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朱熹“王霸义利”之辨的历史观透析

【摘 要】两宋以来,学者们对于“王霸义利”重新展开了讨论,这其中以陈亮、朱熹的辩论为代表。陈亮认为“霸道”是“王道”的延续,汉、唐之君的“霸道”之术皆本于“王道”。而朱熹坚持自己的理学思想,反对陈亮的观点,认为夏、商、周三代行“义”,汉唐逐“利”,汉、唐不能接“三代之统续”,比较而言,陈亮所论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关键词】陈亮;朱熹;王霸义利;理学

南宋时期,朱熹与陈亮的“王霸义利”之辨可以说在中国古代学术史上轰动一时,至今仍然聚讼纷纭。这场争论看似是一场不同学术观点的激烈碰撞,其实却是自秦汉以来儒家学者关于封建王朝***治模式的两种不同见解。本文试从历史观的角度,着重从朱熹、陈亮二人在讨论“王霸义利”关系的过程中,就“汉唐之义”能否接“三代之统绪”之分歧,对其进行一番较为细致的剖析。

一、陈亮及其激进的“王霸义利”观

陈亮(1143~1194),字同甫,号龙川,婺州永康人。他是一个才华横溢、豪迈洒脱的人物,早在他的青年时代,就不同凡响,“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论议风生,下笔数千言立就”。面对南北对峙、山河破碎的现实,他生出无限感触,“余年十八九矣,而胸中多事已如此,宜其不平也”。为此他曾写出了《酌古论》,以表达自己经略四方之志。

陈亮上书孝宗皇帝,用他自己的话说,“吾欲为社稷开数百年之基,宁用以博一官乎!”,展现了他锋芒毕露的性格和建功立业的理想。然而陈亮终其一生所思考的问题,莫过于孟、荀以来的“义利王霸”之论了。

其实“王霸义利”这一议题,既不是来自陈亮,也不是来自朱熹,而是来自二程。《二程集》上就有关于这一议题的语录:

“先王之世,以道治天下,后世只是以法把持天下。”

“三代之治,顺理者也。两汉以下,皆把持天下者也。”

“大凡出义则入利,出利则入义。天下之事,唯义利而已。”

而陈亮关于“王霸”,这样解释道:“伏羲、神农用之以开天地,则曰皇道;黄帝、尧、舜用之以定人道之经,则曰帝道;禹、汤、文、武用之以治天下,则又曰王道;王道衰,五霸迭出,以相雄长,则又曰霸道。皇降而帝,帝降而王,王降而霸,各自为道,而道何其多门也邪?无怪乎诸子百家之为是纷纷也。”他这是从“道”的角度阐发议论,认为“道”是随着历史进程的变化而变化,为此他又说道“信斯言也,千五百年之间,天地亦是架漏过时,而人心亦是牵补度日,万物何以阜蕃,而道何以常存乎?”随着历史进程的不断展开,道不会因此而泯灭,它一定会以新的形态显现于天地之间。

另外,陈亮认为所谓“霸道”,不过是“王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演进,正如“王道”是“皇道”、“帝道”的延伸一样。“霸道”的经典形态是汉唐,而面对后世儒者对于汉唐举措的非难,陈亮却深不以为然,“亮深恐儒者之视汉唐,不免如老庄当时之视三代也;儒者之说未可废者,汉唐之心迹未明也。故亮尝有区区之意焉,而非其任耳”。

他具体论说汉唐之君的举措:“三章之约,非萧何所能教;而定天下之乱,又岂刘文靖之所能发哉!彼其初心未有以异于汤武也,而其臣凡下,无以辅相之,虽或急于天位,随事变迁,而终不失其初救民之心,则大功大德固已暴著于天下矣。”故而强调,种种霸者之术,皆本于王道,无非是为了禁暴戢乱、济世救民,其初心与三代圣王无异。

二、朱熹、陈亮关于“汉唐之义”与“三代之统绪”的辩争

面对陈亮的放言高论,理学大儒朱熹不免忧心忡忡:“来教累纸,纵横奇伟,神怪百出,不可正视。”对于汉、唐是否能接三代之统绪?在朱熹看来,***治的最高境界是道德的实现,是道德本体之自然的外向发越,“是以欲其择之精而不使人心得以杂乎道心,欲其守之一而不使天理得以流于人欲,则凡其所行无一事之不,而于天下国家无而不当”。这种理想境界只存在于三代,因此,尧、舜及三代圣人均以“人心”“道心”迭相传授:“夫尧、舜、禹之所以相传者既如此矣,至于汤、武则闻而知之,而又反之,以至于此者也。夫子之所以传之颜渊、曾参者此也,曾子之所以传之子思、盈轲者亦此也。……此其相传之妙,儒者相与谨守而共学焉,以为天下虽大,而所以治之者不外乎此。然自孟子既没,而世不复知有此学。”

