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温州港位于海峡西岸经济区和长三角经济圈之间,在区位、资源以及市场上有良好的优势,多年的发展,温州港已成为全国主要的港口之一。本文从温州港的功能定位及十二五期间的发展概况方面,分析了温州港的基本概况,并就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趋势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温州港 资源 发展趋势 问题
1.引言
多年来,温州***府高度重视温州港的发展。为了实现温州大港的发展目标,围绕温州港制定了一系列的保障措施,以促进温州港的快速发展。目前,温州当地***府把温州深水港区建设作为重心工作内容,以港口建设带动海洋经济的发展,使临港产业与港口之间实现联动,促进温州港的经济转型升级,使其发展呈现健康良性的势头。
2.温州港概况
2.1 功能定位
温州港在区位条件、岸线资源、建港条件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2008年,浙江省***府联合交通运输部,了《温州港总体规划》。《温州港总体规划》对温州港包含的港区以及温州港的功能定位作了明确说明。温州港包括三大核心港区以及四大辅助港区,其中,三大核心港区为状元岙港区、乐清湾港区、大小门岛港区,四大辅助港区为瓯江港区、瑞安港区、平阳港区、苍南港区。温州港在功能定位上,分别从国家层面及当地层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国家层面上,主要是发展成为国内沿海主要港口以及集装箱支线港,在国家的整个综合运输体系中能够发挥突出的枢纽作用;而在当地层面上,则是作为带动当地经济及周边地区实现经济全球化及外向型发展的重要资源。
2.2“十二五”发展目标
温州港在“十一五”期间成绩斐然,“十二五”时期,温州港则将把“亿吨大港、百万标箱、百亿投资”作为发展的总体目标,通过对港口实现“扩能上量、转型升级”,从而更加深入地推进“温州大港”的工程建设目标。温州港“十二五”发展目标在具体实现上,主要力争做到如下几个方面:第一,至少新建15个深水泊位, 争取在未来5年,深水泊位数量不少于30个;第二,制定保障措施,促进现代港航物流业以及水运业的发展;第三, 重点发展大宗散货及集装箱运输领域,注重对台直航以及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的开发。
3.温州港发展现状
3.1 建设发展现状
在整个“十一五”期间,温州港对港口总投资为33.13亿元,其中,新建万吨级以上泊位泊位5个,其余类型泊位33个,到目前为止,温州港拥有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15 个,生产性泊位230个。2011年,温州港货物吞吐量大约为6950万吨,在去年基础上增长了大约8%,集装箱吞吐量也同比增长了14%,达到47.03 万TEU。开通了多条内支线,例如至宁波、福州以及上海的内支线,另外,集装箱近洋航线也开通了多条,如至台湾、日本。
2011年全年,温州市外贸进出口总额与2010年相比,增长了26%,达到215.7 亿美元,另外,外贸出口181.65亿美元,与2010年相比,整体增长24%。温州市大部分的外贸出口为服装、食品、机电等适箱货物,半数以上均出口至欧盟、非洲、东南亚或者中东地区。因为航线资源以及附近宁波港、上海港等附近港口的影响,温州地区几乎95%的外贸集装箱生成量采取公路运输的方式送至宁波港、上海港以及其他港口,并通过这些港口出运。现阶段,温州外贸集装箱运输方式主要凭借公路运输,作业区以外的外贸集装箱则通过内支线运输,大多运输至宁波港和上海港,然后再出口至欧盟、非洲、东南亚或者中东地区。
3.2 温州港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温州港在泊位建设以及货物吞吐量上有一定增长,但是从目前来看,温州港的发展主要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1)港口泊位吨级不适应海洋运输船舶大型化发展趋势。虽然,现阶段的温州港口在发展上获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从总体来看,其总体规模与其他港口相比,偏小,而且整个港口在现代化设施配备,集约化发展程度上表现较差。另外,温州港缺乏大型、专业的深水泊位,以致于半数以上的港口货物只能在中小泊位作业。尽管瓯江口内配备有10个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但是因为瓯江口进港航道自然条件不理想,使得万吨级以上船舶只能乘潮通航。当前,整个国际航运业呈现出专业化、大型化的发展趋势,而温州港口相对落后的基础设施以及综合服务能力,则与之差距甚远。这些差距还表现在:深水化泊位建设、构建港城一体、港口信息化管理、口岸延伸等方面。
