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音乐指的是为电影而创作的音乐,是电影这一门综合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突出影片的感情、加强影片的戏剧性、渲染影片的气氛方面起着特殊作用。很多电影因其美妙的音乐而被添辉增色,难以想象没有音乐元素点缀的电影将会以怎样的苍白形象面对电影观众。
电影《钢琴家》称得上是一部经典之作,它获得了2002年第55届嘎纳电影节的金棕榈大奖,又在次年第75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摘取了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编剧本三大奖项。一部好的影片是离不开电影音乐点缀的,它的存在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电影的成功与否。
电影《钢琴家》改编自波兰犹太裔钢琴家、作曲家瓦迪斯瓦夫・什皮尔曼(Wladyslaw Szpilman 1911年―2000年)的自传体小说《钢琴师》,导演罗曼・波兰斯基(Roman Polanski)按照原著的思路使用近乎真实记录的拍摄手法,表现了这位犹太钢琴家在二战期间饱受折磨和屈辱的经历,最后他的音乐才华感动了一名德国***官,在他的保护下,终于熬到波兰***。
战争和音乐是该影片的主题,音乐给人以美好的象征,艺术家因人们的崇敬而带上了神圣的光环,而战争像瘟***一样给人们带来恐慌和灾难。贯穿影片的音乐是波兰钢琴家、作曲家肖邦的钢琴作品。从中,我们听不到激昂的号角,而是在抒情、忧郁的旋律中感受到一种隐隐的力量、一种忍耐的精神。这不能不让人联想到这样的音乐其实同肖邦自身的经历有关:波兰沦陷后,他流落于巴黎,忍受着内心的孤独与亡国的悲痛。这与影片的主人公是何等相似,面对战争,钢琴家失去尊严四处逃亡;与亲人分离,他无助地在街头大哭;被当作战俘做苦力时,他是那么唯唯喏喏。这丝毫没有让人觉得不妥,反而显得影片的描述非常真实。
《钢琴家》电影原声唱片由11首曲目组成,前9首和第11首都出自于浪漫主义钢琴诗人肖邦的手笔。前9首由波兰钢琴家亚努什・奥莱依尼查克(Olejniczak Janusz)演奏,导演筛选出三首作为电影中的来源音乐。第10首是波兰电影配乐大师沃杰斯基・基拉尔(Wojciech Kilar)为这部电影量身定做的配乐。最后一首玛祖卡是影片中钢琴家的原形人物1948年的历史录音,这一作品作为收藏没有出现在电影中。虽然大部分曲目并未在影片中出现,但是这些钢琴作品所独具的波兰民族气息同电影所要表现的思想内涵颇具相似。
一、升c小调夜曲:
该曲在影片中出现了两次,一次在影片的开头,另一次则在尾声,首尾贯穿,表现了影片的总体思想情感。影片一开始,是一组1939年二战初期华沙社会景象的画面,升c小调夜曲与画面同步。镜头切换到电台录音间,钢琴家什皮尔曼在演奏这首作品。突然,德***炮火袭来,录音师示意要钢琴师停止演奏,可是,钢琴家执意要将整首乐曲演奏完,直到最后录音室被炸毁自己受伤才被迫停止。在影片的尾声,战争结束,波兰***,钢琴家再一次回到华沙电台录音间,继续弹奏起那首被战火打断的升c小调夜曲。这是他心中所期盼的,正是这种期盼支持着他在战争期间强烈的求生欲。
升c小调夜曲是肖邦的一首编号外作品,由著名钢琴家巴拉基列夫在1894年的肖邦纪念音乐会上首演,1895年由伦敦阿斯谢伯格出版社出版(美,詹姆斯・胡内克,《肖邦画传》王蓓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p204 )。肖邦的夜曲显示了作者创作上的独特魅力,情感充实,织体多彩,音乐中有着忧郁的沉思、无尽的伤感,而另一方面,火一般的激情、沉痛的倾诉、以及戏剧性和悲剧性也蕴含于其中。
