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声器单元是音箱系统的核心部件,因此判断一个品牌音箱制造商技术实力的一个简单标准,就是是否能根据既定的木箱自行设计适用的扬声器单元;在此基础之上,不仅自己设计,还能自己制造单元的又等而上之;而其中能在扬声器基本结构和材料上拥有独门绝活的更是高手中的高手。
按照上述标准,美国的Infinity,就是属于“最好”那一类的音箱制造商。
说起Infinity,总会让人联想到品牌创始人Arnie Nudell。自打Arnie将企业出售予哈曼集团之后,新东家无论从产品风格还是市场推广上,都似乎一直在力***淡化Arnie的影子。不过,有了哈曼集团雄厚的财力支持,老Infinity在技术上勇于创新的传统却更加发扬光大。最典型的例子,就是C.M.M.D材料(命名方式与老Infinity的EMIT异曲同工)的发明和应用。
C.M.M.D是“陶瓷金属矩阵振膜”的英文缩写,到目前为止还是Infinity的独门秘技。顾名思义,它是一种金属与陶瓷的复合材料。在Infinity的英文网站上有C.M.M.D的技术白皮书,英文有一定底子的朋友可以***来参考。简单地说,这种复合材料,是以金属铝为基底,两面覆以微结构呈矩阵状的陶瓷层,是一种三明治结构的新型材料。其突出的优点是,硬度高(差不多相当于铝膜的5倍,钛膜的3倍)、密度相对较低(介于纯铝与纯钛之间),因此,用C.M.M.D材料制作的振膜,分割振动起始频率高,振幅低,很容易用分频器把分割振动的影响降至人耳听阈以下。用发烧友容易理解的感性语言,这就是一种声音纯度非常高的高科技振膜材料。
目前所有Infinity家用产品,上至旗舰Prelude MTS系列,下至入门级的Alpha系列,C.M.M.D都得到了全面的应用。这种高端技术向低端产品移植的作风,也一向是名牌大厂的惯例。
本次送测的Kappa 400,是Infinity介于Intermezzo和Alpha系列之间的中高档产品,按照正式说法,属于家庭影院级音箱。不过,根据我对Infinity主页上技术文献的研究理解,哈曼集团旗下几个音箱品牌,对于家庭影院和Hi-Fi之间的技术分野是比较模糊的。用哈曼技术副总裁弗洛伊德的话说,不应该有音箱究竟适合家庭影院还是Hi-Fi这样的提法,而应该说适合双声道还是多声道用途。言下之意,在最重要的声音品质上,两种用途的音箱是没有差别的。而多声道音箱与双声道用途的音箱间最关键的不同,在于指向性要求更为严格,家庭影院要求尽可能扩大最佳聆听区域的范围而不是仅满足于有一个所谓的“皇帝位”,这就迫使技术人员在设计音箱时,要考虑到各种各样差别程度相当大的实际使用环境,并尽可能地将音箱指向性对音色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这样看来,哈曼对家庭影院音箱的技术要求,只会比传统的Hi-Fi音箱更高而不是更低。
这也解释了为何音斐利添没有将Kappa系列中置、环绕和超低音一同送来评测――音斐利添作为Infinity中国市场的推广者,似乎无意将Kappa系列定位于国人所理解的“家庭影院”市场,而更倾向于传统意义的Hi-Fi市场。另一方面,以中国市场的实际情况,在国际市场上标价2000美元的Kappa 400,也很难被国人接受为家庭影院专用音箱。
Kappa 400音箱高度85cm,单只重量达到29kg,确实也颇具“发烧”卖相。整个Kappa系列的造型线条简洁流畅,色彩淡雅明快,具有北欧家具的风格(音箱在丹麦组装生产),比较适合年轻的中等以上收入音响消费群体。与该系列最高档的Kappa 600一样,Kappa 400采用三分频三单元设计,低音单元直径200mm,比Kappa 600的250mm单元小了一档,因此在低频延伸上略受限制。不过,话虽如此,Kappa 400的低频下限也能达到40Hz,低于电贝司和大提琴上的低音E,对于重播大部分音乐已经足够。为维持纤瘦的体型,Kappa 400将低音单元移到音箱侧方安装,分频点因此也比一般正面安装的三分频音箱为低,仅在100Hz,相当于普通***式超低音箱的频率上限。此一频率声波波长达3.4m,远大于低音单元直径,单元在此频率无指向性,设计上比较容易与中音单元无缝拼接。
