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草蛇灰线,伏脉千里”这八个字是曹雪芹在创造《红楼梦》时采用的一个基本、全局性的艺术手法。通观《红楼梦》的前八十回,可归纳“草蛇灰线”这一奇特创作手法有“谐音法”、“谶语法”、“化用典故法”等不同表现形式,而本文重点就“谐音法”展开论述,从中探析小说的故事情节的必然走向和人物命运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草蛇灰线;手法;谐音
中***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7-0005-01
“草蛇灰线,伏脉千里”这句话出自脂砚斋对《红楼梦》的批语。这八字的意思就是,点燃一根草绳,拉着它走,燃烧过后的草灰会留下一路的隐隐约约的痕迹,就好像是一条蜿蜒前行的蛇,到处留下爬行过的踪迹。阅读《红楼梦》前八十回,可以发现作者留下了较多的“谶语”“影射”等一系列的伏笔,根据这些伏笔,探佚者可探索出后三十回的情节发展的基本轮廓、情节的必然走向以及人物命运发展的必然趋势。纵观《红楼梦》前八十回,可以归纳出“草蛇灰线”这一奇特创作手法有“谐音法”、“谶语法”、“影射法”、“引文法”、“化用典故法”等。本文重点就“谐音法”展开论述。
曹雪芹将这种谐音文化深入浅出地运用到了《红楼梦》的创作当中,使之成为了“草蛇灰线”的重要类型之一。这主要体现在小说的人物姓氏、命名以及取字号、地名命名等方面。
一、人物姓氏谐音
《红楼梦》中出现的人物的姓氏多达82个,这还不包括有名而无姓、有官阶而无姓、有艺名而无姓者。在这80多个姓中,贾姓者属“望族”。
细究《红楼梦》人物的取姓的谐音涵义,以“贾”姓为例,“贾”谐音为“假”,意在表明将“真事隐”去,把“假语存焉”,类似于“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的手段。更进一步理解“贾”姓的含义,与“贾”有关的可以理解为假家、假宝玉、假皇帝、假妃等。文本中的“贾”确有此功用,其它姓氏也有特殊的功用。譬如,邢夫人之“邢”姓,“邢”谐音“形”。表面上看,贾赦作为宁国府的男主人,那邢夫人就是名副其实的女主人了。这种安排尤其别具匠心。实际上将贾赦与邢氏连一起,却是“假设形式”之意。从《红楼梦》的侧重点来看,荣国府是贾家的主体,而宁国府只是作为陪衬而已。“假设形式”恰是符合了《红楼梦》人物定姓取义的一种手法。再如,绛珠仙子生长的地方是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西方的极乐世界是灵魂的故乡与归宿,更是精神的家园和寄托的场所。由此可知,曹雪芹构思的女主角林黛玉之姓“林”谐“灵”字,“灵”字便解开了黛玉姓“林”之谜。
二、人物命名取字谐音
《红楼梦》小说中的人物命名取字号方式是中国人取名艺术的再现。人物命名取字号与姓的谐音有很大的关联。譬如,甄士隐,其名为“费”,“费”谐“废”音,理解为“真废也”。甄士隐的女儿***名“英莲”,“英莲”谐音“应怜”,与姓合一起便是“真应怜”。文本中英莲五岁就被拐卖,后又做了薛蟠的妾,可怜的是最后又是被薛蟠的大夫人折磨致死,她的悲惨命运暗合了“真应怜的结局”。相反,甄家的丫鬟娇杏,由于偶然回头看了一眼落魄书生贾雨村,雨村误以有意于己,等他做官后讨她作妾,恰逢大老婆死了,这个原本在甄家做丫头的娇杏就成了堂堂正正的官太太,她的结局何其“侥幸”。以谐音法类推,贾敬为“假敬”,贾***则是“假正”、贾赦为“假设”……
再看贾府的四位姐妹元春、迎春、探春和惜春,脂批指出“元迎探惜”谐音“原应叹息”。小说中写元春是在元月初一降生的,得春气之先,因而占尽春光,有贵人之相,进宫为妃。然而春光易逝,春去则衰败也。这既有她个人命运的预示,又带有贾府家族的衰落之喻。迎春是当春的花木,迎春气而开,春过则凋谢也,其性类木,所以她在文中又被唤做“二木头”。探春为有春则赏,无春则探,绝不虚掷、辜负了好春光,因此她的为人果断有为,贾府败落之后远在他乡。惜春可谓是叹息辜负了春光,青灯古佛了此残生。这四春寓意着“原应叹息”,由此可知作者从命名上早已定了她们命运是结局是悲剧的。
三、地名命名谐音
正由于曹雪芹的千锤百炼,使得《红楼梦》文本中大小地名无不各具特色,其谐音值得一提。大观园内的潇湘馆谐音“消香”,以潇湘妃子泪尽而亡的传说寓意黛玉香消玉殒的凄凉结局。薛宝钗的住所蘅芜苑,显然是谐音“恨无缘”。薛宝钗在贾母的支持下,排除林黛玉,终于嫁给了宝玉,然而宝玉的出家终究应验了夫妻“恨无缘”的结局。再如迎春的住所缀绵楼,看似光彩艳丽、锦上添花的闺房恰恰是“坠锦”之谐音。迎春跳楼自杀的悲惨结局与她的住所名不谋而合。“当年荣公暮年养静之所”的“梨香院”,谐音“里香院”,意为粉黛女子演唱之处,由此可知这位荣公实则是贪生好色的腐朽堕落的剥削者。
参考文献:
[1]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杜,1957.
[2]俞平伯.脂砚斋红楼梦辑评[M].上海: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1954.
[3]魏家骏.《红楼梦》和中国古代谶言文化[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1998(1).
[4]吴义发,吴斌卡.《红楼梦》:谐音法的巧用、妙用与作用[J].甘肃社会科学,2000(4).
[5]梁智归.草蛇灰线,在千里之外——谈《红楼梦》的一个创作特色[J].名作欣赏,1984(4).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红楼梦》“草蛇灰线”创作手法之“谐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