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曾说过:“一个好的短篇小说,应该是一个作家成熟后的产物。阅读这样一个短篇小说,可以感受到这个作家的独特性。”早在1999年出版的《锁孔里的房间》一书中,莫言就根据自己数十年的阅读和写作经历,选出了十部对自己影响最大的短篇小说。
马尔克斯的《巨翅老人》是其中之一。提起莫言,人们不禁会联想起两个人:美国作家福克纳和拉美作家马尔克斯。不可否认,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给了莫言很大的震撼。和《百年孤独》一样,《巨翅老人》要表达的核心内涵仍然是孤独,首先震撼人心的是孤独的天使形象:一个衣不蔽体、牙齿稀疏脱落、光秃秃的翅膀生着寄生虫、衰老虚弱的老年人,没有什么异能和气派,甚至也没给小镇带来任何福祸,他的形象与乞丐的唯一区别就是背后那一对巨大的翅膀。这个萎靡落魄的天使和人们潜意识中天使的美丽形象实在是大相径庭。天使孤寂地蜷缩在小镇居民们无聊、冷漠的视线下,居民们越是议论纷纷和喧闹不止,他就越孤独和落寞。
福克纳的《公道》也是莫言喜爱的一个短篇小说。莫言认为,八十年代系统地阅读西方文学对他影响很大,尤其是福克纳。福克纳爱把自己看做农民,他虚构了一个美国南方的小镇约克纳帕塔法,构筑了自己的文学地理,莫言也受到启发构筑了山东省高密县东北乡。福克纳有四篇以印第安部落为背景的小说《瞧!》、《求爱》、《公道》和《红叶》,描述了美国印第安文化灭亡的过程,堪称一部印第安编年史。以霍米·巴巴的后殖民理论观照这些作品,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过程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印第安部落从对殖民文化的颠覆性模拟,蜕变为对其认同和盲目模仿的过程。
在众多中国小说中,鲁迅的《铸剑》给莫言留下的阅读记忆刻骨铭心。莫言第一次从哥哥课本上读到鲁迅的《铸剑》时,还是一名少年,当时看完这篇小说“感到浑身发冷,心里满是惊悚”。长大之后,莫言多次重读《铸剑》,次数多到他已经记不清了,“但每读一次,都有新的感受,渐渐地我将黑衣人与鲁迅混为一体,而我从小就将自己幻想成身穿青衣的眉间尺,我知道我成不了眉间尺,因为我是个怕死的懦夫……”
此外,还有诸如卡夫卡的《乡村医生》、水上勉的《桑孩儿》、屠格涅夫的《白净草原》等短篇小说,也给莫言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阅读一篇短篇小说,正如莫言说的那样“就像通过一个细小的锁孔可以看到整个的房间,就像提取一个绵羊身体上的细胞,可以克隆出一匹绵羊”。通过这些影响莫言的短篇小说,我们也可以感受到莫言的创作和阅读心迹,也能更好地理解莫言写作风格的形成,从而向一个优秀的作家靠拢。
摘自《富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