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和《汉书》中韩信传记的比较

内容摘要:《史记》与《汉书》都有韩信的传记,虽然班固承继了司马迁的大部分内容,但叙述与议论有不少相异之处,特别是对韩信“谋反”一事的处理,存在微妙而本质性区别,这一切源于两位史学家对韩信历史地位和自身形象的评价。

关键词:《史记》 《汉书》 韩信 比较

《史记》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三千多年的历史,《汉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共230年的历史。中间有部分内容相重,可《史记》和《汉书》对人物的处理并不相同,尤以韩信为显。

《史记》中韩信以独传形式出现,即《史记・淮阴侯列传》;《汉书》中韩信以合传的形式出现,而对韩信的具体刻画主要区别如下:

一.对韩信“谋反”一事的叙述相差很大

在楚国将***龙且死后,项羽派武涉游说韩信,关于游说的内容《史记》比《汉书》有更详细的描述:“天下共苦秦久矣,相与力击秦。秦已破,计功割地,分土而王之,以休士卒。今汉王复兴兵而东,侵人之分,夺人之地,已破三秦,引兵出关,收诸侯之兵以东击楚,其意非尽吞天下者不休,其不知厌足如是甚也。且汉王不可必,身居项王掌握中数矣,项王怜而活之,然得脱,辄倍约,复击项王,其不可亲信如此。今足下虽自以与汉王为厚交,为之尽力用兵,终为之所禽矣。足下所以得须臾至今者,以项王尚存也。当今二王之事,权在足下。足下右投则汉王胜,左投则项王胜。项王今日亡,则次取足下。”这一段《汉书》并无提及。在《史记》的这一段中可以看出武涉对天下形势分析的极其准确,而对刘邦的不义、不仁揭露得很透彻。在《史记》下文中写到了蒯通与韩信详细的对话,蒯通对于韩信的劝说,以及韩信对刘邦拜将的感激,不愿背叛刘邦的思想。这些情节、对话,在《汉书》中就用了十几个字,即“蒯通知天下权在于信,深说以三分天下,鼎足而王。语在通传。信不忍背汉,又自以功大,汉王不夺我齐,遂不听”,并没有提及韩信对于刘邦知遇之恩的深刻感情,而在后面强调“自以为功大”来写韩信。可见司马迁突出了韩信不背叛的思想与感情基础,而班固的“忽略”暗含某些看法在里面的。在韩信被杀后,《史记》接着写了给韩信出谋划策的蒯通的命运,而《汉书》则省略了这一段事。这显然说明了刘邦灭韩信的周密部署。

在《史记》中,韩信谋反是很有疑问的,前后文矛盾较多,疑窦丛生,所以许多学者认为韩信的“谋反’是被诬陷的。司马迁显然是用了曲笔,明肯暗否。《史记》中的疑点有:其一,韩信在项、刘胜负未卜时,拒绝劝诱,等到了刘邦稳坐天下时却心生异志,这对于一个深谙兵法的将帅来说太过于违背常理。其二,韩信两次被刘邦袭夺兵权,早已从中察觉到刘邦对他的猜忌和畏惧。他在刘邦被项羽兵固陵时不反,到楚地为王时不反,迎刘邦于陈地时不反,偏偏在无权无兵,蛰居长安之时谋反,一代名将怎么可能如此没有谋略?其三,以韩信的智慧,他怎么可能在受到监视的情况下,还与陈郗“辟左后与之步于庭”密商谋反之策?这不是欲盖弥彰吗?再说,韩信与陈郗商定谋反之时无第三人在场,外人如何知道谈话内容?史官怎么知晓?其四,陈郗向来是刘邦的亲信,与韩信关系一般,韩信怎么会愚蠢到盲然向皇帝的亲信吐露心声,而且是谋反这种关系身家性命的大事?再说,陈郗到巨鹿赴任后数年,与韩信一直不通音信,这样的同谋也太奇怪了吧。其五,韩信“谋反”仅是由其舍人之弟告发,舍人之弟又怎能知道如此重大的机密?其六,如果韩信确有谋反意***,当萧何骗韩信入宫时,韩信怎会不做任何防备,而是坦然涉险,轻易进宫?韩信死前,为什么只感叹自己平定齐地之时未听蒯通之言,而没有悔恨自己谋划不周?其七,韩信“谋反”虚实尚未可知,吕后就诱而杀之。对于朝中第一功臣被杀,刘邦为何不责吕后,是否有可能是刘、吕设谋于前?

