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东莞,从改革开放以来,凭借地缘优势和自身努力,迅速成为中国经济的领先之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留下一段又一段故事,供世人观摩学习论证,又茶余饭后评说。
东莞,是黄淦波先生的家乡。淦波生于斯长于斯,成家立业均在此地,经受磨砺也是在这里。淦波经历的这一切,都被打上了东莞的烙印。虽波澜起伏、有苦有甜,淦波仍视其为甘饴。
曾几何时,位于东莞樟木头镇的观音山,还只是名不见经传的荒山,在淦波和他的团队十多年的努力下,现如今已成为广东省知名的旅游景点,广东的文化旅游名片,成为部级森林公园,成为国家AAAA旅游景区,被誉为“南天圣地,百粤秘境”的休闲度假好去处。
东莞和淦波,淦波和观音山,他们之间的联系有必然,也有偶然,其间故事将由此展开,让我们一起走近东莞、走近观音山,去认识和了解这位观音山森林公园的缔造者黄淦波
先生。
淦波其人其事
淦波是一个很独特的人,他有好几个头衔: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理事、全国工商联直属会员、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理事、广东省公共关系协会常务副会长、广东省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广东省民营商会副会长等。还有他甘苦自知的那个头衔: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董事长。
作为领导,淦波虽是企业领***人物,但和员工相处更多的时候却是亦师亦友。
作为朋友,认识淦波的人都会给他很高的评价,“君子如兰,温润如玉”。
作为商人,淦波不关心赚多赚少,而是始终关注社会的健康发展,关注文化、生态、绿色和森林。
观音山能够有今天的发展成就,就是源于他心中那个关于文化、关于生态、关于子孙后代的美梦:留住一片绿色,传承一方文化,为世人保住一方绿色净土的理想。
在他身上你能看到东莞文化的影迹,你能学到东莞商人的智慧,更能感受到厚德载物的人格魅力。很多和他接触过的人都在潜移默化中,不知不觉的被他的行动、语言和思想所影响和改变。
淦波还是个虔诚的佛教徒。青年时的他与佛相遇,结下善缘,才会有后来力排众议接手观音山开发。这似乎有一股无形的力量,让这个身高一米八的堂堂男儿,自觉的承担起弘扬传统文化、传承现代文明的责任。
1992年,淦波拿着家里仅有的几万元积蓄下海经商。当时并没有想一定要赚多少钱,就是凭着一股冲劲在商海里打拼。正是这一年,淦波的事业开始起步,人生最大的转变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时值风华正茂年龄,他从东莞市乡镇企业管理局这个令人羡慕的单位离开,悄然步入商海。也许他的诚心感动了上天,短短的几年时间,淦波就把一个小公司经营成拥有几千万元资产的成功企业。
就在淦波完成本身的资本积累,公司稳步发展,前景一片光明的时候,东莞市樟木头镇石新村委找上门来。原来是他们开发的观音山项目陷入资金短缺的窘境,正四处找企业家接手。村委领导几次三番的和淦波接触沟通,希望他能接手开发观音山旅游。
接还是不接?当时淦波心中也很矛盾。后来他说开发之初的风险的确很大。但最终他心中那股有关于“佛教文化”、关于“生态文明”、关于作为东莞人责任的意念促成他接下了这个“烫手山芋”。
后来,观音山旅游发展渐入佳境,淦波才道出了心中的想法:“观音山有生态美景,良好的佛教、道教等文化传承,应该成为东莞的一张城市‘名片’。”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淦波自1999年接手观音山,当观音山森林公园初具规模时即免收当地居民门票,每年达二十多万人次,至今已免收门票费一亿多元,此举为丰富城镇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因而被当地居民广为称颂,在当地结下很好的人缘。不仅如此,他还以记名或不记名的方式,向社会各界捐款几百万元现金,成立观音山励学基金,用来帮助更多的人。因此有人说他不像商人,更像慈善家。
淦波说:“人不在于取,在于舍,你有条件舍这是你的荣幸。站在我个人的角度,这样做不显得你有什么伟大,只是显得你有这样的机会,你有这样的条件去舍,这说明你幸运。我希望全中国今后还有更多的各界朋友参与到保护森林、保护环境的事业中去。有条件的话希望他们也跟我们一样对当地老百姓实行免收门票的***策,虽然这样会损失一部分收入,但是会回馈社会、和谐与当地百姓的关系。”
世人看淦波是慈善家,那是缘于他常做善事。社会捐款,是善;门票免费,是善;接手观音山之后,敬塑观音圣像,供四方游人祈拜,竭力保护观音山的自然生态资源,并给众人提供一个佛教景区,在这里修身养性,陶冶情操,造福社会,更是大善。
淦波认为,行善积德,从来是被社会道德所鼓励的。在佛教观念里面,和有情众生广结善缘,更是被推崇为重要准则。在现实社会,简而言之就是多做好事。做好事有多种方式,予人钱财,帮人克服困难等都是在做好事,行善无大小。
2012年1月,淦波在接受中国网电视采访时说,让来自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各地朋友都能够感觉到这个森林公园这种慈祥、慈悲、普渡众生、热爱大自然、对万物尊重的气息。都市的人们每天生活在繁杂的区域,所以人的精神是高度紧张的,但是只要你走进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立刻整个身心就能够松驰下来。首先是映入眼帘满眼的绿色,满眼的清翠。这里负离子含量非常高,在登山的路上不断见到的格言,边走边看,会 很舒心、很愉悦。
