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出现以来,战争从未停止过。战争让多少人流离失所,同时又成就了多少英雄伟业。如何直面战争,仍是现代人不可回避的问题。北师大版语文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以“战争”为主题选编了五篇文章,以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侧面,为我们展示了战争的真实面目,提升了对生命价值的认识和关注,为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战争作出了有益的尝试。
本单元主体课文《古诗二首》之一《出塞》,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的代表作,被历代诗评家视为唐人七绝压卷之作。诗歌短短28个字,跨越古今,纵横万里,包含了作者对生命的尊重与关爱,引发人们对战争、历史的思考。看似平淡无奇的文字背后蕴含着辽阔的画面、深厚的情感,引人遐想,耐人寻味。可谓是言简意赅,意境悠远。
一、艺术感染力浓郁
(一)意象典型、小中见大,勾勒宏阔画卷
王昌龄很善于抓住细微却又典型的景,描绘出一幅幅令人遐想的画面。首句“秦时明月汉时关”,就包含有两个意象:“明月”和“边关”。这两个意象在许多诗中都被频繁使用:“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我们不难看到“月亮”,在这些诗句中,在我们传统文化中早已不仅是单纯的“物”,而成为人们思乡的代名词。它的出现总是带有几分清冷的孤寂和绵长的思念。而“边关”呢?“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行》)“边关”总是那么荒凉与肃杀。诗人单凭“明月”与“边关”这两个意象便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意境苍茫的“月临关塞***”。
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征人”缘何未还?也许他正坐在月光下吹奏羌笛思念家乡;在沙场上刀光剑影、浴血奋战;在风雪中戍守边关,艰辛疲惫;与敌人殊死博斗,血染征袍等等。一句“人未还”,让我们依稀看到了大漠关外那些孤独的背影。
后两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飞将***”李广是汉代大将***,精于骑射,一生传奇。据说匈奴人只要听到有他镇守某地,就不敢冒然来犯,被称为“汉之飞将***”。了解了这一典故,一位搭箭张弓、虎虎生威的大将***形象便出现在人们眼前。不难想象作者是多么希望如今的边塞将领也能像李广那样骁勇善战,保一方平安呀!
“明月”、“边关”、“征人”、“飞将”,勾勒出一幅宏阔凄美的边塞画卷。
(二)神来之笔、跨越古今,营造悠远意境
纵观边塞题材的诗歌,我们常常能看到“明月”“边关”“征人”这些意象,但这首诗何以能脱颖而出?原因就在于诗人在“明月”与“边关”之前加了一个限定词——“秦汉时”。于是这幅“月临关塞***”,不再是单薄的一幅画,而是具有了历史的厚重感。我们不禁会想:同一轮明月下,边塞之地,历经千年,曾经上演了多少令人动容的故事?沙场上的刀光剑影,残阳下的尸横遍野;浴血奋战中的视死如归,乘胜追击时的快意恩仇;明月下幽怨的羌笛,大漠上滚滚的狼烟……各种画面,各种故事在眼前一一闪现,这样一来,“万里长征人未还”,就不只是当代的人们,而是自秦汉以来世世代代的人们共同的悲剧;希望边境有“不教胡马度阴山”的“龙城飞将”,也不只是汉代的人们,而是世世代代人们共同的愿望。平凡的悲剧,平凡的希望,都随着首句“秦”“汉”这两个时间限定词的出现而显示出很不平凡的意义,引人遐想,耐人寻味。
(三)情景交融、有叙有议,留下无限思索
值得一提的是末尾两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飞将***李广的典故给人留下了无限的思索。诗人在诗中感叹道:假若有像飞将***李广这样的将领驻守边疆,就绝不会让胡人的兵马跨过阴山,骚扰我边境。人们不禁要问了:“这飞将***是何许人也?他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能耐,能降服凶悍的胡人铁骑?”这个问题在同时代的诗歌中就能找到答案。卢纶有诗云“林暗草惊风,将***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诗中这位猎虎的将***正是李广,你想想将***射虎的箭居然深深扎进了坚硬的石缝中,这需要多大的臂力,多高的武艺啊!有这样的良将镇守边关,当然高枕无忧啦。可是李广是汉代的将***,我们又要问了“现在的边关守将怎么样?可与李广比肩吗?”这个问题也有诗作答。与王昌龄同时代的另一著名边塞诗人高适在《燕歌行》中写道:“战士***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有此古今对比,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诗人会有“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强烈希望了。
诗人将写景、叙事、议论、抒情紧密结合,最终表达出千百年来人们共同的愿望——希望国家任用良将,巩固边疆,让战争远离人们的生活。
二、梦回汉唐,浮想联翩
(一)由意象想画面,由画面想意象
读通读顺诗歌后,让学生想象眼前有一幅怎样的画面。借助发散思维,各种版本的“月临边塞”***一定会纷纷浮现在孩子眼前。这时,教师根据学生的描述现场挥就一幅“月临边塞”的简笔画(也可请学生来绘制),顺应了诗歌首句写景的特点,再现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
“万里长征人未还”这一句诗,为我们留下了极大的想象空间,自秦朝到现在,同在一轮明月下,征人会做些什么,脑海中会有哪些画面?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通过引导学生发散性思维,用丰富的想象去填补文字的单薄,让多层次的画面去辅助意思的理解,从而让学生对诗意理解得更灵活更透彻。
(二)以诗解诗,互文印证
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中的“人未还”,饱含了诗人对戍守边关的将士多少同情与悲叹。可是怎么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呢?在这里可采用以诗解诗、互文印证的教学方法突破这一难点。譬如让学生仔细想想边塞诗中有哪些类似的感叹:“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十五从***征,八十始得归。”从“几人回”——“终不还”——“人未还”到即使回来也是“八十始得归”,让学生通过其他诗歌名篇真切感受到战争的残酷。此外,亦可以采用此法,引入卢纶的《塞下曲》和高适的《燕歌行》,来理解“飞将***”李广的武艺高强和当时唐朝边塞将领的荒庸无能。这样,不用繁琐的分析讲解,只是引用了几句同类题材的诗句,让该诗在保留其完整性的基础上,使有限的表达有了详实生动的补充,从而让学生顺利达成情意感悟的目的。
(三)跳出诗歌,发人深思
本诗末两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是诗人为久戍的士卒发出的呼吁,也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用人不当和将帅腐败无能的不满。理解到这里,本诗的教学好像可以戛然而止了。但是仔细想想,是不是李广将***或者是像他这样的良将在此就能真的避免战争?这是诗人或者说是编者给我们设置的一些关于战争的话题。这个问题可以由教师提出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辩论。想想学生们会怎么说呢?“黄金和财富是战争的罪魁祸首。”“战争是死神的盛宴,战争一开始,地狱便打开。”“在战争中死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如此多的牺牲还没有换来和平。”“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教者最后无须统一答案,只要孩子能各抒己见,言之有理就好。这样就能达到课有终而意无穷的效果。
(作者单位:成都市人北实验小学,成都 61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