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对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首先介绍了产业组织理论在国外的发展过程,产业组织理论的主要流派有哈佛学派、芝加哥学派、新奥地利学派、可竞争理论、新产业组织理论、后SCP理论等。接着介绍了产业组织理论在我国的发展状况,最后介绍了产业组织优化的基本理论基础。这对我国将来在产业组织研究方面的工作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产业组织;SCP范式;产业组织优化
一、产业组织理论的历史回顾
产业组织理论是有关市场经济中企业行为和组织制度的学科。研究的内容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企业内部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是相关的“企业理论”;二是不完全竞争市场与企业行为的关系,特别是寡头市场上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三是***府与企业的关系,包括规范研究的最优***策和实证研究的***策效果两方面的问题。
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国富论》最早提出产业组织理论即市场自发调节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以及这一条件下厂商的企业行为,但作为一种理论体系一般认为形成于20世纪20至30年代。马歇尔是最早提出产业组织概念的人,张伯伦和琼・罗宾逊提出的“垄断竞争理论"为产业组织理论的后来研究提供了基础,所以将他们称为产业组织理论的先驱者。
从研究范式来看,产业组织理论作为一个相对***的研究领域,产生于微观经济学的厂商理论。20世纪70年代前处于案例研究和经验研究的阶段,该理论更多的是充当解释统计结果或支持价值判断的一种方法;从1970年代开始,理论模型取代统计分析在产业组织理论中占据了主导地位,特别是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的发展,打破了产业经济学领域长期居统治地位的“结构―行为―绩效范式”的单方向关系;到1980年代后期,产业经济学家认识到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之间的不平衡,包括计量经济学分析、案例研究和实验经济学在内的新一轮经验研究开始出现。产业组织理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哈佛学派、芝加哥学派、新奥地利学派等多种理论体系。
(一)哈佛学派
哈佛学派是在1929-1933年世界经济遭遇了大萧条,以张伯伦和罗宾逊为代表的不完全竞争经济学发展起来。1938年,梅森在哈佛大学建立产业组织研究小组,提出产业组织分析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向,并于1939年出版了《大企业的生产价格***策》。1940年,克拉克提出“有效竞争”的概念。哈佛学派直接受克拉克有效竞争理论的影响,认为市场竞争和实现规模经济存在矛盾,该学派寻求如何判断市场的有效竞争程度以及***府实施何种规制***策。梅森根据有效竞争的定义和实现有效竞争的条件归纳出两类的有效竞争标准:市场结构标准和市场绩效标准。梅森的弟子贝恩通过对个别产业的具体分析和实证研究,提出市场结构决定市场绩效。贝恩(1959)首先用4个企业的市场集中度来测量市场结构和用回报率来测量绩效,考察了1936―1940年的42个美国样本制造业,得出的结论是集中度与经济绩效具有正相关关系。
至于现代主流产业组织理论中流行的SCP三段论范式则是由谢勒(Scherer)在贝恩两段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哈佛学派认为,结构、行为、绩效存在因果关系,结构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绩效,称为“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市场绩效”范式(SCP分析框架)。为获得理想的绩效,最重要的是要通过产业组织***策来调整和直接改善不合理的市场结构,因此,又称为结构主义。哈佛学派区别于其他学派的两个重要特征是:在分析框架中突出市场结构,在研究方法上偏重实证研究。在贝恩等人看来,寡占的市场结构会产生寡占的企业行为,进而导致不良的市场绩效特别是资源配置的非效率。因此有效的产业组织***策首先应该着眼于形成和维护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主张对经济生活中的垄断和寡占采取规制***策。
(二)芝加哥学派
芝加哥学派是上世纪60年代后期在对哈佛学派的批判中崛起的,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施蒂格勒。该学派继承了奈特以来芝加哥大学传统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和社会达尔文主义,认为市场竞争过程就是市场力量自由发挥作用的过程,是一个“生存检验”的过程。该学派特别注重市场结构和效率的关系,而不像结构主义者那样只关心竞争的程度,故被理论界称为效率主义者。
