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的名言范文精选

理解的名言篇1

关 键 词:《吕氏春秋》、辩说、语言哲学

《吕氏春秋》一书,兼儒、墨,合名、法,历代均以“杂家”名之。近世更不乏论者斥其为“折衷主义”,认定该书不仅丧失了先秦哲学的独创精神,而且内容重复,往往互相抵牾。[1] 考虑到这种负面评价更多地来源于某种情感的纠缠而不是理智的分析,通过重构《吕氏春秋》对“辩”(辩说)所作的多方面有价值的探索,本文试***从语言哲学这一侧面对该书的理论成就进行重新评价,以就教于前辈和时贤。

一、主体间交际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并作,各为殊途百虑之学,好辩之风盛行,彼此之间常常通过辩说来为自己言论的正确性与合理性辩护,并对自己所不赞成的他人主张加以批评和驳斥。作为主体间一种独特的交际方式,辩说不仅在实践操作层面上受到重视,而且开始进入理论反思的领域。[2] 作为当时哲学话语的一个共同主题,辩说及其相关问题同样没有逸出《吕氏春秋》的关注范围,而这种关注首先就涉及到辩说的必要性:

物固莫不有长,莫不有短。人亦然。故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故学士曰:辩议不可为。[3] 辩议而苟可为,是教也。教,大议也。辩议而不可为,是被褐而出,衣锦而入。(《吕氏春秋·用众》,下引此书,仅注篇名)

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各有其长,各有其短。人亦是如此。善于学习的人能够吸取他人之长以补己之短。在如何学习的问题上,求学者(学士)不得对师有所辩争,不得立己之议(意见、言论)而与师之议对立,应当心无成见,虚心受教。如是,则可学业日进,由愚昧而通达,就像披破衣出门,着华服归来一样。但是,辩争对于施教者则是必须的,此之谓“辩议而苟可为,是教也”。相异于求学者,施教者不仅应立议立道,为行其议与道,还应在不同的意见与观点之间展开辩争,“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富贵,而争于道。”(《劝学》)

虽然《吕氏春秋》区分了辩说对于求学者和施教者的不同意义,但从文意上看,上段引文似乎更多地在论证求学者应取他人之长以补己之短,而非辩说的必要性。见于此,辩说的必要性又该如何理解呢?或者说,以人“莫不有长,莫不有短”为前提能否为辩说的必要性提供理论的论证呢?就人的认识而言,一方面,“目固有不见也,智固有不知也,数固有不及也”(《别类》),人的感觉、智慧和道术不可能绝对完善,总是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另一方面,“事多似倒而顺,多似顺而倒”(《似顺》),事物的真实存在与现象呈现之间往往并不一致。正是由于种种来自主客观方面的条件限制,使得人难以客观全面地看问题,因而总是无法摆脱一曲之蔽,“以全取人固难,物之情也。”(《举难》)认识的相对性常常造成在主体间形成不同的意见分歧或观点对立。为了正确区别事物的长短优劣,分辨认识的是非对错,就有必要把彼此的意见与观点作比较、分析,揭露出各人认识中存在着的矛盾和相互之间的矛盾,分辨出其中正确或错误的成分,分析出究竟是原则分歧还是偶然差异,是主要的还是次要的,等等。这样,通过在不同的意见与观点之间展开辩争,就有可能克服各自的片面性、抽象性,获得对问题比较全面的认识,从而在主体间达成共识,获得真理,并借此协调彼此之间的行动。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吕氏春秋》对辩说的必要性尚未形成明确的理论自觉,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就否定了辩说的意义。“不学而能听说者,古今无有也。解在乎白圭之非惠子也,公孙龙之说燕昭王以偃兵及应空洛之遇也,孔穿之议公孙龙,翟剪之难惠子之法。此四士者之议,皆多故矣,不可不独论。”(《听言》)白圭之非惠子等均是著名的辩说实例,其中涉及到多方面的智慧与技巧(多故)。为了培养思维与语言表达的能力,训练在主体间进行争论与批判的技巧,就应该不仅熟悉这些辩说实例,更要对其中所包含的经验教训给予仔细的分析辨别。要言之,不经过学习便不能进行有效的表达和理解,而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又是对著名的辩说实例加以分析,这一看法正从一个侧面折射了《吕氏春秋》对辩说之必要性的认识。

与辩说的必要性相关的还有辩说的可能性问题。有见于辩说是一种展开于主体间的独特的交际形式,后期墨家曾根据语言的交际性对辩说的可能性进行了论证。[4] 《吕氏春秋》沿袭后期墨家的论证思路,指出:

非辞无以相期,从辞则乱。乱辞之中又有辞焉,[5] 心之谓也。言不欺心,则近之矣。凡言者,以谕心也。言心相离,而上无以参之,则下多所言非所行也,所行非所言也。言行相诡,不祥莫大焉。(《***辞》)

《说文解字》:“期,会也”,有交往,交流之意;“谕,告也”,指告诉,引申为表达。言辞是用来表达思想的。没有言辞,人们就不能表达思想,相互交流,但仅仅听信言辞也会发生混乱。就言辞与思想的关系看,言辞不违背思想,就差不多了;言辞若与思想相背离,而在上者又无法辨识,那么在下者就多有言语与行为不相符合的情况。这里,《吕氏春秋》实际上已经触及到语言具有的表谓功能和交际功能,而且正确地指出了主体间交际之所以可能就在于交际双方能够通过语言来表达和交流思想,以协调彼此的行为。至于言辞与思想的关系对言语和行为是否相符的影响,则涉及到交际过程中如何通过有效的表达与理解来实现成功的交际,这正是下文所要论述的重点。

二、听说之术:成功交际的规范性要求(上)

无论是具体的辩说,还是一般意义上的言语交际,总是涉及表达与理解两个相互联系的基本环节,并受到逻辑论证、语言表达、认知方式、道德修养、交际环境等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因此,言语交际能否取得成功,就取决于交际双方在表达和理解时是否遵守了相应的规范。对交际原则的讨论是当代语言哲学的焦点之一,同时也构成了《吕氏春秋》所谓“听说之术”的主要内容。

在《顺说》、《应言》、《***辞》、《重言》、《精谕》等篇中,《吕氏春秋》对“说术”多有论及。说,即表达;说术,也就是表达之术。纵观全书,有关成功交际在表达这个环节上应当遵守的基本规范主要涉及到交际主体的真诚,言说内容的真实、言说方式的可理解与恰当等论题。现分述如下:

1.交际主体的真诚

《吕氏春秋》认为:“凡君子之说也,非苟辨也;士之议也,非苟语也。必中理然后说,必当义然后议。”(《怀宠》)辨,通“辩”,指辩说;所谓“义”,当指“万事之纲纪也,君臣上下亲疏之所由起也,治乱安危过胜之所在也”(《论威》),泛指调节社会生活的规范。君子出言,不苟且辩说;士人议论,不苟且言谈。君子出言必合乎道理,士人议论必合乎规范。于是对问题进一步的追问便涉及到主体在交际中应当遵守什么样的规范。《具备》篇指出:“凡说与治之务莫若诚”,辩说与治理***事的要务均在于真诚,说自己相信为真的话,做自己相信为正确的事。不难发现,《吕氏春秋》在此已经触及到了辩说者在言语交际过程中的真诚,即说话者说出的话语所表达的内容,应该是自己相信为真的。从其实际效果看,真诚原则不仅能够确保交际双方的相互信赖,还有助于加深对彼此主张及其理由的了解,从而借助言语交际的展开来很好地消除争议,达成共识。