此曲为ABA’的三段式结构,引子部分就好像一个人在叹息中开始讲述埋藏在心中的故事,旋律所表现的情绪和电影开始的情景――华沙沦陷,人民惆怅,配合得非常贴切。
例1
主题引出,悲伤的情绪弥漫开来,旋律平静优美,伴随着淡淡地忧郁。就像影片开始并没有战争场面,而是反映华沙相对稳定的社会生活景象,然而在镜头转向广播电台录音间后,这一切表面现象就被德***的炮火摧毁得体无完肤。
接下来的一个乐句是前一乐句的变形,大跨度的音阶下行使伤感的情绪更加浓重。将主人公面对战败而产生的无奈、孤助表现得淋漓尽致。
例2
B段与A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不可抗拒的力量,让听故事的人觉得豁然开朗,好像进入一个转折点,战争是否会向好的方面发展?“我们简直难以忍受这种紧张的气氛,广播终于响起了波兰国歌,接着是英国国歌。我们明白了,我们不是单独对德作战,我们有了强大的盟国,我们一定能在战争中取得胜利,尽管前面会有曲折,我们面临的形势暂时不会太好。”这首夜曲中所表现的压抑情绪正与影片所要表现的主题――钢琴家在战争时期的悲惨命运相映照。
二、g小调叙事曲:
这是影片最为关键的作品,也是影片的高潮部分。就在钢琴家流离失所、饥寒交迫之时,“不幸”被一位德国***官发现了,德国***官要求他弹一曲。“这么说,这一回我得换个方法,用弹钢琴来换活命。([波]瓦迪斯瓦夫・什皮尔曼,《钢琴师》,刘士聪、谷启楠译,人民文学出版社,p165) ”两年没有弹琴的钢琴家,在紧张的气氛中,演奏了这首g小调叙事曲。德国***官听到的不仅仅是音乐,更多的是波兰人民在被侵略时的呐喊,被灭绝时的。所幸,这位***官并不是一名极端的纳粹分子,从原著小说“附录一:维尔姆・霍森菲尔德上尉日记摘抄中” ([波]瓦迪斯瓦夫・什皮尔曼,《钢琴师》,刘士聪、谷启楠译,人民文学出版社,p177-193) ,我们可以了解到他思想的矛盾性,一方面作为一名***人,他要为国家而战斗;另一方面他相信“从长远的观点看,非正义不可能胜利”,他确信战争会以失败告终。
原著里钢琴家在德国***官面前弹的并不是这首g小调叙事曲,导演为什么要使用它?通过以下对该作品的分析,导演在这一场景里安排这首叙事曲的用意就显而易见了。
肖邦是第一个将叙事曲运用到器乐中的作曲家,使它成为一种表现史诗性、叙事性、戏剧性内容的音乐体裁。g小调叙事曲根据波兰诗人亚当・密茨凯维奇的叙事诗《康拉德・华伦洛德》而创作。作品讲述了一位不堪忍受异族奴役的波兰英雄以身殉国的故事,音乐情绪悲壮激昂、气势恢弘。
它是一个三部曲式的结构,呈示部(引子+主部+连接部+副部)、展开部(主部+副部+插部)、再现部(副部+主部+尾声),它不是单纯的奏鸣曲式结构,与传统的奏鸣曲式有着很大的区别:
⑴呈示部中的连接部具有***的形象,在结构功能上不再只是起到连接主部与副部的桥梁作用。
⑵展开部中没有加入新的音乐因素,只是将主题进行了变奏和变形。
⑶再现部中的主部和副部顺序是倒置的,副部的调性也没有回到g小调上,而是保留在呈示部副部所在的降E大调上。
这样的曲式结构使主题不断变化而推动音乐发展,副部主题的音乐形象变化最为明显:它由呈示部中柔和的抒情形象,变为展开部中豪迈、壮丽的英雄形象,最后在再现部中变得更为精力充沛、刚强有力,作品的叙事性和戏剧性不断增强,为剧情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条件。
作品以朗诵性的音调开始,宽广的音域、沉重的音响,犹如讲故事的人在用忧伤的语调询问?