芝加哥学派从价格理论的基础假定出发,强调市场的竞争效率,主要理论思想范式是竞争性均衡模型,认为市场在长期过程能够达到效率水平,反对高集中率的产业必然带来垄断租金,因此反对***府对市场的干预,强调导致反竞争行为或垄断行为的主要原因是***府对市场的规制导致的进入壁垒。提出了在长期均衡中的配置效率和技术效率,配置效率的条件是价格等于长期边际成本,技术效率的条件是价格等于企业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尽管指出了其中存在的必要条件,但理论上并没有给出充分必要条件,同时理论也缺乏经验性的检验。
1980年代前后,以泰勒尔、克瑞普斯等人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将博弈论引入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领域,用博弈论的分析方法对整个产业组织学的理论体系进行了改造,逐渐形成了“新产业组织学"的理论体系。
新产业组织理论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三个主要方面:从重视市场结构的研究转向重视企业行为的研究,即由“结构主义"转向“行为主义”;突破了传统产业组织理论单向、静态的研究框架,建立了双向的、动态的研究框架;博弈论的引入使产业组织学成为70年代中期以来经济学中最富生机、最激动人心的领域。但是,谢勒(Scherer)就认为“新产业经济学"的成绩被大大高估了。施马兰西(Schmalensee)也同意博弈论方法在分析不完全竞争方面有一定的不足。
近年来崛起的以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为基础,从制度角度研究经济问题的“新制度产业经济学",也被称为“后SCP流派",其代表人物有科斯、诺斯、威廉姆森、阿尔钦等人。该学派组织理论的主要特点在于它引入交易费用理论,对交易费用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基本假说、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围作了系统的阐述,彻底改变了只从技术角度考察企业和只从垄断竞争角度考察市场的传统观念,为企业行为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角,对产业组织的深化起了直接的推动作用。
(三)新奥地利学派
产业组织的新奥地利学派在理论上的成就,是建立在门格尔(Carl Menger)、庞巴维克(Eugen Yon Bohnbawark)始创的奥地利经济学派的传统思想和方法之上的。新奥地利学派极力否定作为经济分析工具的现代数学方法,主张经济现象应运用人类行为科学的方法,按“人类行为是实现其目的的合理行为”这一公理,通过语言进行阐述。新奥产业组织理论的基础是奈特式的不确定性概念,市场不均衡就是因为存在着未被发现的信息或信息不完全而造成的决策失误所导致的利润机会的丧失。
在***策上,新奥地利学派对传统的哈佛学派的反垄断***策基本持批判态度,强烈反对***府干预,认为***府的信息也是不完全的。新奥学派认为,市场竞争源于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只要确保自由的进入机会,就能形成充分的竞争压力,惟一能真正成为进入壁垒的就是***府的进入规制***策和行***垄断。因此最有效的***策是自由放任***策。
二、产业组织优化的理论研究
(一)垄断竞争理论
垄断竞争理论是对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竞争与垄断关系和矛盾问题的理论概括。较早论述竞争问题的是亚当・斯密,他反对垄断,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他初步提出了现代经济学中的完全竞争思想。随着自由竞争间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马歇尔认识到了垄断与竞争的矛盾,提出了“马歇尔冲突”的理论悖论,但对这一问题进行充分理论论证的是张伯伦、罗宾逊夫人、克拉克及鲍莫尔等。
1.马歇尔的垄断竞争理论
马歇尔由垄断竞争的两难选择发展到两者相互渗透。马歇尔在1890年《经济学原理》中认为,大规模生产能为企业带来规模经济,使这些企业的产品单位成本不断下降、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其结果必然导致市场结构中的垄断因素不断增强,而垄断的形成又必然阻碍竞争机制在资源合理配置中所发挥的作用,使经济丧失活力,构成了一对难解难分的矛盾,这就是关于竞争与规模经济的两难选择的“马歇尔冲突",这一理论否认了要么垄断,要么竞争这种极端又相互对立的观点,其所揭示的竞争活力与规模经济性两者的关系,成为现代产业组织理论所要讨论的核心问题。
2.张伯伦和罗宾逊夫人的垄断竞争理论
