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协奏曲中应用完整的奏鸣曲式是从莫扎特开始的。协奏曲作为一种特殊的体裁和演奏形式,存在着自己的特点。这样,把奏鸣曲式应用于协奏曲中便引起了一些不同于一般奏鸣曲式的的特色处理,其中最主要的是“双重呈示部”和“华彩段”的问题。
一般奏鸣曲式总是一个呈示部,包括主部、副部、连接部和结束部。而在协奏曲中却是存在两个呈示部或者将一个主题进行两次不完全相同的陈述。“协奏曲”一词的意大利文(Concerto)是竞赛的意思,即乐队和独奏者的竞赛,双重呈示部也由此而产生。在古典作品中,协奏曲中的奏鸣曲式多用于第一乐章,习惯上总是先由乐队演奏一个完整的呈示部,然后独奏乐器才加入演奏,这时便开始了由独奏乐器演奏的另一个呈示部,两个呈示部的内容不完全一样,这就是所谓的“双重呈示部“。它的主要特点是:(1)第一个呈示部总是为乐队演奏的,它往往是结束在主调上。(2)第一个呈示部的主题不一定便是第二个呈示部的主题,第二个呈示部有时出现新主题或者根本便从新主题开始。第二个呈示部主题之间调性关系的处理与奏鸣曲式中正常的呈示部中调性关系处理的原则相同。
同样主题不同形式的两次陈述以及由于存在两个呈示部而出现更多的主题,说明了将协奏曲作为表达同一内容的两个具有***意义演奏部分的组合有着更多主题对比、丰富乐思的可能,但在增加对比的同时,也极力注意二者的协作与统一,这不仅是依靠同一主题在乐队和独奏部分都进行陈述这一做法,也依靠各主题在乐队与独奏部分进行发展时的有机配合,以及再现部中基本乐思经过发展取得最后结论时,乐队和独奏部分在表达这个结果上的一致。
双重呈示部中的应用主要在古典时期和浪漫主义初期的协奏曲中。这时期双重呈示部应用在协奏曲的第一乐章,两个呈示部代表两个在情绪上对比较强的主题。如莫扎特的《d小调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第一呈示部的主部主题不安、激动,并含有若干悲壮的意味,而第二呈示部的主部主题则是个人的抒情。宣叙性的音调,好像犹豫的提出的询问,这里似乎是体现了时代社会和个人的矛盾。第一呈示部较为开朗、活跃的副部主题,在第二呈示部中只成为处于主、副部之间的一个过渡性的主题,第二呈示部的副部主题是一个如歌的、明亮的主题,是第二呈示部主部主题的进一步发展,肯定了情绪中积极的方面,有如对自己提出询问的答复。在第二呈示部中,第一呈示部的主部主题只以片段材料作为对第二呈示部中主部主题的补充和作为随后连接部的材料而出现,但在再现部中它则成为唯一的主部主题。这是展开部中两个呈示部主部主题矛盾冲突的结果,战胜了的不是个人的怀疑和犹豫,时代的步伐具有更强大的力量。
“华彩段”是在协奏曲中的奏鸣曲式增加的另一个段落,也就是独奏者以乐曲主题进行即兴式展开的独奏部分。这一部分往往也是一个高度技巧性的段落,通过它来表现独奏者的卓越演奏技能。最初,这一部分并不由作曲者自己写作,而由独奏者即兴发挥,由于独奏者所即兴演奏的华彩段往往只偏重技巧的表演而忽略整个乐章的内容构思,有时风格也不一致。
华彩段的应用在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如上所说,在古典时期,它被安排在结尾的地方与双重呈示部取得平衡,而在近代作品中,由于作曲家的特殊处理它具有了新的意义。在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中,作曲家没有应用双重呈示部,乐队与独奏部分没有情绪上的对比与冲突,它们协同起来反复陈述主题,使音乐在呈示部中就获得了较明显的展开。展开部的末尾处开始了华彩段,音乐的性质明显是新的发挥。这里产生了新的现象,在乐思继续展开的高潮,出现了主部主题在主调上的动力再现。随后有乐队中的木管乐器加入,与呈示部的结构层次相同,开始了副部主题之前的引子,只是曲调改在高音区出现,并加以扩充作为过渡引入副部的再现。
主部和副部的再现都在华彩段中进行,而华彩段出现乐队中其它乐器,这二者都使这一乐章传统结构中的华彩段具有了不同的意义,它履行了再现部的职能,以钢琴独奏完成了主、副部动力再现的任务。可以认为华彩段的后一部分代替了再现部,或者说再现部包括在华彩段之中。由于这一切都处理的简练而逻辑鲜明,在曲式结构上显得十分紧凑集中。
由此可知,协奏曲中的奏鸣曲式由于双重呈示部和华彩段的应用,使得它的结构与传统奏鸣曲式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变。这种改变在不同的时期又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深入研究他们的异同是很有必要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协奏曲中奏鸣曲式的特色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