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的工作充满惊险、刺激,并且涉及到社会生活诸多领域,这样的职业特性使其成为电影艺术创作的一类重要题材。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警察题材电影经历了艰苦的艺术探索与文化建构,使得公安电影成为中国国产电影征显著、数量较大的一个重要电影类型。根据我国警察职业和公安工作发展的历史轨迹与现实情况,这里主要使用“警事电影”这一称谓,特指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大陆地区拍摄的公安题材影片。
特务间谍引领大银幕时代潮流
从新中国成立至1966年,是中国警事电影的十七年崛起期。二战结束以后,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都出现了不同阵营的对立与博弈。因此,***治上的渗透与反渗透渐次展开,***事对峙背后的隐蔽力量博弈成为当时社会主要的***治语境。于是,国营电影厂里的中国电影人在***和国家为巩固新生人民***权开展一系列***治斗争的宏大叙事背景下,在冷战思维中的苏联及东欧电影的影响下,掀起了公安反特片(或称间谍片、卧底片)的创作热潮。
1949年底由伊明编剧并导演、东北电影制片厂摄制的《无形的战线》横空出世,成为新中国间谍片、反特片、惊险片的开山之作。以这部影片为发轫,上影、八一、长影、珠影等各大电影厂纷纷涉足反特、谍战题材电影,呈现一派百舸争流的繁荣景象,形成新中国间谍片的第一次浪潮。尽管***治印记鲜明,但这些影片建立了中国一类电影题材的艺术范式,在电影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并且就个体而言,这一时期影片并不缺乏经典之作,如这一时期代表作品《神秘的旅伴》《寂静的山林》《冰山上的来客》《羊城暗哨》《永不消逝的电波》和《铁道卫士》等。
有趣的是,这一时期影片有两个特点值得注意:一是这是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电影与国际电影唯一一次真正的“神交”——并无实际合作与交流但却保持了同步。间谍片当时也是全球银幕的最突出片种,这是冷战世界背景下文化异质同构的表现。二是严肃的意识形态指向却带来了大众娱乐的视觉效果——反特、间谍片情节构制恰好符合观众的审美心理需求。情节紧张刺激、人物英俊潇洒、英雄孤胆、险象环生等等这些特点至今依然是观众喜闻乐见、津津乐道的电影表现要素。
另外,这一时期有一部电影必须单独关注——上海电影制片厂1959年摄制的《今天我休息》。这是在间谍片的大潮中难得的一部也是新中国第一部反映警察普通生活的电影,这部电影同时成为新中国喜剧片的成功范例,在新中国电影史上影响深远。
在森严壁垒之下绽放点点流光
1966年至1976年,中国电影进入十年低谷期,公安题材电影也不例外。这一时期能够称得上是警事电影的只有末期的《海霞》《小螺号》和《南海长城》三部。众所周知的时代背景,使得我们在这三部影片里看到在“以阶级斗争为纲” 和“全民皆兵, 常备不懈” 的***治要求下鲜明的思想主题,“***性”发展到了一个极端。如《小螺号》,这既是一部公安电影又是一部儿童电影,故事的主角是孩子。在意识形态统摄的影像里,孩子们的语言、行为带有明显的成人化色彩,他们常常做成人的事、说成人的话,他们是在学习之余肩负甄别特务、保护祖国艰巨任务的红小兵,是“被长大”的“小大人”。
值得肯定的是《海霞》等三部影片在艺术上可以看到创作者的突破意识,即努力按照生活逻辑构制情节、塑造人物,在不同程度上有意回避“三突出”的人物塑造原则,质疑“高、大、全”的人物塑造标准,这在当时是十分有意义的探索。如《南海长城》中的一堂***课,没有枯燥的长篇大论与简单说教,赤卫伯的演说真实生动,而且前后情节连接紧密。赤卫伯用了仅仅不到五分钟的时间,就感染了全体民兵,如此具有***治色彩的情节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大时代到来之前的全面彩排
结束后,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国***的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转到经济建设上来。随着改革开放逐渐展开,经济转轨、***治转型成为时代强音。与之相适应,文化复苏便成了历史的必然,警事电影进入了一个特殊的过渡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七八十年代之交警事电影的关键词是:继承、反思与开拓。
