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村劳动力耕作能力的增强,有限的农业资源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求,农村剩余劳动力逐年递增。而改革开放以来,城乡之间的森严壁垒有所松动,这就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创造了条件,直接导致了异地城镇化现象的产生。本文以安徽省无为县为例,通过剖析其城镇化的特点、影响因素和趋势,明确异地城镇化的概念,并对异地城镇化现象进行进一步的探索研究。
关键词:异地城镇化,劳务输出,对策建议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有9亿,占全国人口的70%,但随着经济的高效发展,劳动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产生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制度障碍的破除,在发达地区经济高势能和“ 信息区位” 的优势吸引下,大量劳动力以劳务输出方式向外迁移, 跨越人口迁移的梯级推移规律, 以跳跃方式实现异地就业转移, 异地城镇化成为农村人口实现城镇化的另一种方式。
问题的提出
人口城镇化通常指人口向城镇集中或乡村地区转变为城镇地区,从而变乡村人口为城镇人口,使城镇人口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我们将在本区域(指一定行***辖域)内的人口城镇化称为就地城镇化,而将迁居至本行***区域外,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城镇化,称之为异地城镇化。因此,按照人口城镇化的客观规律,必然有一些地区的人口城镇化是异地城镇化。
所谓劳务输出,指的是区域间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与转移。劳务输出不仅可有效地转移农村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同时还对工业反哺农业、统筹城乡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劳务输出大县,顾名思义,是指县域内有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挣脱土地束缚,离开本行***区域,从事非农产业。这种劳动力的异地转移方式有效地弥补了城市传统就业岗位的空缺,同时促进了城乡之间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流动、互补、竞争与合作,有利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协调推进。而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大量人口从农村地区流向城镇地区,实现了农村劳动力的异地转移,异地城镇化势在必行。
对于劳务输出大县而言,异地城镇化是这些县域必然存在的现象,也是这些县域的共性。因此,提出异地城镇化的概念及其发展战略,明确异地城镇化的指导思想,对这些县域的城镇化具有重要意义。下面以安徽省无为县的城镇化研究为例,探究劳务输出大县异地城镇化的客观原因以及战略对策,以期为其它类似县域的发展提供借鉴。
无为县城镇化的现状及特点
2.1 地理位置、社会经济条件
无为县位于安徽省中部,地理坐标为北纬 30°56′至31°30′,东经 117°28′至118°21′,。位于长江北岸,与芜湖市、芜湖县、繁昌县、铜陵县、铜陵市隔江相望。北与和县、含山县、巢湖市为邻,西与庐江县、枞阳县接壤。无为社会事业投入逐年加大,社会事业发展成效显著。2008年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3亿元,比上年增长45%,全年投入资金3.5亿元,精心实施25项民生工程,提高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2008年无为GDP达157.4亿元,2003-2008年GDP年均增长约40%;2007年人均GDP为8963元,2008年达11008元(约合1600美元)。目前无为已进入工业化中期, 产业结构由2007年的“20.5:48.2:31.3”调整为2008年的“20.2 :50.0 :29.8”,二产比例进一步提高,工业发展加快。
2.2 城镇化特点
2.2.1 异地城镇化
无为县异地城镇化历史悠久,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存在着异地城镇化现象。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无为县1990-2008年机械增长率介于-8.53~-1.99‰(见***1),年均增长率为-2.45‰。人口机械增长率,是指一年内一地区人口因迁入和迁出因素的消长,导致人口增减的绝对数量与同期该城市年平均总人口数之比。用公式计算则是:人口机械增长率=人口迁入率―人口迁出率。户籍人口机械增长长期为负值,可以看出本地区在长时间内人口迁出量大于人口迁入量,这与无为县大力发展劳务经济、鼓励人口外出创业有关,从而导致了异地城镇化的产生。
***11991-2008年无为县户籍人口综合增长率变化***
2.2.2 就地城镇化
伴随着异地城镇化,无为县以县城城镇人口增长为主导的就地城镇化程度也在不断加强。按不同统计口径,计算得出的城镇人口规模大不相同。按城(镇)区人口口径:无为县城镇人口为县城区人口与乡镇的镇区人口之和。2008年,县城区人口约为15.41万人,乡镇镇区人口20.67万人。因此2008年无为县城镇人口约为36.08万人。按非农从业人员口径:根据无为县统计年鉴和公安局暂住人口统计资料,无为县的非农劳动人口(非农人口+暂住人口+农村中从事非农劳动的人口)从2002年的38.83万人增加到2008年的52.85万人。按照非农从业人员口径统计,2008年无为县城镇人口为52.85万。城(镇)区人口口径比较真实的反应了无为城(镇)区集中的城镇人口,但考虑无为县被撤并的乡镇较多,被撤并乡镇镇区人口统计的缺失,导致此种口径统计也相对偏小;非农从业人员口径较好的反应了城镇与产业、就业的关系,但是考虑到目前无为乡镇从事非农劳动人口中的通勤人口和农村人口,因此统计结果相对偏大。根据安徽省的统计现实和无为县的发展现状,综合权衡城(镇)区人口口径和非农从业人员口径统计结果,判断现状无为城镇人口约为45万,城镇化水平约为31.5%。
城镇化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3.1 影响就地城镇化的因素分析
