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是沿海地区资源和产业整合、城市经济发展集聚的重要力量,在京津冀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节点。近年来,京津冀各个港口发展迅速,港口规模和水平不断提升,其中2013年天津市港口货物吞吐量为5亿吨,河北省港口群货物吞吐量达到8亿吨,但与此同时随着港口之间功能转化以及服务范围重叠等原因,使得港口与腹地之间出现了很多问题。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在各个领域的深入,必须要整合港口资源,才能优化提升腹地经济。
一、京津冀港口和腹地经济发展现状
京津冀港口主要指津冀沿海港口群,主要包括天津市的天津港,河北省的秦皇岛港、唐山港(包括京唐港和曹妃甸港)、沧州黄骅港。北京缺乏直接出海口,而天津和河北拥有优越的港口群资源,这使得天津、河北在京津冀港口资源中占据先天优势。
(一)京津冀港口发展现状
首先,京津冀港口具有重要的区域地位(见***1)。
其次,津冀港口年吞吐量一直增长较快。从***1可以看出,河北省和天津市港口货物吞吐量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且未来发展态势良好。2000~2005年天津市港口货物吞吐量一直高于河北省,2005年至今河北省港口群呈现较快发展,并且超越天津市港口,成为津冀港口群中货物吞吐量最高的地区。就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而言,天津港发展势头很好,在津冀港口中位居第一,在环渤海港口群中仅次于青岛港。2012年,天津港集装箱吞吐量为1230.30万标箱,是2000年的7.2倍。河北省港口群集装箱吞吐量要比天津市港口落后很多,2012年天津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是河北省港口群集装箱吞吐量的13.7倍。
再次,津冀各个港口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可从表1略见一斑。
(二)津冀港口腹地经济发展现状
津冀港口依托京、津、冀三地发展港口物流运输,经济腹地范围广且距离短,涵盖面广,各个港口的临港工业和服务业都发展迅速,形成了相应的规模效应。这从表2略知。京津冀港口群的直接经济腹地是北京、天津、河北各市,天津港、秦皇岛港、唐山港、黄骅港都承担着振兴腹地经济的重大任务,各个港口按照市场需求发展腹地经济,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腹地经济的发展,同时各个港口与腹地之间存在很强的依存性,腹地经济的发展也使得各个港口总吞吐量的逐年上升。天津市和河北省分别成立了天津港股份有限公司、河北港口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各个区域港口的总体发展规划,在一定程度上整合了区域港口资源,促进了腹地经济的发展。
综上所述,京津冀港口和腹地经济发展呈现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发展态势。与此同时也出现很多问题,首先京津冀港口经济腹地范围重叠、同质化竞争严重;河北省港口群集装箱运输滞后,港口物流技术亟待提高;京津冀港口群缺乏统一规划、职能分工不明确,且设施重复建设严重。鉴于京津冀港口之间也存在着巨大的合作潜力,明确京津冀港口与腹地所处阶段、整合京津冀港口资源和优化腹地经济就成为京津冀区域港口发展的重中之重。
二、整合京津冀港口资源 优化提升腹地经济的对策
在提出对策前,要厘清并深刻领会京津冀港口与腹地之间的发展关系。目前京津冀港口与腹地间处在成长期,正在逐步进入成熟期阶段,该阶段港口的规模不断扩大,对腹地经济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港口还是更多的需要腹地经济的外部推动力来增强自身的能力。天津港作为京津冀港口中发展速度最快的港口,目前已进入成熟期,朝着融合期发展,港口对腹地的拉动作用强大,腹地的经济结构以及相关产业体系开始发生变化,同时港口的影响力范围不断扩大,辐射了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京津冀经济产业结构、城市功能定位、资源配置必然会发生变化。京津冀港口应把握时机,进行改革,整合港口资源,发展腹地经济,进一步提升港口对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大背景下,发挥天津港区域龙头港的功能,强化河北各个港口的联动互通,在合作中谋求错位发展,实现区域内港口资源整合、物流供应链体系融合发展的互利共赢局面。