2.言说内容的真实

需要指出的是,真诚性这一要求涉及的仅仅是说话者自己认为真实和有根据,并不涉及说话者认为真实而实际上并不真实的情况。为了确保言语交际的成功,就不仅需要真诚原则,还要求言说内容具有真实性,即名实相符,主客一致。对此,《吕氏春秋》亦有所见:

取其实以责其名,则说者不敢妄言。(《审应》)

按其实以责其名,以求其情;听其言而察其类,无使放悖。(《审分》)

根据事物的实际情况和所属类别来辨别言论,求得真实的情况,不仅可以制止胡言乱语,还能防止悖乱的产生。违背真实原则的言辞,就是“空言虚辞”、“***学流说”(《知度》)或者“***说”:“说***则可不可而然不然,是不是而非不非。”(《正名》)浮夸失实的言辞会使人们丧失判断事物的能力,导致黑白颠倒,是非混淆,真假莫辨的后果。

从言说内容的真实性出发,《吕氏春秋》进而批判了在当时普遍存在着的割裂名实,颠倒是非的现象。“天下之学者多辩,言利辞倒,不求其实,务以相毁,以胜为故。”(《察今》)天下有学识之人大都善辩,言谈锋利,是非颠倒,不求合乎实际,致力于互相诋毁,以争胜为能事。这其实就是《庄子·天下》篇所说的“辩者之徒,饰人之心,易人之意,能胜人之口,不能服人之心”。如果辩说不能保证言说内容的真实性,那辩说双方所关注的就不再是是非对错,而仅仅是如何用巧妙的言辞胜人。这样,辩说作为主体间关于不同意见的争论和观点的批判,就很难实现达成共识,获得真理,协调行动的目的。

3.言说方式的可理解

成功的言语交际,不但要求交际主体的真诚和言说内容的真实,还要求交际双方使用的语言表达必须是可理解的,即不能自相矛盾,不能含混而有歧义。《吕氏春秋》对言语交际中存在的种种“悖”(自相矛盾)的揭示,就从一个侧面涉及到了言说方式的可理解性问题。首先,言与言之悖将导致辩说不可理解。《离谓》篇记载有这样一例:

齐人有淳于髡者,以从说魏王。魏王辩之,约车十乘,将使之荆。辞而行,有以横说魏王,魏王乃止其行。失从之意,又失横之事。夫其多能不若寡能,其有辩不若无辩。

从,通“纵”,指合纵,六国联合拒秦。淳于髡系战国时齐国人,以博学善辩著称。在上述例子中,因其“以纵说”之言与“以横说”之言矛盾,魏王只好“止其行”。正是有见于自相矛盾的言论往往难以理解,使人不知所措,《吕氏春秋》认为,与其推崇这种前后矛盾,出尔反尔的“多能”、“有辩”,还不如追求前后一致,易于理解的“寡能”、“无辩”。

其次,言与行之悖同样违反了言语交际的可理解原则。《吕氏春秋》指出:“今世之以偃兵疾说者,终身用兵而不自知悖,故说虽强,谈虽辨,文学虽博,犹不见听。”(《荡兵》)辨,通“辩”,指雄辩。此例是说,当时极力鼓吹废止战争的人,终身用兵,却不知自己言行不一致。因此,虽然游说有力,言谈雄辩,引用文献典籍广博,但其主张仍然不为人们听取采纳。究其原因,言行不一致造成了自己的主张不为人理解,而违反可理解原则的言语交际,由于无法解决彼此之间存在的分歧,就很难在主体间达成共识,协调行动。

如果说言辞之间、言行之间不能自相矛盾强调的是思维及其语言表达的一致性,那么言辞不能含混而有歧义作为可理解原则的另一层含义,则是强调思维及其语言表达有其确定性。《察传》篇有如下一则故事:

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乐正夔一足,信乎?”孔子曰:“……舜曰:‘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故唯圣人为能和。和,[6] 乐之本也。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

“一足”有“一而足矣”与“独脚”两种含义。这个故事说明,由于名、辞多有同音、同形而异义,象形而辞不同等现象,一旦把多义词的不同意义混淆、错用,或者把具有歧义结构的言辞交付交际实践,或者把笔形相近的字词张冠李戴,就容易导致表达丧失确定性,从而造成彼此的误解,以至言语交际无法正常进行。鉴于此,《吕氏春秋》强调,“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察传》)

4.言说方式的恰当

在分析言语交际中的表达这个环节时,《吕氏春秋》十分强调“善说”。从成功交际应该遵守的基本规范看,善说涉及的正是言说方式的恰当。就其内涵而言,恰当主要是指言说方式同语境之间的协调性,即表达必须根据于语境,才能有效地实现交际意***。依《吕氏春秋》之见,善说似又可分为顺说与曲说两种形式。就前者而言,书中指出:

善说者若巧士,因人之力以自为力;因其来而与来,因其往而与往;不设形象,与生与长;而言之与响;与盛与衰,以之所归。”(《顺说》)

与来,与之来;而言之与响,如同言语与回声一样相随。善于游说的人,陈述形势,讲述主张,都能根据听话人的心理,顺其思路,投其所好,然后因势利导,达到自己说服对方的目的。如不注意语境对言说方式的要求,使用不恰当的言说方式,那么游说不能成功,就不仅是被劝说者的责任,游说者自身也有责任,这就是“说之不听也,任不独在所说,亦在说者”(《报更》)所传达的意思。

不同的言语交际总是展开在不同的语境中,一旦语境发生改变,相应地就要求交际主体采用不同的言说方式。如果说顺说主要强调的是在言语交际中应因势利导,那么曲说要求的则是迂回地达到交际的目的。《开春》篇有这样一例:韩国修建新的城墙,司空段乔主持此事。因一县拖延了工期,段乔就将县吏囚禁起来。县吏之子请求封人子高把他的父亲从死罪中拯救出来。子高拜见段乔,登上城头,向左右张望说:“美哉城乎!一大功矣。子必有厚赏矣。自古及今,功若此其大也,而能无有罪戮者,未尝有也。”听了子高这番话,段乔当夜就派人解开县吏身上的绳索,让其离去。正是有见于子高以曲说的方式达到了说服段乔放人的目的,《吕氏春秋》指出:“封人子高为之而言也,匿己之言而言也;段乔听而行之也,匿己之行而行也。说之行若此其精也。封人子高可谓善说矣。”[7]

三、听说之术:成功交际的规范性要求(下)

前文业已指出,表达与理解是言语交际两个相互联系的基本环节。没有表达,理解就无所依傍;没有理解,表达也就是失去其意义。一个成功的言语交际,总是表现为说话者向听话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为后者准确地理解,从而产生说话者所希望的后果。为了确保理解的准确性,《吕氏春秋》又对“听术”即理解的方法和技巧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讨论,其中不乏在中国古代语言哲学历史演进中富于原创性的见解。

1.去尤——破除主观片面性

历史地看,先秦哲学已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到:成功交际的前提之一就是准确地理解彼此的交际意***,为此就必须破除主观成见,“解蔽”,“别宥”。这一认识同样构成了《吕氏春秋》有关理解的方法和技巧的一项基本内容。一般地看,人的认识总是有其片面性,只有解除蒙蔽,克服局限,才能把握事物的全貌。另一方面,就具体的言语交际而言:

