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掐丝珐琅,北京著名传统手工艺品,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金属工艺品中的重要品种。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掐丝珐琅的传承需要在传统工艺中逐渐融入现代的设计元素来符合人们的审美要求。如何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根据时展求新求变,同时取其精华,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话题。
关 键 词:掐丝珐琅 创新 釉料 工艺
掐丝珐琅的装饰特点
“铜胎掐丝珐琅”即景泰蓝,它以金银铜及多种天然矿物质为原材料,集美术、设计、工艺、雕刻、镶嵌、玻璃熔炼、冶金等专业技术为一体。掐丝珐琅是北京著名传统手工艺品,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与雕漆、玉器、象牙一起被称为北京工艺品的“四大名旦”,是我国金属工艺品中的重要品种。
铜胎掐丝珐琅,俗名“珐蓝”,又称“嵌珐琅”,是一种在紫铜质的胎型表面用柔软的扁铜丝掐成各种花纹焊上,并把珐琅质的色釉填充在花纹内,经反复烧结、磨光、镀金而成的器物。受外来文化影响,我国在唐代就已经出现了珐琅器,迄今所知我国最早的珐琅器是日本正仓院的唐代银胎金掐丝珐琅镜。[1] 到了明中期景泰年间,珐琅器制作者对铜胎掐丝珐琅制作工艺进行改革创新,无论是在器型、***案、色彩等方面都已达到极高的艺术水平,工艺过程较之过去更加复杂、成熟,制作出来的产品也更加端庄古雅、雍容华贵,被用作宗庙的祭祀礼器和宫廷的装饰器皿。蓝釉料也有了新的突破:淡白微绿的天蓝,琉璃般凝重的钴蓝,及像蓝宝石般浓郁的宝蓝等[2]。这些色彩无一例外地用来作为底色,形成民族特有的艺术风格,其色彩清新雅丽,给人以高贵华美的艺术享受,故而得名“景泰蓝”,并流传于世。
在历史的长河中,掐丝珐琅的***案与色彩装饰在每个时期都有着相应的变化。其造型、品种、工艺、***案、色彩等方面的不断更新发展折射出不同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及人们审美观念。比如,掐丝珐琅色彩的运用及釉色与胎色的比例关系最早展现出的就是作为皇宫御品的华贵气质。
传统掐丝珐琅的***案与色彩是非常具有辨识性的,它特有的蓝色与其他色彩的结合,釉色与金属色的配比关系,正是掐丝珐琅最鲜明的特点。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观念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传统工艺逐渐融入了现代的设计元素。如何在传统工艺已有的基础上根据时展求新求变,同时仍旧保持其传统特色,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话题。
关于掐丝珐琅的创新思考
然而现今掐丝珐琅制品仍多停留在仿古阶段,现仅存的几家珐琅厂内所制作的产品绝大多数还是以仿古为主。早在清乾隆年间(1736——1795),掐丝珐琅制品已发展达到一个空前繁荣的阶段,装饰花纹一直没能被超越,已然形成了特定的装饰风格。但是掐丝珐琅当时是作为宫廷用品和重要陈设器来运用的[3],放到现代却只是能作为观赏品,其功能已不适用于现代生活,其纹样与配色也早已不适合人们的审美需求。所以,掐丝珐琅如果一直停留在仿古阶段是不可能进一步发展的。为了把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智慧结晶继续发扬光大,不使我们的“国粹”逐渐没落,现今也有一部分实践者进行了工艺改良,意在创新的同时,继续保持我们的民族特色,让掐丝珐琅真正被发展和传承下去。
统观目前掐丝珐琅的创新实践,大部分仅仅是单一运用珐琅釉料的色彩来进行装饰设计。例如运用珐琅工艺理念制作的家具及陈列品、装饰品,以珐琅釉料点缀的日用产品等等。有些则是以珐琅为主体,与玉雕、牙雕、漆艺、花丝镶嵌等其他材质或工艺相结合,使其相互衬托。还有一些设计者试***创新,但只是把中国工笔画技法或是现代纹样应用于掐丝珐琅创作之中,并没有对珐琅工艺和***案色彩进行创新研究。
以上创新方式依然是停留在传统的工艺和制作思路上。当今社会中,掐丝珐琅的制作和使用应当走出封建皇宫贵族的高墙之下,并以各种新颖的形式和姿态广泛的出现在大众的生活当中。
掐丝珐琅在釉料和工艺方面的设计实践
根据调查和实践,作者意识到掐丝珐琅的创新,既要保留传统工艺的特点,又要融入现代的审美设计,以此促进掐丝珐琅更深层次的发展,使其适合现代社会的审美需求。作者建议从两个基本方面入手:一是珐琅的釉料创新,二是其工艺的创新。
釉料方面,目前市面上已有一种可替代传统珐琅料的釉料,它的硬度比传统珐琅要低,被业内人士称为“软珐琅釉料”,克服了传统珐琅烧造技术难度大和成本高的缺点。这种釉料是对传统珐琅釉料的创新,是由主剂E110,硬化剂H101和色膏组成。色膏颜色丰富,同时还有荧光色。软珐琅釉料因色彩样式丰富,色膏可以相互调和后产生新的颜色,因而装饰性极强,多用于更新换代较快或者生活化的工艺产品制作,如钥匙扣、陈列装饰品等。这种膏状的釉料比颗粒状的传统珐琅釉料更加方便使用并更具时尚感。虽缺乏传统珐琅釉料的独特光泽和属性,但在制作消耗性珐琅产品的实践中是一个创新。