对垄断条件下企业行为所发生的变异,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难以做出合理的解释,张伯伦出版的《垄断竞争理论》和琼・罗宾逊夫人出版的专著《不完全竞争经济学》,不谋而合地提出纠正传统自由竞争概念的所谓垄断竞争理论。张伯伦认为,在垄断竞争情况下,每家厂商的销售量受价格、产品性质和销售开发3个因素的影响。张伯伦分别从单个厂商的短期均衡和一个行业所有厂商的集团的长期均衡两种情况进行分析。当单个厂商达到短期均衡状态时,由于能实现超额利润,所以会吸引新的厂商进入,从而使原来的厂商降低价格,当所有的超额利润消失后,既无厂商进入,又无厂商退出,厂商个数达到最适度的数量就达到新的均衡,同时也是行业的长期均衡状态。与纯粹竞争模型相比,垄断竞争长期均衡情况下的价格要高一些,产量要低一些,有剩余生产能力没有利用。
3.克拉克的垄断竞争理论
1940年克拉克提出有效竞争概念,克拉克在《有效竞争的概念》一文中,从长期均衡和短期均衡关系的角度提出了有效竞争问题,以试***兼容竞争活力和规模经济之间的冲突。所谓有效竞争就是能协调好长期均衡和短期均衡的竞争格局,即既有利于维护竞争又有利于发挥规模经济作用的竞争格局。克拉克认为从短期看,完全竞争并不完全是好事,只有有效竞争才是合适的。因为从长期看,市场还存在潜在竞争者和替代产品竞争。在一个行业中,原有垄断寡头能获得超额垄断利润时,必然要招致新企业的加入,增加商品的供给,降低垄断价格。加之生产者对市场的预见性,主动调整产量和价格的应变能力,制约价格过分抬高,同时垄断组织、生产者的多样化经营,也使竞争手段多样化。多样化的竞争手段,不仅使竞争有效,而且使成功的厂商不必垄断任何种产品就能成长起来,从而保证企业在追求规模经济的前提下,使竞争有效,多样化竞争手段提出了解决马歇尔冲突的可能性和途径。
4.鲍莫尔的垄断竞争理论
1982年鲍莫尔等人提出了可竞争市场理论,该理论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强调厂商进出市场的自由性,即市场不存在严重的进入或退出障碍;二是强调范围经济,这是针对多样化经营的厂商而提出的一个概念。
鲍莫尔指出,现实中的市场很少有完全可竞争市场,可竞争性只是一个扩大的、应用范围更广的理想基准。鲍莫尔等人还认为,传统的厂商理论集中于分析生产单一产品的厂商。但实际上,大多数企业特别是大企业都生产多种产品,由此他提出了范围经济的概念,范围经济是指厂商在一定规模下生产多种不同产品的成本优势。一家厂商同时生产数种产品或劳务的成本小于多家厂商分别专业化生产一种产品或劳务的成本总和。可竞争市场理论指出,在完全可竞争市场中,自由放任***策比通过行***手段干预更能有效地保护一般公众利益。此外,可竞争理论并不认为无约束的市场能自动解决一切问题,它认为***府的主要作用应该是保持市场中的潜在竞争,采取便于资本流动和推进企业垂直联合与重组的***策,以保证市场的可竞争性和多样化厂商的收益稳定。可竞争市场理论从竞争性质的角度对垄断和垄断企业存在的合理性进行了辩解。
(二)SCP分析范式
产业经济学的“结构―行为―绩效"分析范式,简称SCP范式。这一范式认为产业结构决定了产业内的竞争状态,并决定了企业的行为及其战略,从而最终决定企业的绩效。
贝恩(Bain,1958)在吸收和继承马歇尔的完全竞争理论、张伯伦的垄断竞争理论和克拉克的有效竞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SCP分析范式。该范式成为传统产业组织理论分析企业竞争行为和市场效率的主要工具。他认为,新古典经济理论的完全竞争模型缺乏现实性,企业之间不是完全同质的,存在规模差异和产品差别化。产业内不同企业的规模差异将导致垄断。贝恩特别强调,不同产业具有不同的规模经济要求,因而它们具有不同的市场结构特征。市场竞争和规模经济的关系决定了某一产业的集中程度,产业集中度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追求规模经济的必然结果。一旦企业在规模经济的基础上形成垄断,就会充分利用其垄断地位与其他垄断者共谋限制产出和提高价格以获得超额利润。同时,产业内的垄断者通过构筑进入壁垒使超额利润长期化。因而,贝恩的SCP分析范式把外生的产业组织的结构特征(规模经济要求)看作是企业长期利润的来源。
在SCP模型中,用来描述市场结构的变量包括:购买者数量、企业数量、企业规模、市场集中度、企业进出壁垒、产品差异化等。用来描述企业行为的要素包括:价格行为、广告、产品差别化行为、产品创新行为、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等。用来描述市场绩效的特征包括:消费者满意度、企业效率、企业成长、利润率等。
(三)产业组织与演化经济学
演化经济学已经成为当今国外经济学界最热门、最前沿的领域之一。1982年,纳尔逊和温特合著的《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标志着现代演化经济学的形成。他们使用变化、不确定性、惯例、路径依赖、有限理性、选择等概念来代替新古典经济学中的完全理性、最优化行为和确定性。新古典经济学只能解释现存路径下的决策选择,是一种静态分析;演化经济在不确定性和有限理性是演化经济的基本假设前提下,关注经济发展的过程是怎样的,尤其关注经济结构变化的长期过程并研究行为人如何在这样的过程中生存下去,遵从动态的思想。演化经济理论认为,经济均衡只是暂时的,而不是长期的。经济处于均衡状态是指企业都按照各自的生产容量进行生产,既不扩大,也不缩小,但是通过竞争,这种情况会发生变化。
