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社会视域下的网络论坛研究

【摘要】本文从市民社会理论出发,以“绿坝”事件中“强国论坛”和“猫眼看人”为例,探讨了网络论坛对我国社会的意义及局限性。认为具备“开放”与“赋权”特点的网络论坛客观上对于中国公共领域具备一定的建构意义,但我们也无需过分沉醉于网络公共领域的幻想之中。网络论坛在内容上的非理性与碎片化,特别是其在新闻来源与新闻框架上对传统媒体的依赖构成了其实现公共领域功能的最大障碍。

【关键词】市民社会;公共领域;网络论坛;“绿坝”事件

自1987年钱天白代表中国发出第一封电子邮件起,几十年间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狂飙突进。与之相伴随,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学术界开始尝试使用市民社会理论阐释近代以来中国情境下国家与社会二者间的关系变动。进入21世纪,互联网在中国社会中愈发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互联网本身所具备的“开放”、“匿名”与“民主”等特性暗合于市民社会的学术旨趣,二者遂产生强烈共振;层出不穷的网络公共事件又在客观上为采用市民社会理论进行网络研究提供了优质的酵母与研究对象。

爆发于2009年6月的“绿坝”事件是一桩体现网络时代我国***府相关部门与日益茁壮的市民社会间冲突的典型事件。此事件因《华尔街日报》的一则报道《中国收紧互联网控制》引爆;因社会各界人士(香港树仁大学教授魏永征、北京律师刘晓原、公益法律组织“公盟”等)向***府相关部门提出抗议而进一步发酵。期间以《财经网》为代表的市场化媒体、以《新华网》为代表的***媒体、以《华尔街日报》为代表的境外媒体都对该事件进行了持续的报道。折射至网络上,“绿坝”事件在网络论坛上引发大范围讨论,网络论坛与传统媒体也形成了大规模互动。

本文希望通过对“绿坝”事件的梳理,借助市民社会理论对网络论坛的民意表达功能进行如下探索:一是被学者冠以“信息时代的公共领域”的网络论坛如何进行新闻生产?二是呈现于网络论坛上的舆论表达具备怎样的特点?三是“绿坝”事件是否具有偶然性?未来,它又能在多大程度上重现?由于本次研究希望将网络论坛置于市民社会理论中加以阐释,而且考虑到转型过程中的中国现实(不同所有制媒体在信息传播与遮蔽上将会采取截然不同的逻辑),本文选择国有体制的“强国论坛”和市场化网络论坛凯迪社区旗下的“猫眼看人”作为研究对象。

一、“强国论坛”和“猫眼看人”的经验性分析

对于“强国论坛”和“猫眼看人”的经验性分析主要从以下几个维度展开:其一在网络上引起轩然***的信息源头在哪里?是网民自己的生产还是由传统媒体提供;其二,网络论坛上的信息互动程度如何?是个体的单向表达,还是形成一定的讨论;其三,网络论坛上的信息主要存在哪些类型?主要以哪一类的信息为主?

本文系统收集了“绿坝”事件爆发一周内(6月8日至6月14日)“强国论坛”与“猫眼看人”两个论坛中所有关于“绿坝”的帖子,并且从信息来源、信息互动程度(跟帖数量)、信息内容分类(原帖和跟帖的内容侧重点)三个方面对其进行统计。在信息来源方面,为了考察媒体与网络论坛相关内容互动情况,本次研究对“强国论坛”和“猫眼看人”两大社区从6月8日至6月14日期间的原帖内容出处进行分类,将其划分为“转载自传统媒体”与“网民自己生产”两部分;为了考量网络论坛中网民的互动程度,我们对“强国论坛”和“猫眼看人”两大社区在6月8日至6月14日期间的(跟帖数量)进行分析;最后,网络论坛作为“一种全民参加、网状辩论、空前多元的公共场所”,其中出现的对话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网络论坛能否在真正意义上扮演“公共领域”的角色,文本对同期两大论坛上的原帖、跟帖的内容侧重点进行相关考察,以求把握网络论坛的作用与意义。出于可操作性的考虑,我们在分析“强国论坛”和“猫眼看人”两大社区的原帖、跟帖质量时,将所有内容大致划分为四个部分:新闻转载(提供事实)、评论(提供观点)、技术检测以及情绪宣泄。

