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认为:“管理就是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因此,为了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环境,为了使自我个体能在群体中协调的发展,就需要沟通,沟通是我们职业发展与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一、新时代大学生沟通障碍的表征
我们从科学性、艺术性和现代社会规范性的角度来分析沟通,会发现它的构成非常丰富,再加上某些大学生不良的人生追求和对社会需求的沉淀性认识,这些都导致了新时代大学生的沟通能力与现代社会的期望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偏离,主要特征表现如下:
1.追求高分和证书的获得,忽视沟通能力的培养
在计划经济时代,我们曾过分地强调成绩的第一性,优秀的学习成绩是父母的唯一期望,因为它是获得一个好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必备条件。这样的意识观念至今还影响着相当数量的当代大学生。他们沉浸于书海,却寡言少语,缺乏甚至逃避与他人交流沟通,不注重甚至不会自我修饰。当他们走向社会时,展示的只是优异的学习成绩和一本本证书,反馈到的却是用人单位的叹惜声。
2.个性张扬式的人际关系冷漠
竭力追求各种时尚的大学生在刻意塑造与众不同的个性表现:金黄色的头发,嘴里溜出难以理解的话语,我行我素,不顾及他人情绪,与你没有共同话题等等,这就是他们的“鸡立鹤群”。网络已不再仅仅是操作工具,而是某部分人的生活必需品,他们将时间和情感寄托于虚拟的社会化中。人的发展应建立在现实的人与人互动的基础上,社会学理论中的“镜中之我说”和“概化他人说”证实了这一点。有的大学生沉醉于那种虚假的满足,他的人格和交往模式也被那种虚拟环境模式化了,当回到现实中时,他们都是发号施令者,都要充分地展示自己的个性,可得到的回应仍是自我的“高高在上”,难于融进到群体之中,阻碍了合作团队的建设。
3.个体文化与组织文化的偏离
我们说文化是人类与社会不断相互作用而积淀的结晶,它具有一定的传承性。但在信息社会时期的社会变迁、阶层流动、文化交流过程中,呈现出一种大学生新新人类文化,他们缺乏我们所期望的勤俭、纯真和理性,只有自以为是的“后现代主义文明文化”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取向。这样的大学生很难建立可信度,很难构建共同价值观体系,难以获得认同感。
二、沟通魅力的塑造
在沟通魅力的塑造中,我们应从两个维度进行:一是沟通性情、意识的修炼,二是沟通能力、技巧的培养。
1.修炼沟通性情和意识
或许有人会说,人进入社会谁都会沟通,只不过是嘴说说而已,眼睛看看罢了。而现实却绝非如此,我国有句俗话说:“一言能使人笑,一言也能使人跳。”讲得就是这个道理。而沟通能力的提高是建立在每一个体具有良好的自我性情和意识的基础上,但有人说:我从小就性格内敛、言语不多,要提高沟通能力犹如登天。有如此想法的人犯了一个大错,任何事情都是可以改变的,更何况我们的主观能动作用具有巨大的潜能,问题在于我们是否具备自我意识和性情修炼的三个方面。
一是认识自我。要说服他人,先要说服自己;要了解他人,先要了解自己,这样才能“知已知彼,百战不殆”。我们要做到清晰地认识自我,应强化一种勇气:敢于客观地审视自我吗?敢于承认自己的问题所在吗?有了这股勇气,才能在静心思考自我的场景下进行自我价值的正确定位,才会从社会认同和社会道德的高度来克服物质自我、精神自我的片面诱惑,真正形成社会自我的修炼体系和意识动机。
二是情绪管理。有一句话说得好:“我们没有办法阻止事情发生,但我们可以决定这件事带给我们的意义。”你可以选择“问题”,亦可选择“机会”,结果总是“如你所愿”。但我们愿望的实现是一时的冲动所致,还是我们的EQ主导的结果。我们所期望的应是后者的理智。要想成为情绪的主人和EQ高手,我们应摆正一个基本的人生态度:均衡的处世态度,乐观的为人情怀。在心平气和、海纳百川、且慢发作的指引下,我们的人际才是融合的,我们的沟通才会是有效的。
三是换位思考。换位思考是沟通的本质,是建设性沟通、人际关系持续发展的重要元素。换位思考到底是什么呢?其实就是“理解”别人的想法、感受,从对方的立场来思考事情。它需要一点好奇心,好奇心使我们暂时放下自己的主观来理解别人的观点,了解之后才能真正地开始“换位”,换位之后,才能开始比较正确地思考,沟通的第一步就是这个。美国学者基蒂・洛克认为,获得声誉有三种方法:换位思考、突出正面效应和使用非歧视语言,其中最根本的是换位思考,换位思考的运用,可以使人际交往、沟通更有说服力,同时,也会树立自己良好的声誉。