常有人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来形容一个人知识渊博,见多识广。淦波才思敏捷,加之博览群书,常出口成章羡煞他人,其文笔颇有历史上东莞知名文人之风。
淦波酷爱读书,爱书如命,且涉猎范围极广。涵盖了儒、道、释的诸子百家学术、易经占卜、***治、经济、文学、艺术、旅游、建筑、武术、天文、名人传记、中医学等等。不仅如此,他还爱藏书,且藏书万卷。他每天白天忙于应酬与公司业务,每到夜深人静,坐拥书城,阅读、写作与思考,经常“未眠人在书斋里,寂寞银灯晓色临”。
2012年11月18日,在淦波的倡导和组织下,观音寺法师带领观音山员工、信众等人远赴洛阳白马寺迎请《大藏经·嘉兴藏》,以作镇山之宝,流通于岭南。
2012年12月6日,观音山代表出席西安2012中华环保NGO年会,并在“环保NGO在生态保护中的机会与挑战”论坛中发言,就观音山建设发展中遭遇到的环境保护和森林被破坏问题与到会机构交流,并呼吁更多绿色环保及NGO组织共同携手保护生态环境。
2013年元旦当日隆重举行迎请《大藏经》的安放仪式,与大众共沾法喜,祈福纳祥。
在12年的发展历程中,观音山已经完全不再是过去那座荒山,而是成为“逍遥蓝天白云,身如清风;倘佯耀佛丛林中,湖似穷碧;亲近青山绿水,我独自在”的壮美景观。
提及以前接手之初的情景,淦波说到,最开始我们创建的时候大家都不理解,原因是大家都忙着建工厂,去生产各种产品,你带着一帮人跑到荒山野岭里去,电话也不通,道路也不通,你想去干什么呢?大家都在赚钱,你跑去说保护森林,大家都不理解。
淦波说,我经过慎重考虑以后,觉得这个事情虽然我以前没有做过,但是它毕竟有几个好处。第一,为后人保护了这片森林。第二,它可以为这个地区带来文化的提升。第三,它可以发展旅游产业,带动周边各个产业的发展。它是一举多得,虽然辛苦,但辛苦在前人,辛苦在开拓者,30年后、50年后、300年后,乃至一千年以后,它就会成为广东省乃至全国一个重要的保护区域,所以它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都非常重大。
正是有了淦波当初的选择和后来的努力与坚持,才得以有现在的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正是在淦波的积极努力下,观音山森林公园才真正地迈上了绿色共生、和谐发展的新台阶,并通过企业改制的创新发展,加快了集团资源优化配置、推进了经济结构调整、拓宽了就业渠道、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建设现代森林公园企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树立了样板。
对于12年走过的风雨历程,淦波感触颇深。他说,如果说12年前接手观音山时,目标尚不明确的话,那么现在我们的目标十分清晰,那就是为国家留下一份文化遗产。
责任和未来
淦波始终坚持以“八正道”(即正见、正思、正悟、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来领导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而他更是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以亦师亦兄亦友的身份对待企业的员工。在潜移默化中,淦波影响了一批人。
淦波说,我们是一个佛教景区,又是一个森林公园,所以我们紧紧围绕着森林文化和观音文化来打造我们企业文化。通过我们管理层对员工的热爱、尊重,使员工将这种热爱、这种尊重又反馈给游客,使得游客和观音山形成良性互动。
东莞,是淦波土生土长的地方。虽然东莞给了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诸多磨难,但对于养育自己的这个城市,淦波亦付诸了不能割舍的感情。赤子之心,至善至纯,使他历经磨难依然热爱这片土地,让他仍想继续在这片土地上大展身手。假以时日,观音山很有可能成为国内第五大佛教名山。而淦波对振兴东莞文化的渴望,对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强烈梦想也终将成真。
在《(东莞)重建儒学记》中,丘(明代著名理学家、史学家)就有宏愿:“使天下之人视今日岭海间之有东莞。”今日已有东莞,他日亦有观音山。
笔者曾暗赞“百里莞城换容颜,遍地高楼在眼前。莞香扑鼻佳人怀,荔枝香甜待朋来。观音山上佛音绕,方寸之间有福田。” 这样的观音山,应该就是淦波所要追求的吧。这样的观音山,不光是城市的一片绿洲,一叶绿肺,不光是人们休憩的乐园,还应该是留给子孙后代的一笔文化财富,一笔属于淦波亦属于众生的财富。
一座东莞城,一座观音山。山是城的依靠,城是山的远方,山不让城减一分,城不让山退一分,两者相辅相成。山妆点了城的绿,城渲染了山的静。
笔者问淦波,你认为最幸福的事情是什么?淦波略微沉吟,回答说:“今后,如果能有一段清静的时光,在一个清静的地方,焚香,听琴,通读《大藏经》,那会是最大的享受。”也许,那时就是淦波安静读书的幸福时光的来临。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黄淦波 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缔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