1、强国论坛

“强国论坛”原是人民网的一个BBS版。1999年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用导弹袭击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人民日报网络版对此做出了迅速反应,从上午开始进行报道,并于当晚在因故暂停的体育论坛的基础上开设“抗议北约暴行论坛”。论坛正式推出一个月内,帖子就达到9万余个。当时的论坛24小时开放,网络版急调了几位编辑在论坛轮流值班。1999年6月19日,正式更名为“强国论坛”。“强国论坛”是中国***网站开办的第一个时***论坛,也是国内互联网新闻事业中知名度最高的互动栏目。“强国论坛”以实现中华民族的振兴为网络论坛主题,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以主题鲜明、言论活跃而著称,被誉为“最著名的中文论坛”。

自2009年6月9日12时零9分第一次出现名为《绿坝一出,谁与争锋》的帖子至6月14日,“强国论坛”一共出现相关帖子568条。

通过对“强国论坛”帖子的分析发现,“强国论坛”具备下列舆情特点:其一,网民借发帖倾倒自己对于社会的愤懑情绪,如“把吃奶的精力花在‘绿坝’这种事业上,难怪贪官遍地,对中国渐渐没有了信心”,“一语惊坛:电脑可以装绿坝,为什么‘洗头房’连‘门帘’都不装?……!”这样的帖子比比皆是,几乎构成了“强国论坛”的主要内容。其二,“强国论坛”上的网民表达带有很强的娱乐化色彩,感性有余而理性不足,如“工信部的绿坝让我想起笑傲江湖里魔教的三尸脑神丹,服下后就受他控制了”,“热烈祝贺‘小三’荣登《绿坝》封面首页!‘小三’ 是强坛涌现出来的中国互联网划时代的网友!”。最后,由于网络论坛本身信息更新极快,网民的发帖迅速被另外的网民所遮蔽,许多网民的发帖石沉大海,很少有人阅读,互动更是无从谈起。这导致整个论坛的信息传播呈现出碎片化、转瞬即逝的特点,如例一,例二。

例一:奥林匹客

发表时间: 2009-06-09 20:25:20

我们现在的社会才真正需要“绿坝”!

您是本文第 8 位阅读者,共 0 个跟贴

例二:美到象猪妹妹

发表时间: 2009-06-09 19:22:15

人家都说了,网络很黄很暴力。现在加上个绿坝,调和一下,也是好事嘛。

您是本文第 9 位阅读者,共 0 个跟贴

2、“猫眼看人”

“猫眼看人”是“凯迪社区”的时***类板块。“凯迪社区”始建于2000年,开设于海南,所有者为凯迪网络资讯有限公司。IP访问量最高日达到80万,同时***人数常常突破50000。是体现中国大陆言论环境的重要平台之一,其信息相对自由。在此经常可以看到与其它主流媒体不一样的言论,因此颇受争议和关注。经过多年发展,“凯迪社区”已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传播力、最大密度的“意见领袖”社区之一,其中的时***类板块“猫眼看人”连续五年荣获国内最热门论坛版块排名前两位。

从2009年6月9日17时54分第一次出现名为《关于绿坝,自己看着办》的帖子到6月14日23时21分,“猫眼看人”共出现关于绿坝的帖子146条,具体分析结果如***二所示。

通过对“猫眼看人”社区的帖子分析发现,“猫眼看人”的发帖与跟帖带有一定的对话性质,理性互动开始萌芽,如例一、例二。

例一原帖: [转贴]新华网:预装绿坝反对意见主要来自少数媒体和商家

例二

原帖: “据新华社北京6月12日电,工业与信息化部要求计算机预装“绿坝-花季护航”上网过滤软件一事近日引起广泛关注,其中一个现象很有意思,即支持意见大多来自用户,反对意见主要来自媒体和少数商家。

研究发现,同样是网络论坛,由于用户文化层次的不同,用户覆盖面广的“强国论坛”与精英气息浓郁的“猫眼看人”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特征。“强国论坛”更多的表现出一种情绪宣泄特征,其主要表现为:大量的用户自产信息;用户间互动程度低;发帖内容主要以情绪宣泄为主,缺乏逻辑性;“猫眼看人”同“强国论坛”相比情绪宣泄的气息趋缓,网民互动增多,主要表现为在用户自产信息与转载新闻两种信息来源中,转载新闻的论坛帖子更多;在每一个论坛发帖的后面都有一定程度的互动,而不是“强国论坛”一般的单向表达(在“猫眼看人”上的一篇韩寒的评论,居然得到了941条回复),富有逻辑性的评论文章数量大大增多。