《史记》留给后人的这些疑问存有深意,在《汉书》中这些疑问不是被淡化,就是省略不提,韩信谋反似乎是一件肯定的事。所以,我认为《史记》和《汉书》就韩信谋反这件事情是持有不同的看法的。司马迁以“春秋笔法”撰写史书,而班固多少有些尊汉立场。

二.两者在一些细节处理上的不同

其一,叙述战争过程中的不同。

在“汉之败却彭城,韩信攻魏”这一件事情的描述中,《史记》和《汉书》相差很大。《史记》中写道“汉之败却彭城,塞王欣、翟王翳亡汉降楚,齐、赵亦反汉与楚和。六月,魏王豹谒归视亲疾,至国,即绝河关反汉,与楚约和。汉王使郦生说豹,不下。其八月,以信为左丞相,击魏。魏王盛兵蒲阪,塞临晋,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度临晋,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渡***,袭安邑。魏王豹惊,引兵迎信,信遂虏豹,定魏为河东郡。汉王遣张耳与信俱,引兵东,北击赵、代。后九月,破代兵,禽夏说阏与。”而《汉书》中则写道“汉之败却彭城,塞王欣、翟王翳亡汉降楚,齐、赵、魏亦皆反,与楚和。汉王使郦生往说魏王豹,豹不听,乃以信为左丞相击魏。信问郦生:魏得毋用周叔为大将乎?曰:嘀币病P旁唬菏子耳!遂进兵击魏。魏盛兵蒲坂,塞临晋。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度临晋,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缶度***,袭安邑。魏王豹惊,引兵迎信。信遂虏豹,定河东,使人请权王:愿益兵三万人,臣请以北举燕、赵,东击齐,南绝楚之粮道,西与大王会于荥阳。汉王与兵三万人,遣张耳与俱,进击赵、代。破代,禽夏说阏与。信之下魏、代,汉辄使人收其精兵,诣荥阳以距楚。”同一历史事件基本过程一致,《史记》言辞简洁过程清晰,《汉书》用对话的形式来表现似乎显得具体。不过《汉书》写韩信询问郦生对手主将姓名,削弱韩信形象,哪有决战开始了而韩信竟然不知对方出战主将是谁的?这类文题在其他场合也时有发生。

其二,语言表述上的不同。

班固深受古文经学影响,《汉书》在文字的表达上注重文字的省略,主语的省略,言语简洁,力求严格的规范用语,且文字古奥。而《史记》一书50多万字记载3000千年史实,在省略这一方面,比较明显。《史记》更富文学色彩,多用口语,显得生动,注意描述人物心理。比如韩信在漂母处寄食时,《史记》写出了韩信的心态“信喜”,而《汉书》则将其省略,效果有别。

三.两人对韩信评价的不同

《史记》和《汉书》在写作的时间上有前后之分,《汉书》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借鉴了《史记》,但两书的韩信传存在着诸多不同。其实《史记・淮阴侯列传》与《汉书・韩信传》的相异源于两位史学家对韩信的评价不同。司马迁对韩信的评价是很高的,认为韩信是一位杰出的***事家,在楚汉相争中起到了极大的作用;而班固则对韩信评价不是很高,而且还是汉王朝的反叛者。

《汉书・韩彭英卢吴传》中班固在后面评论道“昔高祖定天下,功臣异姓而王者八国。张耳、吴芮、彭越、黔布、臧荼、卢绾与两韩信,缴绕一时之权变,以诈力成功,咸得裂土,南面称孤。见疑强大,怀不自安,事穷势迫,卒谋叛逆,终于灭亡。张耳以智全,至子亦失国。唯吴芮之起,不失正道,故能传号五世,以无嗣绝,庆流支庶,有以矣夫,著于甲令而称忠也。”其中用“一时权变,诈力成功”来形容韩信,含有极大的批判意味。“见疑强大,怀不自安,事穷势迫,卒谋叛逆”偏向于说明七王叛逆是自己不自安而惨遭灭门,可以说是咎由自取。《史记》中太史公曰:“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己哉,于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食矣。不务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谋叛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司马迁一方面认为是韩信的“不学到谦让,伐己功,矜其能”导致了最后的命运,至于谋反一事,他说“天下已集,乃谋叛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暗示司马迁的疑问,在乱世不谋反,反而在天下平定的时候叛逆,这是人人都知道不合时宜的事,而出现在***事家韩信身上,显然内存问题的。这种疑问,联系全过程的叙述,当会有新启示的。

