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要充分利用注意规律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就要做到先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然后培养学生有意注意,进而引导学生的有意后注意。科学利用这三种注意,学生才能既学得轻松又有很好的学习效果。
课堂教学 注意规律 无意注意 有意注意 有意后注意
英国教育家约翰・洛克说:“教师的巨大技巧在于集中与保持学生的注意力。”所以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注意规律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吸引学生无意注意
学生的无意注意主要是由客观刺激物的特点所引起的,刺激物的这些特点,既可以成为学生在学习上注意分散的消极因素,也可以利用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成为有利于教学的积极因素。教师要善于利用积极因素,防止不利因素,合理组织课堂教学。
1.适宜的教学环境
不良的教学环境肯定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所以要尽量给学生一个安静的教学环境。为了尽量避免分散学生注意因素的出现,教室不能受到太多外界声音的干扰。教室内的布置要适当,避免过多的张贴和装饰;教师的穿着打扮和发型要大众化;手机不能带入课堂,更不能在课堂上接电话;教室要保持空气新鲜、光线充足;要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不迟到,上课尽量保持安静;要妥善地安排好学生的座次,特别是妥善安排好那些视力、听觉有缺陷及平时课堂纪律差的学生的座次;讲台上摆放要简单、整齐;合理处理好课堂教学中的偶发事件;直观教具的呈现时间要恰当等,否则这些都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
2.有趣的教学内容
丰富、新颖并具有高度思想性、科学性、系统性和实践性的内容,容易使学生产生兴趣,从而保持注意;相反,内容贫乏、零乱,理论脱离实际,学生就不感兴趣,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学内容难易程度要适当,太难、太深、太易、太浅的内容,都不利学生注意的保持。无数事实证明,上课分心往往是那些“吃不饱”或“吃不了”的学生。教师在教学中要切忌单纯追求教学进度的现象,应在学生对前面所学内容已基本理解的基础上再讲新内容。对那些抽象的公式、定理、概念等内容应向学生提供感性材料,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难度较大的学习内容,要循序渐进,让学生易于接受。
3.抑扬的教学语言
教学语言是教师组织学生注意的一种重要工具。注意的规律表明:那些符合人的兴趣、满足人的需要的事物容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因此,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规范,既要有思想性,又要有趣味性;既要形象生动、简洁流畅,又要抑扬顿挫,声音大小、节奏快慢适中;要防止那种平铺直叙、单调呆板、含糊不清、枯燥无味的讲述。同时也要减少口头禅。
4.饱满的教学热情
上课时,如果教师能够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学中,教师以一种非常严谨认真的态度做实验,教师以一种虔诚的态度对待科学史上每一次伟大的发现,等等,那么这些情绪特征就会感染学生,学生也会有相应的情绪反应。反之,如果老师都表现出对所学内容都毫无兴趣,那么也很难激起学生的兴趣。
二、培养学生有意注意
学习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的艰苦复杂的脑力劳动,往往不能单凭兴趣来进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运用无意注意规律引起学生对学习的注意外,更重要的是要遵循有意注意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
1.明确学习目的任务
有意注意的规律表明:注意的目的越明确、任务越清楚,学习意志就越坚强,就越能在学习中排除各种困难和干扰,从而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教师在讲授每一门学科、每一章节时,首先要使学生明确学习的重要意义,以激发学生的有意注意。在进行讲课的时候明确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动机明确,在遇到特别复杂的内容的时候更要说明问题的重要性,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
2.激发培养间接兴趣
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但是直接兴趣毕竟有限,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间接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对那些难以产生直接兴趣的内容应加强引导,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学习该内容的美好结果的向往和追求,从而产生间接兴趣。这样就会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各种活动上。
3.严密组织课堂教学
教师应严密地组织课堂教学。教学安排必须紧凑,有节奏。要善于面向全体学生提出启发性的问题,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再请个别学生回答,并要求学生进行再补充,引导学生自始至终积极思考,使每个学生都投入到紧张的学习活动中,增加所有学生的思维活动量,减少注意分散的机会。同时,要把智力活动和实际操作结合起来。这样,学生的有意注意就能保持更长时间,因为实际操作本身要求有意注意参加,实际操作越复杂,对有意注意的要求也就越高。所以,对复杂的认识活动,应当把智力活动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才能有助于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
在课堂组织上还要注意时间的分配,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有规律地发生的。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一节课45分钟内,学生的心理运动量是呈马鞍型曲线发展的。在上课前5分钟,要尽快的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之上,上课5~20分钟要把高思维、大强度活动、难理解的内容放在这15分钟之内,过了20分钟学生的注意力开始涣散,这时要放慢节奏,让学生的大脑得到短暂的歇息,这时候可以适当讲点笑话,或者讲解简单易于接受的内容,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培养间接兴趣,让学生再度兴奋,直至转化为有意后注意;结束之前5分钟,是学生注意力最容易涣散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这段时间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讲内容,或者辅以适当的随堂练习。总之,一节课就像一集电视剧一样,有铺垫有高潮有悬疑,把握好课堂教学节奏,让学生有张有弛,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适当提醒走神学生
当发现学生注意分散时,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一定的措施,把学生的注意引回到教学内容上来,引导有意注意。实际教学中可以采取的策略还有很多,例如,利用眼神与其交流、提醒,或者走近这位同学等,如果走神同学较多的时候还可以整体班级用语言明确提醒,如“请把这个内容记下来”、“注意看黑板”等。但是提醒学生的时候要注意时机和方法,如整体班级在思考一道难题的时候,个别学生走神,不宜大面积提醒,应采取方法个别提醒,否则会影响更多学生的注意力。
三、引导有意后注意
教学中,学生完全依靠有意注意来学习,大脑皮层长时间处于兴奋状态,而且需要意志力去维持,有意注意时间过长,容易产生疲劳和注意力涣散。但是学生也不能单凭无意注意来学习,因为任何学科的内容不可能都是有趣和吸引人的,不是轻而易举就能掌握的,而有意后注意既能保持预定的目的,又不耗费学生过多的精力,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有意后注意。
上课之初,教师要有意识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新课上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让学生对新课产生兴趣。在学生大脑出现抑制,有意注意尚未转移之前,教师又要采取改变教学方式,使用直观教具等手段,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使学生的兴趣始终集中在课堂上。教师利用自己的教育智慧让学生对新课题、新内容发生兴趣,并根据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进行教学,让学生掌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对所教内容越来越感兴趣,主动去探究其中的奥秘,并从中得到成就感,学生就由有意注意转化为有意后注意。
科学利用这三种注意,让学生适时转换注意类型,学生才能既学得轻松又有很好的学习效果。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浅谈课堂教学中科学利用注意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