二、市民社会视域下的网络论坛研究

从世界范围来看,市民社会思潮的兴起主要源于东欧国家为摆脱集权统治而开始的社会转型,在中国本土则与大陆自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相关。1993年(《当代中国》)的一组讨论中国市民社会的文章标志着学术界运用市民社会理论阐释中国社会的开端,并引发关注:该理论对于国家与社会二者关系的独特关怀与中国现实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按照学者孙立平的观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呈现出结构分化的趋势,国家对社会控制的范围在缩小,力度在减弱,规范化在加强,中国市民社会开始具备发育的空间。学者邓正来认为,“中国的市民社会乃是指社会成员按照契约性规则,以自愿为前提和以自治为基础进行经济活动、社会活动的私域,以及进行议***参***活动的非***公域……私域在这里主要是指不受国家行***手段超常干预的经济领域;……非***的公域是指在国家***治安排以外市民社会能对国家立法及决策产生影响的各种活动空间。例如,在电视、广播、报纸、刊物、书籍等传媒中表达意见和观点,在沙龙、讨论会和集会中零散地面对面交换意见等等。透过这些空间的活动,可以形成一种广泛承认的社会意见,即‘公众舆论’”[1]。进入21世纪,互联网日渐普及,二者产生强烈的共振。学术界开始关注互联网与市民社会的关系,如杨国斌认为互联网提供了公民参与的机会,增强了市民社会的行动能力,同时市民社会为互联网的扩展提供了社会基础等[2] 。此外,作为和市民社会相关的学术概念,公共领域也被学术界作为一种理论资源用来审视互联网、传统媒体与中国市民社会之间的关系,一批借助市民社会理论进行的互联网研究出现。其中网络论坛因其具有的“多人参与”、“即时互动”、“去中心化”等特征被诸多学者所关注,甚至有学者直接将网络论坛称之为是信息时代的公共领域。

2009年6月30日,工信部宣布推迟预装绿坝,“绿坝”事件告一段落,有人将此称之为是“网民的胜利”。然而,如果全面地审视“绿坝”事件,我们可以发现,“绿坝”的“倒掉”绝非“网民的胜利”,这与其说是网民颠覆了绿坝,不如说是境外媒体、市场化媒体、知识分子等诸多力量携带网民一起冲垮了“绿坝”。通过对“绿坝”事件中强国论坛和猫眼看人内容的细致分析,可以确定对我国正在发育的市民社会而言,网络论坛具备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我们不可忽视网络论坛的局限性,更无需陶醉于“公共领域”幻想之中。

1、网络论坛的进步意义:开放与赋权

按照哈贝马斯的观点,公共领域是一个介于国家与社会之间并对两者进行调停的领域, 与私域对峙的是国家而非公域。“在这个领域中,像公共意见这样的事物能够生成。公共领域原则上向所有公民开放。公共领域的一部分由各种对话构成, 在这些对话中, 作为私人的人们来到一起, 形成公众。”如果说在由电视、广播、报纸和刊物构成的传统媒体时代,只有社会精英拥有话语权的话,那么网络论坛的出现则使普通公众包括弱势群体、边缘群体也拥有了某种“话语权”,正是从这层意义上讲,网络论坛对于公共领域具备一定的建构作用从而对尚在发育中的中国市民社会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在网络空间,一方面网民可以各自发表意见,另一方面通过超链接,将各种观点的新闻网站呈现在大众面前。