在韩信伐齐的几段中,在龙且与齐国将领的谈话中,《汉书》比《史记》中加了一段“寄食于漂母,无资身之策;受辱于胯下,无兼人之勇,不足畏也。”这几句话写的是韩信的过去,《汉书》中两次提及这几件事,“无勇”、“无策”的评价明显是否定性的。

韩信作为历史人物,两位史家作传时竟然有那么多的相异之处,值得引起深思。

(作者介绍:张天h,常熟理工学院中文系学生。本文指导老师:周海平)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史记》和《汉书》中韩信传记的比较

学习

盆栽“变身”水培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盆栽“变身”水培,内容包括盆栽变水培方法,土豆盆栽水培方法。(引言)春天来了,是为家中添置绿色植物的好时机,对于园艺初学者来说,也许养护盆栽有点难度,不如就从比较简单的水培植物开始吧。水培植物水培植物不是水生植物,它们也曾

学习

透过现金流量看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透过现金流量看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内容包括财务报表自动生成现金流量表,财务风险分析现金流量风险。摘要:企业经营活动的整个过程.就是产生现金流的过程.而现金流量的状况能够直接体现企业持续经营能力和企业的价值。

学习

苹果结果枝组的特点、培育与管理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苹果结果枝组的特点、培育与管理,内容包括苹果盛果期结果枝组的配置,苹果枝组培养和修剪技术。在苹果树体中,大枝是骨架,小枝是肌肉,大枝主要起支撑作用,结果主要靠小枝,因而小枝多则肌肉丰满,有利于产量的形成,所以了解结果枝组的

学习

散文阅读教学中资料引介的几个维度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散文阅读教学中资料引介的几个维度,内容包括散文阅读训练教程,散文阅读教学要点。关于散文(文学类作品)的阅读,《语文课程标准》在第四学段(7―9年级)的课程目标与内容中这样写到:“能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

学习

轴系安装精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轴系安装精度的影响因素分析,内容包括轴系部件工艺要求,轴系安装工艺过程。【摘要】船舶轴系的安装精度将影响船舶的使用寿命和性能,因此本文对影响船舶轴系安装精度的因素作了一些阐述,也提出来一点自己的见解,希望能给大家带

学习

相聚花脸节

阅读(27)

珠江源头从滇东南蜿蜒而过,大气磅礴的它,还未脱离母体,就在源头之一丘北撒下一把珍珠,形成了一串翡翠般的湖泊。这些湖泊就是被彝人称作鱼虾多的地方――普者黑。如诗如画普者黑进入普者黑,不知不觉,发现山骤然改变了形式,水悄悄换了模样。稻田

学习

十条中国莱茵河,九条东方塞纳河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十条中国莱茵河,九条东方塞纳河,内容包括中国最大的莱茵河,哪个国家的莱茵河最美。中国的许多河流,已经不是父亲河和母亲河了,而是外公河和外婆河,苍老,迟缓,功能衰退,大病不断,甚至岌岌可危。12个人可以凑成三桌麻将,可以同坐一围

学习

唐琴奇缘:“大圣遗音”的前世今生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唐琴奇缘:“大圣遗音”的前世今生,内容包括唐琴大圣遗音在哪,成都唐琴大圣遗音。2011年5月22日,在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会上,由京城著名收藏家、文物鉴赏家王世襄老先生旧藏的唐琴――“大圣遗音”(伏羲式)拍出了1.15亿元的天价。

学习

客户画像营销方案范文精选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客户画像营销方案范文精选,内容包括企业营销方案客户画像,客户营销方案模板。客户画像营销方案篇1大数据时代超越对因果关系的渴求取而代之关注相关关系我们不仅要知道“为什么”更重要的知道“是什么”导读:庞大的数据中到

学习

王生成:将大公益理念广而告之

阅读(48)