例3
我们可以理解成钢琴家在质问这位德国***官:“战争给我们带来的除了灾难,还有什么?”然后直接进入叙述性的主题,开始讲述作为波兰人,作为犹太人心中的痛苦。在接下来的连接部中,出现了另一个音乐形象,在短促的音调中,我们听到了忧虑和不安,这种情绪逐渐高涨,发展成无法控制的暴风骤雨般的悲愤。随着情绪的平息,副部主题出现,歌唱性的旋律明朗而宁静。
例4
仿佛钢琴家在回忆同亲人一起生活时的安宁祥和。转瞬即逝,战争带走了美好的生活,留下了一个充满恐怖的城市。在随后的展开部中,音乐又一次进入了第二个主部主题忧伤的情绪中,就好似在不断发问、不断叹息。第二个副部主题肖邦运用强有力的和弦进行改变了前一个副部主题的音乐形象,音乐情绪变得浑厚有力、刚强豪迈,好像钢琴家内心的坚定:战争的胜利属于正义一方。
例5
接下来的插部以激昂的第二副部主题为基础继续发展。这是一个带有幻想性、即兴性的插部,音乐欢快明朗,节奏紧凑清晰,为再次出现的第三副部主题的变形作好铺垫。这是一次副部主题的升华,它既保持了展开部的英雄气概又有着呈示部的明朗性抒情。将主部主题放在最后是肖邦为音乐形象的发展做出的安排,他利用比较暗淡的主部主题将音乐过度到暴风骤雨般的尾声,使全曲达到了高潮。最后以热情沸腾、山崩地裂的音阶上行与低沉静止的低音和弦形成对比而结束。这是残酷的生死斗争的悲剧结局,也是通向自由***的必经道路(钱仁康,《肖邦叙事曲解读》,人民音乐出版社,p98)。
叙事曲的戏剧性发展是钢琴家什皮尔曼心境的表露,音乐的丰富情感表现了电影的悲剧性基调,是影片精彩的关键所在。
三、降E大调辉煌的***兰舞曲:
这一曲在片中也出现了两次,一次是在钢琴家被朋友从犹太聚居区营救出来转移到一个安全住所,房间里有一架钢琴,可怜的钢琴家只能将手悬在琴键上想象着弹琴,就是这首钢琴与乐队合奏的降E大调辉煌的***兰舞曲。而在影片的结尾,战争结束,钢琴家在音乐厅里,演奏这首曾经只能靠想象来弹奏的作品。
降E大调辉煌的***兰舞曲是一首钢琴演奏带管弦乐伴奏的音乐会体裁作品,它发挥了钢琴的乐队性和交响性色彩,织体丰富多彩,音色饱满圆润,气势雄壮豪迈。引子的风格比较像夜曲,曲调流畅、旋律优美,影片只运用了这首作品的波兰舞曲部分。
整首作品是一个三部曲式结构,当管弦乐队演奏完连接部分,钢琴声部一出来就体现出了波兰舞曲独有的韵味,也决定了作品明朗乐观的总体情感基调。
例6
这支充满舞蹈性的旋律作为第一乐部的主要主题,在乐曲中出现过数次,但每一次重复都因装饰音的不同而呈现出各异的面貌。进入第二乐部后,乐曲进行了多次转调,由降E大调转到f小调,再转到g小调,又回归到降E大调,最后进入c小调,第二主题的旋律在波兰舞曲情调的基础上而更加富有诗意。
最后乐曲又回到第一主题,第三乐部再现第一乐部,并加上一个辉煌的结尾部分。总体而言,这首作品使听者感觉轻松愉快,从它那灿烂的演奏技巧、回旋曲的曲式结构、充满力量的尾声可以得出导演在电影结尾处使用这首作品的用意――战争结束,钢琴家重新开始了自己的艺术生涯,在经历了死亡的阴影、痛苦的磨难后,他迎来了第二次生命,他要用音乐来赞美这世界上美好的事物。这就是这部电影给人们讲述的故事,也正是电影音乐让人们感受到了电影中所蕴涵的真理。
由此可见,影片中选用的肖邦钢琴作品绝非偶然,这不仅仅因为钢琴家瓦迪斯瓦夫・什皮尔曼是波兰人,更重要的是他与肖邦存在着的内在联系:他们同为祖国在不同历史时期沦陷的波兰人,具有命运上的相似。他们的生命价值都是通过音乐艺术表现出来,肖邦作品充满鲜明的民族主义思想,音乐在优美的同时又具有深刻的含义,而影片中的钢琴家同样是因为他的音乐才华使自己幸免于战争的灾难。
导演通过对肖邦钢琴作品在影片中的运用,将两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有机融合,推动了剧情的发展,强化影片的主题和基调,塑造了电影人物的性格特征。因此,《钢琴家》是一部将影视艺术和音乐艺术完美结合的不朽之作。
(作者单位:张凯,华中师范大学;徐爽,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