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礼是人类维系社会交往、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礼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互相交往中形成,并且以区域化的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逐渐稳定下来。颜渊曰:“国尚礼则国兴,家尚礼则家大,身尚礼则身正,心尚礼则心泰。”本文即是从国、家、个人三个方面来论述、分析学习礼学的现实意义,并对当代人尤其是大学生的“尚礼”缺失现象和补救措施提出浅见。
关键词: 礼 国家 家庭 个人 现实意义
《说文解字》:“礼(Y),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N,N亦声。”指“礼”是既定的要实践的事,以此用来给上天看,以获得赐福。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指出:“礼之起,起于祀神,其后扩展而为人,更其后而为吉、凶、***、宾、嘉等多种仪制。”由此可见古代礼仪最初可能起源于对神灵的祭祀,祈求敬天保民,赐福社稷。而后世发展演变成的“五礼”,其涉及内容更为广泛,从反映人与天、地、神、鬼关系的祭祀之礼,到体现人际社会关系的君臣、家庭之间的交际之礼;从表现人生历程的冠、婚、丧、葬诸礼,到人与人之间在喜庆、灾祸、丧葬时表示的庆祝、凭吊、慰问、抚恤之礼,可以说是包罗万象,鲜明的表现出中华民族的尚礼精神,同时也反映出礼制从古至今对国家、家庭和个人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礼之于国:“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上溯到汉武帝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举把儒家文化推向至高无上的圣坛,而崇尚“仁者爱人”思想的儒家则把礼之重抬升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其后的历代统治者对礼的追随也是不减反增,清朝的文字狱仅仅是一字不合礼,便招致满门抄斩甚至九族株连的案例也是屡见不鲜。古代帝王重视礼的原因,简单来讲有以下三个原因:
首先,古代的礼有利于封建社会等级秩序的建立。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封建王朝的统治和权威,必须确立一套尊卑有别,长幼有序的社会体系。“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本就不该同日而语。帝王们建立起统一的礼仪规范,无非在强制性地划清等级界限,告诉人们:君臣有别,“八佾”、“九鼎”不是一般人可享用,随便黄袍加身者就是扰乱纲纪,不合尊卑秩序的死罪。但从五礼之中的“士昏礼”和“葬礼”来看,就很好地维护了社会最基本的组织单位---家庭的内部秩序,其中的夫妇关系、父子关系等伦理关系都有了很好的界定。而与这种界定相对应的则是具体的行为规范: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妻和睦等,进而形成一种社会大众的普世价值。其次,古代礼的设立确立和巩固了一整套的国家制度。封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虽然客观上存在弊端,但一定程度上也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在传统礼制作用下,社会意识形态中“大一统”的文化内涵促使着“分久必合”趋势的发展。尽管历史上有多个外族入侵的朝代,但最后都逐渐的、无形的走向了汉化、儒化、礼化。再次,古代礼的制定也是为了实施教化。通过强制性的礼的规范,使“仁”内化为人们的自觉意识和行为,从而达到对人的行为的规范和调整的作用。
综上所述,君主的聪明之智在于统一思想,规范行为,把礼仪包装成“夹心糖”,世世代代的百姓在集体无意识中,不知不觉地帮助他们成就了统治、维稳的大业。
我们的目光抽回现代,礼对现代国家的管理的内推助力作用仍然适用且不可小觑。礼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有助于弘扬社会的道德风尚。当今我们提倡建设的和谐社会,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是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而提倡礼仪文化,提高人民大众道德修养、以德治国的一种方式。试想,地区的***势力如果懂得、“团结统一”之礼,便不会有北京奥运圣火传递时法国街头那不和谐的破坏行迹;***那些制造烧恶行的***们如果懂得“以和为贵”之礼,便会有多少人幸免于难,安定生活。同样,礼也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中软实力的重要体现。礼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社会风貌、道德水准、文明程度、文化特色和公民素质的重要标志。一个国家实力的提升前期可以靠经济实力,但是越到后期,考验的却是道德文明程度。日本在明治维新的几十年间开始一路领先东亚地区,一方面靠学习先进技术、改进设备,另一方面对西方文明中有益成分的吸收也是其中关键。很多国人出国之后不注重礼仪,随地吐痰、在公共场合喧哗吵闹等行为常常招致外国人的反感。外国厕所里用中文赫然写着“请不要随地大小便”颇具讽刺意味。更重要的是,礼借助于仪式所带来的神圣感能够帮助维护社会心理的稳定。古代的婚丧嫁娶礼仪都相当繁复且各具意义,复杂的程式还常常与宗教、巫术相关联,导致一种神圣感的触发。由此,当人有所敬畏时便不会无法无天。现代人过于追求简约和高效,“闪婚一族”因为缺乏起码的仪式感,很容易轻渎情感,造成“闪离”。相反,古人离婚率相当的低的原因,一方面在于父母包办,媒妁之言,讲究门当户对有一定的合理性,另一方面也在于,繁复的婚姻仪式让人产生庄重神圣感,不敢轻易拿婚姻之事开玩笑。同样的,由此及彼,Y仪的存在也使得我们生活在社会中更易产生较为稳定的心态。