“经济改革使得当代中国社会迅速朝着增长的复杂性发展,是一个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更加分化、多重化和多元化的建构过程。与经济改革前相比,社会分化的结果是一方面促进社会异质性的增加,即群体种类增多;另一方面是社会不平等程度的变化,形成社会群体的间距”[3],结合社会转型的大背景,可以发现,互联网对于中国社会的意义在于其撬动了既存的信息传播模式,为本已呈现多元化倾向的社会公众带来了传播权力的民主化。在一些特殊事件(例如“绿坝”事件)中,广大网民可以通过网络论坛这一平台同某些媒体及社会组织形成互动,形成公众舆论并最终同国家权力部门产生互动,推动相关***策的改变。“网络论坛提升了公共领域参与者的“私人”特征,不管这种“私人”特征以何种面貌出现,一经在网络论坛中张贴,便不再属于“私人”,通过网络论坛强大的互动性使其“公众”化,形成了一种介于国家与社会之间的调节空间。网络论坛实现了讨论内容和过程的完全开放,汇聚了网民纷纭多元的思想观点,从一定程度上构建了指向公共利益的公共空间,对公共领域的建构起到了积极作用。”[4]

2、网络论坛的局限性:非理性与碎片化

通过对“绿坝”事件中“猫眼看人”和“强国论坛”的内容分析,可以发现在突发事件中,网络论坛上的对话存在一定程度的非理性倾向,活泼有余而理性不足,甚至可以说,网络论坛更多的扮演着一个供人发声的空间而非供人说理的空间。网络论坛交流质量参差不齐,转瞬即逝使得网络论坛的民意表达往往显得破坏力有余而建设性不足,遑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公共领域”。根据哈贝马斯的理论,只有出于一种公民意识的聚合才能有效地开始一种公共领域的构建,而目前我国公民社会的建设显然依旧处于现在进行时态,公民意识尚待进一步普及。在现实条件下,公民之间的道德约束是贫弱的,人际的信息互动很难形成有效的信度和效度,虽然虚拟交往的匿名身份和偶发性非功利立场可以有限地构建指向公共利益的公共空间。在某些情况下,网络论坛甚至会沦为一片热闹的“信息垃圾场”。“网上的通讯往往话题很受限制并且质量不高,在网上建立的关系和与之相应的认同感也缺乏坚实的基础。诚如泰罗指出的,社会运动所必需的参与者之间的相互信任不可能在没有面对面接触的情况下产生。”[5]

“绿坝”事件中***府相关部门的最终妥协实际上是一个多元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知识分子、行业商会、商业媒体、境外媒体在这一过程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这离不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市民社会逐渐发育的社会大背景。在“绿坝”事件的发展过程中,网络论坛扮演了民意发声筒的角色,为“绿坝”带来话题效应,但网络论坛却无法如传统媒体般提供足以引导舆论走向的“框架”。根据诺里斯等人的看法“新闻框架总是通过堆砌一些关键概念、陈旧的词语和有代表性的***像以强化某些普遍方式来解读事物的发展,……框架设置的本质是突出其中某些事实、***像和发展,从而无意识中强化对事件的某一种解读方式”[6]。通过对强国论坛和猫眼看人在“绿坝”事件中的内容呈现进行的分析表明,网络论坛上更多是转瞬即逝的网民的情绪化表达,真正言之有物的文章并不多见,出现的大多数言之有物的文章都来自传统媒体的转载,而网民对于转载文章跟帖数的多寡则从一定程度反映了网民对文章观点的倾向性。

三、结语

研究发现,网络论坛的开放赋权有利于我国市民社会的进一步发育,对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具备积极意义,“更多个人通过网络加入到公共领域中,有利于发挥公民享有的宪法权利,催化中国迫切需要的民主进程”。然而,网络论坛碎片化的对话质量与其在框架设置层面的先天性不足决定了其无法***承担公共领域的功能,称其为“网络公共领域”更是天方夜谭。网络论坛功能的进一步发挥离不开我国市民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为使网络论坛更为充分的发挥其功能,可将其视为民意表达的窗口,给予其充分的表达空间,并辅之以相应的制度安排:如明确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界限;以法律形式确保公民知情权和***府***务信息的公开;作为公共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在网络论坛和传统媒体两者间建立良性的互动机制和协商机制,这需要***府出面建立相关的网络管理条例,在合法合理的规范框架下建构协商和高效的公共领域模式。更为重要的是进一步推动***府管理体制改革,为我国市民社会的发育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与此同时,在全社会范围内加强公民教育,让公共意识深入人心。在最理想情况下,伴随着市民社会的继续发育与公共意识的普及,可以期待网络论坛成为我国公共领域乃至市民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最终可以转化为推动我国实现现代化转型的动力源泉。

【参考文献】

[1]杨国斌.互联网与中国公民社会[J].21世纪评论,2009.14-25.