世之听者,多有所尤。有所尤,[8] 则听必悖矣。所以尤者多故,其要必因人所喜,与因人所恶。东面望者不见西墙,南乡视者不睹北方,意有所在也。(《去尤》)

尤,依许维?《吕氏春秋集释》,借作“囿”,谓有所拘蔽;乡,通“向”。在言语交际中,听者往往有所局限。有所局限,则理解的结果必定谬误。导致理解不能准确进行的原因很多,主要就在于人总是有所喜好,有所憎恶。这就好比向东望的人看不见西墙,朝南看的人望不见北方,究其原因则是因为心意有所专,有所偏。这里,《吕氏春秋》实际上已经意识到个体的情感、欲望、意向等主观因素对于准确理解言说者的交际意***的负面影响。

在如何破除主观片面性的问题上,《吕氏春秋》十分重视倾听的意义。《谨听》篇记载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禹洗一次头要多次握住头发停下来,吃一顿饭要多次站起来,就是为了倾听贤士们的意见,弄懂自己所不懂的东西。与此相反,亡国之主却自以为聪明而目中无人,不愿倾听,于是说者不肯尽抒己见,听者自然也就把握不到正确的意见。从理解的技巧与方法角度看,对倾听的强调旨在捍卫言语交际的平等性,即交际双方应该借助礼貌的行为和言辞来保证对方平等参与交际的机会,应当允许对方自由表达其态度、主张和要求,反对用不礼貌的言辞对对方加以嘲讽、贬低,不能以任何的强制来阻碍对方对自己的主张进行质疑等。

2.辩察——对言辞进行分析

事实上,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对方的交际意***,不仅需要在倾听的基础上破除自身的主观成见,还应该对对方的言辞进行仔细地分析,“听言不可不察。不察则善不善不分。善不善不分,乱莫大焉。”(《听言》)但是,问题在于如何分析——根据什么进行分析,又从哪些方面着手分析。以主体间的辩说为例,《吕氏春秋》指出:

辨而不当论,信而不当理,勇而不当义,法而不当务,惑而乘骥也,狂而操“吴干将”也,大乱天下者,必此四者也。所贵辨者,为其由所论也;所贵信者,为其遵所理也;所贵勇者,为其行义也;所贵法者,为其当务也。(《当务》)

善说者亦然,言尽理而得失利害定矣,岂为一人言哉?(《开春》)

辨而不当理则伪。……理也者,是非之宗也。(《离谓》)

辨,通“辩”,指辩说;论,通“伦”,理也。简单地说,如果辩说不合乎理,就如同精神迷乱之人乘着快马飞奔,神志癫狂之人握着利剑乱舞,必将大乱天下;相反,如果辩说合乎理,则可以判定事物的是非对错,明辨其得失利害。因此,辩说的要务就在于合乎理。

以此为前提,理反过来也就充当着对辩说以及一般言语交际展开分析的根据。“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之以理。……缘物之情及人之情以为所闻则得之矣。”(《察传》)纵观全书,“理”具有两方面的内涵。其一,指事物所以然之故。“凡物之然也,必有故。而不知其故,虽当,与不知同,其卒必困。”(《审己》)大凡事物之所以如此,必有其原因。如果不知道原因,即便言语和行为合乎外物的变化,也与不知相同,最终必为外物所困。其二,指言语交际应遵守的基本原则,如前文所揭示的交际主体的真诚,言说内容的真实,言说方式的可理解和恰当等。《有度》篇指出:“贤主有度而听,故不过。有度而以听,[9] 则不可欺矣,不可惶矣,不可恐矣,不可喜矣。”度,法也。在交际过程中,只有根据一定的法度、原则来分析和辨别所听之言,才能不犯错误,不被蒙蔽。

值得注意的是,《吕氏春秋》一方面要求根据理对言辞加以分析、辨别,另一方面又再三强调要防止把辩察言辞片面发展成为以辞胜人的概念游戏。“察士以为得道则未也。虽然,其应物也,辞难穷矣。辞虽穷,其为祸福犹未可知。察而以达理明义,则察为福矣;察而以饰非惑愚,则察为祸矣。”(《不屈》)如果对言辞的辩察以通晓事理弄清道义为目的,那么辩察就是福;反之,如果辩察旨在掩饰错误愚弄蠢人,则辩察就是祸。所谓祸,主要是指饰非惑愚的辩察因其玩弄词句,强词夺理,容易遮蔽对真理的追求和共识的获得,“好小察,而不通乎大理也。”(《别类》)于是通过批判以辞胜人的概念游戏,《吕氏春秋》就从反面进一步强调了这样一个观点:理既是对言辞展开分析辨别的根据,也是辩察言辞所要达到的目标。

3.言意结合——根据交际意***把握言辞的意义

从言语交际的实践看,为了确保理解的准确性,不仅需要以理(必然之理与交际准则)为根据对言辞展开辩察,还必须结合交际主体的意***、意向来准确理解所听之言辞的意义。对此,《吕氏春秋》也有相当精辟的论述:

言者,谓之属也。……故言不足以断事,[10] 唯知言之谓者为可。(《精谕》)

言者,以谕意也。言意相离,凶也。……夫辞者,意之表也。鉴其表而弃其意,悖。故古之人,得其意则舍其言矣。听言者以言观意也。听言而意不可知,其与桥言无择。(《离谓》)

谓,犹意也。《列子·说符》引《吕氏春秋》,张湛解“谓”作“所以发言之旨趣”;《广雅·释言》云:“谓,指也”,指与?d同,《说文》:“?d,意也”。此即是说,上述引文中的“谓”、“意”诸字,均指主体的交际意***、意向。依《吕氏春秋》之见,言辞是用来表达言说者的意***的,而对言辞作出理解就是通过言辞去把握言说者的意***。单凭言辞还不足以决断事情,惟有把握了蕴含于言辞之中的意***,才可以做出决断,采取有效的行动。如果执著于言辞的字面意义,而忽视对言说者交际意***的把握,就会造成混乱,言语交际也就很难取得成功。

《***辞》篇记载有楚国的柱国庄伯和他的父亲、谒者、涓人与圉人之间的一次对话,具体而形象地说明了因不能准确把握言说者的交际意***而造成的交际困难。

荆柱国庄伯令其父:“视日。”

曰:“在天。”

“视其奚如?”