所谓继承是对间谍片的继承,是前反特谍战电影的一种惯性发展。如《黑三角》《东港谍影》《保密局的***声》《与魔鬼打交道的人》等。与十七年间的间谍片相比,七八十年代之交的反特谍战电影并无太多超越,艺术成就旗鼓相当。但是,在思想内容的旨趣上,这一时期的间谍片却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一是人性自我强化,主人公不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超人”,而是也有人的感情的凡人,人物开始呈现丰满、立体的形象。二是敌人形象弱化,敌我两大阵营面对面的短兵相接逐渐演变成了我方强大阵营同敌方散兵游勇的交手,对手更多是躲躲闪闪的“暗礁”,甚至是缺席。三是意识形态淡化,谍战开始从***治层面转向经济领域。如《客从何来》讲的就是女间谍骗取商业情报的故事。这一转变可视为国家***权关注点由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的一个有趣返照。
所谓反思是对期间各种社会乱象的反思,对留给整个社会包括公安领域的伤痕的反思。如《神圣的使命》《第十个弹孔》《戴手铐的旅客》等。在这些影片中,不仅反思、控诉了的各种丑恶,而且表现了公安干警在民族危难时刻与人民同呼吸、共患难的悲壮境遇,并坚持秉公***,最终完成伸张正义的神圣使命。这些带有强烈反思色彩的公安电影既带有人文关怀的文化旨趣,同时也义不容辞地肩负起了审视家国命运的时代史使命,具有深远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在继承与反思之外,一部分电影人开始把目光放得更远,在思想内容上进行了在当时看来较为大胆的探索,对公安题材电影进行了进一步发掘和开拓。这一时期最为成功的探索是开创了刑侦破案题材电影(侦探片)的先河,如《神女峰的迷雾》《潜影》《智截玉香笼》《蛇案》等。此外,这一时期还出现了诸多从不同侧面、多个角度展现警察职业特色的公安电影。如《苦果》《再生之地》《预备警官》等,都不失为公安电影的有益探索,为新时期公安电影的大发展起到了投石引路的积极作用。
更丰富的生活与更生动的影像
八十年代中期以后,可以说警事电影进入了一个空前繁荣的大发展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不断丰富,警察也随之成为当代社会接触社会面最广的职业之一。作为***者,其职权范围涉及日常生活、***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个方面。因此,表现这一职业的警事电影也就愈加丰富多样了。新时期警事电影的显著特点是在***治化、艺术化与市场化的不同道路上并行,并渐渐互相交汇。当下警事电影的主流题材创作包括侦探片、写实片、传记片和谍战片等类型。
侦探片在八十年代初登上中国银幕以后,此类电影迅速占领了公安电影的主阵地。据不完全统计,1984年至今,已有上百部此类题材影片上映。其中不乏优秀作品,如《伏虎铁鹰》获1995年度“五个一工程”提名奖、珠影最佳编剧奖;《玉观音》作为惟一的中国电影应邀成为2004年莫斯科电影节参赛影片,同时也是第28届香港国际电影节开幕电影;《西风烈》作为高群书“风字三部曲”的第二部,也是中国首部硬派警匪动作大片,获得业内颇高评价。
写实片是指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公安电影开始把视角放在警察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以写实的风格站在更广阔的视域全面审视这一特殊群体。如《龙年警官》《押解的故事》《刑警张玉贵》《警察有约》《疑案忠魂》《千钧一发》等。此类电影在紧扣警察为民服务这一具有***治色彩的思想主题的同时,从侧面展现了当代警察的真实工作与生活状况。如2008年上映的由高群书指导的《千钧一发》,是根据发生在齐齐哈尔的民警排爆真实案件改编而成,该片获得第十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评委会大奖。2012年,高群书又指导了根据民警张惠领真实事迹改编的“新写实主义”电影《神探亨特张》,获得业内好评。
传记片是通过电影艺术手段塑造真名实姓的公安英雄形象,这是最具意识形态指向功能的公安电影类型。如以北京公安派出所长崔大庆为原型的《警官崔大庆》、以江西公安英模邱娥国为原型的《阳光小巷》、以河南省登封市公安局长任长霞为原型的《任长霞》、以辽宁省丹东巡警支队五大队为原型的《守望平安》,以及以湖南湘西花垣县公安局刑警大队民警谢昌忠为原型创作的电影《边城警魂》等。
如前文所述,间谍片在中国经历了两次创作热潮,但间谍片并未在辉煌过后就偃旗息鼓,从全球到中国都是如此。香港《无间道》《黑白森林》《双雄》《线人》《窃听风云》(1、2)《听风者》和好莱坞《碟中谍》系列、《007》系列、《谍影重重》系列等影片密集上映是为例证。在国产电影中,《红色恋人》《英雄无语》《万隆之行》等谍战片相继出现。大制作、全明星阵容的《风声》《秋喜》和《东风雨》等谍战片热映,大有形成第三次间谍片浪潮之势。
诚然,尽管公安电影已经在类型转换上日益繁复、在文化特质上渐趋多元,但是目前的公安电影依然处于不尽成熟的发展时期,电影人惮于体制约束、后备人才匮乏、优秀剧本和作品不多以及整体质量不高依然是当下公安电影面临的困境。作为中国电影的主要类型和片种,公安电影的***治性、艺术性和娱乐性怎样才能更好地融合起来,真正发挥其潜在优势,展现其特有魅力,是需要我们不断探索的问题。中国电影既要立足中国实际,同时又要面向全球市场,行进其间的公安电影要走的路还很长。
【责编/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