中、高音单元的分频点定在3000Hz,似乎无甚特别之处。但考虑到C.M.M.D制作的170mm单元的分割振动起始频率可以做到10kHz以上,几乎是分频点的两个倍频程,这样的做法就显得非常不寻常。配合高斜率的声学4阶分频器,中音单元在超高频的谐振对听感已经不可能产生影响。
同样,也是得益于C.M.M.D振膜超高的硬度,Kappa所用25mm球顶单元的谐振点也被推至超音频,音箱高频上限得以提升到27kHz,对改善高音的听感有极大帮助。
在这对音箱陪伴我的日子里,我前前后后用了sony的SACD和DVD,甚至10多年前的Rotel CD机,搭配了国产的功放、进口合并机。我发现,随着不同的搭配,一段日子的“煲练”,我对它的兴趣与日俱增,甚至产生了一种依赖的心理,在我的音响评论生涯中,很少有产品对我有如此大的吸引力。
根据Infinity的设计思想,所有Infinity音箱(其实应该说是哈曼旗下所有的家用音箱)的摆位是相当方便的,只有低音单元向内还是向外这个问题需要稍加考虑。音箱上我找不到区分左右声道的记号,但我在拆包时注意到了包装纸箱上有很醒目的左右标记,因此得知,厂家推荐的摆位方式,应该是低音朝外。
Kappa 400的灵敏度颇高,其标称的90dB指标应该不会有假。以我实际使用的效果,市面上百瓦左右的AV放大器已经能将Kappa 400推到让绝大多数用户都能感到满意的程度。
就算在煲机期间,Kappa 400已经初步展示出其作为现代高音质音箱的一些本质特征,如良好的平衡、洁净的音质、敏捷的瞬态、卓越的动态、颇具规模的音场……而且与其他一流名牌同类产品相比,Kappa 400的声音品质完全不落下风,而价格可能仅有其他品牌的一半甚至更低。想象一下,要是放在Arnie Nudell的Infinity时代,Kappa 400会卖什么价钱?
对于低音单元侧置的设计,我们首先要关心的,是其低频与中频的衔接有无破绽。Infinity不愧为名牌大厂,Kappa 400在这方面的表现可称完美。中至低频的过渡非常自然,完全不露痕迹。我用Sting《Nothing like the sun》中“Englishman in New York”测试,如果从聆听位置看,Sting演奏的贝司声部,似乎完全是从那小小的170mm单元发出的。由于低音朝外的摆位方式,而且音箱离侧墙较近,在我的听音室里,从皇帝位是看不到Kappa 400两侧的低音单元的,因此我得以用一些低频丰富的唱片唬住了不少人。这么说吧,“嗨,你没有接超低音吧”是有经验的发烧朋友较为自然的反应;至于初哥,第一评论一般都是“喇叭不大,低音不少”。
与中频的融合只是一个方面,就低频本身来说,Kappa 400也有很高的素质。极品音箱的低频,动态与分析力俱佳。然而以Kappa 400的价格和低音单元尺寸,必须在某些方面做出一点让步。考虑到Kappa系列中包括一个主动式的超低音,因此,Kappa主音箱在超低频延伸和低频的绝对声压级方面可以不用考虑得太多。在低频下限和最大输出两方面“减负”之后,Kappa 400可以在更为轻松的工作条件下,将C.M.M.D锥盆单元的性能发挥到极致。