曰:“正圆。”

“视其时。”

曰:“当今。”

令谒者:“驾。”

曰:“无马。”

令涓人:“取冠。”

曰:“进上。”

问:“马齿。”

圉人曰:“齿十二与牙三十。”[11]

庄伯的前三问,其意均在问时辰的早晚,而其父却以“在天”、“正圆”、“当今”作答。令谒者(掌通报之官)驾,是令其通知车夫准备马匹,而谒者误以为令己备马,故答之以“无马”。令涓人(掌洁除之官)取冠,欲其从内取冠,而答以“进上”,言已进冠于君上。问马齿者,是问马之长幼,圉人(掌养马刍牧之事)不明庄伯问马齿之意,故以“齿十二与牙三十”对。上述言语交际之所以未能取得成功,孙诒让在《吕氏春秋札?》中有很好的分析:“此皆与所使之意不相当也”,即听话者未能准确把握言说者的交际意***。

从理论上看,《吕氏春秋》辨析言意关系所涉及的正是语言的意义问题。一般地,语句具有不以语境为转移的字面意义,即懂得这种语言的人在看到或听到这个语句时通常所理解的意义,它往往由组成这个语句的词或词组本身的意义以及把它们组合在一起的句法规则所决定。不过,这只是语句意义的一个方面。从语用学的角度看,人们总是在不同的场合下使用语句来表达不同的意***,因而在确定一个语句的意义时,就不能不考虑意向性的因素,即说话者意***在听话者心中产生某种效果的意愿。基于对意义的如上理解,说话者所说的某个语句的意义,或者说,说话者利用这个语句所要表达的意义,就不能简单地归结为语句本身的特性或语句的字面意义。如果执著于语句的字面意义(鉴其表)而无视说话者当时的语境、意***等因素(弃其意),就容易使言语交际陷入困境。以此为前提,《吕氏春秋》对言意关系所作的精辟分析——对“听言者以言观意”的强调和对“鉴其表而弃其意”的批判——其实已经触及到了当代语言哲学给予极大关注的意向性与意义的关系问题,[12] 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古代语言哲学历史演进中具有原创意义的理论成果。

四、至言去言:言语交际的限度

历史地看,辨析语句的字面意义与说话者的交际意***的相互关系并未成为先秦哲学言意之辩的重点。在言意之辩的多重内涵中,哲学家们给予更多关注的是名言与道的关系问题,即普通名言能否把握统一性原理和发展原理?

在《吕氏春秋》之前,不少哲学家已经对名言能否把握道作了多方面的探索。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哲学对于形上之道的把握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作为存在的终极根据,道并不构成言说的对象,故《老子》主张“为道日损”(《老子·四十八章》),要求悬置和解构已有的经验领域的知识体系、名言系统,并以此作为把握道的前提。或许是受了道家哲学的影响,《吕氏春秋》同样认为:

道也者,视之不见,听之不闻,不可为状。有知不见之见、不闻之闻,无状之状者,则几于知之矣。道也者,至精也,不可为形,不可为名,强为之名,[13] 谓之太一。(《大乐》)

视、听均以可感知的领域为对象,所视、所听者皆是感性的现象。道因其不具有呈现于外的感性规定(不可见、不可闻、不可为状),难以归结为某种具体的对象,所以超越了现象之域,无法用名言来指称(不可为名)。

另一方面,《精谕》篇记载有这样一则故事:孔子非常希望见到温伯雪子,但在见到此人后却不说话便出来了。子贡不解。孔子的回答是:“若夫人者,目击而道存矣,不可以容声矣。”此故事亦见于《庄子·田子方》。据成玄英《庄子疏》,温伯雪子乃楚国得道之人。这里,子贡之所以对孔子不言而出感到不可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可能是因为他认为借助普通名言可以把握和传达得道之人的存在境界。至于孔子的回答,王先谦《庄子集解》在解此句时引宣颖《南华经解》云:“目触之而知道在其身,复何所容其言说耶?”这就是说,得道之人(如孔子与温伯雪子)之间的相互理解与交流不必借助普通名言来实现。“至言去言,至为无为”(《精谕》),得道之人的存在境界确有其超越普通名言的一面。

就名言与道的关系看,普通语言是名言的本然形式和原始形态。一般地说,知识经验所指向的是存在于特定时空中的对象,它总是分别地把握具体事物或事物的某一方面,并以确定的名言概括认识的内容。就此而言,普通名言与知识经验之间确有其一致之处。但是,在把握普遍之道方面,普通名言则有其自身的限度:与知识经验不同,道的智慧所指向的是世界的统一性原理和发展原理,它所要把握的宇宙万物的第一因和人生的最高境界。换言之,道的智慧所涉及的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无限的东西,而以特定时空中的具体存在为对象的普通名言,往往难以完全把握道的这种无条件性、绝对性和无限性。显然,无论是《老子》还是《吕氏春秋》,它们强调普遍之道的超越性,强调普通名言在理解和表达普遍之道方面的限度,无疑是有所见的。

从强调道与普通名言的距离出发,《老子》对名言如何表达形上之道作了进一步的探讨,提出“正言若反”的言说方式,主张通过以否定形式表现出来的名言来概述有关道的智慧。而《吕氏春秋》似乎更多地对主体间超名言的理解与交流之所以可能的存在论前提有所涉及。“圣人相谕不待言,有先言言者也”(《精谕》)[14],问题的进一步追问便涉及到先其言而谕其意之所以可能的前提。“夫骥骜之气,鸿鹄之志,有谕乎人心者诚也。人亦然。诚有之则神应乎人矣,言岂足以谕之哉?”(《士容》)从存在论上看,“诚”的基本含义是真实不妄即实然。骥骜、鸿鹄并不能使用人的语言,但其气质、心志却能为人所知晓,是因为它们确实具有这种气质与心志。人也是如此,确实具备了,就能够神奇般地为人所感知,这岂是普通名言所能够完全传达的。《精谕》篇指出:“未见其人而知其志,见其人而心与志皆见,天符同也。圣人之相知,岂待言哉?”天符,指天道流行之表现。天符同,则有对天道之体认彼此相同之意。从内涵上看,无论是“诚有之”还是“天符同”,都是强调普遍之道的实有诸己,即道与个体相融合成为主体真实的存在境界。质言之,主体间之所以能够围绕存在境界而展开超名言的相互理解与交流,是因为彼此自身都能与天道相合,实现了普遍之道与个体存在的融合。以此为前提,对《吕氏春秋》来说,重要的已经不再是能否借助普通名言或者借助什么类型的名言来实现主体间对于存在境界的理解与交流,而是通过主体自身的存在过程,通过主体自身的行动和实践,使这种境界在主体间得到确证和表达。

理解的名言篇2

一、练字加名言一举两得

名人名言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对人生、对社会的一种深刻的内心体验。一句好的名言能给人以启迪,对于学生来说,如果在作文当中能出现一两句精辟的名言,可以为文章增色不少。因此,中学生有必要积累一定的名人名言。基于此,我让学生每天练字一张,内容为名人名言。具体做法是:每天由一名学生负责在后黑板的名言栏内,记上一则他认为有价值的名言,其他同学以练字的形式把名言抄下来,这样学生不但积累了名言,而且还达到了练字的目的,真可谓一举两得。

二、积累经典美文

好的文章不仅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对于学生来说还可以让他们积累写作素材,因此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我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积累美文的习惯。具体做法是: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小笔记本,只要看到自已认为好的词语、句子、段落以及美文都让学生摘抄到这个小本子上。并且,记录的时候要进行分类,这样便于查找。在写作文的时候,遇到合适的词语、句子或段落,就可以拿来为我所用。学生在摘抄、摹仿他人文章的同时,既积累了一些好的词句,也培养了写作兴趣,积少成多,慢慢自己的作文语言也不至于那么枯燥乏味了。

三、小故事,大智慧

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往往感到缺乏写作素材,尤其是议论文的写作。一个小故事、小典故中往往蕴涵着大的智慧,为了弥补部分同学这方面的空缺,我让学生每天上课前进行课前三分钟演讲,同时这也是一个不错的积累语文知识的好习惯。具体方法是:每天让一名学生准备一个小故事、小典故或者是名人纪事等,内容要健康向上的,要求脱稿演讲。通过这三分钟演讲,不仅锻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让其他同学学到了不少的语文知识,为写作文提供了不少素材。

