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一代名记者,新华社原社长穆青去世的日子离我们渐行渐远了,但他留下的一篇篇黄钟大吕般的新闻作品至今仍被人们广泛传诵,因他的报道所唱响的一个个“典型”还不时震撼着我们的心灵,正如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敬宜评价的那样:“(穆青)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能以自己的作品对国家、民族产生如此巨大的精神力量,在我国新闻史上是罕见的。”①这位被公认为中国新闻界的“旗舰”、实现“三贴近”的典型的职业记者,用他的如椽巨笔记录了一个时代、影响了一个时代。
对于穆青的新闻作品在我国所产生的影响、作用和社会功能,人们可以从不同角度,以不同语言表述,进行归纳总结,但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方面进行概括:
一、社会整合与动员
在现代社会中,大众传播越来越成为社会整合的最强有力的工具之一,而穆青的作品正是借助大众传播实现其社会整合与动员作用的。
典型报道在我国被认为是一种最具影响力的报道形式,自它在***战争时期产生以来,尤其是在20世纪60―70年代,在中国起到了巨大的社会整合与动员作用。典型报道通过树立典型,倡导维护社会稳定与发展的价值观念(所谓反面典型即代表了为社会所不容的价值观念)。社会凝聚力产生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提供一套为大多数成员所认可的价值体系,此体系用以保证公民的社会行为方式大体趋同。所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典型报道多称通过某种典型以倡导某种观念、精神。在此种情况下,典型是某种抽象原则的实际载体,代表了社会所倡导的价值观念。而这一原则在社会上传播所起的正是整合社会的作用。
穆青作品对社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他的典型报道上。典型宣传是传播媒介进行社会动员的最常见的方式,即结合某一宣传主题抓住典型性的突出人物和事例进行深入详细的宣传报道,以榜样的力量增强人民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帮助和启发人们努力开拓创新,为社会多做贡献。
二、榜样引导与示范
如果说动员和整合社会的功能是较为宏观的话,那么他所推出的“典型”的榜样示范功能则是具体、实在而又实用的。作为典型宣传的工作经验可直接为他人所借用,先进人物的模范行为可供他人模仿,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可给人以启迪。开放时期,穆青同志挥洒他如椽之笔,写出“红旗渠精神”、“***精神”的长盛不衰,就是对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的最好注解。
综观穆青的新闻作品,尤其是人物通讯,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他能把握社会关注点,精心选出具有高度典型性的时代人物。更关键的,穆青并不是单纯地为写人而写人,而是根据时代提出的问题,通过塑造一个个典型人物,去感染人、鼓舞人,从而推动各项******国策的贯彻实施和社会发展。如20世纪60年代,在当时三年困难时期的历史背景下,时代需要树立一个有着硬骨头精神的、在困难面前能挺身而出带领群众前进的好干部形象,他就根据这一时代需要深入基层采访,抓住了县委书记***这个典型,为***的干部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有力地鼓舞了人民大众勇于向一切困难挑战的坚强斗志。
三、时代象征、历史写照
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时代特征,而每一个先进典型无不是这些特征的最忠实体现者与合格承载者。穆青作品总是紧扣时代脉搏,揭示重大意义,展现时代画卷,是历史的本真写照。尤其是他的人物通讯总以高昂激越的时代主旋律感人肺腑、催人奋进。他的人物通讯中的人物形象和所蕴涵的时代精神,感染、教育、鼓舞、激励了几代人。如《为了的嘱托》、《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反映了处于重大历史转折时期的人们一心搞建设的共同愿望。
典型是一定历史时期内产生的同类事物中最突出或最有代表性的事物,它是时代的写照,历史的记录。典型报道通过呈现一个个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意义的典型,体现流行的价值观。每一个典型,均是社会网络中的一个节点,多个节点构成的面便组成了我们这个时代。在这里,典型报道成了时代的具体象征,起着社会标志的作用。
四、***治“主旋律”和道德建设的风向标
弘扬社会“主旋律”,在我国几乎是个传统,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前,它几乎成为开展各种工作的主要手段,而差不多每一次唱响“主旋律”的运动中都能看到穆青的典型报道的活跃身影。穆青的典型报道或直接促成了或间接推动了***治运动的开展,典型报道成了***治运动的风向标。而且伴随着***治运动的同时,它也成了构建道德规范和价值体系的工具,有关***的典型报道即可印证这一切。
上世纪60年代初、中期,天灾人祸不断撕咬着神州大地,国家刚刚度过三年困难时期,一些重灾区,群众衣食无着,人们的精神面貌很难昂扬起来,在这种条件下,要使我们的国家尽快振兴起来,富裕起来,就需要有一种蓬勃向上的精神来催发,就需要有一批具备为祖国为人民鞠躬尽瘁,无私奉献,“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等高尚道德品格的优秀***员干部来带头。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县委书记的榜样――***》所发挥出的道德规范和建构功能得以全面体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在这一前所未有的新形势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人生观与价值观也开始呈现某些不健康的渐变。就在这个时候,穆青再次急时代需求之所急,顺应时代召唤,喊出了《时代呼唤***》的最强音,为新形势下***员干部的正确价值观和优良道德品质的重塑起到了引导和推动作用。
注释:
①洪文***、陈二厚:《穆青的遗产》,《中国新闻出版报》,2004年11月8日,第2版。
(作者为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武汉大学新闻学博士)
编校:施宇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穆青新闻作品的社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