2.培养沟通能力和技巧
任何能力都是在后天的学习、塑造中获得、提升的,沟通能力也是如此。沟通能力是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我们不可能完全模仿他人的沟通思想和技巧,但我们可塑造自我的沟通能力和技巧。
一是用理论武装沟通。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知识、应用技能、身心素质等各方面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学习中的创造性,发挥学生健康向上的个性品质,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全方位的素质人才。因此,我们必须对理论课程体系进行变革,与时俱进地引入先进的理论,如开设《管理沟通》《人际沟通与礼仪》《公共关系学》等课程,加强学生对沟通重要性的认识。
二是用言辞修饰沟通。语言表达恰当与否的真谛是:你能否在恰当的时候和适当的场合用得体的方式表达你的观点。当你要表述自己的观点、维护自己的立场或听到一种令人生气的回答时,使用一种委婉幽默的词语将能使表达效果更好。要具有较好的言辞修饰、表达能力,要求我们博览群书,建立自身的语言词库,在言语沟通中提高言辞智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口头沟通、书面写作中进行有效地行事。
三是用身体语言强化沟通。我们在日常交流中,在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同时,还在运用许多非语言的行为进行沟通,包括身体动作、姿态、仪容仪表等形式。这种通过非语言的沟通方式统称为“身体语言沟通”。管理界中所说的领导魅力就是一项很强的非语言的交流方式。研究表明,人的情感沟通能力只有7%是通过语言所表现的,37%在于你在话中所强调的词,56%完全是身体语言所引起的效果。身体语言的修炼可从以下方面进行:
第一,用温文而雅的举止、姿态表现沟通魅力。大学生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要以规范的标准来要求自身的身体动作和姿态形式(如站姿、坐姿、走姿、手势等),从中反映出自信心、庄重稳定、优良的道德修养和深厚的文化水平。
第二,用微笑装点沟通魅力。在现代管理中,“微笑管理”是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管理艺术。真正和诚实的微笑就像一个“魔力开关”,能立即开启与他人沟通的友好感情。微笑使管理、沟通在一个轻松的氛围中展开,可以消除由于陌生、紧张带来的障碍。微笑可表示出对对方的尊重和真诚,有利于建立大学生的可信度。
第三,用服饰修饰沟通魅力。郭沫若先生说过,“衣裳是文化的表征,是思想的形象。”服饰反映一个人的精神面貌、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整齐、得体的服饰可以给大学生的形象增添不少迷人的风采。大学生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在学校或社会中,他不仅仅是一位大学生,而是富有深刻素养内涵的、被公众所称赞的审美对象。因此,大学生要服饰端庄宜人,根据不同的时间、地点、场合、对象选择不同的服饰,这样可使大学生的外在形象更趋完美。
第四,用实践锻炼沟通。我们具备了修炼沟通意识的理念之后,还应在实践中锤炼沟通能力。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在社会实践中培养沟通能力。学校社团是培养沟通能力的最佳舞台。社团常常和企业或其他社会机构联合组织活动,像演出、义卖、知识竞赛等。我们可以尝试活动组织、节目主持、广告宣传等多种角色,在角色扮演、角色交往、人际冲突中获得丰富的社会体验。利用寒暑假、学习空闲时间到企业实习,是培养沟通能力的传统方式。实习能使我们熟悉组织文化,了解办公室的生存方式,知道如何与上级、同事相处,掌握每个人的行为方式和管理风格。
沟通能力,是一种能证明和让对方发现你具有社会工作能力的能力。表面上看来,它只是一种能说会道的能力,可实际上它却包罗了一个人从穿衣打扮到言谈举止等一切行为的能力。一个具有沟通魅力的人,可以将自己所拥有的一切进行百分之百的发挥,并能迅速地给对方留下“我最棒”“我能行”的印象。让我们一起来塑造沟通的魅力,扬起沟通的航帆,构造圆融的人际关系和职业生涯***。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新时代大学生沟通魅力的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