四、天天五百字的阅读

语文是一门包容量非常大的学科,近几年中考的语文题型也特别灵活。因此单凭书本上的几篇文章是学不好语文的。要想考高分,学生必须有相当大的阅读量,我在日常教学中也非常注重对他们这方面的训练,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具体做法是:每天看五百字左右的短文,内容不限;不光要看,还要边读边做记号,养成读书做笔记的习惯;在阅读的过程中还可以摘抄好词佳句,精彩段落和有关知识,也可以写写读后感。这样,不光看了,同时也练了,也可谓一举两得。

五、天天三百字

关于写作,诸多名人大家都有过精辟的论述,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经验积聚得多,情感蕴蓄得深,思想钻研得精,才可以写成好文章”;著名写作大师老舍说:“要老写才行。最好的窍门就是‘每天必写’,‘天天拿笔’,哪怕是写几十个字也好。”两位大家的论述深入浅出地说明了日积月累和勤于动笔的重要性。为此,我让学生天天三百字,内容不限,可以是以日记的形式记一些身边同学和家长的言行,也可以写自己的心中所想,还可以写对同学、对教师的不满,如果当天实在没什么可记,还可以摘抄,只要够三百字就行。

六、鼓励学生勤发问

从心理学观点来看,“问题即思维”,哪里有问题,哪里就有思维,发问越多,思维越快。善问的同学往往思路敏捷,思考问题深刻,在阅读中处于主动地位。因而是否善于就课文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是检验阅读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在教学中总是想方设法让学生自己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如教学《背影》时,在预习的基础上,要求每位学生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问题,谁提出问题最多,就给予谁表扬鼓励。

七、擅用工具书

做为中学生要擅于使用工具,这一点对于语文学习尤为重要。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难免遇到不懂的地方,要想提高阅读质量,那就必须在“懂”字上下功夫。遇到“拦路虎”不能轻易放过,要认认真真地查查字典,不理解的词要联系上下文体会意思。因此我让学生平时就养成勤查工具书的习惯,不望文生义,不凭空想当然,不依赖别人。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向学生介绍了一些常用的工具书,如《现代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现代散文鉴赏辞典》等,并传授一些查阅***书资料的知识和方法。这样,学生日积月累,久而久之,既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也增长了许多知识。

理解的名言篇3

由于孔子说完这句简洁的名言后再无相关说明、阐发。因此老夫子本人是怎样想的,我们不得而知。但放眼周遭,我们便会发现,这两个论述都不大符合我们的经验观察。大学里那么多教授每天在做着“温故”的工作――对以前思想家的著作反复研究,然而有几个人从这样的“温故”中真正提出“新知”?

邓正来先生在对当代学界“知识生产”的反思中,特别指出在这种机械复制式的垃圾生产中,学者们实质上只是“复印机”,“他们认真且严格地复制着根本‘没有他们’的各种观点或理论,进而认真且严格地复制或放大着根本‘没有他们’的各种问题,甚至是理论问题。”巨量的“研究著作”。每年在涌向过度饱和臃肿的***书市场,然而学界的“知识增量”却毫无增加。这些“复印机”们尽管温故不能知新,但一个个都是“著作等身”的教授、甚至跑到“百家讲坛”;一个个都在“知识流水线”上教授学生乃至社会大众。

面对这样的现状,我想到了法国哲学家德勒兹。这位可以排进20世纪哲学殿堂Top Ten的大哲,毕生写了一大堆书,独创性地提出了一大堆概念。然而这位哲人真正进入我的生命,则是当我发现在那堆充满异域气息的奇异概念背后,他的思想见解正可以为孔子的那名言提供一个很有分量的学理论证。德勒兹的核心概念,就是他从那位写作《追忆似水年华》的普鲁斯特那里继承来的词汇:“虚拟”。顾名思义,“虚拟”就是没有成为“现实”的东西。但在德勒兹看来,“虚拟”却并非不真,而恰恰比“现实”本身更真实。这怎么说?

我们不妨用“眼睛”作为例子(这个例子的原创版权属于当代哲学家齐泽克):人的眼睛在形成视觉的瞬间,以某种方式将光进行简化(如感知为某种颜色、某种物体),'形成视觉感知上的“当下现实”。而真实的光束本身,恰恰指向当下现实之外的无穷可能。现在让我们再以阅读(“温故”)为例:一个古典文本也同光束一样――其处身时代的历史现实,将它简化为某种固定形态。而文本本身,恰恰比它在现实中的教条化理解,丰富得多。然而由于它所包涵的无穷活力并未在现实世界中得到落实,所以仅仅只是存在于它自身的“虚拟”向度中。就拿《论语》、《老子》这样的经典作品来说,在它们的“虚拟”向度中,凝聚着无穷的未进入历史现实的可能性。新出现的时刻,就是一个作品克服并越出关于它的各种既有的历史性理解的时刻。

“虚拟”,对于德勒兹而言,就是同时在过去和未来中持续存在、但始终未成为“现实”的真实。因此,“虚拟”远比“现实”更丰富:虚拟里面恰恰是无穷的未实现的经验,正如光束本身,远远比眼睛所经验性“看”到的内容丰富得多。而那个我们所熟悉的“现实”,只是虚拟向度里无穷的可能性(无数可能的真实世界),被压缩成为一种可能性(现实的世界)。于是我们就可以看到,今天网络数字时代所鼓吹的“虚拟现实”,同那充满无穷真实资源的纯粹“虚拟”毫无关系:它只是一种更低层次的对“现实”的模仿――通过一种人造的媒介而再生产出某些类似“现实”的体验。换言之,虚拟远比现实丰富。而现实又远比虚拟现实丰富。

是故,在现实中但想越出现实的人们。实际上就可以有往前和往后两条路。与其到模拟仿真的虚拟现实中醉生梦死,不如到真正无穷丰富的虚拟世界中去开创全新。与其在今天做个数字化“脑残”,不如去做个“传统落伍”的儒者:温故以求知新,继往则为开来。

温故而知新,不是去重温那些文本在过去是被怎样理解的,而是去重温内在于文本之中、但被过去的教条性解读所背弃的虚拟性。思想的创造,便在这种重温之中:去激“活”一个过去的思想家,就正是使他的被当时历史视野所简化阉割掉的思想光束内容,重新被读者的眼睛看到。一个过去的文本,当越出各种历史性的教条理解而重新刺入当下现实时,它恰恰就是新。温故而知新,才是真正哲学性的阅读。德勒兹所说的哲学阅读,实质上就是在重新“温故”中,去让新降临,使过去的文本在当下现实中重新显现。那是从地层底部涌上来的幽灵性刺入,那是遥远宇宙里死去的恒星所发出的耀眼光芒。

理解的名言篇4

关键词 阅读 理解能力 小学语文

中***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1-0081-01

在语文教学的初级阶段往往侧重听说技能的培养,但到了高年级阶段,语文阅读理解的考试却令许多小学生头痛。因此,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应在启蒙教学阶段就进行渗透培养。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爱读

