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米契斯在《爱的教育》中有这样一段话:“相信每个孩子都像一粒种子,都具有发芽、开花、结果的可能性,不过有的发芽早,有的发芽迟;有的开在初春,有的开在深秋。”和其他三年级的孩子相比,班里的M同学就好像是一株迟开的花。当其他的同学都能熟练地诵读课文、演算习题时,M同学却还在为字母的拼读而发愁,为加法的进位而迷惑。
初见:一抹淡紫色的忧伤
注意到他,是因为他的名字。不知别的老师是否也会这样,面对完全陌生的班级花名册,我总是下意识地去寻找和自己名字相近的姓名。因为他的姓名里也有一个“萌”字,我便在第一节上课时就点他起来回答问题。
可惜辜负了我的满怀期待,听到点名的他,在初秋的阳光里迟缓站起,那慢动作回放似的反应让我有些措手不及:当时他身着一件淡紫色的衣服,捧着语文课本艰难地很不情愿地从座位上缓缓站起,似乎是下了很大的决心,费了很大的劲儿,才把屁股从座位上拔起一点点。只见他上下嘴唇开合了几下,也没有听到声音。只听到周围同学一片嘘声。
错愕中,我以为他是一个有先天智障的孩子,因为上课期间他自始至终都坐得很端正,但是表情混沌,如在雾中,目光呆滞。课后有些孩子围上来,七嘴八舌地告诉我,M同学是班里“著名”的后进生,智力没有缺陷,只是缺乏家长的关爱和教导。课后,他也常常参与吓唬女生的恶作剧,也会在兴奋时两眼放光、高兴时吱哇乱叫。只不过他比同龄人不幸的是,他生活在一个破碎的家庭中,爸爸抛弃了妈妈,妈妈抛弃了他,只有公公婆婆还有一个舅舅带着他一起生活。
仔细观察M同学,他长得比同龄人都要瘦小,青白色的脸瘦得只剩一双怯懦的眼和一个尖尖的下巴。淡紫色的衣服上留着斑斑污迹,从中可以想象到洗衣人的潦草敷衍和对生活的不耐烦。
以后上课时便对他多了一份心思。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和聊天,我发现M同学并不仅仅是考试成绩差这么简单,他比较严重的问题在于和其他人的交流及语言的表达上,他能听懂老师和同学的话,老师和同学却不知他在说什么。其实他的思维、理解力、感悟力都在中上等。优点是做事情非常有条理,讲究整齐有序,酷爱各种小动物,还喜欢自己种植一些花草。经过这些分析,我觉得他有进步的潜力,甚至还有可能会成为优秀的、有特长的学生,至少会改变现在这种茫然、混沌、自卑的状态吧。
有位老师说,要改变这样的学生很难,意味着你需要付出很多。然而,我想试试。
科学:照亮混沌世界的一道光
情况掌握之后,我需要找到一个通向孩子世界的突破口。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古往今来人们开始探索,都应起源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所幸,M同学还保有对自然、对动植物的兴趣,那我何不从他的这份兴趣开始,激发他的探索精神呢?
变化的起点在一次银光鱼事件。三年级时,有一篇习作是写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班里大多数孩子都写了小猫小狗,令我感到惊讶的是M同学写了自己亲自喂养的银光鱼。虽然习作文句不通顺,表达也磕磕绊绊,但我还是非常高兴,我觉得这是一次开启他的智慧的难得机会,于是怀着兴奋的心情请他上讲台为全班同学讲银光鱼的故事。
一开始,他结结巴巴,两三句话后就讲不下去了,只见他局促地站在讲台上,双手不停地拧着衣角。为了打破僵局,我改变了方法,由同学提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让M同学一一解答,就像是开新闻会一样。这一下M同学感觉很有尊严,心情十分愉快,他的眼睛闪闪发亮,发出兴奋的光。同学们都安静地听着M同学的回答。不得不说,这真的是一群非常有爱心的孩子,他们对M同学的每一点进步都表示衷心的高兴,有一位女生还激动地提出做M同学的小老师。孩子们为M同学营造了一个充满爱的氛围。
银光鱼事件之后,M同学的学习状态明显有所改善,会主动地写作业了,但上课时的状态还是不好,也许是因为需要掌握的内容对他来说偏快偏多了,他眼里的光总是偶尔亮那么一会儿就熄灭了,多数时间是在无精打采地上着课。这样下去绝对不行。课堂效率的提高依赖于他的阅读和书写速度,怎样提高他的读写水平呢?
