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论怎么写篇1
清晨,你仔细看看校园花坛里的花草,就会发现花草的叶子上有许多的露珠。好,今天我们就学一学怎样写露珠。我们先看看下面两句话:
1.太阳一出来,草叶上的露珠折射着阳光,像是无数颗亮晶晶的珍珠。
2.阳光射在草丛里,那些隐藏在草尖上的露珠就像是天上的星星,还眨啊眨的。
同样是露珠,一个人写成是“珍珠”,一个人写成是“星星”。为什么这样写呢?露珠又圆又亮,珍珠也是又圆又亮,所以说露珠像“珍珠”;露珠在阳光下一闪一闪,“星星”也是一闪一闪的,所以说露珠像“星星”。这样的写法就是联想。我们在看一个物体的时候,总是会产生这样那样的联想,把这个联想记录下来,就是很好的写法。再看一句话:
3.操场上的草坪里,像是撒满了钻石,一颗颗亮得耀眼,那是露珠。
这句话把露珠与“钻石”联系起来了。现在我们可以做这样一个结论:看到一个物体时,每个人的联想都与众不同,把你与众不同的想法写出来,就是与众不同的句子,也就能写出与众不同的文章。这是作文里描写一个物体的基本原则。
可是,以上写的都是晴天啊,要是阴天或下雨,该怎么写呢?
阴天,草丛里的露珠因为没有阳光的照射,没有“亮”的感觉,你就不能写它们像“珍珠”、“星星”、“钻石”了。不过,“珍珠”、“星星”、“钻石”是远看的结果,如果是阴天,我们就可以靠近一些,仔细看看露珠是怎样挂在草尖上的;微风一吹,露珠会有什么反应;用手拂过草丛会有什么感觉;在草丛里走一走又会怎么样等等。你把这些记录下来,也就成了很好的文章啦,只要你是真的做过,那么你写的就是别人写不出来的。
下雨天的草丛里,草尖上挂着的可不是露珠,是雨水。可是既然是与露珠一样挂在草尖上的,那就与露珠差不多。你愿意雨天站在草丛边上看露珠怎样与雨水慢慢融合,掉落泥土的情景吗?你愿意雨天在草丛里走一走,体会一下露珠沾湿鞋子,雨点打湿头发的感受吗?如果你不这样做,想写一写雨天的草丛,是不可能写好的。
这样,我们就有了另一个结论:要想写好一个物体,先得仔细观察。比如露珠吧,远看、近看、晴天、阴天、雨天、早晨、傍晚、夜里……每一种情况下,露珠都会让人产生不同的感受,不观察是写不出的。
生活中时时刻刻会发生许多事情,有许多事情我们都看到了,但我们可能不去想怎么把它们写下来。要想写好作文,就得做一个有心人,不但要观察发生的事情,还要想想怎么把这些事情写下来。坚持做一段时间,你就会发现,原来写一篇好作文这么简单。
结论怎么写篇2
清晨,你仔细看看校园花坛里的花草,就会发现花草的叶子上有许多的露珠。好,今天我们就学一学怎样写露珠。我们先看看下面两句话:
1.太阳一出来,草叶上的露珠折射着阳光,像是无数颗亮晶晶的珍珠。
2.阳光射在草丛里,那些隐藏在草尖上的露珠就像是天上的星星,还眨啊眨的。
同样是露珠,一个人写成是“珍珠”,一个人写成是“星星”。为什么这样写呢?露珠又圆又亮,珍珠也是又圆又亮,所以说露珠像“珍珠”;露珠在阳光下一闪一闪,“星星”也是一闪一闪的,所以说露珠像“星星”。这样的写法就是联想。我们在看一个物体的时候,总是会产生这样那样的联想,把这个联想记录下来,就是很好的写法。再看一句话:
3.操场上的草坪里,像是撒满了钻石,一颗颗亮得耀眼,那是露珠。
这句话把露珠与“钻石”联系起来了。现在我们可以做这样一个结论:看到一个物体时,每个人的联想都与众不同,把你与众不同的想法写出来,就是与众不同的句子,也就能写出与众不同的文章。这是作文里描写一个物体的基本原则。
可是,以上写的都是晴天啊,要是阴天或下雨,该怎么写呢?