综上所述,可提出以下发展对策:
1. 建立跨行***区划上的协调与合作机制
借鉴国内外港口资源整合的有益经验,京津冀港口群可将其资源置于行***管理和企业管理的框架之内进行区域顶层设计下的整合,建立跨行***区划上的协调和合作机制,成立BTHPO(京津冀港口组织),该组织实行垂直领导,负责京津冀港口群的发展、规划、建设、运营等工作。见***2。
首先设立京津冀港口管理委员会,负责各省市港口岸线开发管理的前置审批工作,该委员会隶属于京津冀管理委员会,组成人员可由各省市部门、港口所在地的相关人员以及国内外港口相关资深专家组成;
其次,设立天津市港口管理局和河北省港口管理局,负责京津冀各省市港口互动和交流,形成区域经济***策互动链条,对区域港口进行资源协调;
再次,将天津港务集团和河北港口集团作为天津市和河北省港口及产业管理运营的唯一主体,也可在各个省市的港口集团旗下设立子公司,负责各地级市的港口发展运营管理。
此外,成立京津冀港口合作组织,将京津冀港口群中有交叉业务的港口进行整合,以利益共享、补偿机制进行各种层次的合作。这种跨行***区域合作、集中管理、统一规划、分级运营的垂直管理模式可以促使京津冀港口群实现错位发展,避免因腹地重合而造成的过度同质化竞争,实现区域的协调合作和互利共赢。
2.组建组合港,实施差异化竞争,创京津冀港口区域分工新机制
京津冀港口群中的四个主要港口可以依据各自产业的梯度差组建区域组合港,以天津港作为枢纽港,以秦皇岛港、唐山港、黄骅港为支线港,各个港口实行交叉持股以实现利益共享机制。
各个港口应明确其具体职能分工,天津港发挥综合型大港优势,坚持以集装箱、散货和外贸为主的现代化物流,建设国际性竞争力强的贸易大港;唐山港要借助曹妃甸深水港的优势,重点提高大吨位的钢材、石矿及石油等的吞吐能力;秦皇岛港应发展第四代集装箱运输和其他散杂货运输,扩大石油、铁矿石、煤炭输出能力,同时进一步优化货物运输结构;黄骅港应定位为以石油化工产品、加工产品、煤炭等运输为主的北方大型物流中心。
提高河北省港口群的物流技术,发展集装箱运输。最终以此职能分工实施差异化竞争,避免设施重复建设,以实现互利共赢,创京津冀港口区域分工新机制。
3.实现京津冀港口物流网络信息化
京津冀区域港口群中各个港口间的物流信息无法实现共享与协作,港口间协同合作变得阻力重重,同时港口对腹地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明显,为此构建现代化的物流网络变得至关重要。京津冀港口群可建设腹地物流和营销节点,构建港口物流网络的战略节点,以此推动各种形式的物流和营销节点建设,通过节点的大规模建设逐渐过渡到货源集聚阶段,促使区域港、目的地港、腹地之间实现有效的物流协作,以此开拓更为广阔的市场,提升各个港口在内陆和海外的竞争力(见***3所示)。
京津冀港口中天津港作为龙头港,集装箱运输发展速度较快,可以借鉴海铁联运的运营方式发展集装箱运输,将物流节点与供应链相结合,实现物流网络的全面化。此外,京津冀港口物流的信息服务平台的构建可采用EDI(电子数据交换)、EOS(电子订货系统)、GPS、数据库相关技术、条码技术、ERP(资源管理系统)、ECR(有效客户反馈系统)等电子技术,建立港口、腹地、客户、企业之间有效的信息联动机制,以实现和发挥京津冀区域物流信息港的功能。
4.以临港产业为抓手,实现与港口、城市的融合发展,与腹地经济的协同发展
京津冀港口群的临港产业多以钢铁、石化、煤炭、仓储、物流、装卸等为主,缺乏优化布局,无法实现集聚优势。为此,首先,可以利用京津冀港口管理委员会统筹区域临港产业布局,明确各个港口临港产业定位,建立区域临港产业联动机制。其次,在管理体制上,建立“港口+产业+城市”融合发展模式,在产业发展上建立“***府+公司+市场”三级开发运营模式,以临港产业为依托对象,建立企业化的港口物流园区,推动港口良性竞争。再次,以临港产业的横向企业和上下游企业为载体,实现京津冀港口与腹地之间的有效资源配置,逐渐形成港群体系,以产兴港、以港兴市,最终实现港口、产业、城市的融合发展和协同发展。第四,针对各个港口物流的专业化分工,建立配套的专业化市场。同时积极利用中介机构,大力发展临港服务业,实现京津冀港口与腹地协同发展。
(作者单位: 燕山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整合京津冀港口资源推进“港―产―城”融合 优化提升腹地经济