[2]陈卫星.传播的观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庚虎.网络论坛对公共领域发展的影响[D].广西大学,2007.

[4]赵鼎新.社会与***治运动讲义[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5]邵静.媒介框架论:新闻传播中框架分析研究的现状、特点与走向[J].中国传媒报告(China Media Report),2011.1.

[6]胡泳.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

王琛元(1986.12-)男,陕西西安人,长安大学文学艺术与传播学院新闻系助教,硕士.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市民社会视域下的网络论坛研究

学习

生姜高产栽培技术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生姜高产栽培技术,内容包括生姜的高产栽培技术论文,大棚生姜高产栽培最新技术。生姜属多年生单子叶草本植物,但在我国作为一年生作物栽培,在植物分类学上属于姜科姜属,能形成地下肉质根茎的栽培种。生姜为无性繁殖的蔬菜作物,播

学习

假道伐虢 第22期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假道伐虢 第22期,内容包括假途伐虢典故,假虞伐虢的历史典故。最近在广州举行的一次横渡珠江活动中,市委书记第一、市长第二,参加活动的2000多市民无人赶超。为什么不是市长金牌、书记银牌?因为那市长学会游泳才两周。为什么刚

学习

网络流行语背后的话语表达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网络流行语背后的话语表达,内容包括网络流行语的背后小结,网络流行语背后的符号学意义案例。【摘要】从2008年初的“艳照门”到2009年初的“瓮安事件”,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几乎每个公共事件的发生发展都催生出一个网络流

学习

郭丹:财务自由,才能心灵自由

阅读(52)

她身兼数职、身份多重:某文化公司的执行董事、影视制片人、知名艺人经纪、时尚作家、星座学家……有媒体称她为城市里的居士:善于在忙碌中找寻闲适的生活,并竭力把这种心生活的态度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与她交谈,你会发现她身上既有北方女

学习

智周万物九牧王夏日经典睿变

阅读(38)

新世纪骄阳如火的夏天,雄性魅力在不同场合都在散发经典气质。无论是商务、度假还是休闲生活,JOEONEI九牧王倡导下的经典穿着大行其道,呈现精英男士的自我最佳状态。经典回归的最明显体现是商务活动中的STYLE,理解为精英阶层的常态。JOEONE黑

学习

高考语文试卷出题应注重人文精神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高考语文试卷出题应注重人文精神,内容包括高考语文试卷必考题型,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徐晋如,1976年生,江苏盐城人,当代青年诗人、学者,现为深圳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深圳大学在全国高校中较早取消大学语文课,而代之以《文史哲通

学习

结婚保证书|结婚保证书范文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结婚保证书|结婚保证书范文,内容包括结婚保证书怎么写范文,新婚保证书范文。结婚保证书|结婚保证书范文与女友谈恋爱都六七年了,可她还迟迟不肯结婚。自从与她在大学二年级认识到毕业前夕,她总爱问我,你爱我吗?我说那还用问,不爱

学习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省中医院)

阅读(89)

本文为您介绍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省中医院),内容包括长春中医药大学和吉林省中医院,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医院。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省中医院)创建于1958年,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的

学习

馄饨香 第2期

阅读(25)

馄饨,是天凉时节的暖胃之物。最大气的馄饨是我在北京吃的老字号“馄饨侯”,在鼓楼边上。服务生挺有“范儿”,京腔京韵地吼一声“鲜肉馄饨一碗,齐了,你慢用咧”,咚地一声,馄饨就上桌了。真是天子脚下吃碗馄饨,声响也非同寻常。“馄饨侯”的馄饨,装

学习

活力咖啡因 注入美颜纤体新能量!

