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记忆;心理效应;学习效率
记忆是人脑对经验过的事物的识记、保持、再现或重现的心理过程。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一切知识不过是记忆,而创造不过是记忆的应用。”俄国教育家谢切诺夫也曾说,一切智慧的根源都在于记忆。新课程明确反对“机械记忆”,但有意义的识记还是必须的,因为记忆是人全部心理活动得以延续的基础,是学习一切知识的首要条件。因此,要提高一个人的学习效率,首先就要学会科学的记忆。笔者认为,科学地运用心理学的原理组织课堂教学,有意识地利用和发挥各种心理效应的积极作用,是提升学生记忆能力,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保证。本文拟结合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谈谈如何运用心理效应来提高学生课堂记忆的效率。
一、运用“7±2”效应,促成记忆扩容
19世纪,爱尔兰哲学家威廉・汉密而顿(William Hamilton)做过一个实验,当将一把弹子撒在地板上时,他发现人们很难一下看到超过7个弹子。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米勒(George A.Miller)明确提出短期记忆的容量为7±2,即一般为7并在5―9之间波动。这就是神奇的“7±2”效应,亦称为“7±2”法则。
根据“7±2”法则,课堂教学应当适当控制学习任务的数量。一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不可能面面俱到,少则得,多则惑。涉及的知识点最好不要超过7个,而且不能平均“用力”,要有主次之分别,课堂教学如果盲目追求大容量、高密度、快节奏的授课方式,容易造成信息“超载”,认知负荷过大,学生招架不住,结果教师在一堂课讲了许多内容,而学生真正消化的却极其有限。比如试卷讲评,部分教师不分轻重缓急,按题号讲解,漫无目的地对学生狂轰乱炸,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则听得“枯燥乏味”,重要的东西却常常容易“滑过”,讲评效果自然不好。
另外,“7±2”法则还包含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所谓的7,并不仅仅简单指7个信息,而是指7个信息组块,一个名词可以是一个组块,一组名词也可以是一个组块。比如“化学反应中伴随着能量变化”这12个字,对于完全不懂化学的小学生来说这是12个组块,对于初学化学的初中学生来说可能是3个组块(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而对于化学教师来说这12个字就是一个组块。这就启示我们,教师教学时除了对学习内容的数量做必要的限定外,更重要的是能灵活地利用各种方法来划分记忆的组块,减轻学生记忆的压力,省出更多的空间和精力来思考其他问题。笔者认为,扩大学生记忆组块的办法,一是加强知识储备,反复应用知识,达到自动化的程度,使学生尽快从“新手”成长为“专家”;二是进行知识点归类整理,构建知识网络。例如,气体的压强原理在实验设计、检查装置气密性方面用途广泛,某一密闭容器内气体压强的变化主要源于两个原因,一是温度变化(包括化学变化引起的,如生石灰和水、酸和活泼金属是放热反应;还有物理变化引起的,主要是物质溶解时温度变化,如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溶解温度升高,硝酸铵溶解时温度降低),二是气体量的变化(如反应产生氢气、氧气、二氧化碳等使气体压强增大,如果气体溶于水或与其他物质反应,则压强减小)。这样一归纳,零散的知识点连成线,形成面,组块特征明显,记忆的东西犹如超市货架上的货物一样分门别类,井然有序,极大地方便了学生的记忆和提取。
二、关注系列位置效应,合理安排课堂
所谓系列位置效应,又称之为“U形记忆”。1962年,加拿大学者墨多克(B.B.省略)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巧用心理杠杆 提高记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