1.营造阅读氛围。与其督促学生阅读,不如营造一种氛围,激发学生阅读的内在动机,调动他们阅读的紧迫感和内需力。教师要经常讲述自己阅读书籍后的收获和体会,用“现身说法”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同时要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进行评说、欣赏;讲述名人读书成才的故事进行教育,从而激起学生对读书人的喜爱,对书的渴望。

2.利用榜样的力量。教师要经常向学生介绍历史人物、科学家及身边成才之人的成才之道,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根据农村学生的思维特点,可选择有精彩画面的书给学生看,学生容易被吸引。这样就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指导方法,让学生会读

1.学会精读

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过程,这并不是教师在课堂里所能解决的。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语言知识与阅读时间都是有限的。作为教师,除了布置相适应的阅读任务以外,在课堂上适度的精读指导是相当有意义的,教师必须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语言,掌握必需的篇章知识,弄清语言各层次之间的制约关系。在课堂上可以进一步检测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概述课文的大体内容。

2.广泛阅读

(1)指导学生用读书方法。根据不同题材的文章用不同的方法去阅读,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精度、略读、浏览“三读”法。精读就是要一句一句地读,一句一句的理解,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要停下来,做上记号,以便查工具书或向人请教,弄懂了在继续读;略读就是速度较快,常常一目几行,意在了解大概内容;浏览的速度就更快了,主要用来浏览报纸、搜集信息资料,常常只看看标题。阅读初期,一般以精读为主,为了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经验以后,三种方法可交叉进行,一般内容略读或浏览精彩的部分精读。

(2)指导学生进行仿句、仿段、仿篇的练习。

3.读中积累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丰富自己的语言知识。首先,背诵是积累知识、丰富语言的好方法。但这里的背诵不是死记硬背,是在阅读时进行准确地感知和透彻地理解的基础上背诵,教师要帮助学生抓住感知的重点、理解的要点背诵课文。如采用提纲式的方法进行背诵。对于一些名言警句、诗歌,有的学生目视口诵记得慢,可以采用手抄与背诵相结合的方法。其次是摘记法。在阅读中引导学生随时随地积累,把读书时发现的好词语、句子、片段摘录下来。只有有了一定量的语言积累,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才能实现质的飞跃。

三、开展活动,让学生乐读

1.说一说。坚持每日5---10分钟的听说训练,时间可安排在早会或课前,让学生轮流上台,交流课余时间阅读中摄取的语言材料,让大家或说一新闻,或晓一趣事,或背一古诗,或得一好词佳句,或明一道理,变枯燥的读写为有趣的乐事。

2.办一办。组织学生自办手抄小报活动,深受学生的喜爱。手抄小报的内容广泛:国家大事、校园生活、环保教育、科学世界等。学生根据需求,***命题、编辑材料,设计版面,并配以彩色插***。

理解的名言篇5

【关键词】阅读 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

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需要通过阅读教学来培养,而且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有赖于阅读教学来奠定基础。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也是提高学生的文阅读的能力的平台,不仅仅要求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让阅读成为个性释放的过程,让阅读成为张扬个性的舞台,提高学生阅读的质量,需营造与之相适的教学环境。本文通过规范阅读方法,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应采取的有效策略做了略举。

一、初读、归纳、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在第一遍阅读的过程中,让学生在每段前加上序号,在默读中把不理解的词语或不认识的生字做上标记,读完后利用工具书查找不认识字的字音和不理解的词义,在扫除字 、词障碍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使学生能够简洁地概括文章大意。一般来说,学生在概括过程中,会出现语言嗦、中心把握不准的现象,教师就要向学生传授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例如在默读过程中勾画出每段中心句和每段中的关键词语等方法,然后再言简意赅地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记叙文一般来说,要明确文章具体写了 “ 什么人,通过什么事,表达了怎样的人物形象或事物怎样的特点”。散文则是应该了解具体写了“ 什么人或什么事物 ,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而议论文,应该把握文章 “ 阐明了怎样的观点,突出什么主旨”。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

二、细读、梳理脉络、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第二遍读文章需要细读 ,要通过细读梳理文路,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挖掘潜在的知识点和探求文章的本质,让学生在精读中自主选择阅读内容,自主选择阅读的重点,启发和提示学生把自己不理解的语句勾画出来,打上问号,等待质疑环节时提出。“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学中,经常发现有的学生被一些问题逼得“山穷水尽”无路可走,老师设计的问题如果跳出老框框另辟蹊径,那么学生就会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以便达到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对有独到见解的语句要做好批注。例如由文中语句,联想到了谁的作品或想到了什么名言、警句或诗歌,以及个人较深的感悟或启迪等等。这时,可以发挥众人的智慧,通过组织学生交流,提出自己的看法,不仅每个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而且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凝聚为一个集合整体,优异距离缩小了,学生和老师的空间距离也缩小了,语言交流沟通增多了,思想情感加深了。这样在无形中就对学生进行了知识的拓展和迁移训练。

三 、拓展、迁移,延伸文章内容

阅读中还要注意知识的迁移和拓展(也就是从内容相开去),这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的过程,不仅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活跃思维激发创造力。也是丰富文化底蕴、激发阅读兴趣的最佳方式。要先引导学生划出能让引发自己丰富想象和联想的词语、句子或段落,并在旁边注明引发自己想到了什么。比如说联想到名言、诗句、名人或轶事等。也可以注明对自己的感悟或启示。如《三克镭》,读懂了通过这三克镭所反映出的居里夫人的高尚品格,还可以想到居里夫人的其他感人事迹,想到像居里夫人那样的科学家和英雄事迹,想到科学技术方面的新发现、新成果;甚至想到与居里夫人的高尚品质截然相反的言行。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还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积累。

四、精读 、品味赏析、探究文章写法

在浏览和细读的基础上再对学生进行赏析能力的培养。也就是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这个环节难度较大,要求学生再仔细揣摩课文内容的同时,又要学会用跳读的方式赏析词、句、段的妙处。做到的咀嚼消化的同时,深入理解文章的精髓。教师要从头教给学生系统的赏析方法。从作者的表达方法入手。

1.看词。找精美的动词、形容词、叠词及成语等。从斟酌不懂的词语人手 ,让学生利用好手中的工具书,及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及表达效果。领悟到用词精辟准确,把事物说得形象具体,使用成语为文章增色。

2.看修辞。找文中的比喻句、排比句、拟人句、对偶句、反问句等 。感受到 :比喻使语言生动形象;排比使语言气势磅礴、感情强烈;拟人使事物形象可感;对偶使语句形式整齐、音韵铿锵;反问句增强语气……

总之,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 ,学生能够比较灵活自如地***阅读、思考、评点文本,并且概括、理解、赏析和评价等阅读能力也会相继提高,在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增强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质量等方面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的怎样教,是学生提高阅渎能力的命脉。也是学生***阅读、思考、评点以及学生主动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质量和在阅读中潜移默化培养起来的概括能力、理解能力、赏析能力和评价能力的重要途径。

理解的名言篇6

一、整体感知,提炼观点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明晰课文思路,了解作者观点,我注意引导学生从整体感知文本,提炼观点。布置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体现作者观点的句子。帮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学生通过整体感知课文,逐步了解了作者观点。他们从文章开头、结尾找出了3句体现作者观点的句子。“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我们从小养成了勤学好问的习惯,就好比插上了两只强健有力的翅膀。”针对学生画出的句子,我没有就句子读句子,而是引导学生理解句意,帮助学生提炼观点。如“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 这句话中作者把什么比作什么?说明了什么?“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 这句话中“相辅相成”是什么意思?从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在深刻解读重点句子的基础上,“你能从上面几个句子中概括作者的观点吗?”巧妙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可谓水到渠成。