产业组织与演化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进入1990年代以来,产业组织理论在新的视角中得到突破和发展。从一开始的倚重于市场结构为主到侧重于企业行为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企业能力理论,对企业多样性、异质性进一步深化,并和演化经济学的研究成果相结合,引入了“动态能力”的概念。该理论指出,企业内部的能力和企业间的能力一样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力的来源。至此,产业组织演化的理论拓展又向前迈出了一步。借助于演化经济学的基本内核,运用演化经济学的系统方法,这一研究领域可对复杂动态的组织演化过程中的演化选择机制、技术创新机制、制度演化及其与技术、产业组织之间的协同演化作出系统分析;能对众多客观现象,如产业组织个体的多样性、产业组织的规模分布特征、企业异质能力、产业组织间的战略联盟和网络组织、企业持续进入、退出某一产业等现象作出解释,并能阐述基于演化角度的产业组织***策等相关问题。
三、产业组织理论在中国的引进与发展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一直缺乏对产业组织理论的系统研究。1960年以后,一些学者开始从规模经济的角度研究分析工业托拉斯的优点,但由于这些研究仍然是在传统范式下进行的,其研究的出发点只是如何通过计划来引导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因而这些研究均未对产业组织理论的核心问题“马歇尔冲突"作理论上的分析。
1978年以后,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进入一个引进与研究范式初步转换的时期,最早介绍到我国的产业组织著作是美国学者W.G.谢佩德(W.G.Shepherd)的《市场势利与经济福利导论》(易家祥译)。国内最早对产业组织问题进行系统论述的是杨治1985年出版的《产业经济学导论》。在整个1980年代,从研究的理论视角和范式看,具有明显的过渡性和双重性:一方面传统的范式和在传统范式影响下进行讨论的问题仍然得以继续;另一方面,随着对外学术交流的展开,一部分学者已开始尝试运用西方产业组织理论的范式对我国产业组织的有关问题进行研究,一些大学也开设了产业经济学课程。1988年,日本学者植草益的《产业组织论》翻译出版,这是国内第一本系统介绍国外产业组织理论的译著。随后,国内又陆续翻译出版了几本西方学者研究产业组织的著作,如K.W.克拉克森和R.L.米勒的《产业组织:理论、证据和公共***策》,卡尔顿和J.佩罗夫的《现代产业组织》,J.施蒂格勒的《产业组织与***府管制》,这些著作的翻译出版,对我国产业组织范式的转变起到了推动作用。
1990年以后,新范式下产业组织理论研究进入了一个繁荣阶段,这一时期出现了一批分析比较规范的研究成果,如陈小洪、金忠义主编的《企业市场关系分析――产业组织理论及其应用》是国内学者编著的针对国内读者的第一本系统介绍产业组织理论和国外产业组织状况的专著;王慧炯的《产业组国产业组织研究》,这两本书同时荣获了第6届孙冶方经济学奖(1994),夏大慰的《产业经济学》是国内第一部系统介绍和分析产业组织理论、方法以及产业组织***策的教材。金碚在在其编著的《产业组织学》中,全面考察了我国的产权制度、产业管理制度、劳动人事制度、流通体制、金融体制、外贸体制对产业组织的影响,使产业组织学的分析范式更加完善。这一时期的研究趋于多样化:在研究的理论框架上,既有在西方正统的产业组织理论的SCP分析框架内展开的分析论著,也有在新制度经济学和公共选择理论的框架内进行分析的成果;在研究方法上,规范性的分析在减少,实证和案例分析的论著逐渐增多:在分析的广度上,既有综合性分析,又有行业分析和专题性研究,可以看出我国对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经历了一个引进、发展和创新的阶段。
参考文献
[1]张维迎.产业组织理论的新发展[J].教学与研究,1998,7.
[2]王***,杨蕙馨.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由静态到动态的变革[J].东岳论丛,2006,27(1):60-63.
[3]董艳华,荣朝和.产业组织理论的主要流派与近期进展[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3-5.
[4]夏大慰.产业经济学产业组织与公共***策:哈佛学派[J].外国经济与管理,1999,(8):3-5.
[5]夏大慰.产业经济学产业组织与公共***策:芝加哥学派[J].外国经济与管理,1999(9):3-6.
[6]王建优,董寒柏.全球化前景中产业经济学发展的几点探讨[J].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14-21.
[7]简新华.产业经济学发展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J].经济评论,2000(3):41-49.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产业组织理论发展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