俗话说,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由于平时上课总是对M同学多留一份心思,很快我又一次发现了通向其世界的道路,那便是“杨红樱的科学童话”。
有一段时间,我从网上专门订购了杨红樱的科学童话系列,中午由班上的孩子轮流读童话、讲故事。这时我发现,平时上课无精打采的M同学却瞪大了眼睛关注着屏幕上的每一行文字,故事结束了,他还恋恋不舍地望着展台,似乎意犹未尽,还想继续阅读下去。我抓住这个机会,把《森林谜案》赠送给他,鼓励他好好阅读。时值国庆放假,正好有七天的时间,我让M同学把书带回家,遇到不认识的字就查字典标拼音,要求他把书中最打动他的故事情节开学后讲给大家听。M同学连连点头。放学那天送他出校门,看到他珍爱地用双手捧着《森林谜案》,快乐地向他的公公跑过去,我满心欢喜,觉得以此为起点,也许他的阅读和表达能力就会慢慢提高!
日常生活:关爱需要耐心、坚持
但孩子毕竟是孩子。儿童的问题很复杂也很简单,最主要的一点便是没有自制力,坏习惯容易反复,好习惯很难形成。
就拿《森林谜案》这本科学童话书来说吧,本以为他会沉浸在书中,进而提高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可是我忽略了孩子的天性。国庆七天,M同学还是以玩为主,回到学校竟交了白卷——拼音一个都没有标,故事情节一个都没有准备。我的理想主义遭到大大的嘲弄,那一瞬间,真的是很生气,我对他吼道:“难道你对这本书一点都不感兴趣吗?你答应过老师的,为什么做不到?”他垂下头,一声不吭。我要把书从他手中收走,气呼呼地说:“你不看,还有很多同学等着看呢!”没想到他啜泣起来:“其实我已经把大部分都看完了,只是没有加拼音而已。我还上网查资料了解了什么是鼷鹿。”班上的孩子目睹我们的对话全过程,都纷纷请求再给M同学一次机会。有个孩子站起来说:“老师,不如让M同学给我们讲讲鼷鹿吧,我们还不了解呢,我们很想知道。”望着孩子们善良清澈的目光,我还能再说什么呢!M同学一点点地回答着同学们的提问,也一点点积累着自信的能量。
在这件事的处理过程中,班级孩子的冷静给了我很大的启迪。世间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既然选择了付出,就应该有耐心有坚持。过程中会有反复,而只要方向是对的,我们就应该坚持。一年的学习结束了,升入四年级的M同学用成绩展示了自己的进步:语文成绩从刚接班第一次摸底考时的四十多分提升到了期末考时的七十九分;书写更加认真,三年级下学期开学初的一次英语作业竟被评为班上“五佳作业”之一;做事认真细致又踏实肯干,班级打扫卫生、排列桌椅等事情交给他,完全可以放一百个心。
反思:最好的远在未来
回想一年来为M同学所做的种种努力,大致遵循了以下的思路:
首先,对学困生成因进行归因分析,很多学困生形成的原因都来自于家庭教育的匮乏,M同学也不例外。
其次,正确分析学困生现状,重视其优点,改进其不足,从学生自身的兴趣入手,发掘他的优点和特长,帮助他树立自尊心、自信心。
再次,帮助孩子夯实基础,提高应试成绩,巩固其自尊心、自信心。由于学困生最大的障碍是基础知识的积累,因此我每天都会督促他坚持最基本的听说读写背训练,积累课文语段,并对他的每一点进步都及时予以表扬、反馈,让他体验成就感、自豪感。
最后,教育是一种合力,我还把作业要求、习惯养成方法等与家长进行充分的沟通,争取家长的支持。在班里我也给他配备了小老师,同学间的互帮互助也有利于他的交流表达、融入集体。
黑柳彻子在《窗边的小豆豆》一书里写过这样一个故事:小林校长为身有残疾的高桥君专门设计了一场运动会,里面几乎所有的项目都是为高桥君所设计,目的就是为了让高桥君也能体验到成功的感觉。相比小林校长对学生的良苦用心,我所做的还很少很少,唯一相同之处在于,我们都有着一颗同样虔诚的心。想起改编自胡适先生词作的《兰花草》歌:“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时过,兰花却依然,苞也无一个。转眼秋天到,移兰入暖房,朝朝频顾惜,夜夜不相忘。期待春花开,能将夙愿尝。满庭花簇簇,添得许多香。”那种满心期待花开的感觉,与老师对孩子的期盼如出一辙。也许,学困生正如那些错过了花季的晚开之花,只要老师投入更多的精力与智慧,总有一天可以迎来满庭芬芳、花香簇簇的盛状。
愿孩子们“有的枝头挂果,有的根上结实;有的可作栋梁之才,有的可作治病良药,就算是一些无名小草,也能染绿祖国的山河”。让我们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幸福而努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