3.1.1 城镇用地规模的扩大,变周边乡村人口为城镇人口,使人口进一步向城镇集聚。
城镇建设用地总量持续增长:2003-2008年,县城区城镇建设用地由10.71平方千米增加到12.34平方千米;次中心和乡镇也持续增长,这些城镇用地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周边的农村地区转变为城镇镇区,乡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城镇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
3.1.2 县域经济的发展,二、三产业比重的上升,促进乡村人口向城镇集中。
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限的农业资源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生产、生活需求,农村剩余劳动力逐年增长。另一方面,二、三产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一定量的就业岗位,需要一部分的劳动力来补足,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变为二、三产业的劳动力,城镇人口逐步增加。
2008年无为GDP达157.4亿元,2003-2008年GDP年均增长约40%;2007年人均GDP为8963元,2008年达11008元(约合1600美元)。目前无为已进入工业化中期, 产业结构由2007年的“20.5 :48.2 :31.3”调整为2008年的“20.2 :50.0 :29.8”,一产比例相对下降,二、三产比例进一步提高。二、三产业比重的上升,意味着能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使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变为二、三产所需的劳动力,促进人口向城镇集中。
3.2 影响异地城镇化的因素分析
3.2.1 本地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不足
虽然无为县的二、三产业处于迅速发展阶段,但是由于本县域人口基数大,据调查,2008年无为县总人口142.6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仅36.08万人,这就意味着有上百万的农村人口,农村剩余劳动力多,仅本地增加的就业岗位无法满足大量劳动力的需求,并且在城乡收入差距的驱动下,导致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出外寻找就业机会,在外长期居住,并逐渐以家庭为单位向外转移,从而导致异地城镇化现象的产生。
3.2.2 当地***府的***策引导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县委、县***府就认识到,成功地向外输出一个劳动力,就等于减轻了一个本地农民就业的压力。基于此认识,县、乡(镇)两级先后建立健全了劳动服务公司(站),还注意教育引导自愿外出打工者,冲破陈旧择业观的束缚,顺利就业。另外,县里根据劳务需求对象和特点,充分利用县里两所职业中学和劳动部门的教学、培训设施,对劳务人员有针对性地培训,提高劳务人员务工技能。
对策建议
4.1 利用城镇尤其是县城对全县的拉力作用,促进人口就地城镇化
根据量化分析,城镇尤其是县城对全县具有一定的拉力作用,而这种拉力的大小取决于当地的经济、环境、资源状况,这就要求***府要根据当地城镇固有的潜力,合理地确定城镇的规模,使人口的发展,包括人口规模、人口结构、人口分布等,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资源条件和环境要求以及城镇化发展等相适应、相协调。
4.2 大力发展本地的二、三产业,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
发展二、三产业主要是发展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充分发挥本地产业优势,扩大乡镇企业的规模和数量,吸纳本地剩余劳动力,实现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并且通过***策导向,使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向小城镇集聚,加快推动了农村城镇化的进程。
4.3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就业培训和教育,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素质,增强就业能力
根据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开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培训农民就业的文化知识和相关技能,做到先培训、后输出,增强农民的就业能力。同时,农民也要注意提高自身能力和文化素养,以便能快速地融入城市中,创造出经济效益。
4.4 放宽本地***策,鼓励务工人员回乡投资创业
在务工人员掌握了一技之长,并积累了一定资本后,当地***府应放宽***策,降低门槛,提供优惠条件,积极动员、引导务工人员中的佼佼者回乡投资创业,以其掌握到的技能,创造经济效益,带动本地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1】姚士谋,等.中国城市化量化指标的综合思考[J].规划师,2001,(3):77-80.
【2】林德金・实用省地县现代规划[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122-127. 【3】陈元.中国农村城镇化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财***经济出版社,2004.
【4】鲜祖德.小城镇建设与农村劳动力转移(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5】石忆邵.中国人口城市化及其***策取向(J).城市规划汇刊,2002,(5):29-31.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异地城镇化:劳务输出大县城镇化的重要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