据此观点,朱熹认为汉、唐之制并未本于“天理”,“尝谓‘天理’、‘人欲’二字,不必求之于古今王霸之迹,但反之于吾心义利邪正之间,察之愈密则其见之愈明,持之愈严则其发之愈勇。……老兄视汉高帝、唐太宗之所为而察其心,果出于义耶、利耶?出于邪耶、正耶?若高帝则私意分数犹未甚炽,然已不可谓之无;太宗之心,则吾恐其无一念之不出于人欲也。直以其能假仁借义以行其私,而当时与之争者才能知术既出其下,又不知有仁义之可饬,是以彼善于此而得以成其功耳。若以其能建立国家,传世久远,便谓其得天理之正,此正是以成败论是非,但取其获禽之多,而不羞其诡遇之不出于正也。”

朱熹认为,汉祖、唐宗虽均为创建国家且传世久远的千古帝王,但不仅他们行为的动机没有能够本于“天理”,而且“其无一念不出于人欲”,“其所以为之田地根本者,则固未免乎利欲之私”。在他看来,汉唐如此兴盛的王朝也不能与三代相提并论,为此他发出这样的感慨“千五百年之间,正坐如此,所以只是架漏牵补过了时日,其间虽或不无小康,而尧、舜、三王、周公、孔子所传之道,未尝一日得行于天地之间也”。因此,可以看出朱熹认为尧舜三代是历史上的黄金时代,是“得天理之正”的美好时代,其后则一代不如一代,汉唐之君也仅仅停留在获取“利欲之私”的阶段上。“此其所以尧舜三代自尧舜三代,汉祖唐宗自汉祖唐宗,终不能合而为一也。”断然将三代与汉唐割裂出来,区别对待,认为汉、唐之世绝无承接三代古圣相传而为周、孔接绪的“道统”的资格。

另外,朱熹还以“天理”作为评价历史人物的唯一标准。汉高祖、唐太宗固然是一代天骄人主,成就了伟大的功业,然而其内心全为私欲所占据,都是“假仁借义以行其私”,以天理纲常来评判,则不免多有不合处,“且如约法三章固善矣,而卒不能除三族之令,一时功臣无不夷灭;除乱之志固善矣,而不免窃取宫人私侍其父,其他逆理之事往往皆身犯之。”对这两位明君的行为均持否定态度。

当得知陈亮因诬告被捕入狱时,朱熹认为这是他“平日才太高、气太锐、论太险、迹太露之过”,并进一步规劝陈亮说道:“老兄高明刚决,非吝于改过者,愿以愚言思之,绌去‘义利双行、王霸并用’之说,而从事于惩忿窒欲,迁善改过之事,粹然以醇儒之道自律,则岂独免于人道之祸,而其所以培壅本根、澄源正本、为异时发挥事业之地者,益光大而高明矣。”这是明确将陈亮关于历史发展的一些论述归纳为“义利双行、王霸并用”,指出陈亮的这些激进言论是间接导致他入狱的缘由,盼望他摒弃这类异端邪说。

陈亮全面驳斥以朱熹为首的近世诸儒所谓“三代专以天理行、汉唐专以人欲行”这样的武断结论,为汉高祖、唐太宗鸣不平,认为汉唐之所以延续长久,必然是承袭了三代之道,只不过是统治方式有所转化罢了。汉、唐诸君所建立的具体制度异于尧、舜三代,但其间的差异自有其历史的与现实的变动的深刻原因,“惟其时有转移”,而汉、唐之制不同于三代恰正体现了因时立制这一致治原则,因此,汉、唐之制足以接绪三代之统。

最后他断然批判道“谓之杂霸者,其道固本于王也。诸儒自处者曰义曰王,汉唐做得成者曰利曰霸;一头自如此说,一头自如彼做;说得虽甚好,做得亦不恶;如此却是义利双行,王霸并用。如亮之说,却是直上直下,只有一个头颅做得成耳。”一方面讽刺诸儒抱残守缺,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历史,且言行自相矛盾;另一方面似是在跟朱熹赌气,反对朱熹对自己的无理指责,同时仍坚持自己的进步史观。

他又痛心疾首的发出这样的疾呼“使汉、唐之义不足以接三代之统绪,而谓三四百年之基业可以智力而挟持者,皆后世儒者之论也。世儒之论不破,则圣人之道无时而明,天下之乱无时而息矣。悲夫!”