二、研读事例,验证观点

《学与问》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学”与“问”的关系,我在精读课文时,主要是抓住重点句子,引领学生研读事例,由浅入深地和文本对话,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内容,在读中验证观点,在读中汲取力量。

在研读哥白尼的事迹时,我让学生先交流哥白尼的资料,了解哥白尼是伟大的科学家,他的学说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开始。然后,我让学生边读边画出印象深刻的句子,在书旁写上批注,探究哥白尼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在交流句子时,着重抓住“他对世界充满了好奇,经常缠着爸爸妈妈问这问那”这句话,紧扣“经常”“缠”,引导学生探究句子背后的意思。“经常”让你体会到什么?“缠”能换成“跟”吗?一个“缠”字,你眼前仿佛浮现了什么情景?学生在读文品句中,与伟人对话,与作者对话,理解了“问”的重要性。

在研读沈括的事迹时,我主要让学生反复赏读《大林寺桃花》,大诗人白居易、沈括为什么能敢于怀疑?向妈妈询问后仍不满意,后来又亲自上山终于弄明白其中的道理。我紧紧抓住“兴许”“仍然”,引导学生在读中感受沈括“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我还补充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等名言,以进一步深刻领会沈括敢问、善问的精神。

三、创设情境,运用观点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观点,在精读课文的基础上,我创设了故事情境,要求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观点进行说话训练,以达到复习课文、运用观点、深化理解的目的。“现在,老师想给大家讲个故事,大家想听吗?”我抓住学生想听故事的心理,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古时候有一户很有学问的人家,得到了当朝宰相赠送的书有‘学问’二字的金匾。这家主人过世后,他的两个儿子分家,谁都想得到那块金匾,互不相让。结果只好找来工匠把金匾从中一分为二。老二得到了有‘学’的半块。于是,他就扛着这半块匾到处求学,看到什么学什么,从不多问。几年下来,却一无所获。一天,他在街上遇到一位智者,智者给他以指点,使他茅塞顿开。如果你就是那位智者,你准备怎么帮助老二呢?”带有问题的故事,把学生引入特定情境,也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文本。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我让学生现场表演,其他学生当导演,活学活用。既复习了课文,活用了观点,又锻炼了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四、互赠名言,升华观点

理解的名言篇7

失败与挫折

失败——乃成功之母,这句名言回荡在我耳边,这句名言全世界都知道,可真正理解的有几人?许多人一失败他就站不起来了,总是说:“我失败了,我不会成功了。”事实上他们能站得起来,只是他们的信念告诉他们失败了,就不会站起来了。可如果他们尝试了,就没有什么什么困难将是他们站起来的阻碍。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这句歌词写得多好。不经历磨难,怎么能看见未来,没有人一下就能成功。在成长的道路上,不会一帆风顺,反而是坎坷重重。但只要去克服,没有什么困难会阻断你前进的方向,回头看走过来的路,那是多么简单。

面对失败,不要心烦,不要害怕,让它化成你前进的动力。想想贝多芬,当他受到这么一连串的打击后,他没有放弃,反而更努力,成了全世界的音乐巨人。再想想霍金,他是如何创造出奇迹的。让我们好好想想吧。世上有许许多多的明星、歌星,他们都不是一夜之间成名的,而是经过许多的失败才出名的。尽管他们失败多次,但是这并没有使他们放弃自己的梦想, 而是继续,继续为他们的梦想奋斗、拼搏。

换过角度看失败与挫折,会发现他们还是生活中的调味品。如果生活只有甜与成功,那这样怎么叫生活呢?生活,就是要五彩缤纷的生活才算生活。

理解的名言篇8

【中***分类号】 G62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16―0085―01

伟大领袖***曾经说过:“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可见,读书对人的一生很重要。好书是打开智慧的钥匙,好书是解读人生的工具,教师唯有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才能胸中有墨,博古通今,才能引领学生在书籍的浩瀚海洋中遨游,汲取美味营养,提高综合能力,创建书香班级、书香校园,进而建设书香社会。

一、率先垂范,培养读书习惯

“人生应该读几本垫底的书”,这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的一句名言。所以作为教师,首先要喜欢读书。读书不仅是教师职业的需要,也应该是教师的一种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你的学生感到你的思想在不断地丰富着,如果你的学生深信你今天所讲的不是重复昨天讲过的话,那么,阅读就会成为你的学生的精神需要。”爱读书的教师往往都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很多学生就是在教师的熏陶下爱上读书的。亲其师,必信其道。一个有良好读书习惯的教师,才能带出一批热爱读书的学生。因此,教师要告诉自己的学生,最是书香能致远,喜欢读书的人生最有价值。

二、学思结合,掌握读书方法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阅读时边思考边动笔,既能培养学生圈点勾画和作批注的良好习惯,又能让学生抓住重点,深入理解。“圈点勾画”不仅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潜能,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效率,而且能极大地激发学生揣摩研读文章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特别是对于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要随时翻检字典、词典,这样可以养成学会查工具书的习惯。通过多读书、勤思考、善动手,可以使学生手脑并用,眼到、口到、心到、手到,养成边读、边想、边动手的好习惯。

三、创设环境,营造读书氛围

班级是学生在学校生活的一个家庭。营造良好的班级阅读氛围对学生健康成长尤为重要。为此,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精心布置教室,悬挂张贴有关读书的名言条幅;班委或中队可以定期布置关于读书的墙报或黑板报;教师可以在《学习园地》开设读书专栏,展示学生的读书成果;设立班级***书角管理员,号召学生交换***书资料,实现资源共享。另外,教师还可以在班上开展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等活动,充分展示学生的读书成果,极大地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每学期开展一次“读书之星”评选活动,能让读书好的学生有荣誉感和自豪感。在班级创立《班刊》,把学生读到的名言警句、自己的读书心得和好的作品进行整理归类,让大家共享。这些活动的开展,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四、乐读善思,提高写作能力

梁启超曾说:“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要指导学生写作,首先应教会学生读书。阅读是学生积累知识的主要途径,通过阅读可以丰富语言,获得富有表现力的语句、段落、格言、诗词等,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摘抄,能潜移默化地变成自己的财富。阅读是写作的源泉,要写出好的文章,学生不仅要听、说、读、写,更要关注社会、自然和生活。学生只有经过大量的阅读,日积月累,才能在写作时做到“下笔如有神”。

五、师生同读,共享读书乐趣

师生共读一本书,“你读,他读,我也读”是一种氛围,而同读的氛围是阅读兴趣最好的催产素。对小学生而言,教师的示范阅读更有强大的磁力,对他们阅读兴趣的培养,良好习惯的养成,阅读兴趣的激发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当学生看到老师手里和自己手里读着同一本书的时候,心理上的暗示与接近会让其读起来更带劲。和学生一起共读,读他们的书,就拥有了和他们交流的更多话题;和学生一起共读,读他们的书,能够起到教学相长的目的,能够在关注学生成长的同时,感受到自己的成长。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理解的名言范文精选

学习

传统戏曲旦角妆教学方式的革新

阅读(48)

