从而尝试、练习社会交往技能和策略,尤其需要根据对方的反应作出调整。
2. 儿童要通过观察同伴的社会行为,学习对于自己而言是新的社交手段,从而丰富改善自身的社交行为。
观点:同伴交往相比亲子交往,对儿童的社会交往技能要求更高,从而更能锻炼儿童的社会适应性。
* 同伴交往有助于儿童形成积极的情感
研究发现,当儿童处于困境,比如遇到危险、有了难题、受到欺侮时,同伴的帮助常常是他摆脱困境、恢复平静、获得愉悦的有力途径。
良好的同伴交往,像良好的亲子关系一样能使儿童产生安全感和归属感,从而使他们心情轻松、情绪愉快。学前儿童与同伴交往时,经常表现出更多、更明显的愉快、兴奋和无拘无束,能更加放松和自主地学习和探索。
观点:同伴关系能给予儿童一种积极的情感依赖,对他们具有重要的情感支持作用。
* 同伴交往有利于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
同伴交往为儿童提供了沟通交流、一起协商、相互讨论的机会,有助于儿童扩展知识,丰富认识,发展其思考、操作和理解问题的能力。
儿童在与同伴的交往理解中,逐渐学会认识别人观点,学会了解别人、理解别人,学会约束自己,改变自己不合理的行为与想法, 努力与同伴友好相处。
观点:同伴交往能够帮助儿童克服认知上的自我中心。
* 同伴交往有利于儿童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系统的发展
同伴交往为儿童的自我评价提供了对照标准,使儿童通过对照更好地认识自己。这是最初的社会性比较,为儿童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打下了基础。如:“我比你快”,“你没我好”等等。另外,同伴交往还为儿童对行为的自我调控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和参照标准。交往中儿童发出的各种行为,往往会招致同伴的不同反应,从这些反应中,儿童可以了解自己行为的结果和性质,还可以了解自己是否为他人所接受,从而进一步据此调整自己的行为。
观点:同伴交往,特别是同伴的情绪和言行反馈,对儿童自我调控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婴儿期同伴交往的发展历程
第一年:注视中形成同伴意识
婴儿在第一年社会能力的发展大大超乎我们的想象。他们很早就对同伴发生了兴趣,最初的行为是注视和触摸。在2个月大时,同伴的出现会引起婴儿的注意,并且相互注视。
一直到6个月之前,婴儿对同伴的反应还不具有真正的社会性质,他们可能只是将同伴当作物体或活的玩具看待,譬如,他们经常会不顾对方疼痛抓对方的头发、鼻子等。他们还不能主动追寻或期待从同伴那里得到相应的社会反应,这时的行为往往是单向的。
6个月大的时候,婴儿就会对同伴微笑,向同伴发出“呀呀”声。通常这样的主动发起也会得到对方的回应,这证明了婴儿社会性兴趣的存在,出现了简单的具有社会性的相互反应。
第一年末,婴儿彼此注视的次数增加,他们互相微笑,用手指点,发声示意,还出现了相倚反应。
1岁以后,同伴间相互协调的互动行为进一步增加。相互嬉戏中的模仿行为,象征着同伴间第一次的真正意义上的共享,并为以后发展合作性的同伴活动打下基础。
婴儿的第一年,发展了重要的社会技能和行为:
1. 有意地朝向同伴并微笑、皱眉、打手势;
2. 仔细观察同伴,表现明显的社会性兴趣的迹象;
3. 通常能友善地对同伴的行为作出反应。
母子依恋对于同伴关系发挥着重要作用
对这一时期的婴儿来说,最为重要的社会关系还是依恋,尤其是母子依恋。依恋对于同伴关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婴儿与同伴最初的互动方式,是在与母亲早期所建立的互动形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婴儿和母亲的依恋质量也是影响他们与同伴互动的一个主要因素。安全依恋的孩子,在与同伴互动的过程中,更容易表现出自如与大胆。他们可以把母亲作为一个安全基地,这个基地牢固了,他们向外的行为自然就会更加随心所欲。
第二年:互动中深化同伴关系
第二年,学步儿童在社会性发展领域出现了有纪念意义的进步。随着运动能力的提高和语言交流能力的出现,学步儿童的社会流变得更加复杂,同伴间互动的时间也随之增长。学步儿童的玩耍变得有组织地围绕特定的主题即“游戏”进行。儿童之间出现了较多的互惠性游戏,在游戏间互换角色,并逐渐学会轮流扮演角色。
第二年末,许多儿童花在社会性游戏的时间比单独游戏要多。有时即使母亲在场,他们也更愿意和同伴一起玩而不是和母亲一起。在活动中,儿童逐渐将玩具融入游戏,同时注意到物体和同伴的区别。
典型的学步儿童的游戏包括互惠的模仿。这个时期的儿童不仅对同伴由社会性兴趣因而愿意模仿同伴的行为,而且也意识到同伴对自己的兴趣,知道自己正在被对方模仿。互惠模仿为今后出现的合作交流打下基础。
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学步儿童的社会技能进一步发展:
* 与同伴协调行为的能力;
* 模仿同伴行为的能力并且当同伴模仿自己时意识到被模仿的能力;
* 表现出帮助和分享行为;
* 根据同伴的特点作出恰当反应的能力;
* 在对同伴作出反应后观察和等待同伴的反应,学会了交流的次序。
结束语:
1. 强调同伴在儿童社会化的重大意义的同时,决不能忽略家庭的重要影响;
2. 一定要重视从小培养儿童有良好的同伴意识和同伴交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