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些人一遇到不顺就说“如果……就好了”,其实“吃后悔药”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而且会让人越“吃”越后悔。“吃后悔药”被称为“反事实推理”,也就是人们假设一种与事实相反的情景。然而,现实世界不会因为假设而发生改变。因此,“反事实推理”带给我们更多的是悔恨等负面情绪。而且,我们假设的情况越容易达到,这种悔恨就越强烈。
后悔作为一种不良的心理体验,恐怕没有一个人敢说自己未经历过。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人们都会因这样或那样的过失而带来悔恨的心情。对大多数人来说,这种不良情绪很快就会消失,不至于影响身心健康。但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做了错事,事后悔悟过来时常常自我埋怨、自我谴责,乃致自我惩罚,心情十分痛苦、内疚和懊恼,陷入悔恨的泥潭中不能自拔,甚至失去了走向未来生活的信心。
因此,经常“吃后悔药”的人应该加强自我调节,克服这种不良心理,学会面对现实,尽量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使后悔转化为深刻的教训,不能让它妨碍我们的身心健康及对美好明天的追求。下面几种方法或许对摆脱悔恨心理很有帮助,有必要的话还可寻找专业的心理医生接受***。
认同“往事已逝矣”。假如你已接受了这样一个观点,既然过去所发生的事情无法改变,无论如何悔恨也不能挽救已发生的事实。你可以试***在心中默记下面一句话:“悔恨不能还我过去,只会损害我的健康。”这种思想会帮助你忘掉过去,消除悔恨。
对自己说:“没关系。”在生活中,“没关系”这句满不在乎的话超出了常人的想象而显露出神奇的超脱效应。一个人在生活中会遇到许多无关紧要的挫折,如果你无法解脱这些,那么你将一事无成。在遇到意外的挫折和失败时,你应学会对自己说“没关系”。如果你把“没关系”这三个字写在笔记本的扉页或刻在你的心上,那么挫折和失望就不会再去打扰你心灵的安静了。
把“要是”改成“下次”。许多朋友遇到挫折时总是把精力放在“后悔当初”上。他们总是想“要是当初怎样怎样就好了”,“要是当初不那么干,现在就怎样怎样了”等等。不要再去想“要是当初……”把它改成“下次我应当如何”,这样就会起着一种积极的作用。不用悔恨并不是说导致挫折和失败的主观原因可以不分析、不总结,我们想寄希望于“下次”,是力求从“这次”中吸取经验教训,避免“这次”的错误再出现。
学会反思。反思后悔的根源,找出造成失误的原因,淡化后悔的情绪色彩,积极采取补救行动。当我们因失误而后悔时,重要的是要在悔中求悟,要弄清楚自己办错事的原因何在,今后应如何避免,这样的后悔才有意义,也不会陷入悔恨的泥潭。因为这种深思反省不是纠缠于过去,而是放眼今后怎样少做后悔事。
避免重蹈旧辙。在面临与过去相似的选择时,一定要仔细回忆过去失败的情形,积极地利用过去的经验,从而避免犯类似的错误。
不要因生活中的一些细小过失而后悔。如果事事追悔,恐怕人一辈子都会生活在悔恨之中。如果错已铸成,且又无法弥补,要当机立断;汲取教训,以后不要再犯。这种很干脆的自我警告,比放在心里悔恨更有用。
一个人也不要为没有取得预期效果而悔恨。我们在办一件事之前,总不可能准确地预测到究竟能否成功,我们总不能等把未来的一切前景都看清楚了,有了足够的把握后才开始行动,只要尽力而为,即使某些努力没有达到目标,这种努力依然是值得的,无须后悔。
别让小后悔演绎大后悔。卡耐基说:“要是我们得不到我们希望的东西,最好不要让忧虑和悔恨来苦恼我们的生活。且让我们原谅自己,学得豁达一点。”泰戈尔有句诗:“如果错过了太阳,请不要哭泣,因为你还有星星和月亮。”在生活中,我们难免会丢失一只小羊羔,但是亡羊之后,很可能会有鹿群从你眼前经过,不要让伤心的泪水蒙住了你的眼睛,以至于失去了人生中更多更美好的东西。且记:你已经错过了太阳,难道还要错过星星和月亮吗?
(摘自《思维与智慧》)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当心后悔药越吃越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