掐丝珐琅的制作工艺也在紧跟时代步伐。目前,机器腐蚀工艺的发展非常成熟,并开始逐渐取代手工的掐丝工艺。现代腐蚀机的精细度可达到10丝,即0.1毫米;腐蚀深度可达线条宽度的4倍,即0.4毫米。这足以省去手工掐丝和焊烧等步骤,并且腐蚀出的线条根据需要可粗可细,还可根据矢量软件最大限度保持设计***案的原貌,这些优点是手工掐丝所不具备的。
由此看来,运用创新的釉料和工艺方法,配合传统的纹样所进行的设计创新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现代人的审美要求。这种贴近现代生活的创新,更易被人们所接受,同时更加具有实用性。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软珐琅首饰的制作,它是在传统铜胎掐丝珐琅基础上的创新,这一工艺既保留了传统掐丝珐琅独有的特点:鲜艳夺目的色彩、华丽多姿的***案和富丽堂皇、精美华贵的视觉观感;又克服了传统掐丝珐琅制作工艺复杂、釉料配置和烧制技术难度大、生产成本高的缺点。这一工艺无疑是现今首饰设计色彩表现部分的一个质的飞跃。基于这些想法,作者进行了如下设计实践。
一.构思设计***:设计***的尺寸与实物的尺寸是1:1的比例,将所要制作首饰的实际尺寸在矢量绘***软件Adobe Illustrator(AI)中表示出来。(如***1)
二.绘制黑白稿:所绘制的线稿中,黑色和白色的部分分别是腐蚀后凸起和凹下去的部分。(如***2)
2)线的尺寸必须都要在1.5pt (0.4mm)以上,以防腐蚀时线断。(如***4)
3)全部的路径都必须是闭合的,以防腐蚀之后填色时釉料会从不闭合处流出。(如***5)
三.绘制色稿:在黑白稿的基础上填颜色,将多种配色放在一起比较,挑选出最佳配色。(如***6)
四.出菲林片:矢量设计稿做出来之后就能够拿到打印社去出菲林片,需要出反片,即菲林片和AI黑白***上所表示的黑白部分是相反的。(如***7***8)
五.将打磨好的铜板涂一层感光胶,将菲林片贴在涂有感光胶的铜板上,用紫外线进行显影。
六.腐蚀:软珐琅制作工艺中的腐蚀步骤,替代了传统掐丝珐琅中掐丝的步骤,只用腐蚀机就可替代人工掐丝,线条规整,有更强的装饰感,更够最大限度的保持设计***的原貌。
七.打磨、造型、填色:传统珐琅釉料硬度高,耐高温,状态稳定,但是配制和烧造的技术难度较大,生产成本较高。软珐琅替代传统珐琅釉料进行填色,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具有色彩丰富、细腻、配制简单、制作过程方便等特点,更有利于人们接受。
软珐琅釉料是由主剂E110,硬化剂H101和色膏组成。H101由环氧树脂,固化剂组成。固化剂又名硬化剂、熟化剂或变定剂,是一类增进或控制固化反应的物质或混合物。 树脂固化是经过缩合、闭环、加成或催化等化学反应,使热固性树脂发生不可逆的变化过程,固化是通过添加固化(交联)剂来完成的。(如***9)
八.烧制:软珐琅釉料上色后的烧制过程也很简便,只需在120度高温下烘干即可。软珐琅基体为紫铜、黄铜、锌合金、软铁四种材料,在胎体的材料方面可以有更多的选择。
九.磨光、镀金:与传统掐丝珐琅相同,釉料固定在胎上后,因薄厚不均,用砂轮机将其磨平,使铜的颜色显露出来。(如***10)磨光之后放入镀金液糟中,将金属部分镀成黄金的颜色,一件软珐琅首饰作品就完成了。(如***11)
目前,这些创新都在赋予珐琅工艺崭新的面貌。相信在现代设计师的不断创新之下,凝聚着中华民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珐琅工艺,能够继续代表中国走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文化自身所具有的鲜明个性,以其悠久的历史、别具一格的风范、精湛的工艺和丰富多样的形态,为中国工艺美术文化的创造史谱写充满智慧和灵光的一章。
注释
[1] 杨伯达.金银玻璃珐琅器[M]. 中国美术全集, 文物出版社2006.
[2] 杨伯达.中国古代金银器玻璃器珐琅器概述[M].中国美术全集,金银玻璃珐琅器文物出版社1987.
[3] 曹昭、王佐.新增格古要论卷七[M].中国书店,1987.
参考文献
[1] 杨伯达.金银玻璃珐琅器[M].中国美术全集,文物出版社2006.
[2] 杨伯达.中国古代金银器玻璃器珐琅器概述[M].中国美术全集,金银玻璃珐琅器文物出版社1987.
[3] 曹昭、王佐.新增格古要论卷七[M].中国书店,1987.
[4] 李久芳.中国金属起线珐琅及其起源[M].故宫博物院院刊,1994
[5] 李新民.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景泰蓝[M].北京出版社,2012
[6] 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M].东方出版中心,2010
[7] 陈丽华.故宫收藏珐琅器[M].紫禁城出版社,2008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掐丝珐琅在釉料和工艺角度的创新思考及设计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