做公益短片应该有传播正确公益理念的心态,没有一个一以贯之的核心理念,广而告之这个栏目就不会运行这么多年。公益跟商业之间可以找到一个恰到好处的结合点。你或许没听说过王生成,但你一定听说过“广而告之”。1987年,中国第一条公益广告“

学习

本期焦点:面子消费与关系消费

阅读(43)

中国人的面子问题脸面文化林语堂.“面子”是统治中国人的三位女神(面、命、恩)中最有力量的一个,它是“中国人社会交往中最细腻的标准”。(《吾国与吾民》,1935年)费孝通,中国人的社会关系秩序呈“差序格局”,即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于

学习

历史的第N+1种写法

阅读(31)

古人作史,讲究的是“寓论断于序事”,到了当代,这个传统几乎消失殆尽,历史学家们丧失了讲故事的能力。八十年代,黄仁宇的著作着实给中国人上了一课,后来的吴思、张鸣、易中天、张宏杰,包括从网络走到前台的当年明月,每个人的出现都带来一股热潮。

学习

锔器收藏浅谈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锔器收藏浅谈,内容包括锔瓷器的工具专卖店,锔器收藏。锔,《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为“用锔子连合破裂的陶瓷器等”,根据这个解释可以理解为:凡是用锔子连合的破裂器物,都可以称之为锔器。上世纪60年代之前,中国老百姓家里的瓷器、

学习

扯掉公平交易这层羊皮

阅读(40)

美国人在全球进行资源掠夺,对于有些小国,可能就会采用直接控制的方式,在对付大国的时候就会使用一套组合拳,通过战略性的国际体系运作,使得这些大国在战略上处于相当被动的地位。美国人的战略阴谋在全世界经常得逞,这一点,美国的战略智库真的没

学习

《史记•项羽本纪》――霸王悲歌的审美解读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史记•项羽本纪》――霸王悲歌的审美解读,内容包括史记项羽本纪文学文化常识,从项羽本纪看史记写作特色。《史记・项羽本纪》是太史公笔下最精彩,最悲壮的篇章之一,从壮极之巨鹿到悲徊之垓下,悲壮之气总贯于全篇,是《项羽本纪

学习

班固《汉书.艺文志》中古代音乐文献考

阅读(48)

本文为您介绍班固《汉书.艺文志》中古代音乐文献考,内容包括班固汉书艺文志哪年写的,班固汉书艺文志读后感。班固(公元32年-92年),字孟坚,扶风(今陕西成阳)人,东汉著名史学家。他继承父亲班彪的遗愿,著述《汉书》,历时二十余年完成初稿,死后由

学习

史迁受“腐”《史记》乃成

阅读(25)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很多同学都知道这段名言出自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些激越的文字背后,映射着司马迁于屈辱

学习

司马迁和《史记》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司马迁和《史记》,内容包括司马迁的史记全文,司马迁与史记原文。“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几乎所有小朋友都听过,都知道有司马光这个人。但知道司马迁这个名字的时候,小朋友们应该都长成“大朋友”了。司马迁和司马光不是哥俩,两个

学习

韩信之死 第1期

阅读(21)

“读秦汉,想管理”系列之三:利益的分配!『编前这是我在《新智囊》的“笑谈管理”中“读秦汉,想管理”系列文章的最后一篇,在谈了“强者的激励机制”以及“弱者的竞争策略”之后,我想在年初的时候谈谈有关“战略”的话题。一提到“战略”,人们

学习

《史记》、《汉书》列传校读札记

阅读(36)

《史记》和《汉书》都是非常重要的史学著作,且二者关系较为紧密,汉高帝刘邦元年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的史实可互为佐证,现以中华书局出版的金陵局本《史记》作为底本,校以中华书局出版的王先谦《汉书补注》为底本的《汉书》,对其中列传部分进行

学习

读《汉书·艺文志》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读《汉书·艺文志》,内容包括汉书艺文志序讲解,汉书艺文志序翻译。[摘要]《汉书・艺文志》是班固所撰《汉书》十志之一,其与目录学有很密切的关系。笔者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叙述关于艺文志的几个方面,古人著书;艺文志的内容部分,诸

学习

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看屈原的悲剧命运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看屈原的悲剧命运,内容包括屈原贾生列传中人物形象分析450字,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读后感800字。屈原作为一个高贵、贤能、忠诚、博学的人物形象,千百年来为世人所尊崇。但其悲剧的人生命运也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