二、礼之于家:“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礼是家庭美满和睦的根基。古代,礼的起源和最初形式便是祭祖,体现出家庭之中礼仪的重要地位。从本质上说,礼仪强调的是长幼有序,尊卑有别。剔除其中的等级性残余,礼仪的此项功用还是大有裨益的。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我们从小被教导的最基本的“尊老爱幼”思想。如果没有对长辈、对弱小者的尊敬和礼让,作为弱势群体的他们必然难以生存于世。一个和老人去抢公交车座位,和一个小孩子去争队列的先后必定会为人所不齿,这都说明我们的社会虽然有种种的道德腐化趋势,但家庭礼仪观念已经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中根深蒂固了。
同时,只有当个人身处家庭这个小环境中做到有礼有节,尊老爱幼,推此即彼时,才能够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也能固守礼仪,真正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三、礼之于人:“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
《论语》有言曰:“不学礼,无以立。”礼仪对个人的作用不言而喻。古代大家闺秀的基本素养要求“知书达理”,一方面要求有文化,另一方面要求的就是有礼貌、知礼节。我们暂且不谈部分人对旧时严守三纲五常、封建伦理的女子的横加指责是否正确,但就基本的个人礼仪修养的培养都一概被否定的现象无疑是错误的。除去封建残余和等级思想,古代对个人的道德修养的培养还是大有裨益的。礼所涉及的方面极其广泛,餐桌礼仪、装束礼仪、日常礼仪、社交礼仪等等,或许可以诟病这些礼仪太过谨小慎微,不够自由张扬,但我们在实际中很难喜欢一个在饭桌上都冒冒失失的人。薛宝钗或许圆滑世故不招人喜欢,但是她礼数周全、待人热忱,赢得了很多人心确是不争的事实。由此可见,礼是一个人思想观念、个人素养、精神面貌和道德教养的综合反映。
礼仪对个人的意义,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第一,礼文化有利于提高个人修养。一个人在社会交往中对礼仪的掌握和运用,可反映出其文化修养的水准。中国礼仪的核心是诚敬,讲究的是内炼修养,外树形象,是内外兼修,表里一致,其中“德”是最重要的,“礼”不过是“德”的一种外在表现。只有重德的人,才能把握礼仪的真谛,使自己成为既重内省又重外修的“有礼”之人。
第二,礼有助于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人与人相处贵在和睦、融洽。而这个看似简单的“和”字必须建立在互相礼让的基础之上。试想和一个处处斤斤计较、没理也不饶人、粗俗不堪的同住一个屋檐下,能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吗?相反,只有人人之间都以礼相待、文质彬彬,才能把生活中的摩擦降到最少,解决矛盾也更容易一些。
第三,礼有助于个人意识的建立和巩固。古人男子二十岁加冠,女子十五岁及笄,隆重的成人礼举行后表示他们已经成人。而借助于婚礼,个人拥有了更多的社会角色,也要承担起成人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从而进一步确立起成人意识。与此同时,凭借昏礼的仪式,也更好的实现了参与者角色的过渡和转换。
古人说:“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如果人人都懂礼,就不会出现所谓的“官二代”、“富二代”们,更不会有“我爸是李刚”的有恃无恐。
反观当今社会,当初的礼仪之邦,现在无礼遍布天下倒成了常态。即使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们的很多行为习惯也极不合礼:许多同学穿着拖鞋去上课;在卫生间、教室的桌子、墙壁上随处能看到许多污言秽语;在***书馆的***书上随意涂画,任意损毁;在公共场合勾肩搭背,大声喧哗,举止不雅;上课随意迟到、早退;摔酒瓶、讲粗话、乱扔果屑纸条等等。大学生这种只有教育却没有教养,只有知识却没有文化的现象,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群体的素质和质量。
中华礼乐文明中,“礼”与“仪”的内涵并不相同,各有侧重,“礼”重视人修身养性的方式,它包含着儒家以“仁”为核心的“义”“智”“信”和“德性”修养方式,而“仪”则是指仪表、仪式、仪节等各种行为规范。他们是形式与思想的关系,形式好比是礼的外壳,思想好比是礼的灵魂,二者互为依存,缺一不可。《论语》中提到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说明人们“修身”应注意“质”和“文”两方面,“质”是人应当有的仁、义、礼、智、信等善念的质朴本性,“文”则是指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要以一种得体、文明的形式表现出来。只重视质朴而不重仪表礼节文雅,就显得粗野;重仪表礼节文雅而没有质朴的品质,就显得虚浮。只有内外兼修,“文”与“质”交相辉映,才是君子应有的风范。
礼仪于古、于今的内涵可能不尽相同,作用也不尽然相仿,但是礼之存对家、国、人都有多重意义。孔子曰:“修身践言,谓之善行;行修言道,礼之质也。”只有一套空言论而无行动做配合,也是多说无益――假把式,只有在生活中,结合当今社会的现实的需要,将礼融入到代文化里,并运用到生活之中,才能真正的将中国的礼学发扬广大。
参考文献:
[1]郭沫若.十批判书[M].(第3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杨天宇.礼记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3]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4]袁行霈等编.中华文明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编.礼学与传统文化[M].北京:中华书局,2006.
[6]吴蕴慧.《礼记》的现代阐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7]方志宏编.礼仪文化概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