三、结语

综上,关于“王霸义利”的争论,朱陈二人唇***舌剑、互不相让。从双方的书信交往中归纳下来,大致可以看出二人的历史观:朱熹的天理史观是退化的、唯心的、保守的历史观,他认为统治者大致分为两类――行王道的三代圣王和行霸道的后世帝王,认为夏商周三代是讲究仁义实行王道的理想社会,秦汉以来则是专谋私利实行霸道的社会,随着时代的进程不断扭曲倒退;陈亮则认为王霸可以并用,义利可以双行,三代圣王与汉唐明君二者只有程度上的差别,只是行道之尽与不尽的问题,而没有本质上的不同,汉唐之道实则是传承三代之道,只不过具体方式随着时势变迁而有所不同罢了,故而汉唐之义足以“接三代之统绪”。可见,陈亮是顺着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王霸义利”的传承,他的思想较朱熹而言是客观的、进步的。

参考文献

[1] 脱脱.宋史(卷436陈亮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 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5.

[3] 陈亮.陈亮集(卷28又甲辰秋书)[M].北京:中华书局, 1974.

[4] 陈亮.陈亮集(卷5酌古论序桑维翰)[M].北京:中华书局, 1974.

[5] 陈亮.陈亮集(卷15问皇帝王霸之道)[M].北京:中华书局,1974.

[6] 陈亮.陈亮集(卷28又乙巳春书之一)[M].北京:中华书局,1974.

[7] 陈亮.陈亮集(卷3问答上)[M].北京:中华书局,1974.

[8] 朱熹.朱熹集(卷36答陈同甫八)[M].成都:巴蜀书社, 1992.

[9] 何忠礼.论宋学的产生和衰落[A].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5).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陈亮、朱熹“王霸义利”之辨的历史观透析

学习

常昊“软磨”大力士

阅读(24)

黑方:常昊九段白方:刘小光九段刘小光是有名的攻杀型棋手,而常昊全局的综合能力较强。本局刘小光虽执白,但仍一开始就对黑猛攻,双方杀得难解难分,煞是好看。而常昊在循环圈中先失两局的不利局面下,并不气馁。第一谱1――50白6三间夹,是一种平和的

学习

简萍3D回合制Q版网游

阅读(24)

——《水浒Q传2》众所周知,《大话水浒》(曾用名:《水浒Q传》)是一款相当不错的2D回合制网游。游戏中与水浒英雄相关的剧情故事、独特的星将系统、互动·性极强的住宅社区等内容,给我们留下了颇为深刻的印象,也为《水浒Q传》赢得了较好的口碑

学习

张一白:我从不去农村拍戏

阅读(31)

从《开往春天的地铁》到今天的《秘岸》,张一白离纯情路线越来越远,故事越来越混沌悬疑,演员越来越明星阵容,越来越多和背叛。2008年11月14日,从《少年》到《迷果》,推迟公映的一部电影率先在重庆登陆院线,它的四位主演是蒋雯丽、曾志伟、莫文蔚

学习

京城里十大低调有个性的博物馆

阅读(39)

北京城里,那些或庞大庄严或小巧亲切,或富丽堂皇或简约温馨的百余家博物馆――五彩缤纷的艺术博物馆、源远流长的历史博物馆、引人入胜的科学博物馆、自然博物馆和各种妙趣横生的专项博物馆,集合了各式各样瑰丽神奇的物件和令人拍案称奇的故

学习

品牌新品大搜罗 秋冬各大品牌新品推荐

阅读(38)

每个品牌都有其固定的fans群,每当自己推崇的品牌有新品推出,都会让fans们high个彻底,当然他们也不会错过试一试的机会。本期《新品推荐》为大家准备了六个品牌的最新产品,让大家第一时间了解品牌动向,熟悉产品的价位、用途和成分,动心的MM还不

学习

南京中医雨花石收藏第一人

阅读(29)

现在,淘雨花石、收藏雨花石的发烧友很多,雨花石的品种也琳琅满目。但难得见到收藏中草药形象的雨花石的有心人。在南京,有一位叫沈建平的老中医却与众不同,他给病人看病时总是时不时把收藏的宝贝亮出来,与大家分享雨花石与中医的文化。他收藏

学习

民间文化旅游产品――涉县娲皇宫的开发研究

阅读(45)

【摘要】民间文化影响着文化旅游景区的开发和发展,女娲文化作为民间文化较为特殊的一种文化,对民间文化旅游景区的开发和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以涉县娲皇宫为例,通过调查问卷,研究娲皇宫景区对游客的吸引力状况。针对娲皇宫景区在开

学习

黄恺:三国杀杀出的草根精英

阅读(34)

黄恺是典型的80后,福建福清人,他的父母均是卫生学校的老师,2008年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游戏设计专业。他在大学二年级时创作了桌游“三国杀”,使之成为中国当代第一个走红的原创桌游,并长盛不衰。2008年与朋友创立游卡桌游文化发展有限

学习

临沧的民族美食

阅读(40)

