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本文以桐华的代表作《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为底本,从教育学的视角对这部长篇小说进行了深入发掘,论述了家庭教育、个人努力、课外阅读对一个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同时告诫孩子要注意区分小说和现实的区别。
关键词:桐华 教育学 学生
《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是作家桐华耗费五年时光倾心打造的精华之作,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无形的时光隧道,让他们能直接回到那些回不去的童年时光,同时也能静静体会到少年的如歌情怀和无敌青春。我在阅读时,想到逝去的美好时光,几次落泪。很多孩子也曾多次落泪。流泪就是心灵的净化和洗礼,用泪水浸泡过的心才会柔软缠绵。所以,我觉得能让孩子落泪的作品就是好作品。能够流一次眼泪就是一种巨大的收获。
但是,书中对一些校园非主流生活的描写及一些顽劣行径的渲染,容易让心智还不是很成熟的孩子们难辨真伪和是非。为尽量增加阅读的正面效应,减少可能会产生的副面效应,我在反复研读的基础上,作了如下解读和阐释:
告诉孩子:罗琦琦的经历你们已不可复制
小说来源于生活,但是相比生活更为凝练和集中。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往往如同鲁迅所言:“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即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各种各样人的性格和行为特征,将其有机地聚合到你所要塑造的一个文学人物的身上,体现出作者真实的情感和真实的理想。因此,很多生活你有似曾相识之感,能引起我们心灵共鸣,激发我们种种情愫,产生愉悦的审美。但是,其实很多情节只是合乎理性推断的真实,而不是现实的真实。因此,我告诫学生:可以借鉴小说中有价值的信息,但不能全盘接受小说的思想和生活,更不能盲目效仿。
罗琦琦也是集中了各色女孩身上的种种优缺点而塑造的一个人物形象,她承载着作者太多的向往和追求,无数读者的期盼和推断。但是,孩子们必须明白:罗琦琦不可复制。
一是现实生活中难觅这种状态的学生,在灰暗和明媚、异类和主流两边都能调控自如、尽心所欲,这需要超凡的心智和定力,几人能做到,故千万不能效仿罗琦琦,试***也能像她这样将荆棘与风雪全部丢弃在身后,走出一条阳光大道。
再说,她学业的崛起也是在小学就已开始,而小学因为知识含量少,任何一个天分稍稍不错的小孩即使在小学高年级再开始努力,都是有机会重新“洗牌”的,但是到了初中,知识内容含量大为增加、难度也大为提升,你想进入初三后再来“亡羊补牢”,可能就将是一场美梦。初中每一阶段都不能懈怠,否则,到了初三,只能空自叹息。就凭这一点,你们已经不能效仿罗琦琦。
更主要的是有很多康庄大道可走,为什么要走这条遍布磨难的危险的羊肠小道呢?
课外阅读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改天换地的作用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所以,课外阅读不仅仅能帮助学生直接提高语文成绩,增强学生对各科的理解能力。而且对一个人心灵的塑造、思想的淬炼、性格的陶冶也能产生巨大的作用。
罗琦琦的小学时光是暗淡无光的,但是却找了给了它巨大影响的朋友——课外书籍。使得她能更加安静、更加孤僻地躲入一个想象的世界。如果没有书本,她的没有朋友、学业糟糕的学校生活肯定将更为悲惨,那将是一段无法忍受的比牢狱生活还要痛苦的日子,说不定,中途就会辍学甚至堕落下去,那就只能在黑暗中寻找黑暗,从而获得温暖和慰藉。
特别是在和神童陈劲的同桌过程中,他们相互背诵课外书、相互比较阅读量,她的阅读品位有了很大的提升,阅读能力和记忆能力也有了飞速的提高。用罗琦琦在陈劲准备去一中读书时所言“但是当时的我,并不懂得这些,他教授我的学习方法,他课间给我讲述的故事,他考我的诗词,他推荐我听的乐曲,他敬仰的杰出人物,所有这些东西,在当时的我眼中只是小孩子间的游戏,不会比跳皮筋、打沙包更有意义,可实际上,他带给我的东西潜移默化地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作者简单列举了罗琦琦在小学所读过的有关书籍,那些书的数量和品质已经远远超越同龄人所能阅读的层次。书给罗琦琦打开了一个宽广无边的世界,也在不知不觉中给了她一双飞翔的翅膀。有了这些书垫底,罗琦琦的精神世界不会荒芜、人生方向也难以迷路。
所以,罗琦琦如果谈感恩,肯定少不了课外阅读,课外阅读对改变人生真的很重要,它不能象学习成绩那样能直接证明你的进步和优秀,但是,在不经意间,你会发现爱读书和不爱读书的区别、读过很多书和没有怎么读书的区别,特别是走入社会之后,其效果会非常明显,可谓泾渭分明。
因此,我们要经常劝告、督促我们的孩子,一定要利用空余时间,多多读书。不要吝惜小钱,多多买书,买书是一本万利、有赚不亏的最佳投资。
家庭是影响孩子成长的重要因素
罗琦琦的人生轨迹与她的家庭有着很大的关系,5岁之前寄养在外公家,回到自己家后产生的被抛弃感让她由唧唧喳喳变得沉默寡言,并且直接影响了她的学校生活,如罗琦琦所言:“我的年龄本就比同学小,心智半开,又没有读小学一年级,结果很容易想象——我的成绩很不好。由于性格孤僻、沉默寡言,再加上成绩不好,我从头到脚都不是老师喜欢的类型,所以我就越发的性格孤僻、沉默寡言、成绩不好。”回到父母身边的罗琦琦如果在家里能够多一点关注,多一点宽容,可能,她的性格不会变得孤僻和沉默寡言,那么,在学校的处境肯定也会有所不同,小小年纪的她也不至于遭受这么多的坎坷和磨难。
最令人扼腕叹息的是晓菲,表面上的明媚快乐却同样拥有一个压抑孤独的灵魂。源于家庭的不和谐,特别是爸爸喜欢打妈妈,导致她不喜欢待在家里,喜欢在外面玩,最终导致在初中阶段就未婚先孕,毁掉了自己的一辈子,也毁掉了四个还懵懂无知男孩的一辈子,甚至还搭上他们父母的一生。
由晓菲的经历也要给孩子们提一个醒: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年轻的时候。青春叛逆期,给了你尝试和发泄的理由,但是,稍稍不慎,肯定会付出自己无法预料的惨重代价。
还有其他不少同学的人生轨迹也深深印刻着家庭的痕迹。比如说张骏、小波,他们不正常的少年时光与他们的家庭也有着巨大的关系。所以,一个人的行为和心理表现总是打着深深的家庭烙印。家长平常要慎重自己的言行,特别是一些不文明的举止和行为更要尽量克制减少,要多多营造温馨和满的家庭氛围。当然,因为现实处境的差异,所以每个家庭的结构特征、和谐满意度肯定会有所不同。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审视《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