阴天,草丛里的露珠因为没有阳光的照射,没有“亮”的感觉,你就不能写它们像“珍珠”、“星星”、“钻石”了。不过,“珍珠”、“星星”、“钻石”是远看的结果,如果是阴天,我们就可以靠近一些,仔细看看露珠是怎样挂在草尖上的;微风一吹,露珠会有什么反应;用手拂过草丛会有什么感觉;在草丛里走一走又会怎么样等等。你把这些记录下来,也就成了很好的文章啦,只要你是真的做过,那么你写的就是别人写不出来的。
下雨天的草丛里,草尖上挂着的可不是露珠,是雨水。可是既然是与露珠一样挂在草尖上的,那就与露珠差不多。你愿意雨天站在草丛边上看露珠怎样与雨水慢慢融合,掉落泥土的情景吗?你愿意雨天在草丛里走一走,体会一下露珠沾湿鞋子,雨点打湿头发的感受吗?如果你不这样做,想写一写雨天的草丛,是不可能写好的。
这样,我们就有了另一个结论:要想写好一个物体,先得仔细观察。比如露珠吧,远看、近看、晴天、阴天、雨天、早晨、傍晚、夜里……每一种情况下,露珠都会让人产生不同的感受,不观察是写不出的。
生活中时时刻刻会发生许多事情,有许多事情我们都看到了,但我们可能不去想怎么把它们写下来。要想写好作文,就得做一个有心人,不但要观察发生的事情,还要想想怎么把这些事情写下来。坚持做一段时间,你就会发现,原来写一篇好作文这么简单。
结论怎么写篇3
“写数学”所遵循的是体验式学习原理。体验式学习注重为学习者提供真实或模拟的环境和活动,让学习者透过个人在人际活动中的充分参与获得经验与感受、觉悟并进行交流和分享,然后通过反思、总结提升为理论或成果,最后将理论成果投入到实践中。数学教育的核心是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学生除了知道如何解题外,还必须学会阅读并理解数学。因此,教师在辅导学生时,应该让他们更多地读数学、说数学、写数学。
高三数学复习时,我积极引导学生动手写各章节的知识总结,让他们写清知识间的纵横联系,将知识编成网络,形成板块。因为在做总结、编写知识提纲时,学生会积极动脑,并主动从知识、典型题型、解题方法三个方面进行总结。如学生在总结数学新课标必修4模块中的“三角恒等变换”时,自己提出问题:两角差的余弦能否用这两个角的正余弦的形式来表示?怎么变形?怎么代换?等等。学生顺着自己的疑问继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得出新的公式,在此基础上又提出新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又得到了新的结论。在这一过程中,教材中零散的公式,被编出了一张结构性很强的公式网络***。如此一来,学生自然更能加深对知识间内在联系的理解了。
学生在数学解题过程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因此,我让学生及时写下反思,这样不但可以加深他们的印象,而且我也可以从中看出今后教学中应该注意和需要改正的地方。我时常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问题进行反思:(1)解题思路是怎样的?关键之处何在?(2)已用过的解法是不是最佳选择?是否还有其他途径?(3)这几种不同的思路有无共性?这种共性意味着什么?
每次上完课、做完作业及进行检测后,我都要让学生选出几道体会深刻的题,然后写题后反思,反思内容主要包括:错误原因分析、解题述评、解题规律的总结等。现在,学生写题后反思已成习惯,已能主动建立自己的错题档案。实践证明,题后反思对学生最后冲刺高考起到了把关定向的修正作用。
高三总复习时,教师让学生做的题较有限,我们可以针对一道例题,设置不同的要求,如条件不变变结论、结论不变变条件、条件结论都改变等,让学生自编一套考试题。学生在编题的过程中,一方面加深了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明确了高考中这部分知识占的比重以及考查的题目类型,他们的解题能力、创新能力不知不觉就提高了。
教师在上新课前,一般要对上节课的内容进行复习提问。但由于各种原因,教师的提问效果有限。我一改往日的做法,让学生在课堂充当三分钟老师,效果颇好。
“课堂三分钟小老师”的训练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开学初的前八周,由老师来安排每天的“小老师”,教给学生应该带领同学复习哪些内容,安排训练哪些习题,怎么提问等。这段时间内,每个学生都能充当“小老师”,他们都要带领同学一起复习,并将“写数学”的结果进行表达、展示。
第二阶段:第九周到第十六周,这个阶段由数学科代表来安排,学生也可自愿报名。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学生提问题的形式越来越多,设计的检测题越来越吸引人,学生们讲课、提问的时间都比一开始长得多,班内掀起了讲数学的热潮。
第三阶段:第十七周到学期结束,这个阶段不提前指定学生,老师随时点名,并且由学生选出每周的“优秀小老师”进行表扬。通过这个阶段,学生的讲课水平日见提高,他们说数学、学数学的热情空前高涨。
“课堂三分钟小老师”让学生受益非浅,在活动中,他们养成了课后及时复习的好习惯,锻炼了动口说数学的能力,提高了表达与交流能力,学习数学的兴趣更浓了。
给学生创设“写数学”的机会,符合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能使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写数学”成为“再创造”的过程,切实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