云南临沧,汉属哀牢,唐宋属南诏、大理,明万历以后内地几县改土归流,开始形成夷汉杂居的格局,因而临沧的饮食,云县、凤庆、临翔等内地几县区,普遍受中土汉文化的影响,而边地沧源、耿马、双江等县在受到外来影响的同时,却仍保持了自己鲜明的地方民族

学习

朽者不朽的陈师曾

阅读(21)

管继平,笔名推仔、易安阁。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书法家协会理事,上海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上海作家协会理事,上海楹联学会常务理事,上海九三书画院秘书长等。少小爱文辞,对传统文化颇为倾心。除书法篆刻创作之外,近些年以民国文人的书

学习

当代著名画家李德才

阅读(24)

李德才,字大石,别名祯友、昊汉、浩瀚。现任欧洲国际东方美术研究院院长,东京国际美术协会顾问。1943年生于中国内蒙古通辽市。幼年在外祖父曲有令先生指导下启蒙学画,从此,数十载砚墨间耕笔不缀,在中国传统绘画领域独树一帜。br>艺术永远都在

学习

证券市场融资融券

阅读(41)

【关键词】证券市场;融资融券;动因;专业化融资模式【摘要】证券市场融资融券制度是成熟资本市场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2005年新《证券法[M]增加了融资融券制度。文章梳理了我国融资融券交易制度的立法发展,分析了我国证券市场对于实施证券融资

学习

聂华苓:绝代佳人的三生三世

阅读(24)

2008年,在《三生影像》的会上,一圈子人都在说她,回忆自己被她呵护的爱荷华岁月,这一圈子人的名单壮观地包括了:邵燕祥、莫言、苏童、余华、李锐、蒋韵、迟子建、毕飞宇、西川、孟京辉、廖一梅......传奇,友谊,爱情填满了她的一生,她――是聂华苓

学习

女子宿舍上下铺

阅读(27)

总有片刻的流光用来回忆。于是某一天,我理顺是如何从事文字工作的。我想起了她――睡在我下铺的“兄弟”。她是典型的双子座女生,敏锐多思,活泼文艺。她是我们宿舍的贵族,有一架银白色的CD机,每月都买花花绿绿的杂志。大票的人蹭看她的杂志,我

学习

《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的历史观比较

阅读(37)

【摘要】对《圣经》的探讨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门话题,关于它的研究也是异彩纷呈。本文即从历史观这一角度出发,对《旧约》《新约》进行比较,得出了历史观在这两者中的相同与不同。【关键词】上帝;救世论;基督;审判历史观又称“社会历史

学习

朱熹《教子》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朱熹《教子》,内容包括朱熹的教子的原文,朱熹教子文言文翻译及注释。《交友》交游之间,尤当审择。虽是同学,亦不可无亲疏之辨。此皆当请于先生,听其所教,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其谄谀轻薄①,傲慢亵狎②,导人为恶者,损友也③

学习

试析朱熹本体工夫相结合的格物致知学说

阅读(26)

格物致知是中国哲学中重要的概念与工夫,自儒家提出后一直被后世所解读,形成了一门独特的学说。西方思想传入后格物致知被归为认识论范畴,偏离了其“本体工夫相结合”的原义。通过对朱熹格致思想的阐释,有助于全面深刻地理解格物致知学说。关

学习

朱熹的注疏特点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朱熹的注疏特点,内容包括朱熹有哪些重要的注疏著作,朱熹经典名句及译文。【摘要】朱子的注疏即重视经典文本,在注疏中强调文义,却又不只停留在文义的理解上。而是在文义顺畅后要更进一步会得圣人之意;但这圣人之意亦只处于中介

学习

朱熹“存天理,灭人欲”思想辩证

阅读(27)

“存天理,灭人欲”这句话受到的非议颇多,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它的评价一般都持全盘否定的态度,认为它是“禁欲主义”,是宋明理学以理杀人的工具,现在随着对朱熹思想的研究,认为过去对朱子“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解是有偏差的,为朱子的这一观点翻案,但

学习

朱熹读书法在学习中的运用

阅读(38)

【摘要】在“朱子读书六法”中,朱熹提出许多精辟的见解,详解整个读书的过程。读书法中蕴涵的思想和智慧等对当今的读者极具借鉴和指导作用。

学习

文行忠信 义利相济

阅读(45)

多年来,淮阳县新华书店把读者当上帝,把铸造良好的经营理念作为文化产业的品质追求和精神支撑,把诚信服务、让利于民融入到整个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不但取得了很好的经营业绩,而且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

学习

古代社会历史观概述

阅读(42)

本文为您介绍古代社会历史观概述,内容包括古代社会的综述总结,中国古代社会与历史的变迁。作者:刘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