本文为您介绍传统戏曲旦角妆教学方式的革新,内容包括戏曲旦角基本功教学,老婆体验化旦角妆。对传统戏曲旦角妆课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去继承。传统戏曲旦角面部妆面的审美标准是粉面桃花、柳眉凤眼和樱桃小口,但是在青衣、花旦、武旦等旦角

学习

《围城》的思想价值及其局限性

阅读(81)

本文为您介绍《围城》的思想价值及其局限性,内容包括解读围城的哲学意义,围城的思想性。【摘要】《围城》作为现代文学史上所获评价褒贬不一的一部长篇小说,主要从解构主义理论视角出发,深入剖析了主人公方鸿渐以“困顿”与“逃离”为中心

学习

加强志愿者组织管理 整合志愿者队伍资源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加强志愿者组织管理 整合志愿者队伍资源,内容包括志愿者队伍管理工作规定,注重志愿者队伍的管理。摘要:我国的志愿者组织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自发到自觉,从人数不多到数量和类型的不断壮大,从零散、随机性行动到比较规范,活动

学习

“网格员”周大荣

阅读(28)

2016年11月30日傍晚,渝北区回兴街道双湖路社区。居民小区内,熟悉的吆喝声再次响起:“温馨提醒,大家防火防盗防诈骗,出门反锁房门、关好门窗……”声音越来越近,居民潘先进抬手拉开窗帘。昏黄路灯下,一个头戴小红帽、身穿青黄色背心、臂套红袖章

学习

秦稚芬保护梅兰芳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秦稚芬保护梅兰芳,内容包括梅兰芳小楷全集,梅兰芳与杜近芳。梅兰芳是著名的京剧艺术大师,虽然已去世多年,但他在京剧上的成就,仍旧是空前的。他出道于清末民初,开始起红于京沪时,各大戏班都把他视为一棵摇钱树而争相邀请,甚至为此

学习

简论批判性思维与大学生素质教育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简论批判性思维与大学生素质教育,内容包括简论批判性思维,素质教育核心批判性思维。摘要: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培育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即有效地理解、评价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内容包括批判性思维的气质、品质和技能三个方面

学习

部队“红管家”先进事迹材料

阅读(160)

本文为您介绍部队“红管家”先进事迹材料,内容包括部队红管家事迹,红管家事迹。部队“红管家”先进事迹材料同志,男,汉族,(基本情况,略),自9年地方大学毕业后应征入伍到边防总队,服从组织分配来到边防检查站工作,至今已历十二个年头。十二年中,他

学习

从阴阳平衡观论人的体态

阅读(30)

《易经》的阴阳哲理奠定了整个中国阴阳文化的基础。《易经》强调万事万物的运动都是阴阳运动,包括我们的生命,我们的生命活动也是阴阳的运动。就是说人体的生命也是由于阴阳运动阴阳气化所产生[1]。阴阳在运动中保持动态平衡,同时阴阳双方在

学习

中国当代音乐学家(曹理\王宁一)

阅读(29)

曹理音乐教育家。首都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1936年生,天津武清县人。自幼师从曹试甘、朱宣玉、刘育和学习钢琴,11岁曾被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系键盘专业破格录取,后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1955年被分配至北京西城区宏庙小学任教。1960

学习

如何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之我见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如何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之我见,内容包括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意见,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意义价值。公共文化建设是一项涉及社会各方面的系统化的大工程,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全面推进我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文化大

学习

四大象形文字中的身体运动形态研究

阅读(34)

通过对世界四大象形文字体系:古埃及圣书字、苏美尔楔形文字、中美洲玛雅文字和中国甲骨文中以人及其行为构形的文字进行统计与分析,探讨人类早期生活中的身体运动情况。经研究发现在人类的早期生活中存在有丰富的身体运动形态,这些身体运动

学习

碰撞学习,让课堂回归本色

阅读(27)

【摘要】碰撞学习是指在教学场中的碰撞,即多个学习生命体(学生、教师、小组)之间或学习生命体与教学媒体(教材、学案、课件等)之间方法、思想等信息的平等的交流与分享。学习生命体——思维主体,简单的说,碰撞学习就是教学场中多个思维主体处理

学习

当代中国性别歧视的悖论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当代中国性别歧视的悖论,内容包括性别悖论,小孩性别取决于爸爸的悖论。说到当代中国的性别歧视,似乎成了不言而喻的事情,大部分人都会不约而同地认为指的是女性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由于性别的原因而遭受的不公平待遇。然而,文

学习

门铃响起来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门铃响起来,内容包括门铃响起完整版,门铃响了全文免费阅读。由于工作特点,我的邮件很多。于是,我在邮局申请了一项特别服务。按照约定,邮递员要入户服务。自从办理了这项服务,邮递员服务非常到位,差不多每天总是同一时间按响我的

学习

浅谈对“教书育人”的理解

阅读(58)

本文为您介绍浅谈对“教书育人”的理解,内容包括教书育人的正确论述是什么,关于教书育人的论述文。教育事业是一项光荣而崇高的事业,教师被人们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燃尽自己照亮别人的红烛”“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选择从事教

学习

理解与人本主义心理学论述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理解与人本主义心理学论述,内容包括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和意义,个体心理学与人本主义。理论本身没有一层不变的客观真理,通过现实过程呈现理论的变化。再次,这种“理解”具有历史性。随着历史的发展与前进,新的理解者将不断

学习

凤凰男与孔雀女:爱并理解着才能双飞双栖

阅读(29)

一、定义A、所谓“凤凰男”,就是指集全家之力于一身,发愤读书十余年,终于成为“山窝里飞出的金凤凰”,从而为一个家族蜕变带来希望的男性。“凤凰男”6大性格特征:对父母孝顺,对兄弟仁义,顾家,上进,重面子,男尊女卑观念牢固。因为早年受够贫穷之苦

学习

正确理解工资、薪金所得和劳务报酬所得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正确理解工资、薪金所得和劳务报酬所得,内容包括劳务报酬所得和工资薪金所得区别,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的区别。去年11月,国家税务总局发文明确了年所得12万元以上自行纳税申报问题,对有关应税所得项目的自行申报口径作了

学习

高考名句名篇题失分原因及得分策略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高考名句名篇题失分原因及得分策略,内容包括高考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总结,高考语文名篇名句常考。名句名篇的识记,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还可以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的情操。因此,名句名篇填空成为近年来高考中的一类稳定

学习

名人爱情名言录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名人爱情名言录,内容包括爱情名言录,世界名人名言录爱情篇。这个世界,什么都古老,只有爱情,却永远年轻;这个世界,充满了诡谲,只有爱情,却永远天真。只要有爱情,鱼在水中游,鸟在天上飞,黑夜也透明;失去了爱情像断了弦的琴,没有油的灯,夏天

学习

旁证考据 深化理解

阅读(38)

设计说明:借鉴“考据”理论,对课文三处对比深入挖掘,从旁证文献出发,指向课文文本,弥补文本分析不足,深化学生对梁启超情感与形象的理解。学生发现疑问,提出质疑,讨论探究,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教学目标:1.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梁启超先生演讲的魅力

学习

语言理解中句法和语义关系探析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语言理解中句法和语义关系探析,内容包括言语理解中句法和语义关系,句法功能与语义功能的变化。句法和语义是语言理解的重要组块,但学界对于句法和语义在语言理解中的地位和作用存在较多争议。本文从理论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