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肥胖可分为单纯性肥胖、继发性肥胖,肥胖的发生则与遗传因素、摄食中枢的功能异常、能量代谢异常、营养因素以及运动过少等有关。运动是最科学有效的减肥方法,运动可从基因、能量代谢及内分泌等方面影响人体达到减肥的目的。
【关键词】肥胖 减肥 运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肥胖症越来越多。肥胖症将成为21世纪危害人们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肥胖症的产生有多种原因,对引起肥胖症的因素进行研究,这对于探寻有效的减肥方法有重要意义。采用科学的运动方法,可以从多方面减少肥胖症的发生。
一、 肥胖的分类及成因
肥胖是一种常见的、明显的、复杂的、可以影响整个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代谢失调症,主要表现为机体脂肪组织量过多或脂肪组织与其他软组织的比例过高,是食欲和能量调节紊乱引起的疾病,与遗传、膳食结构、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
(一)肥胖的分类
肥胖按其成因分类可分为:单纯性肥胖,无明显的内分泌紊乱和代谢性疾病,由于遗传因素或营养过度等引起的肥胖。继发性肥胖,体内新陈代谢失调,常继发于与物质代谢有关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疾病,又叫新陈代谢失调性肥胖。
(二)肥胖的成因分析
1.遗传因素
肥胖受遗传影响,往往父母肥胖,子女也容易发生肥胖。统计显示:父母均肥胖者,子女70%肥胖;父母一方肥胖者,子女40%肥胖;父母均瘦者,子女仅10%肥胖。有人对1974对同卵双生子和2017对异卵双生子进行样本调查,经研究同卵双生儿体重过重,与其肥胖父母的一致性为异卵双生儿的2倍以上。这表明肥胖症的发生有明显的遗传性。
2.摄食中枢的功能异常
肥胖的中枢机制认为:肥胖的产生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活动,导致高胰岛素血症及过食。血液中胰岛素增高可使摄食中枢兴奋,食欲亢进,促进多食,使热量摄入增多,促进脂肪合成。若摄食中枢功能异常,饥饿中枢兴奋,会使人过食而营养过剩,导致肥胖。
3.热量代谢异常
机体能量的消耗主要由4个方面组成:基础代谢、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机体的产热作用及体力活动。研究表明瘦人和胖人的基础代谢率是相同的,如果运动量相同,耗能量也相同。进食不同的食物,额外消耗的能量也不同。
4.营养因素
肥胖者往往食欲都非常旺盛,喜欢吃高糖、高脂肪饮食,且食量过大,引起营养过剩,能量摄入过多。多余的能量以脂肪形式储存体内。营养过剩是造成肥胖、特别是儿童肥胖的主要因素。
5.运动过少
运动过少可导致肥胖。运动员中止训练,演员停止练功,或运动量减少,体重可很快增加;因生病住院,活动量减少,引起体重增加;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力活动减少及新陈代谢降低,肥胖的也显著增多。事实表明:运动过少,热能消耗就减少,多余的热能转化为脂肪储存体内,则引起肥胖。
二、 运动减肥机制研究
运动减肥是采用体育锻炼的方法来减少体脂,减轻体重。对于肥胖者,运动量的减少也是导致肥胖的因素之一,有人统计381名肥胖者以不运动贪睡为肥胖原因者最多,占68.8%,说明活动与运动在肥胖病中的重要作用。现将运动减肥的机制分述如下:
(一)运动对肥胖基因的影响
基因是导致肥胖症的主要决定因素,运动可以引起肥胖基因表达的降低。肥胖基因表达下降,脂肪组织合成减少,可降低机体能量消耗以维持正常体脂量。
(二)运动对能量代谢的调节
一般讲7秒左右的激烈运动时主要消耗ATP和磷酸肌酸(CP)。30-60秒的激烈运动中,***酸能是主要能源,而在以上运动中主要是无氧代谢。因脂肪的分解只有在有氧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因此,持久的有氧代谢运动可以大量消耗脂肪而达到减肥和健身的目的。
(三) 运动对内分泌的影响
运动对机体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内分泌系统来实现的。运动后机体内分泌发生改变,一些与运动有关的激素分泌增加、减少或者分子结构、活性发生变化等,这些导致机体发生一系列相应性变化。
三、 运动减肥处方研究
(一)儿童运动减肥处方
儿童肥胖者的运动处方项目因年龄特点应偏重于趣味性和可实施性,运动强度以中小强度为主。(1)运动项目:选择娱乐性强的以身体移动为主的运动项目,如长跑、散步、做各种游戏等。(2)运动强度:最适宜的锻炼强度为最大心率的 60%―85%, 或最大摄氧量的 35%―70%,即心率在 130―150 次/分之间。(3)运动频率:理想的运动频率是每周 7 次但很多儿童实际上很难做到,所以一般一周 2―3 次, 以后逐渐增加到每周 5 次以上。(4)运动时间:晚餐前 2h 进行运动锻炼比其他时间更能有效地减少脂肪,每次运动时间应不少于60min。
(二)成年人运动减肥处方
成年肥胖者相对于儿童和中老年肥胖者来说,体力好、对疲劳的耐受性强,因此运动强度和运动量可适当加大。(1)运动项目:长跑、步行、划船、爬山等,也可练习有氧体操,如健美操、迪斯科和球类运动等。(2)运动强度:一般运动强度可达本人最大吸氧量的60%-70%,或最高心率的70%-80%。(3)运动频率:由于青年肥胖者多有减肥的主观愿望,自觉性较强,为提高减肥效果,运动频率可适当增大,一般每周锻炼4-5次为宜。(4)运动时间:每次运动时间不少于1h,持续时间可视减肥要求而定。晚饭前2h运动最佳。
四、小结
肥胖的发生受遗传因素、摄食中枢功能异常、热量代谢异常、营养过剩及运动过少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运动可通过对肥胖基因的影响、对能量代谢的调节、对内分泌的影响,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不同年龄的人群有不同的减肥方法,在运动强度、时间、频度、方式各有差异。
【参考文献】
[1]柳爱莲,崔节荣.肥胖的机制与科学减肥[J].韶关学院学报,2006,27(12).
[2]彭代斌.有氧运动减肥的分析与探讨[J].山西体育科技,2007,27(2).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肥胖与运动减肥的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