(2)港区的集疏运体系建设落后,与港口整体发展不协调。集疏运设施建设进度缓慢,加之相关的口岸联检设施以及港口服务保障体系配套不完善,这直接影响了深水泊位功能的进一步发挥,减弱了其向港口腹地发展的力度。目前,疏港公路、疏港铁路、深水航道、深水锚地等集疏运设施建设开展缓慢,已影响到深水泊位作用的发挥,很多进港道路仍处于二级乡村公路之下,这与温州港口的大港口建设目标很不相称,也阻遏了大港口建设目标的实现。
(3)港口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减弱。温州港口由于在投资***策、港口用地、建设资金等方面受到限制,使得温州港口与其他周边港口相比,在投资建设规模以及战略投资者的吸引力这块,已远远处于落后局面。
4.温州港的发展趋势分析
4.1温州港深水港区的建设
温州港深水港区建设是温州港的发展趋势之一。为了适应该发展趋势,应该从这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重视乐清湾港区大宗散货水铁联运物流基地的构建。现阶段,有大约1千万吨散货煤炭分散于瓯江港区的龙湾、七里、灵昆作业区以及状元岙港区,另外,温州港周边的台州、温州以及金华等地大约有6 座特大型火力发电厂,这些发电厂需要大量用煤。因为,温州港在“十二五”发展期间,应该重视大宗散货联运物流基地的构建,加快乐清湾港区散货区的专用泊位的建设,使大宗散货逐渐集中转移到乐清湾港区散杂货作业区,最终形成浙江南部地区专业化、大型化和现代化的水铁联运大宗散货物流基地及煤炭仓储基地。
第二,深入推进状元岙港区国际集装箱运输的发展。状元岙港区现已初步建成10万吨级的集装箱泊位2个,相关的配套设施已配备到位,状元岙港区距离国际海运航线只有30 海里。目前,温州港区已开通至台湾和日本的近洋航线。温州港开辟国际集装箱航线,不仅对温州本地,而且对整个浙江省,意义均非常深远。就其本地而言,国际航线的开辟,能够大幅度降低企业运输成本。而就整个浙江省而言,这能促进节能减排,以此改善环境,并能营造浙南地区经济和谐发展氛围。
4.2温州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
现阶段,整个温州港仅有龙湾作业区拥有铁路支线。由于受到港区码头以及进港航道水深不足、陆域和岸线资源与城市发展环境矛盾因素的影响,整个温州港口发展缓慢。因此,***府在未来需要积极争取国家铁道部、省***府的支持,以推进乐清湾港区铁路支线、大小门岛铁路支线的建设。提高进港铁路支线的建设力度,既能够进一步深化长三角经济区南翼“三位一体”港航服务体系和功能,而且能深入发挥和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作用。
在加快铁路支线建设的同时,也需要加大温州港深水航道建设力度,以进一步完善温州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相关部门需在航道规划研究以及具体实施工作方面,下大力气,以积极争取国家层面及省层面对于温州港深水航道建设的支持。温州港“十二五”中期开工的深水航道建设,对于整个温州港朝大型化、专业化、规模化的深水港区建设和结构性调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3沿海港口良性竞争互补
温州港除建立省内区域港口协调机制,还需构建城际协作港口联盟,以此进一步阐释“港航强省”的深入内涵。在未来,温州港与周边港口城际合作将更加深入,省内沿海港口之间呈现良性竞争局面,航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沿海港口之间形成合力。
5.结束语
温州港作为全国主要港口之一,在发展过程当中存在一些问题。温州港应把握发展趋势,强化集疏运体系等相关问题的解决力度,引入各渠道的资金支持,为充分实现“大港口”目标创造良好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