老实说,即便是古典乐,出现40Hz以下信息的机会也不会太多。因此在大多数时候,Kappa 400的低频可以说相当令我满意。比如《靓声王》中的“热情奏鸣曲”,在音乐最高潮的部分,Kappa 400对于钢琴左手键的表现可以说是不动声色,轻松驾驭。得益于饱满的低音,钢琴形体几乎可以占据我那不太宽的听音室的整个宽度。如果音箱的低频延伸或动态再加以限制,或是失真稍大,钢琴的形体和质感就不会像现在这么好。我不否认,单就这一段曲子,我曾经在其他音箱中听到过更逼真的钢琴,可那对音箱的价格是Kappa 400的好几倍。同样,在价格更贵的音箱中,也有很多音箱在这一段的表现不如Kappa 400。在价格和音质之间,我相信Kappa 400找到了一个平衡点。
我已经在Kappa 400的低频上花费了太多的笔墨,可记得有位发烧老前辈(我相信是JGH)说过,“如果中频不对,一切就毫无意义”。Kappa系列的中频段,我形容为是一种非常少见的洁净感。如果你像我一样,有长期戴眼镜的经验,必定知道在刚戴上进行过超声波清洗的眼镜之后的那种爽觉。一点也不夸张,当我把喇叭线从自己那对ATC SCM20换接到Kappa 400时,就有这样的感受。虽然我早已习惯ATC那种浓厚而又有些黏腻的中频,但没过多久,我就喜欢上了Kappa 400这种完全不同的风格。客观地说,两种风格都有吸引我的地方,是分别属于不同年代的声音,互相之间无法替代,但喜新厌旧的发烧友本性,让我在听Kappa 400时,仅有一点点想念ATC的温暖而已。
Kappa的中频段干净、自然、和谐,且不乏灵动和轻松,这是一种非常现代的,适合年轻一代音乐爱好者的声音。在至关重要的人声,听不出任何音染,蕾妮・弗莱明演唱《诺尔玛》中“纯洁的女神”,始终保持着一种明洁的音色,最高音区也不见任何毛刺;赫尔曼・普莱的贝多芬“爱之歌”(《靓声王》),宽厚的嗓音开放而自然,根本不像在听箱式系统。
但Kappa 400的优秀之处还不止于此,如果从整体角度来看, Kappa 400的中频毫不刻意,只是恰如其分地承担自已应尽的本分,以至于从一开始,你并不会特别感觉到它的优秀本质。这说明两个问题,第一,Kappa 400的中频与高低两段融合得天衣无缝;第二,Kappa 400在各频段的表现非常均衡。这是一款追求全面表现而非独沽一味的音箱(超低频例外)。
不错,Kappa 400的高音单元同样该得高分,它具备高素质球顶单元的所有重要特征:反应灵敏、响应平滑、能量充足、失真极低,即便是极微小的空气颤动,如DG最新版阿巴多指挥柏林爱乐的《第九》末乐章如夕阳般渐渐隐去的弦乐泛音,声音都清晰干净得令人感动。更重要的是,它也深谙何时该作绿叶,何时该当红花之道。延伸至27kHz的超高频虽然我无法用耳朵来捕捉,但如同其它超高频延伸出色的单元一样,它使得Kappa 400拥有描绘出远超音箱体型的不可思议的空间感的能力。普通消费者要想体验Kappa 400的这种能力,只要用它以两声道模式来播放一段空间感出色的电影片段,如DTS试机片中那段《U-571》即可,不是听深水炸弹的爆炸声,而是潜艇上艇员对白之间的空歇,来自艇内四面八方的各种机械噪声。在用Kappa 400播放电影声轨时,有时我甚至会产生这样的想法,要是所有的音箱都能有如此出色的空间感,我们还需要环绕声吗(当然,多声道系统能让不那么出色的音箱表现出逼真的空间感,我觉得这才是多声道的真正价值)?
在结束Kappa 400的测试之时,我忽然感到有些惭愧,为何表现如此出色的一款音箱,过去就未曾引起我的注意?是不是自己接触的音响产品太多,以至于对其中的优秀之作熟视无睹?Kappa 400在发烧音响圈内的声誉与其真正的实力远不相称,这不是我的过错,但在经过全面试听之后,我要是还不给予Kappa 400全力的推荐,真是件很没有面子的事。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常青藤品牌的新意思 infinity KAPPA 400音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