阅读(56)

咖啡因究竟源自何处?你是咖啡因控吗?你偏好涂抹还是饮用咖啡因?……1ORIGINS人参活力焕亮眼霜RMB350/15ml蕴含人参、咖啡精华,三方位摆脱疲惫惺忪累眼,素有“精神眼霜”之昵称!2CLARINS秀颜精华露RMB580/50ml富含咖啡因,抑制面部5个“脂肪小袋

学习

高等量子力学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高等量子力学,内容包括高等量子力学,高等量子力学简明教程。量子力学的建立始于对原子物理实验给出解释,其基本概念是从上世纪20年展起来的,并于30年代和40年代取得了快速而巨大的进展。特别是对全同粒子体系的深入研究最终导

学习

南麂:被原始的色彩震撼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南麂:被原始的色彩震撼,内容包括南麂风光,映像南麂发现南麂的美。这天,我们几位喜欢摄影的朋友合计着去个海边拍点风光,让被都市繁杂及忙碌的教学科研损伤的身心得到一点放松。我打电话去问去过南麂岛的靳老师,他是位画家,带学

学习

摩登年代:老电影院的前世今生

阅读(32)

1904年,胶济铁路建成通车,济南成为中国近代史首个自开商埠的城市。影剧院是最能体现公众文化特征的场所。因此,北洋大戏院、小广寒电影院、同乐戏院、和平影剧院、济南电影院、银光电影院……这些老戏院、老影院陆续开门纳客,辉煌一时。如今

学习

再探古汉语名词词类的活用

阅读(48)

本文为您介绍再探古汉语名词词类的活用,内容包括浅析古代汉语的词类活用,古汉语词类活用的规律。古汉语中,本属某一类的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可以暂时失去它原有的语法特点而临时具备另一类的语法特点,产生另一类词的意义,这种语法现象就是

学习

社会新闻范文

阅读(67)

社会新闻范文第1篇社会新闻在题材选择上既有突发性也有通过记者的观察而发现的,突发性的,比如:某某高速公路上突发一起重大交通事故、某居民区发生煤气爆炸、马蜂在居民楼道内筑巢等等,而记者发现的,比如:鸡蛋价格连续上涨、农民工饮食安全让

学习

唐代亲子诗呈现的社会意义

阅读(34)

内容唐代亲子诗中许多是关于诗人勉励、督教孩子向学修业的主题,其中寄予了诗人对孩子的期盼――包含立身扬名光耀门楣的传统世人愿望与道德人格修养之读书士人的要求两大部分。关键词:唐代亲子诗督教传承唐代诗人在社会环境的要求下,对儿子

学习

关注社会 10期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关注社会 10期,内容包括关注社会热点关注民生,关注社会热点话题。导语:社会问题评论性文章是指有关社会热点的一些时评文。在一个开放的时代里,时评文是人们表达自己观点的实用性文体。这类文章关注社会生活,把握时代脉搏,强调

学习

晚清时期上海女性走上社会之风考究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晚清时期上海女性走上社会之风考究,内容包括晚清女性地位变化时代背景,晚清时期女性的个人意识。晚清时期,上海商业化、城市化生活环境的变化,对女性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她们打破几千年来“男主外女主内”的封建思

学习

“熟人社会”的交往逻辑

阅读(56)

本文为您介绍“熟人社会”的交往逻辑,内容包括熟人社会的规律,熟人社会的缺点与优点。品读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感觉先生对中国乡土社会研究分析得特别透彻,尤其是其中的“熟人社会”,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先生用“差序格局”来形象说

学习

试说秦汉社会消费观念由“尚俭”向“崇奢”的演变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试说秦汉社会消费观念由“尚俭”向“崇奢”的演变,内容包括秦汉时期的商业表现,秦汉时期国家对待商业的主要态度。[内容提要]秦汉时期,消费观念变化的显著特征是由“尚俭”向“崇奢”演变。其演变过程大致分两个阶段,即以西汉

学习

从社会学角度浅析皮卡车的实用性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从社会学角度浅析皮卡车的实用性,内容包括皮卡车的好处与缺点,皮卡车的魅力是什么。【摘要】皮卡车在中、美两国有着截然不同的地位:一个备受歧视,处境尴尬,一个广受喜爱,独领。皮卡迥异的处境折射出两个国家不同的国情、认知习

学习

社会化媒体营销论文范文精选

阅读(72)

本文为您介绍社会化媒体营销论文范文精选,内容包括社会化媒体营销存在的问题,社会化媒体营销app有哪些。社会化媒体营销论文篇11.消费信息来自社交网络社会化媒体消费者通常借助SNS、微博、QQ、微信等渠道与亲朋好友交流互动,由于同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